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工程物理研究院

中国工程物理研究院(China Academy of Engineering Physics),简称 “中物院” ,是国家科研计划单列的中国唯一的核武器研制生产单位,是以发展国防尖端科学技术为主的集理论、实验、设计、生产为一体的综合性研究院。 
中物院成立于1958年的北京第九研究所,1964年更名为二机部第九研究设计院,1968年被授予军队番号中国人民解放军第九研究院,1973年使用第二机械工业部第九研究院名称,1982年更名为核工业部第九研究院,1985年对外使用中国工程物理研究院。 
中物院的研究领域包括物理学、力学与数学、化学与材料、信息科学与电子工程等方面。
据2017年1月研究院官网显示,中物院共有在职员工约23000人,其中专业技术人员近10000人,技能人员近9000人,拥有中国科学院院士14人、中国工程院院士14人;  截至2012年4月,研究院拥有12个研究所,2个新型科研中心,100余个科研室和30多个生产车间,有7个国防科技重点实验室。  截至2016年9月,中物院开设4个博士后科研流动站、5个一级学科博士点、17个二级学科博士点、25个二级学科硕士点。 

中国工程物理研究院基本信息

中文名 中国工程物理研究院 外文名 China Academy of Engineering Physics
成立时间 1958年 机构地址 四川省绵阳市绵山路64号
主管部门 工业和信息化部 [5]  简    称 中物院、CAEP
属    性 计划单列科研生产单位 [6]  专职院士数 中国科学院14人、中国工程院14人
博士后流动站 4个 博士点 17个(二级学科)
硕士点 25个(二级学科) 院    长 刘仓理

中国工程物理研究院人员编制

据2017年1月研究院官网显示,研究院共有在职职工约23000人,其中专业技术人员近10000人,技能人员近9000人,拥有中国科学院院士14人、中国工程院院士15人 。

截至2015年2月,研究院入选国家“百千万人才工程”第一、二层次人选33名。截至2012年4月,研究院拥有国家级有突出贡献的中青年专家19名,“国家杰出青年基金获得者”6人。

中国科学院院士(专职):于敏(已故)、周光召、程开甲(已故)、张兴钤、周毓麟(已故) 、经福谦(已故) 、胡仁宇、宋家树、贺贤土、王世绩、陈式刚、郭柏灵、张维岩、孙昌璞、王淦昌(已故)、邓稼先(已故)、朱光亚(已故)、陈能宽(已故)、郭永怀(已故)、彭桓武(已故) 、林海青 、蒙大桥 、江松 、朱诗尧 ;

中国工程院院士(专职):俞大光(已故)、朱建士(已故)、胡思得、杜祥琬、武胜、李幼平、彭先觉、傅依备、徐志磊、董海山(已故)、孙承纬、张信威、丁伯南(已故)、赵宪庚、朱光亚(已故) 、邓建军 、范国滨 、唐立 ;

国家百千万人才工程:傅思祖、胡海波、吴强、应阳君、姚军 、翁继东 、莫则尧 等

中国工程物理研究院科研部门

截至2012年4月,研究院拥有12个研究所,2个新型科研中心,100余个科研室和30多个生产车间,有7个国防科技重点实验室。研究院建有科技与信息中心、西南计算中心、成都科学技术发展中心、计量测试中心、环保工程研究中心等。

国防科技重点实验室:冲击波物理与爆轰物理国防科技重点实验室、高功率微波技术国防科技重点实验室 、等离子体物理国防重点实验室 等

国家级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国家核技术工业应用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国家城市污水处理及资源化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国家烟气脱硫工程技术研究中心

