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名 | 中国建筑学会建筑师分会 | 成立时间 | 1989年 |
---|---|---|---|
前 身 | 建筑创作委员会 | 现任理事长 | 马国馨 |
理事成员 | 73人 | 首届会长 | 龚德顺 |
成立时间1993年11月17日
成立地点:北京
挂靠单位:建设部建筑设计院
名誉会长:叶如棠
会 长:严星华
副 会 长:刘开济 赵景昭 周庆琳
秘 书 长:赵景昭 何玉如
理 事:严星华 刘开济 赵景昭 周庆琳 张祖刚 窦以德 关肇邺 傅义通 马国馨 费 麟 栾全训 程毓华
颜纪臣 徐 勤 孙传礼 王辅臣 冯肃元 张锦秋 周方中 石孝测 罗德启 戴复东 钟训正 杜 申
丁锦路 董孝论 黄汉民 张万立 袁培煌 陈大卫 聂金华 钟新权 朱振辉 孙克刚 刘 毅 何玉如
成立时间2001年10月27日
成立地点:深圳
挂靠单位:北京市建筑设计研究院
理 事 长:马国馨
副理事长:冯明才 刘 毅 刘燕辉 沈三陵 景政治
秘 书 长:邵韦平
名誉理事:刘开济 赵景昭 宋 融 傅义通 周庆琳 关肇邺 栾全训 王辅臣 冯肃元 周方中 石孝测
戴复东 钟训正 丁锦路 张万立 陈大卫 聂金华 陈建超 王国泉 王文友 林 晨
理 事:(按姓氏笔划为序)
丁 建 马国馨 王伯伟 王洪礼 王曙光 毛 昆 方子晋 冯明才 朱小地 庄惟敏 刘 毅 刘晓钟
刘景梁 刘燕辉 孙国城 杨 瑛 李志辉 李拱辰 李秉奇 吴 旭 吴卫平 吴雪岭 何玉如 何镜堂
沈三陵 张祖刚 张锦秋 邵韦平 范 祥 罗德启 周 畅 赵嗣明 费 麟 胡 越 钟新权 袁培煌
钱 方 徐 勤 凌君达 黄 汇 黄汉民 黄星元 蒋伯宁 韩冬青 景政治 董孝论 窦以德 颜纪臣
1989年3月,在张钦楠和刘开济的主持下,在北京召开了建筑师分会第1次委员会会议。这是在中国建筑师注册即将实行之前,为提高建筑创作水平,发挥建筑师的社会作用,以及为促进国际上建筑师学历互相承认迈出的重要一步。建筑师分会在1989年10月在杭州召开了大会,选举产生了第1届理事会,叶如棠任名誉会长,龚德顺任会长,刘开济、严星华、周庆琳任副会长。
随着建筑师分会的成立,有关学术活动、国际交往等活动陆续按部就班展开。先后在深圳、宜昌、长沙召开了理事会,并举办了“当今世界建筑创作趋势”、“建筑与城市环境”、“高等学校校园规划”、“创造幼儿园、中小学良好校园环境”、“农村医疗”、“工业建筑的空间与环境”等专题学术交流会。同时积极配合中国建筑学会举办了“改善人居环境与节能”、“体育建筑”等国际学术研讨会。此外,还完成了评选建筑创作奖、申报优秀论文奖等工作。
1993年11月在北京召开了第2次会员代表大会,选举产生了第2届理事会。叶如棠、龚德顺为名誉会长,严星华任会长,刘开济、张祖刚、周庆琳、赵景昭任副会长,先后在杭州、成都、北京等地召开了理事会和学术交流会,对注册建筑师制度进行了学习和研讨,还就“改革开放以来建筑与城市设计回顾与展望”、“人·自然·建筑”、“工业建筑现代化”、“21世纪的工业建筑”、“绿色生态小区”,以及医疗建筑、教育建筑方面的内容进行了数十次学术研讨。配合中国建筑学会承办的1999年北京国际建协第20届世界建筑师大会,以“21世纪的中国建筑师”为题目,由刘开济主持了大会中的“中国建筑师论坛”,有8位中国建筑师就建筑师们关心的问题作了发言。同时为配合建筑师大会的召开,做了大量的筹备和事务工作。在2000年中国建筑学会的学术年会上,分会也举办了以“新世纪的住宅与居住环境”为题的学术研讨和交流座谈,先后有8位规划师、建筑师和开发商做了发言。
2001年10月在深圳召开了第3次会员代表大会,选出了第3届理事会,马国馨任理事长,冯明才、刘毅、刘燕辉、沈三陵、景政治任副理事长。2002年召开了以“建筑创新与地域特色”为主题的学术年会。2003年配合中国建筑学会成立50周年的庆典开展了一系列活动。
中国建筑业协会是国内建筑行业的组织,不具有行政级别,只能做一些建议、评比行业规范建设之类的事。
这个问题好大奥。不过似乎是有规律的。从老一辈的如张开济、梁思成、张fu、齐康。。。。等老一辈建筑师,到楼主上面提到的各位,以及其他当代土生土长或者留洋归来的。。。最终的归宿必将为5千年的文明所同化,衍...
曹楚生 陈厚群 陈吉余 陈新 陈肇元 陈志恺 程泰宁 崔俊芝 戴复东 董石麟 范立础 方秦汉 冯叔瑜 傅熹年 葛修润 关肇邺 韩其为 何华武 何镜堂 黄卫 黄熙龄 江欢成 江亿 雷志栋 李道增 李圭白...
