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SBN | 9787305234538 | 作 者 | 马晓 |
---|---|---|---|
出版社 | 南京大学出版社 | 出版时间 | 2020年7月1日 |
页 数 | 428 | 定 价 | 75.00元 |
装 帧 | 平装 | 丛 书 | 中国古代建筑史纲要 |
内容简介
《中国古代建筑史纲要》从考古学、建筑学的视角系统介绍了中国古代建筑的演变、营造法式、美学特征,对古代建筑的特征结构、修缮修复、文化保护、理论研究也作了简要的介绍,利于研究入门,具有引领作用,是一部了解中国古建筑的通识教程。 本书是该套教材下册,承接上册,接着按照中国历史的断代发展顺序,逐章展开叙述,分别介绍了隋唐五代建筑、宋代建筑——兼及辽金西夏等、元代建筑、明代建筑和清代建筑,每一部分先介绍聚落,再介绍建筑单体,复介绍建筑理论与技术特色,对中国古代建筑的营造法式、理论等有比较系统的介绍,方便教学与学生自学。 马晓,江苏无锡人。南京大学历史学院副教授、硕士生导师,南京大学东方建筑研究所副所长,中国建筑学会建筑史学分会学术委员、中国考古学会建筑考古专业委员会委员。《古建园林技术》杂志编委。从事中国建筑史、东方建筑、建筑考古学、建筑遗产保护学,历史建筑保护与复原、传统风景园林等教学与研究。已出版《中国古代木楼阁》《城市印迹:地域文化与城市景观》《中国江南水乡建筑文化》(合)、《南大建筑百年》(合)等著作8部,发表论文50余篇。先后主持国家社科基金2项,省市各级各类科研20余项。
此阶段包括夏、商、西周、春秋时期。(一)夏(公元前2070-前1600年)夏代的城市遗址在河南王城岗、山西夏县及河南淮阳平粮台有所发现。有人认为河南偃师二里头遗址是夏代都城之一——斟郇的遗址。(二)商...
框架式结构河北赵县安济桥这是中国古代建筑在建筑结构上最重要的一个特征。因为中国古代建筑主要是木构架结构,即采用木柱、木梁构成房屋的框架,屋顶与房檐的重量通过梁架传递到立柱上,墙壁只起隔断的作用,而不是...
(一)台基 :一称基座。系高出地面的建筑物底座。用以承托建筑物,并使其防潮、防腐,同时可弥补中国古建筑单体建筑不甚高大雄伟的欠缺。大致有四种。 1、普通台基:用素上或灰土或碎砖三合土夯筑而成,约高...
中国建筑史期末论文 题目:论中国古代宫廷建筑 姓 名: xxx 学 号: xxxx 班 级: 建筑 111班 指 导 老 师: xxx 二 O一五年一月 摘要 : 我国有着五千年的文明史 ,中国的建筑也在历史的长河中形成了自己的特色 ,而我国的 宫廷建筑更具有代表性 ,每个朝代都有自己的独特的风格 ,但都具有规模大 ,气势宏伟 ,富丽堂 皇的特点 ,是皇帝为了巩固自己的统治 ,突出皇权的威严 ,满足精神生活和物质生活的享受而建 造的规模巨大 ,气势雄伟的建筑物。这些建筑大都金玉交辉,巍峨壮观。 关键词 : 特点 布局 文化内涵 内容 : 中国古代宫殿建筑是中华民族智慧大成, 古代宫殿充分体现了民族特色, 并且对后世 产生深厚的影响。 中国古代宫殿的特色概括起来有以下四点: 第一,中国古代的宫殿建筑都是 单幢的建筑,它们的体量多,分别满足统治者工作、生活、游乐等各方面的要求。