国家首批技术转移示范机构、国家高新技术创业服务中心:中国工程物理研究院技术转移中心

中国工程物理研究院重点实验室:中子物理学重点实验室 、高能激光重点实验室、复杂电磁环境科学与技术重点实验室 等

中国工程物理研究新型科研中心:北京高压科学研究中心、北京计算科学研究中心

中国工程物理研究院研究所

中国工程物理研究院流体物理研究所

中国工程物理研究院核物理与化学研究所

中国工程物理研究院化工材料研究所

中国工程物理研究院总体工程研究所

中国工程物理研究院电子工程研究所

中国工程物理研究院机械制造工艺研究所

中国工程物理研究院材料研究所

中国工程物理研究院激光聚变研究中心

中国工程物理研究院北京应用物理与计算数学研究所

中国工程物理研究院应用电子研究所

中国工程物理研究院计算机应用研究所

中国工程物理研究院上海激光等离子体研究所

中国工程物理研究院设施资源

设备仪器

截至2012年4月,研究院拥有3万多台(套)各类设备仪器。 物理学主要科学装置有:肿瘤治疗用介质壁质子加速器、抗爆容器研制技术、液晶多光谱成像技术、超光谱成像技术、抗辐照X光CCD相机、高速摄影、PET配套质子回旋加速器、全光纤激光干涉测速技术、特种电源、脉冲X光机等。 力学与数学主要科学装置有:超重环境模拟试验装置等。 化学与材料主要科学装置有:飞行时间模式极化中子反射谱仪、中子三轴谱仪、中子粉末衍射谱仪、高分辨中子衍射谱仪、中子应力谱仪、中子小角散射谱仪等。 信息科学与电子科学主要科学装置有:ZPJ40高速转盘离心机等。

2009年成立的国家X射线数字化成像仪器中心拥有160kV显微CT系统、450kV双源双探测器工业CT系统、6MeV高能工业CT系统、9MeV高精度大型工业CT系统、管道焊缝检测系统等系统。

中国工程物理研究院造价信息

市场价 信息价 询价
材料名称 规格/型号 市场价
(除税)
工程建议价
(除税)
行情 品牌 单位 税率 供应商 报价日期
中国红(樱花) 中国红(樱花);型号、规格:地径:14cm;品牌:天适 查看价格 查看价格

天适

13% 广州天适集团有限公司
中国红(樱花) 中国红(樱花);型号、规格:地径:6cm;品牌:天适 查看价格 查看价格

天适

13% 广州天适集团有限公司
中国红(樱花) 中国红(樱花);型号、规格:地径:10cm;品牌:天适 查看价格 查看价格

天适

13% 广州天适集团有限公司
中国红(樱花) 中国红(樱花);型号、规格:地径:16cm;品牌:天适 查看价格 查看价格

天适

13% 广州天适集团有限公司
Upho中国 内墙砖2600×1300 查看价格 查看价格

Phomi

13% 中山市绿宝新材料有限公司
中国红(樱花) 中国红(樱花);型号、规格:地径:8cm;品牌:天适 查看价格 查看价格

天适

13% 广州天适集团有限公司
中国红(樱花) 中国红(樱花);型号、规格:地径:12cm;品牌:天适 查看价格 查看价格

天适

13% 广州天适集团有限公司
物理演示桌 2000*700*850mm(铝木结构,实芯理化板台面。) 查看价格 查看价格

13% 四川科因实验设备有限公司
材料名称 规格/型号 除税
信息价
含税
信息价
行情 品牌 单位 税率 地区/时间
工程驳船 100T以内 查看价格 查看价格