成立时间1989年10月
成立地点:杭州
挂靠单位:建设部建筑设计院
名誉会长:叶如棠
会 长:龚德顺
副 会 长:刘开济 严星华 周庆琳
理 事:冯肃元 刘开济 关肇邺 肖 林 李大夏 吴国力 严星华 周庆琳 张祖刚 张锦秋 栾全训 袁培煌
龚德顺 董孝论 戴复东
成立时间2005年10月12日
成立地点:南昌市
挂靠单位:北京市建筑设计研究院
理 事 长:马国馨
副理事长:邵韦平 刘燕辉 宋 源 沈三陵 赵元超 冯明才 景政治 刘 毅 张俊杰
秘 书 长:邵韦平
副秘书长:单 军 王志民
理事73名(以姓氏笔划为序):
丁 建 马国馨 王伯伟 王洪礼 王陕生 王曙光 毛 昆 方子晋 左玉琅 付正浩 冯明才 布正伟
朱小地 庄惟敏 纪 萌 刘 毅 刘小平 刘临安 刘晓钟 刘燕辉 刘骥林 孙礼军 许迎新 宋 源
李玉堂 李志辉 李拱辰 李秉奇 吴卫平 吴永发 吴雪岭 杨 瑛 杨 晔 沈三陵 谷云瑞 张 铮
张南宁 张俊杰 邵韦平 陈衍庆 单 军 尚立滨 金 磊 罗德启 周 恺 周 畅 陆晓明 孟建民
范 欣 倪 阳 武国萍 赵元超 赵嗣明 胡 越 钱 方 徐 锋 徐 勤 徐全胜 徐延峰 凌君达
黄 汇 黄汉民 黄星元 蒋伯宁 韩冬青 景政治 曹 伟 董丹申 董孝论 颜纪臣 秦佑国 薛 明
黎小清2100433B
中国建筑学会与美国建筑师学会,通过互相访问及友好会谈,于1993年6月17日在美国伊利诺州芝加哥签定了本协议。 第一款 中国和美国建筑师均致力于保证和提高本设计职业的高水准,公正性及卓越性,从而为社会提供改善建筑环境所必需的专门技能与献身精神。
中国建筑学会建筑师分会第五次会员代表大会,于2009年10月29日在北京举行。建筑师分会理事长马国馨代表建筑师分会第四届理事会做了工作报告。报告全面回顾了建筑师分会近四年来的工作,总结了建筑师分会在队伍建设、业务交流学术研讨文化传播等方面所取得的成绩以及下属各专业委员会举行的学术活动,同时表达了对新一届理事会的祝贺与期望。现全文刊登马国馨先生的工作报告。
中国建筑学会在1955年以国家会员的身份加入了国际建筑师协会;1989年又以国家会员的身份加入了亚洲建筑师协会。
中国建筑学会设有个人会员(包括会员、资深会员、名誉会员、学生会员、外籍会员)和团体会员。目前,学会拥有个人会员近万人,团体会员单位300多个。中国建筑学会委托各直属分会和地方学会发展会员,并实行属地管理。
建筑物理分会从成立以来,一直不断地通过举办各种学术活动,促进了建筑物理科学技术的发展。特别是近年来,各位理事和科技工作者在建筑节能,人居环境的改善,大中型公共建筑的声环境、光环境、热环境质量的提高,以及城市夜景照明、建筑物立面粉饰等方面,都作了许多科学研究、标准规范、工程实例、新工艺、新材料等方面工作,建筑物理学术界的国内国际学术活动相当活跃。一些建筑物理界德高望重的前辈、名誉理事,依然在学术领域研究、求索、耕耘,带动了整个学术领域的发展和进步,一些中年理事承上启下,推动了建筑物理学术领域的繁荣。为了及时通报学术委员会的工作动态,沟通学术活动信息,多年来一直坚持出版《建筑物理学术委员会简讯》,并于2001年4月改版为《中国建筑学会建筑物理分会情况通报》。
分会在没有经费的情况下,克服各种困难,由杨鸿勋主编出版了《建筑历史与理论》辑刊。辑刊的创办为建筑史学研究成果的发表提供了园地,大大地促进了学术的交流与发展,在国内外产生了一定的影响。
1983年,中国建筑学会鉴于学术委员会的实际情况,暂时停止学术委员会的工作。经过长时间的反复酝酿研究,中国建筑学会第7届常务理事会议决定改组和恢复建筑历史与理论学术委员会工作,并在第8届理事会上宣布成立建筑史学分会。1993年9月召开了建筑史学分会成立大会暨第1次学术报告年会。杨鸿勋任会长,楼庆西、刘叙杰、陆元鼎、王绍周、张柏、于振生任副会长。
1994年6月,在济南召开了第2次学术报告年会;1997年6月,在杭州召开了第3次学术报告年会;2000年8月,在浙江龙游召开了第4次年会;2001年3月,在杭州召开了第5次学术报告年会暨理事会换届选举大会。
分会的成立将全国建筑史学工作纳入了有组织有学科建设轨道,它标志建筑史学科大发展的新阶段的开始。迄今为止所召开的5次年会,显著地促进了学科的发展。特别是1998年8月,分会举办了有十几个国家和地区代表参加的第1届中国建筑史学国际研讨会,更是向全世界弘扬了“人为环境与自然环境相融合”的中国建筑理念;会议一致通过了被认为是中国建筑走向世界里程碑的《香山宣言》;同时,一致通过成立“国际中国建筑史学会筹备委员会”。于2001年8月出版了以这次国际会议的论文选编为主要内容的世界性中英双语刊物—-《营造》第1辑。
分会将“建筑历史与理论学术委员会”的不定期学术刊物——《建筑历史与理论》,于1998年复刊,出版了第5辑;2002年出版了第6、7合辑;第8辑正在编辑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