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 名 | 中国建筑史第六版 | 作 者 | 潘谷西 |
---|---|---|---|
出版社 | 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 出版时间 | 2009年08月 |
页 数 | 545 页 | ISBN | 9787112109326 |
全书分中国古代建筑、近代中国建筑、现代中国建筑三部分,每一部分除对发展概况进行综述外,重点对城市建设与各类型的建筑作了分章论述。其中古代建筑部分所占分量较重,内容较系统、全面,对木构建筑特征和清式建筑做法也辟有专章介绍;近现代建筑部分则着重于建筑发展的概括论述和典型实例的分析,使读者对近、现代中国建筑的发展有一个完整而具体的了解。为了使读者获得更丰富而形象的相关信息,本书还配有光盘,收录古代建筑重要实例的彩色照片约千幅。
本书除供高等学校建筑学、城市规划专业作教材外,也可供考古、风景园林、旅... [显示全部]
第1篇 中国古代建筑
绪论 中国古代建筑的特征
0.1 建筑的多样性与主流
0.2 木构架的特色
0.3 单体建筑的构成
0.4 建筑群的组合
0.5 建筑与环境
0.6 建筑类型
0.7 工官制度
第1章 古代建筑发展概况
1.1 原始社会建筑
1.2 奴隶社会建筑
1.3 封建社会前期建筑
1.4 封建社会中期建筑
1.5 封建社会后期建筑
第2章 城市建设
2.1 概说
2.2 汉至明清的都城建设
2.3 地方城市的建设
... [显示全部]
编辑推荐与评论:
本书为普通高等教育“十一五”国家级规划教材。全书分中国古代建筑、近代中国建筑、现代中国建筑三部分,共十九章,主要介绍了古代建筑发展概况,宗教建筑,古代木构建筑的特征与详部演变,近代建筑制度、建筑教育与建筑设计机构,现代建筑作品与建筑思潮等内容。为了使读者获得更丰富而形象的相关信息,本书还配有光盘,收录古代建筑重要实例的彩色照片约千幅。2100433B
作/译者:潘谷西出版社: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出版日期:2009年08月 ISBN:9787112109326 [十位:7112109329]
页数:545 重约:0.861KG
定价:¥59.00
旧书普通用户价:¥29.50 为您节省:¥29.50
旧书VIP用户价:¥26.60 为您节省:¥32.40
团购优惠价:¥25.10
1、人民大会堂 1958年9月起,先后从84个平面、189个立面,经过7轮筛选评审后,选出三个方案报送党中央、国务院审定,并于1958年11月动工兴建。17万多平方米的总面积。包括万人大礼堂。5000...
6a中国建筑史第六讲(上)
第一部份 :中國古代建築特點 1.名词解释 1 间 中国古代木架建筑把相邻两榀屋架之间的空间称为“间”, 架 房屋的进深则以“架”数或椽数来表述。 2 步架 : 相邻两檩间轴线的水平距离 3 彻上露明造 出于构造上需要演化而来,不在室内另作天花,而是让构造完全暴露出来,对各个构件作适当 的装饰处理,就形成了“彻上露明造”。 4 大木作,这是我国木构架的主要结构部分,由柱、梁、枋、檩等组成。同时又是木建筑比例尺度和形体外观 的重要决定因素,大木是指木构架建筑的承重部分。大木结构的四种基本形式:庑殿、硬山、悬山、歇山 中国古代木构架房屋建筑中负担结构构件的制造和木构架的组合、安装、竖立等工作的专业。由于古代 建筑是以木结构为骨干的,因此房屋的设计也归属大木作。 小木作 中国古代建筑中非承重木构件的制作和安装专业。在宋《营造法式》中归入小木作制作的构件有门、窗、隔断、 栏杆、外檐装饰及防护构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