台班 清远市英德市2015年3季度信息价
工程驳船 100T以内 查看价格 查看价格

台班 清远市英德市2015年2季度信息价
工程驳船 100T以内 查看价格 查看价格

台班 清远市英德市2015年1季度信息价
工程驳船 100T以内 查看价格 查看价格

台班 清远市英德市2014年4季度信息价
工程驳船 100T以内 查看价格 查看价格

台班 清远市英德市2014年3季度信息价
工程驳船 200T以内 查看价格 查看价格

台班 清远市英德市2014年1季度信息价
工程驳船 100T以内 查看价格 查看价格

台班 清远市英德市2013年上半年信息价
工程驳船 100T以内 查看价格 查看价格

台班 清远市英德市2013年2季度信息价
材料名称 规格/需求量 报价数 最新报价
(元)
供应商 报价地区 最新报价时间
科学院(研究院) 520科宝布|1m² 1 查看价格 南充市华蔓文化传播有限公司 全国   2020-06-10
配电箱(清华大学研究院) D1#AL01|1台 1 查看价格 佛山市蕴创电气设备有限公司 全国   2020-07-24
人工凿凸字"华侨华人文化研究院"招牌石 1、在干挂石厚度为100mm黑芝麻石(老矿),招牌人工凿凸字,其他所有面人工凿刀削糙面;2、尺寸600×560mm;3、具体详见图纸;|9个 1 查看价格 广州市信磊石材装饰工程有限公司 广东  江门市 2021-07-07
配电箱(清华大学研究院) D2#AL01|1台 1 查看价格 佛山市蕴创电气设备有限公司 全国   2020-07-24
长效物理降阻剂 长效物理降阻剂|6000kg 2 查看价格 广州市雷斯盾电气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全国   2021-11-03
音箱专用工程线(物理发泡) 纯铜音箱线|100m 1 查看价格 广州市博翰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2014-07-31
工程 工程土|1m³ 1 查看价格 利胜公司 天津  天津市 2011-12-12
物理触发软件 1.将物理装置触发信号转化成数字信号; 2.读取触发信号并触发相应的控制互动程序; 3.通过物理装置滚动到球幕同步滚动|1套 2 查看价格 安徽东一特电子技术有限公司 全国   2022-09-21

2009年1月,获得中央精神文明建设指导委员会授予的“第二批全国文明单位”荣誉称号。

2020年5月,获得四川省人民政府关于第七届中国(绵阳)科技城国际科技博览会组织工作先进集体通报表扬。

2020年11月20日,被授予“全国内部审计先进集体”荣誉称号。

中国工程物理研究院科研成果

2005年,研究院与中国科学院联合申报的《神光Ⅱ高功率激光实验装置》项目获得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二等奖。

截至2009年底,研究院获得国家自然科学奖4项、国家科技进步奖87项(含特等奖6项)、全国科学大会奖72项、部委级科技进步奖3200多项。 截至2012年6月,研究院共获国家技术发明奖71项,其中二等奖6项、三等奖32项、四等奖33项。

2013年,研究院获国家技术发明奖二等奖1项,国家科技进步奖一等奖、二等奖各1项,与中国科学院联合申报项目获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 其中《神光II多功能高能激光系统》项目获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二等奖。

截至2016年7月,近五年来,中国工程物理研究院获得国家科技进步奖、国家自然科学奖等23项,军队科技进步奖570项。在纪念抗日战争胜利70周年阅兵式上,由中物院研制生产的多个武器装备接受了党和国家检阅。建成了神光Ⅲ、“聚龙一号”、“神龙二号”等一系列大科学试验装置,研发“低空卫士”激光拦截系统。

中国工程物理研究院学术刊物

《爆炸与冲击》

《爆炸与冲击》被《中文核心期刊要目总览》力学类核心期刊、中国科学院《中国科学引文数据库》、科学技术部《中国科技论文与引文数据库》、中国科学技术协会《科技期刊论文数据库》统计源期刊、《中国学术期刊文摘》、《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美国《工程索引》、美国《化学文摘》等收录。

期刊主要发表爆炸、爆轰、燃烧、冲击波、冲击动力学、高速碰撞、动高压技术、激光与电磁驱动的高能量密度动力学、材料动态力学性能、爆炸驱动与爆炸加工、工程爆破、抗爆结构与设计、爆炸力学计算方法和实验测试技术、爆炸器材、爆炸安全技术等方面的论文、研究简报以及科技动态等文章。

《高压物理学报》

《高压物理学报》创刊于1987年9月,是由中国物理学会高压物理专业委员会主办、中国工程物理研究院流体物理研究所承办的一份学术双月刊。

主要刊登高压物理学科专家学者的最新科技成果,其内容主要有:动态及静态高压技术,人工合成新材料,高温高压下材料的力学、光、电、磁等特性,高温高压下物质的相变及微观结构研究,动态及静态高压研究中的测试技术,以及高温高压物态方程等。

