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3年,由16所具有代表性的美术、建筑、艺术设计学院联合发起了中国环境设计学年奖。作为一个独立于任何行政组织机构的奖项,学年奖秉持公平、公正、公开的原则使所有参与院校能够在这个平台上自由竞技充分展示;作为一个专业学术交流平台,学年奖的奖项设置从最初的景观和室内设计两部分发展到城市设计、建筑、景观、室内、光环境数字化设计等,在环境设计的范围内使本不应割裂的各设计学科能够充分的交流;作为一个致力于推动中国环境设计教育与国际对接交流的平台,学年奖自2008年开始于日本、法国、英国、德国、美国等设计发达国家进行了专业深入持久的交流,其中学年奖每年举办数十次专业国际交流论坛和设计培训,是中国规模最大、最综合的、最深入交流的和最具有影响力的中国设计教育交流平台。
通过此项活动推动中国各高校之间的环境艺术设计专业教学与学科建设,促进教学实践与学术交流;
依据各院校教育和各地区经济、历史与文化的背景,探讨和挖掘不同的教学优势与特色,也是对我国高校不同学科背景下环境艺术设计专业的教学改革与实践成果的检阅;
通过此项活动激发学生对本专业学习热情,促进大学生坚实地迈入社会与市场,催生中国环境艺术设计专业创新人才,同时成为人才展示的盛会;
通过本项活动对推动我国环境艺术设计教育发展、提升我国环境艺术设计领域整体水平产生积极影响;
构建相关企业与高校环境艺术设计教育合作的教学互动平台。
郑曙旸 清华大学美术学院 教授 博导
许懋彦 清华大学建筑学院建筑系 教 授
龚 凯 东南大学建筑学院 教 授
肖毅强 华南理工大学建筑学院 教 授
孙 澄 哈尔滨理工大学建筑学院 教 授
许 蓁 天津大学建筑学院建筑系 教 授
吴长福 同济大学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 教 授
刘克诚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建筑学院 教 授
黄 耘 四川美术学院设计学院建筑系 教 授
王海松 上海大学美术学院建筑系 教 授
关瑞明 福州大学建筑学院 教 授
严永红 重庆大学建筑城规学院 教 授
夏海山 北京交通大学建筑与艺术学院 教 授
沈中伟 西南交通大学建筑学院 教 授
张 鲲 四川大学建筑与环境学院 副教授
李 平 深圳大学艺术设计学院 教 授
沈 康 广州美术学院建筑与环境艺术设计学院 教 授
郝曙光 烟台大学建筑学院 教 授
漆 平 广州大学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 副教授
朱雪梅 广东工业大学 教 授
孔繁强 上海交通大学媒体与设计学院 副教授
赵慧宁 南京工业大学艺术设计学院 副教授
陈 易 同济大学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 教 授
陈六汀 北京服装学院艺术设计学院 教 授
杨茂川 江南大学设计学院 教 授
韩 巍 南京艺术学院环境艺术系 教 授
赵 军 东南大学建筑学院 教 授
赵万民 重庆大学建筑成规学院 教 授
张 鹏 沈阳师范大学美术与设计学院 教 授
吴 昊 西安美术学院建筑环境艺术系 教 授
闫英林 沈阳航空工业学院设计艺术学院 教 授
杨豪中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艺术学院院长 教 授
董 雅 天津大学建筑学院 教 授
吕勤智 哈尔滨工业大学建筑学院 副教授
邵 龙 哈尔滨工业大学建筑学院 教 授
王 铁 中央美术学院建筑学院 教 授
周长积 山东建筑大学艺术学院 教 授
赵 健 广州美术学院常务副院长 教 授
赵红红 华南理工大学建筑学院 教 授
马克辛 鲁迅美术学院环艺系 教 授
蔡 强 深圳大学艺术设计学院 教 授
张 月 清华大学美术学院环艺系 副教授
邵 健 中国美术学院建筑艺术学院 副教授
田云庆 上海大学美术学院 教 授
王 萍 广东工业大学 副教授
朱 利 中南大学建筑与艺术学院 教 授
杨 琳 北京建筑工程学院 副教授
邓 毅 广州大学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 副教授
闫启文 沈阳理工大学艺术设计学院 教 授
龙国跃 四川美术学院设计艺术系 副教授
李 敏 华南农业大学 教 授
王泽猛 苏州大学艺术学院 教 授
陈静勇 北京建筑工程学院建筑学院 教 授
董 赤 吉林艺术学院设计学院 教 授
许 亮 四川美术学院设计艺术学院 教 授
吴晓淇 中国美术学院建筑设计学院 教 授
陈华新 山东建筑大学艺术学院院长 教 授
齐伟民 吉林建筑工程学院艺术设计学院 副教授
戴向东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环艺设计学院 教 授
朱广宇 温州大学艺术设计系 副教授
黎志伟 广州大学艺术设计学院 教 授
周 越 北京林业大学材料学院 副教授
谷彦彬 内蒙古师范大学国际现代设计艺术学院 教 授
冯 阳 南京工业大学艺术与设计学院 副教授
郭承波 南京财经大学艺术设计系 教 授
冼 宁 沈阳建筑大学设计艺术学院 副教授
王铁军 东北师范美术学院 教 授
李炳训 天津美术学院设计艺术学院 教 授
杨晓翔 云南大学艺术与设计学院 副教授
张书鸿 东北大学艺术设计系 教 授
李 沙 北方工业大学艺术学院 副教授
唐 建 大连理工大学建筑与艺术学院 教 授
陈新生 合肥工业大学建筑与艺术学院 教 授
赵思毅 东南大学建筑学院 副教授
郭立群 武汉工程大学艺术设计学院 教 授
朱海坤 昆明理工大学艺术与传媒大学 讲 师
姜文艺 华工大酒店建筑与室内设计研究所 副教授
杨 岩 广州美术学院建筑与环境设计学院 副教授
章晓岗 南昌大学艺术与设计学院 教 授
詹庆旋 清华大学建筑学院建筑技术科学系 教 授
常志刚 中央美术学院建筑学院 教 授
杨春宇 重庆大学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 教 授
郝洛西 同济大学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 教 授
张 昕 清华大学建筑学院建筑技术科学系建筑物理研究所 副教授
杜 异 清华大学美术学院 副教授
许东亮 栋梁国际照明设计(北京)中心有限公司 设计总监
李炳华 中建国际深圳设计顾问有限公司 电气总工 2100433B
环境艺术设计:培养从事室内外环境规划设计、实施和管理,获得环境艺术设计师的专业系统训练的应用型人才。主要开设素描、色彩、平面构成、立体构成、透视学、色彩构成、家具设计、展示设计、室内外装饰设计、装修材...
