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 名 | 中国建筑设计院有限公司结构方案评审录(第1卷) | 作 者 | 朱炳寅、王大庆、刘旸 |
---|---|---|---|
出版社 | 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 出版时间 | 2018年2月1日 |
ISBN | 9787112210329 |
中国建筑设计院有限公司隶属于国资委所建的大型骨干科技型中央企业中国建设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其前身是始建于1952年的中央直属设计公司,后经原建设部建筑设计院、原中国建筑技术研究院合并组建的一家国有大型建筑设计企业。2100433B
中国建筑设计院有限公司的所有项目都应进行结构方案评审,为使结构设计人员在全院方案评审中获益,我们编写了《结构方案评审录》(以下简称“评审录”),“评审录”将随我院方案评审进程定期出版。
对结构方案的评审可以把握结构设计大局,提高结构设计水平并有利于确保施工图质量总体上符合我院的整体水平,还可以避免因结构方案问题的返工,提高结构设计效率并减轻结构设计工作量,多年来我们一直坚持在做这项很有意义的工作。
结构方案评审的基本出发点是提请结构设计人员从一开始就注重概念设计,关注结构方案的合理性,做到体系合理、结构平面和抗侧力构件布置合理,关注竖向荷载和水平作用的传力途径,关注地基基础方案的合理性和可实施性等问题,关注结构方案比选,关注结构设计的经济性。
“评审录”可供结构设计人员和大专院校土建专业师生应用,也可作为兄弟单位结构设计质量控制时的参考 。
中国建筑设计院公司挺不错的,中国院主营业务涵盖建筑的前期咨询、规划、设计、工程管理、工程监理、专业工程承包、环境与节能评价等固定资产投资活动的全过程服务。具体包括建筑工程设计与咨询;建筑智能化系统工程...
中国建筑设计院公司实力肯定是毋庸置疑的,经过30多年的建设与发展,已成为技术实力雄厚、专业配套齐全、拥有先进的设计水准和管理体制的一流大型甲级建筑设计院,设计水平还是很有保证的。
以下是中国建筑设计院有限公司排名的查询 1、上海现代建筑设计(集团)有限公司 2、中国建筑设计研究院 3、铁道第二勘察设计院 4、铁道第三勘...
新近中标方案:中国医学科学院天津血液病医院建筑面积:169000平方米床位数:1000床地址:北京市海淀区西三环北路89号中国外文大厦3层电话:010-68058816传真:010-68058816转6邮编:100048邮箱:zxsjs_1@263.net医疗科研建筑设计研究院中国建筑设计院有限公司医疗科研建筑设计研究院是以一个长期从事大型公共建筑设计、尤以医疗建筑设计享誉业界的综合性咨询、设计团队为基础组建而成,团队成员承担的建筑设计类别涵盖医疗建筑、酒店建筑、办公建筑、会展建筑、博览建筑、学校建筑、体育建筑、实验建筑、
中国建筑设计院有限公司医疗科研建筑设计研究院是以一个长期从事大型公共建筑设计、尤以医疗建筑设计享誉业界的综合性咨询、设计团队为基础组建而成,团队成员承担的建筑设计类别涵盖医疗建筑、酒店建筑、办公建筑、会展建筑、博览建筑、学校建筑、体育建筑、实验建筑、剧场建筑及居住建筑等多个领域。该团队成员广博的设计范畴形成的\"大综合\"技术力量和经验,有效滋养、辅助了其医疗建筑设计\"大专科\"发展格局。十几年来,在杨海宇副总建筑师的带领下,团队同时致力于追求打造高品质、高技术、专业化的医疗、科研建筑设计精品,截止到2016年,共计主创、主持完成
《中国建筑设计院有限公司 结构方案评审录 (第二卷)》主要包括:
1. 工程简介,包括工程概况、结构方案、地基基础方案等,配以必要的效果图和平面图,这部分内容主要由工种负责人提供,经编者修改整理。书中提供的图片资料主要说明工程的特点、结构方案和结构布置。
2. 结构方案评审表,是评审的主要文件(表单),评审前需核查统一技术措施的编制和部门评审情况,表单提出了评审的时机控制要求、参会人员要求和评审意见的回复要求等,记录评审会议的主要结论,为便于阅读,本书将评审的主要结论重新电脑输入。
3. 评审会议纪要,是评审的辅助文件,作为评审意见的补充和说明。简单工程不提供会议纪要 。
1997年,中国质量管理协会制定并颁布了QC小组活动成果的评审标准(试行),经过三年的试行,于2000年初进行了修订。评审标准分为现场评审和发表评审两种方式
(一)QC小组活动成果的现场评审
QC小组活动开展得如何,最真实的体现是活动现场。因此,对现场的评审是评审QC小组活动成果的重要方面。现场评审的项目包含:小组的组织,活动情况与活动记录,活动成果及成果的维持、巩固,QC小组教育等。
(二)发表评审
在QC小组活动成果发表时,为了相互启发、学习交流、肯定成绩、指出不足,以及评选优秀的QC小组,还需要对成果发表进行评审。发表评审的内容主要有:选题、原因分析、对策的制定与实施、活动效果和整个小组活动的特点等。
第1篇 常用资料、常用数学公式和常用力学公式
第1章 常用符号和数据
1 常用符号
2 常用数据表
3 优先数和优先数系
第2章 计量单位和单位换算
1 国际单位制(SI)单位