从1989年起,被列入《中国科技论文统计与分析》课题选用的中文科技期刊之一,中国科学院文献情报中心把《高压物理学报》作为《中国科学引文数据库》来源期刊之一。《中国物理文摘》、《中国力学文摘》、《中国学术期刊文摘》和《中国科学引文索引》等把该刊作为引用的核心期刊。1996年,首批加入《中国学术期刊(光盘版)》。从1994年起,美国《工程索引》的“Page One”光盘收录了该刊文章,从1996年第二季度起,“EI Compandex”光盘收录该刊文章。从1987年创刊起,美国的《化学文摘》收录该刊文章。1992年,四川省新闻出版局把本刊列为四川省和全国重点联系期刊。被《中文核心期刊要目总览》列为物理学类核心期刊(1992年、1996年、2000年、2004年、2008年、2011年)。

《含能材料》

《含能材料》是中国工程物理研究院主办的学术性期刊,于1993年创刊,被《EI》、《CA》、《CSA》、《AJ》、《中文核心期刊》、《中国科技核心期刊》、《中国期刊网数据库》、《中国导弹与航天文摘》、《兵工文摘》、《中国学术期刊文摘》、《中国科学引文数据库》、《中国学术期刊综合评价数据库》等收录。

《强激光与粒子束》

《强激光与粒子束》是由中国工程物理研究院和四川核学会1989年2月创办的国内外公开出版的科技期刊,2003年改为月刊,2008年增加了中国核学会为主办单位。

期刊是中国科技论文统计源期刊、中国科学引文数据源刊、中国学术期刊(光盘版)源刊、万方数据库源刊、中文科技期刊数据源刊,以及中国期刊网、数字化期刊群、维普资讯网、中国光学商情网、中国光学期刊网等的源刊,同时还是《SA》、《CA》、《日本科技文献速报》、《中国学术期刊文摘》、《物理文摘》等的收录源刊。2002年入选首届中国期刊方阵双效期刊。是《中文核心期刊要目总览》(2014年版)原子能技术类核心期刊。2013年再次入选RCCSE中国权威学术期刊。

《太赫兹科学与电子信息学报》

《太赫兹科学与电子信息学报》为电子信息领域的综合性期刊,其前身为《信息与电子工程》,是由中国工程物理研究院主管,中国工程物理研究院电子工程研究所主办、四川省电子学会协办的国内外公开发行的学术期刊,2003年创刊。

期刊于2008年被评为《中国科技核心期刊》,被《中国学术期刊(光盘版)综合评价数据库(CAJCED)》、《中国期刊(光盘版)全文数据库(CJFD)》、万方数据-数字化期刊群(网)等重要数据库全文收录,同时被美国《乌利希期刊指南》(Ulrich's Periodicals Directory)、波兰《哥白尼索引》(Index of Copernicus)和美国剑桥科学文摘(CSA)收录。

《Matter and Radiation at Extremes》

《Matter and Radiation at Extremes》是由中国工程物理研究院多个研究所与科技信息中心联合创办的英文期刊,入选“中国科技期刊国际影响力提升计划”,主要报道极端条件物理学领域国际上最新的研究成果,主要有极端条件下的物理学、激光与粒子束聚变、磁驱动聚变、脉冲功率技术与高功率电磁学和高压物理与材料科学等栏目。

中国工程物理研究院常见问题

北京时期(1958-1962)

1958年1月8日,中央决定成立第三机械工业部九局。2月,改称二机部九局。

1958年7月,经中央批准,开始建设定名为221厂的核武器基地,厂址选定青海海晏县金银滩。

1958年10月10日,二机部党组决定成立北京第九研究所;28日,启用“北京第九研究所”公章,该日被定为建院纪念日。

青海221基地时期(1963-1968)

1963年3月,在221基地具备了科研、生产、生活的基本条件之后,集中在北京的科研人员放弃首都的优越生活、工作和学习环境,陆续迁往大西北,创造了中国“两弹”的辉煌业绩。