中国古代建筑史纲 复习提纲( 2011 年) 一、绪论:中国古代建筑的特征 1、中国古代主要建筑体系(四种 ) 1.生土建筑体系 ①窑洞式建筑 —黄河中上游 ②土墙平顶、土坯拱顶建筑 —新疆干旱少雨地区 2.石构建筑体系 碉楼式建筑 ——西藏、青藏高原等多山地区 3.毡包式建筑体系 蒙古包 ——内蒙古、新疆等游牧民族 4.木构架建筑体系 。 ①分布于汉、满、回、侗、白等民族 ②宫殿、坛庙、陵墓、佛寺、道观、住宅等 ③是中国使用面最广、数量最多的建筑类型 2、中国古代木构架建筑的主要形式 (四种,特点 +简图) 抬梁式木构架 — 多见于北方 穿斗式木构架 — 多见于南方 井干式木构架 — 东北、西南等林区 干阑式木构架 — 炎热潮湿的山区或水域 一.穿斗式 (串逗式)特点 ①用穿枋将柱子串联,形成一榀榀的房架 ②檩条直接搁置在柱头上③沿檩条方向用斗枋将柱子串联 二.抬梁式 特点 ①柱子上搁置
该书从考古学、建筑学的视角系统介绍了中国古代建筑的演变、营造法式、美学特征,对古代建筑的特征结构、修缮修复、文化保护、理论研究也作了简要的介绍,利于研究入门,具有引领作用,是一部了解中国古建筑的通识教程。本书是该套教材下册,承接上册,接着按照中国历史的断代发展顺序,逐章展开叙述,分别介绍了隋唐五代建筑、宋代建筑——兼及辽金西夏等、元代建筑、明代建筑和清代建筑,每一部分先介绍聚落,再介绍建筑单体,复介绍建筑理论与技术特色,对中国古代建筑的营造法式、理论等有比较系统的介绍,方便教学与学生自学。
第六章 隋唐五代建筑
第一节 聚落
一、都城
二、地方城邑
三、村落
第二节 群(单)体建筑
一、宫殿
二、民居
三、文庙
四、宗教建筑
五、陵墓
第三节 理论与技术
一、理论
二、技术
第四节 成就及影响
本章学习要点
第七章 宋代建筑——兼及辽金西夏等
第一节 聚落
一、都城
二、地方城邑
三、村落
第二节 群(单)体建筑
一、宫殿
二、民居
三、礼制建筑
四、宗教建筑
五、陵墓
第三节 理论与技术
一、理论
二、技术
第四节 成就及影响
一、类型丰富
二、体系成熟
三、造型多彩
四、木构成熟
本章学习要点
第八章 元代建筑
第一节 聚落
一、都城
二、地方城邑
三、村落
第二节 群(单)体建筑
一、宫殿
二、民居
三、礼制建筑
四、宗教建筑
五、文娱、科学建筑
六、陵墓
七、其他:绘画中的建筑
第三节 理论与技术
一、理论
二、技术
第四节 成就及影响
一、类型增多
二、建材改善
三、戏曲发达,观演戏台(楼)快速发展
本章学习要点
第九章 明代建筑
第一节 聚落
一、都城
二、地方城邑
三、村落
第二节 群(单)体建筑
一、宫殿
二、王府
三、民居
四、礼制建筑
五、宗教建筑
六、文娱、商业建筑
七、陵墓
第三节 理论与技术
一、理论
二、技术
第四节 成就及影响
一、木构架规整,直追唐宋
二、砖产量大增,琉璃发达
三、类型超丰富,园林兴盛
四、陵墓开一代新风,地上地下浑然一体
本章学习要点
第十章 清代建筑
第一节 聚落与城市
一、都城
二、地方城邑
三、村落
第二节 群(单)体建筑
一、宫殿
二、王府衙署
三、民居
四、园林
五、礼制建筑
六、宗教建筑
七、文娱建筑
八、陵墓
第三节 理论与技术
一、理论
二、技术
第四节 成就及影响
一、《工程做法》颁布,官式建筑成熟并标准化
二、民间匠师著作丰富,各地建筑因地制宜
三、群体艺术水平高超
四、造园技艺深化,类型多样
五、外来影响加剧,建筑丰富多彩
本章学习要点
附录 图版目录
后记 2100433B
从考古学、建筑学的视角系统介绍了中国古代建筑的演变、营造法式、美学特征,对古代建筑的特征结构、修缮修复、文化保护、理论研究也作了简要的介绍,利于研究入门具有代领作用,这是一部了解中国古建筑的通识教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