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 名 | 中国建筑节能政策研究 | 作 者 | 陈妍 |
---|---|---|---|
出版社 | 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 ISBN | 9787516182932 |
第一章 导言
第一节 研究背景和意义
一 研究背景
二 研究意义
第二节 相关研究进展
一 国内外建筑节能发展历程
二 国内外研究综述
第三节 研究范围界定
第四节 研究思路和分析框架
第二章 基本概念和理论基础
第一节 基本概念
一 建筑能耗
二 建筑节能
三 政策设计
第二节 理论基础
一 外部性理论
二 信息不对称理论
三 制度变迁理论
四 机制设计理论
第三章 我国建筑节能政策需求分析
第一节 制度需求的产生机制
一 制度需求概念界定
二 制度需求的动力机制
第二节 建筑节能政策需求的经济社会背景
一 中国低碳转型背景下的建筑节能政策需求
二 城镇化过程中的建筑节能政策需求
第三节 微观经济主体的建筑节能政策需求
一 房地产开发企业的政策需求
二 消费者的政策需求
第四节 小结
第四章 我国建筑节能政策供给分析
第一节 导言
第二节 我国建筑节能政策体系
一 建筑节能标准
二 建筑节能法规与规章
三 建筑节能政策工具
四 建筑节能政策实施机制
五 对已有政策体系的评价
第三节 我国建筑节能政策供给效果评价
一 我国建筑节能的现状
二 我国建筑节能的障碍分析
三 从政策非均衡角度理解建筑节能障碍
第四节 体制改革是长期的政策供给
一 政策缺失的根源
二 政策执行不力的根源
第五节 小结
第五章 国外建筑节能政策供给的经验
第一节 美国
一 联邦政府政策体系
二 加利福尼亚州:将节能作为一项能源供给
三 美国地方政府:各种形式的经济激励
第二节 德国
一 能耗标识制度:建筑“能源护照
二 建筑保温经济激励
第三节 日本
一 家用电器和设备相关的节能政策
二 建筑节能政策
三 日本转型的经验
第四节 对我国政策供给的启示
一 政策结构均衡,政策供给以经济激励为主
二 政策对象明确,注重主体互动
三 公众意识的培养
第六章 建筑节能政策设计的总体思路
第一节 建筑节能政策设计的原则
一 政策供给与需求均衡原则
二 统筹兼顾各主体利益的原则
三 成本收益有效原则
四 政策系统总体协调原则
第二节 建筑节能政策目标与内容设计
一 政策目标
二 政策工具
三 政策实施机制
第三节 建筑节能政策的支持系统
一 能源价格改革
二 建筑节能服务业
三 建筑能效标识制度
四 建筑能耗统计
第四节 小结
第七章 新建建筑节能政策设计
第一节 导言
第二节 新建建筑节能市场利益主体行为分析
一 中央政府
二 地方政府
三 房地产开发商
四 部品和材料供应商
五 设计单位
六 施工、建设和监理单位
七 消费者的行为选择
第三节 各主体间利益关系对政策供给的影响
一 中央政府与地方政府:目标责任制约束
二 政府与开发商:委托代理关系
三 开发商与消费者:成本收益分担
四 产业链上的团队协同
五 政策供求评价
第四节 激励开发商的政策设计:代理理论角度
一 基本模型
二 隐藏行动和风险分担
三 额外信息的价值
四 对政策设计的启示
第五节 对新建建筑节能政策设计的建议
一 政策设计思路
二 约束性政策
三 激励性政策
四 完善建筑节能产业链
五 中长期政策选择:住宅产业化
第八章 既有建筑节能改造政策设计
第一节 北方城镇供热体制改革利益主体行为分析
一 地方政府
二 供热公司
三 用户
四 供热体制改革政策供给
第二节 大型公共建筑节能利益主体行为分析
一 政府
二 物业公司
三 业主
第三节 实证分析:唐山市某小区既有建筑节能改造实践
一 项目概况
二 前期基本情况调查
三 改造方案