1964年2月,二机部党组批复,将九局、九所机构撤销后成立“二机部第九研究设计院”;221基地为“221研究设计分院”。

1964年10月16日,中国第一颗原子弹爆炸成功。

1965年3月6日,九院机关和221分院机关合并,院领导机构转到221基地。

1967年6月17日,中国第一颗氢弹爆炸成功。

1967年12月17日,国务院、中央军委决定,九院转归军队系统,由国防科工委领导。

1968年2月,被授予军队番号为“中国人民解放军第九研究院”。

四川山区时期(1969-1990)

1965年5月,中央专委会批准建设代号为“九〇二工程”的核武器研制基地,分布在四川省的山区。

1969年10月,九院开始由青海搬迁至四川九〇二地区。

1973年7月,国务院、中央军委决定,取消九院军队番号,仍划归二机部建制。12月,二机部决定九院使用“第二机械工业部第九研究院”名称。

1982年5月,二机部改名为核工业部,九院名称变更为“核工业部第九研究院”。

1985年1月,经上级主管部门批准,九院对外名称使用“中国工程物理研究院”。

1987年6月,国务院、中央军委批准撤销青海221厂。

1988年4月9日,全国人大决撤销核工业部,成立核工业总公司,九院名称改为“核工业第九研究院”。

四川绵阳时期(1990-至今)

1983年9月,国务院、中央军委决定对九院建设布局进行调整,相对集中到绵阳,在四川绵阳开始建设新的科研基地,工程代号为“839工程”。

1990年2月,国务院、中央军委决定调整中物院管理体制,由国防科工委归口管理,在国家计划中单列户头,成为相对独立的国防科研事业单位。同年,开始逐渐向新基地绵阳科学城(839工程新区)调整搬迁。

2000年12月,国务院、中央军委下发国发40号文,调整国家相关部委对中物院管理的分工。

中国工程物理研究院学科建设

截至2016年9月,研究院开设4个博士后科研流动站、5个一级学科博士点、17个二级学科博士点、25个二级学科硕士点。

博士后科研流动站:数学、物理学、力学、核科学与技术

一级学科博士点:数学、物理学、力学、光学工程、核科学与技术

二级学科博士点:基础数学、计算数学、应用数学、理论物理、粒子物理与原子核物理、等离子体物理、凝聚态物理、光学、无线电物理、流体力学、工程力学、光学工程、核能科学与工程、核燃料循环与材料、核技术及应用、辐射防护与环境保护、脉冲功率技术及其应用

二级学科硕士点:基础数学、计算数学、应用数学、理论物理、粒子物理与原子核物理、等离子体物理、凝聚态物理、光学、无线电物理、流体力学、计算机软件与理论、固体力学、工程力学、机械制造及其自动化、光学工程、物理电子学、通信与信息系统、计算机应用技术、应用化学、武器系统与运用工程、核能科学与工程、核燃料循环与材料、核技术及应用、辐射防护与环境保护、脉冲功率技术及其应用