2 可与国际单位制单位并用的我国法定计量单位
3 常用物理量符号及其法定单位
4 计量单位换算
第3章 常用数学公式
1 代数
2 三角函数与双曲函数
3 微分
4 积分
5 常微分方程
6 拉普拉斯变换
7 Z变换
8 立体图形计算公式
第4章 常用力学公式
1 静力学基本公式
2 运动学基本公式
3 动力学基本公式
4 点的应力、应变状态分析和强度理论
5 平面图形几何性质的计算公式
6 杆件的强度和刚度计算公式
7 杆系结构的内力、应力和位移计算公式
8 薄板的应力与位移计算公式
9 薄壳的内力与位移计算公式
10 厚壳的应力、位移计算公式和强度设计公式
11 旋转圆筒和旋转圆盘的应力和位移计算公式
12 接触问题的应力、位移计算公式和强度计算
13 构件的稳定性计算公式
参考文献
第2篇 机械工程材料
第1章 钢铁材料
1 钢铁材料牌号表示方法
2 铸铁
3 钢
4 钢铁材料国内外牌号对照
5 钢材
6 粉末冶金材料
第2章 有色金属材料
1 有色金属及合金牌号表示方法
2 铜及铜合金
3 铝及铝合金
4 钛及钛合金
5 镁及镁合金
6 其他有色金属材料
7 有色金属及其合金国内外牌号对照
第3章 非金属材料
1 橡胶及橡胶制品
2 塑料及塑料制品
3 涂料
4 陶瓷
5 玻璃
6 水泥品种
7 石棉制品
8 木材
9 纸制品
10 石墨材料
11 隔热材料
12 工业用毛毡
第4章 复合材料
1 复合材料分类
2 塑料基复合材料
3 金属基复合材料
4 塑料-金属基复合材料
参考文献
第3篇 零部件设计常用基础标准
第1章 技术制图及图形符号
概述
1 通用性规定
2 图样画法
3 技术产品样图常用图形符号——用于投影图
4 技术产品图样常用图形符号——用于非投影图
第2章 公差与配合
1 极限与配合
2 过盈配合的计算和选用
3 未注公差的线性尺寸的公差
4 棱体的角度与斜体系列
5 圆锥的锥度与锥角公差
6 圆锥公差
7 圆锥配合
8 未注公差的角度尺寸的公差
9 光滑工件尺寸的检验
第3章 几何公差——形状、方向、位置和跳动公差
1 概述
2 几何公差的术语、定义或解释
3 几何公差的公差带及误差评定原则
4 几何公差的符号与标注
5 几何公差的公差带定义、标注解释
6 延伸公差带的含义及标注
7 非刚性零件的定义及标注
8 位置度公差
9 几何公差的公差值
10 公差原则——独立原则与相关要求
11 圆锥尺寸和公差注法
12 综合示例
第4章 表面结构
1 概述
2 术语及定义
3 表面粗糙度
4 表面波纹度
5 表面缺陷
6 表面结构的表示法
7 轮廓法评定表面结构的规划和方法
8 表面粗糙度比较样快
第5章 螺纹
1 概述
2 螺纹术语
3 普通螺纹
4 过渡配合螺纹
5 过盈配合螺纹
6 以普通螺纹为基础的其他螺纹
7 小螺纹
8 梯形螺纹及梯形螺纹丝杆
9 短牙梯形螺纹
10 锯齿形螺纹
11 管螺纹
12 普通螺纹的工艺尺寸
13 热浸镀锌螺纹
14 统一螺纹
第4篇 零件结构设计工艺性
第1章 概述
1 零件结构设计工艺性概念
2 影响零件结构设计工艺性的因素
3 零件结构设计工艺性的基本要求
第2章 铸件结构设计工艺性
1 常用铸造金属材料和铸造方法
2 铸造工艺对铸件结构设计工艺性的要求
3 合金铸造性能对铸件结构设计工艺性的要求
4 铸造方法对铸件结构设计工艺性的要求
5 铸造公差
6 铸件缺陷与改进措施
第3章 锻件结构设计工艺性
1 锻造方法与金属材料的可锻性
2 锻造方法对锻件结构设计工艺性的要求
3 模锻件结构设计的注意事项
第4章 冲压件结构设计工艺性
1 冲压方法和冲压材料的选用
2 冲压件结构设计的基本参数
3 冲压件结构设计的注意事项
4 冲压件的尺寸和角度公差、形状和位置未注公差、未注公差尺寸的极限偏差
第5章 粉末冶金件结构设计工艺性
1 粉末冶金材料的分类和选用
2 粉末冶金零件结构设计的基本参数
3 粉末冶金零件结构设计的注意事项
第6章 工程塑料件结构设计工艺性
1 工程塑料的选用
2 工程塑料零件的制造方法
3 工程塑料零件设计的基本参数
4 工程塑料零件结构设计的注意事项
第7章 热处理零件结构设计工艺性
1 零件热处理方法的选择
2 影响热处理零件结构设计工艺性的因素
3 对零件的热处理要求
4 热处理零件结构设计的注意事项
第8章 橡胶件结构设计工艺性
1 橡胶制品质量指标的含义
2 橡胶的选用
3 橡胶件结构设计的工艺性
4 橡胶件的精度
第9章 焊接件结构设计工艺性
1 焊接方法及其应用
2 焊接结构的设计原则
3 焊接接头的形式
4 焊缝坡口的基本形式与尺寸
5 焊接件结构设计应注意的问题
6 焊接件的几何尺寸公差和形位公差
7 焊接质量检验
第10章 金属切削加工件结构设计工艺性
1 金属材料的可加工性
2 金属切削加工件的一般标准
3 切削加工件的结构设计工艺性
4 自动化生产对零件结构设计工艺性的要求
第11章 零部件的装配和维修工艺性
1 一般装配对零部件结构设计工艺性的要求
2 自动装配对零件结构设计工艺性的要求
3 吊运对零件结构设计工艺性的要求
4 零部件的维修工艺性
参考文献 2100433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