四 改造资金来源
五 改造效果与成本收益核算
六 对政策设计的启示
第四节 实证分析:北京海淀区既有建筑节能改造中的
政府行为分析
一 海淀区既有建筑节能改造的驱动力
二 海淀区既有建筑节能改造的政策基础
三 海淀区既有居住建筑改造重点和资金机制
四 对政策设计的启示
第五节 对既有建筑节能改造政策设计的建议
一 既有建筑节能改造责任主体和资金筹措渠道
二 按用热量计量收费的政策保障
三 大型公共建筑节能的五大保障体系
四 支持节能服务公司发展
第九章 结论与建议
参考文献2100433B
《中国建筑节能政策研究》从我国建筑节能的政策需求和政策供给角度分析了我国建筑节能政策不均衡的原因。提出导致我国建筑节能政策不均衡的根源在于,建筑节能改变了各主体间原来存在的利益平衡,利益冲突则使得各利益相关者产生政策需求。
《中国建筑节能政策研究》以各微观经济主体利益诉求为切入点,结合理论分析和国际经验,提出我国建筑节能理想的政策设计框架。进而通过对新建建筑节能和既有建筑节能改造两类建筑节能活动的实证分析,验证所设计政策框架的有效性和可行性。
中国目前搞的什么节能设计完全是胡闹,作为一个在行业里混了10多年的人,说句良心话,就是浪费了很多节能材料,我还真不相信用了节能材料和双层玻璃,到了夏天就不开空调了。中国太有钱了,乱整!!!!!!!
我也想知道。哈哈・・・
,,,
中国建筑节能政策与实践——既有建筑和每年新增建筑量巨大,截至2003年底,全国城镇房屋建筑面积140.9亿平方米,其中住宅建筑面积89.1亿平方米。2003年至2020年, 中国城镇新建住宅竣工面积应达到14O亿平方米左右,以大约每年10亿平方米的速度增加。到2020年...
我国建筑节能技术政策研究
《中国建筑节能经济激励政策研究》适用于从事建筑节能工作的政府工作人员、各省市和各单位节能办房地产开发商、住宅消费者、研究机构、大专院校相关专业的师生及对建筑节能感兴趣的读者。能源是人类社会发展的重要基础资源。然而,各种能源的储量是有限的,并非是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为了人类的可持续发展,节约能源具有重要而长远的战略意义。据有关资料统计,今后的10到15年,我国每年新增建筑面积将达到15 ~20亿m2,而目前既有建筑约400亿m2,其中大部分建筑是不节能建筑。严格执行建筑节能标准,根据建筑的不同情况逐步推行既有建筑节能改造,我国建筑用能节约潜力将十分巨大。中国的节能经济政策绝大多数不是专门为节能制定的,这些经济政策向节能倾斜的力度不强,降低了节能项目的吸引力和与其他项目的竞争力。要想加强节能经济政策,必须制定、颁布专门针对节能的减免税、贷款优惠、节能基金等经济激励政策,增强节能项目的吸引力,提高节能项目的投资竞争力,使经济杠杆真正发挥向节能倾斜作用,使巨大的建筑节能潜力真正释放出来。基于上述的认识,《中国建筑节能经济激励政策研究》对建筑节能的背景、意义、经济激励政策的现状及构想等进行了全面系统地阐释。包括的内容有:中国能源现状、挑战与建筑节能;中国建筑节能战略;中国建筑节能经济激励政策评析;建筑节能经济激励政策和机制研究;国外建筑节能经济激励政策及借鉴;实施建筑节能经济激励政策的现实条件分析;建筑节能经济激励政策构想和建筑节能经济激励政策实施效果分析。2100433B
ISBN:9787112091355 出版时间:2007-04-01版 次:1页 数:244装 帧:平装开 本:所属分类:图书 > 经济 > 会计、审计
《既有公共建筑节能激励政策研究》可供从事建筑节能相关产业的研究人员、政府相关部门管理人员、大专院校建筑管理与房地产专业师生以及有意于建筑节能领域发展的企业的相关人员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