中国工程物理研究院教学建设

2015年,研究院北京计算科学研究中心获批为国家创新人才培养示范基地。

据中国工程物理研究院2017年博士研究生、硕士研究生招生章程显示,研究院2017年拟招收约111名博士研究生、160名全日制学术型硕士研究生。

奖助学金

硕士研究生学业奖学金:在校生总获奖比例70%,一等奖学金12000元/学年占比14%,二等奖8000元/学年占比21%,三等奖学金4000元/学年占比35%。

直博生按博士身份缴纳学费,入学第一学年享受博士生助学金待遇,免交第一学年学费,根据当年所修课程的层次阶段确定身份参与学业奖学金的评定。

博士研究生学业奖学金:在校生总获奖比例70%,一等奖学金15000元/学年占比14%,二等奖10000元/学年占比21%,三等奖学金5000元/学年占比35%。

学制及年限

博士研究生学制3年,学习年限3-5年。基础课程学习主要在北京进行。

硕士研究生级别学制一般为3年,最长修读年限(含休学)不得超过4年。第一年基础课程学习按专业需求分别在北京、合肥、长沙进行。

中国工程物理研究院形象标识

院徽以研究院英文简称AEP及包围AEP的椭圆为元素构成的图案,主色调为象征科技的深蓝色。

中国工程物理研究院精神文化

核心价值观:铸国防基石,做民族脊梁

两弹精神:爱国奉献、艰苦奋斗、协同攻关、求实创新、永攀高峰

中国工程物理研究院使命目标

推动国防尖端武器及科学技术持续发展,确保中国战略威慑力量始终安全、可靠、有效。

学术交流

截至2012年4月,研究院先后与40多个国家和地区开展了学术交流活动,派出留学人员和访问学者共2500余人次。

政学产研

2009年12月2日,上海交通大学与中国工程物理研究院全面战略合作框架协议签署。

2010年8月27日,中国航天科工集团公司与中国工程物理研究院在京签署了“战略合作框架协议”。

2010年12月,中国广东核电集团有限公司与中国工程物理研究院战略合作协议签约。

2012年10月21日,云南省政府与中国工程物理研究院在北京签署战略合作框架协议。

2012年12月15日,北京大学与中国工程物理研究院签署战略合作协议。

2013年1月28日,中国科学院与中国工程物理研究院在北京签署战略合作框架协议。

2013年12月16日,东南大学与中国工程物理研究院续签了战略合作协议。

2014年4月28日,深圳市政府与中国工程物理研究院签署的战略合作框架协议。

2014年5月12日,中国工程物理研究院与南华大学战略合作框架协议签约。

2014年8月16日,清华大学和中国工程物理研究院战略合作协议签字。

中国工程物理研究院现任领导

职务

姓名

院长

刘仓理

党委书记

杭义洪

副院长

周劼

副院长

邱勇

副院长

莫则尧

总工程师

赖新春

中国工程物理研究院历任领导

原党委书记:姜悦楷

1958年10月,北京第九研究所建立,李觉任所长。

1964年2月,二机部第九研究设计院成立,李觉任书记、院长。

2007年8月-2015年9月,赵宪庚任中国工程物理研究院院长。 2100433B

中国工程物理研究院文献

中国工程物理研究院成立太赫兹科学技术研究中心 中国工程物理研究院成立太赫兹科学技术研究中心

格式:pdf

大小:320KB

页数: 1页

评分: 4.5

太赫兹科学技术是多学科交叉融合的前沿科学技术.正向深层次物理研究、器件研制以及应用系统研发等多方面迅速发展。为推动太赫兹科学技术研究,中国工程物理研究院成立了太赫兹科学技术研究中心(以下简

立即下载
建筑中的“九”个庭院——中国工程物理研究院成都基地科研综合楼 建筑中的“九”个庭院——中国工程物理研究院成都基地科研综合楼

格式:pdf

大小:320KB

页数: 7页

评分: 4.4

项目概况\n中国工程物理研究院科研创新基地位于成都双流区,是由中国工程物理研究院和成都市政府共同建设的国家级综合科技创新基地.而中国工程物理研究院成都基地科研综合楼项目位于基地中心轴线的端头,是集科研办公、创新研发、科技展示等功能为一体的综合办公楼.用地面积约18 600m2,呈半圆形,地势平坦,三面均临园区规划道路,交通便捷,具有核心位置优势.

立即下载

丛书名:中国工程物理研究院科技年报

中国工程物理研究院研究生教育始于1984年,30多年来为国家培养了大量战略科技人才。2015年,中物院在原“研究生部”的基础上,在北京成立了中国工程物理研究院研究生院,并赋予中物院研究生教育新的使命 。

中物院利用中物院大学科、大工程研究平台的优势,依托16个科研实体、6个国家级重点实验室,凭借一支由“两弹一星功勋奖章”获得者、两院院士和学科领军人物为主体的导师队伍,已经成为高端人才的培养基地。

经过三十多年的发展,中物院现共有一级学科博士学位授予点6个、二级学科博士学位授予点20个、二级学科硕士学位授予点26个;覆盖全院16个培养单位;有授权学科专业涵盖数学、物理学、力学、机械工程、光学工程、材料科学与工程、电子科学与技术、信息与通信工程、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兵器科学与技术、核科学与技术等诸多领域。

中国工程物理研究院相关推荐
  • 相关百科
  • 相关知识
  • 相关专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