书 名 | 中国水力发电工程运行管理卷 | 类 别 | 图书>物理>水电>《中国水力发电工程运行管理卷》 |
---|---|---|---|
出版社 | 中国电力出版社 | 出版时间 | 2000年8月1日 |
页 数 | 373 页 | 装 帧 | 精装 |
ISBN | 9787508303130 |
序
总前言
本卷前言
第一篇 概述
第一章 我国运行水电厂基本情况
第二章 我国水电厂生产运行管理简况
第三章 我国水电在电网中的地位、作用和经济效益
第二篇 水电厂机电设备运行和检修
第四章 概述
第五章 水轮发电机组的运行
第六章 水轮发电机的检修
第七章 水轮机的检修
第八章 调速器的运行
第九章 变压器的运行和检修
第十章 高压断路器的运行
第十一章 励磁装置和电气制动的运行
第十二章 水电厂计算机监控系统的运行
第十三章 水轮发电机组的技术改造
第三篇 水工建筑物安全管理、安全监测和维修加固
第十四章 大坝安全管理
第十五章 大坝安全监测技术
第十六章 大坝性态分析
第十七章 混凝土坝的维修和加固
第十八章 土石坝的维护和加固
第十章 引水、泄洪和厂房建筑物的维修
第二十章 水电厂金属结构的维修
第四篇 水情测报、水文预报和水库调度
第二十一章 水情测报
第二十二章 水文预报
第二十三章 水库调度2100433B
这部专著,系统反映了中国特色工程技术和江河治理开发规划思想。它以工程建设新成就为主体,以科技进步为主线,全面展示了水电各学科的发展。这部专著是半个世纪我国水电建设伟大实践和科学技术创新的实录,也是我国广大水电职工创造性劳动的结晶,它集中了水电界200余名专家、学者们的智慧,堪称为中国水电工程技术大全,是一部水电事业的史鉴。
水力发电系利用河川、湖泊等位于高处具有位能的水流至低处,将其中所含之位能转换成水轮机之动能,再藉水轮机为原动机,推动发电机产生电能。利用水力(具有水头)推动水力机械(水轮机)转动,将水能转变为机械能,...
以水具有的重力势能转变成动能的水冲水轮机,水轮机即开始转动,若我们将发电机连接到水轮机,则发电机即可开始发电。如果我们将水位提高来冲水轮机,可发现水轮机转速增加。因此可知水位差愈大则水轮机所得动能...
以水具有的重力势能转变成动能的水冲水轮机,水轮机即开始转动,若我们将发电机连接到水轮机,则发电机即可开始发电。如果我们将水位提高来冲水轮机,可发现水轮机转速增加。因此可知水位差愈大则水轮机所得动能愈大...
2008年6月,经中国水力发电工程学会、中国科协、浙江省民政厅等单位审批,民政部民间组织管理局批准,中国水力发电工程学会小水电专业委员会正式成立,并注册登记,批准文号民社登[2008]第1102号,登记证书号为社证字第3742—30号,水利部农村水电及电气化发展局总工程师刘晓田任主任委员。挂靠单位是南京水利科学研究院水利部农村电气化研究所,设秘书处。
《中国水力发电工程.工程水文卷》重点并简要地介绍当前已纳入我国水文计算规范的比较成熟的技术途径和方法,一般不列举详细的计算实例。对于正在探讨的科技专题,也尽可能予以简介,列出经验和问题,并提出解决这些问题的倾向性意见,以利于今后继续探讨和提高。
2100433B
本卷为《中国水力发电工程》中的水工卷。全书共分十二章,该书内容包括以下方面:我国大型的水电枢纽总布置、高混凝士重力坝、高混凝土拱坝、混凝土支墩坝、碾压混凝土坝、高土石坝等坝型的设计、施工和运行的主要经验及几十座大坝的具体实例;介绍了中国独具特色的高水头大流量泄洪和排沙建筑物、大中型水电站引水系统、大中型水电站厂房、大中型水电枢纽中的通航设施和水工闸门与启闭机的发展概况、工程特点和工程实例。
此外,还简介绍了我国水发电工程建设中开展的重大技术攻关情况和主要水工建筑物的规程规范。
序
总前言
本卷前言
第一章 概论
第一节 工程地质在水力发电工程中的位置和作用
第二节 中国水力发电工程地质勘察的要求
第三节 中国水力发电工程地质概况
第二章 区域构造稳定性研究
第一节 导言
第二节 断层活动性的研究
第三节 地震危险性研究
第四节 水库诱发地震研究
第五节 区域构造稳定性综合评价
第六节 活动断层监测和地震监测
第三章 坝基(肩)岩体稳定性研究
第一节 概述
第二节 坝基岩体工程地质条件及赋存环境研究
第三节 岩体力学特性研究
第四节 坝基岩体稳定性分析与评价
第四章 岩质高边坡稳定性研究
第一节 概述
第二节 高边坡稳定性勘察
第三节 边坡岩体稳定性分析评价
第四节 边坡原位监测技术
第五节 边坡治理与加固
第五章 地下建筑物围岩稳定性研究
第一节 概述
第二节 地下建筑物围岩稳定性研究
第三节 喀斯特地区地下建筑物围岩稳定性研究
第四节 地下建筑物的工程地质勘察
第五节 地下建筑物围岩稳定性研究发展趋向
第六章 喀斯特渗漏问题研究
第一节 概述
第二节 中国喀斯特发育特征
第三节 喀斯特渗漏勘察及库坝地址选择
第四节 东风水电站喀斯特渗漏及处理
第五节 喀斯特渗漏研究发展趋向
主要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