不服,各不相同,虽然具体做起事来有点交叉,不过也不能说谁包括谁~~客观的说,你如果不是名校的园林的话相对环艺来说找工作不太容易,不过环艺是艺术生,要考专业的吧~~
我是学环艺的,毕业有几年了。我的同学们现在有的在高校当老师,很多都转行了。上学时,大家都在家装公司打工,有一部分现在继续在家装行业拼搏,有了一些作为。就现实而言,这个专业出来后大多与室内装饰设计、展示...
大学生素质修养课程作业 班级: 08级工程造价 1班 学号: 20089064 姓名:唐月娇 建筑设计与环境艺术的关系 随着人类社会的发展,人们对艺术的追求,建筑设计被赋予了新的历史任务, 重新寻找失落得与生态环境之间的平衡点。 环境问题成了世界的中心话题, 人是 环境的主体,于是人和环境又成为了建筑创作的中心矛盾 ! 一、建筑设计 人是环境的人, 环境是人的环境, 形式是人和环境所需要的形式。 人和环境 的交互作用主宰了设计的全过程, 这就是建筑设计。 长久以来一直困惑大家一个 问题就是人和环境之间的关系究竟是怎样的, 到底是人主宰环境还是环境影响了 人?其实人在空间之中, 人和环境的交互作用表现为刺激和效应, 效应必须满足 人的需要。需要反映为人在刺激后的心理活动的外在表现和活动空间状态的推 移,也就是人的行为。 这二者之间的关系是相辅相成, 相互制约的。 建筑设计是 解决室内空
本文主要从建筑设计和环境艺术设计的关系方面来进行深入分析,希望能够给相关设计人员提供借鉴和参考
2019第五届“中国人居环境设计学年奖”启动新闻发布会2019年4月19日在清华大学美术学院举行。此次活动由清华大学、教育部高等学校设计学类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联合主办,2019年的主题是“设计可持续”。
“中国人居环境设计学年奖”的前身为2003年发起的“中国环境设计学年奖”,后由清华大学与教育部高等学校设计学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联手改组,构建了更为强大的评委阵容,2015年全新启动。五年以来,累计有近万名师生参与了学年奖的活动,学年奖的展览、论坛以及年会先后走进多所高校。2100433B
《中国环境设计学年奖:第十届全国高校环境设计专业毕业设计竞赛获奖作品集》中“环境设计”的称谓正式列入专业目录,在设计学下属的二级学科中实至名归,成为学界共识度最高的专业名称,学年奖在中国高等教育历史节点的第十届以环境设计的概念归零,对于所有教育者无疑是发起了面向生态文明建设在学术与专业领域的挑战。
中国环境艺术设计学年奖
是中国设计类高等院校(景观设计、建筑设计、室内设计专业)大学生毕业设计作品大奖赛。从2003年开始举办,是目前中国设计类高等院校之间规模最大、交流最深入、最具影响力的设计教育交流盛会。大赛依据各地区不同类别院校的教育和当地的经济、历史、文化背景,通过全国七大区的论坛交流活动,探讨和挖掘不同地域不同类别设计院校的教育优势和特色,也是对中国高校不同学科背景下环境艺术设计专业的教学改革与实践成果的探讨。
组委会 主席 郑曙阳教授 清华大学美术学院教授
秘书长 姚 领先生
中国环境艺术学年奖不仅仅是一个面对中国设计类院校毕业设计的竞赛,它更是承担着传播不同地域的设计理念、促进中国高校老师之见以及与各地设计研究院、设计公司之见的交流,并同时进行与国际同行之见的交流。通过高校老师与社会和国外更多的交流,带动中国高校设计教育的发展。 2100433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