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湖北教育出版社出版社出版郭华瑜编著图书。
中文名称 | 中国古典建筑形制源流 | 装帧 | 精装 |
---|---|---|---|
定价 | 125.00元 | 作者 | 郭华瑜 |
出版社 | 湖北教育出版社 | 出版日期 | 2015-2 |
ISBN | 9787535188823 |
绪论 中国古典建筑形制研究的主要内容
一、何谓建筑形制?
二、研究的地域与时间范畴
三、“主流形制”概念的界定
上篇 追本溯源——中国古典建筑形制的起源与发展
第一章 最初的建筑形制
一、满天星斗式的起源
二、建筑形制的两大源头
1.构木为巢与干阑住屋——长江流域的构屋之始
2.黄土小穴与木骨泥屋——黄河流域的建屋之源
第二章 土木建筑形制的高潮与式微
一、夏、商、周——土木建筑的兴起
1.夯土筑台——夏都的土台院落
2.商朝——文字与信史相印证的建筑
3.西周、春秋、战国高台宫室的兴起
二、“飞阁神行,莫我能形”——秦汉之际的高台建筑
1.臻于鼎盛的秦代高台建筑
2.汉代高台建筑与多样的形制选择
三、两晋、南北朝——建筑形制选择的悄然变化
第三章 木构建筑主流形制的确立与传播
一、隋唐渐起——土木建筑式微与木构建筑主流地位的确立
二、唐末五代——木构建筑新传统在南方的形成
三、宋代——木作标准确立的理陛年代
四、北宋木作建筑对辽、金及南宋的影响
第四章 中国古典建筑形制的最后成熟期
一、元代——正统迷失、异族兴起的多元建筑发展
二、明代——建筑范式的重新确立与成熟
三、清代——建筑形制的最后成熟与定型化
下篇 条分缕析——中国古典建筑各部分形制的演变
第一章 屋顶的形与制
一、屋顶的起源与最初形态
二、凹曲屋面的源起与生成机制
三、多种因素推进下凹曲屋面的形成与普及
四、凹曲屋面的结构选择
1.唐梓人“画宫于堵”和宋《营造法式》的举折之制
2.清工部《工程做法则例》的举架之法
五、主要屋顶类型形制特征
1.庑殿顶
(1)庑殿顶的名称由来
(2)庑殿顶是最高等级的屋顶吗?
(3)庑殿顶的独特构架特征
2.歇山顶
(1)歇山的起源与演变
(2)歇山顶立面的演变
3.攒尖顶
4.悬山顶
5.硬山顶
(1)硬山屋顶起源二说
(2)南方起源说理由分析
(3)北京紫禁城部分硬山屋顶标示的历史信息
6.歪顶
7.十字脊与卷棚顶
8.屋顶的组合
(1)纵向组合
(2)水平组合
第二章 屋脊与瓦
一、屋脊的名称与来历
1.正脊
2.从鸱尾到龙吻
3.龙口
4.垂脊与戗脊
5.角脊上的仙人走兽
6.搏脊与过垄脊
二、瓦的形制沿革
1.瓦的沿革与种类
2.琉璃瓦的出现与定型
3.其他种类的瓦
第三章 屋身的形制
一、柱与柱框层
1.柱脚的安置
2.柱身的侧脚与生起
(1)什么是侧脚、生起
(2)早期建筑采用侧脚、生起做法的原因
(3)明清建筑侧脚、生起的减弱与消失
二、墙的类型及功能转换
1.从承重到围护——墙的功能角色的转换
2.从土墙到砖券——砖材的普及带来的新形制
3.其他的墙
三、门、窗、隔断的种类与演变
第四章 台基与平面的形制
一、台基形制的演变
1.台与基的分与合
2.台基的范式与等级
二、平面“间”之概念的形成
三、定“地盘”之制
1.以营造丈、尺定“地盘”的方法
2.以斗科间距为模数定面阔、进深的方法
四、开间数及其象征意义
1.偶数开间的高潮与式微
2.空间的穿越——奇数开间的确立
3.以“九”为尊、九五至尊观念在平面中的运用
第五章 斗棋形制及其源流
一、斗棋的起源与演变
二、斗棋的种类与组成
1.单头只替
2.把头绞项作
3.斗口跳与一斗三升
4.三踩斗科
(1)三踩单昂后尾溜金(清)/单昂(单翘)四铺作(宋)
(2)三踩单昂后尾平置(清)/单昂四铺作
(3)三踩单翘后尾平置
5.五踩斗科或五铺作
(1)五踩重昂后尾溜金斗科/重昂五铺作
(2)五踩单翘单昂后尾溜金(清)/五铺作重昂(宋)
(3)五踩重昂平置后尾
(4)五踩单翘单昂平置后尾
(5)五踩重翘平置后尾(清)/双抄五铺作(宋)
6.七踩斗科(清)/六铺作(宋)
(1)七踩单翘重昂后尾溜金(清)/六铺作单抄下昂(宋)
(2)七踩单翘重昂后尾起秤杆
(3)七踩单翘重昂后尾平置
7.九踩斗科(清)/七铺作(宋)
三、斗棋形态演变的原因分析
结语
主要参考文献
主要参考期刊论文
图版目录
后记
郭华瑜所著的《中国古典建筑形制源流(精)》从单体形制一面出发,纵向与横向的展开研究,在多元视角下重新审视中国古典建筑形制的发展轨迹,不用时期的形制选择、沿袭及其变化。建筑形制是建筑文化重要的文化符号,对建筑形制的探讨无疑会加深我们对中国建筑文化的理解。
雪白的墙壁,青黑的瓦,用来描写房屋的。建筑色彩上,江南民居青砖、粉墙、黛瓦,形成质朴、淡雅的风格,屋盖是青瓦,外墙用砖砌,屋顶、屋檐、空斗墙、观音兜山脊或马头墙,形成高低错落的形体节奏和粉墙黛瓦、庭院...
中国古典建筑屋顶形式: 1. 屋面:屋面就是建筑屋顶的表面,它主要是指屋脊与屋檐之间的部分,这一部分占据了屋顶的较大面积,或者说屋面是屋顶中面积最大的一部分。 2.  ...
1、中国古建筑以木材、砖瓦为主要建筑材料,以木构架结构为主要的结构方式。 2、中国建筑的平面布局具有一种简明的组织规律 3、中国古代建筑造型优美 &...
我们每天穿梭在各个建筑物中,建筑文化氛围不仅传递着传统精神的内涵,而且丰富了生活环境,提高了人们的生活品质。其实,建筑的意义不仅仅于此,它们还是源远流长的历史的见证,更是传统文化的一个重要载体。
中国古典建筑深受中国儒释道三家思想的影响,在建筑实体中投射了很深的文化内涵,本文试就儒释道三家思想对中国古典建筑的影响分析中国古典建筑的文化意蕴。
古典圆凳,形制从魏晋时代的圆凳发展而来,造型日趋完美,到明末清初形成四大形制,有鼓形、笔筒形、弯脚形、独挺形,形制更完善,形态更成熟。圆凳是以圆取势,边棱、枨柱至花牙皆求圆润流畅。圆凳面有圆形、海棠式、梅花式。凳面取材有利用天然花纹的云石、有瓷板绘青花的、彩绘的,有瘿木制作的,材质多样,形材融合造型款式,丰富多彩。造型上有带束腰和不带束腰的,有带托泥和不带托泥之分。
明代的圆凳体积大且从上至下的弧度较大,造型略显敦实,三足、四足、五足甚至更多足的都有,一般有束腰,凳面有圆形、海棠式或梅花式等。清代的圆凳较瘦高,无束腰圆凳都采用腿的顶端作桦,直接承托凳面的做法。有束腰圆凳则主要靠束腰和牙板承托凳面。民国时期的圆凳趋于低矮。
山墙有三种形制,一是人字形,比较简洁实用,修造成本也不高,民间多采用。
二是锅耳形,线条优美,变化大,实际上它是仿照古代的官帽形状修建的,取意前程远大,因它的形状像铁锅的耳朵,民间俗称镬(锅)耳墙。锅耳墙不但大量用在祠堂庙宇的山墙上,一般百姓的住宅也常运用,锦纶会馆等建筑为典型的锅耳形山墙。
三是波浪形。造型起伏有致,讲究对称,起伏多为三级,实际是锅耳墙的变形,更像古代的官帽,百姓基本不用。在比较大的建筑群中它和人字形山墙、锅耳形山墙一起出现在群落里,尤显风姿。
柜床的形制
柜床的形制最开始是榻身上做成一个上开盖的柜子,后逐渐。现代的床也有这种样式,现在流行的是没有围子的柜床,而且大小也发生了变化,不再是只有榻大小一个尺寸的柜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