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学科、专业建设方面
1、地质资源与地质工程一级学科、矿产普查与勘探二级学科均被评为国家级重点学科;
2、完成了一级学科《地质资源与地质工程》的国家年度评估报告的编写工作;组织完成了《国家重点科技领域人才培养基地建设申请》,并顺利完成检查工作;
3、以第一负责人身份代表大学组织、实施的计划:中国地质大学“地质资源与地质工程”一级学科、“矿产普查与勘探”二级学科的2007-2010年的发展规划;
4、《煤及煤层气工程》获得教育部专项建设计划批准,国家投入650万元用于该专业教学实验室建设。该专业同时获得国家第二类特色专业建设立项,每年投入80万元。
5、《资源勘查工程》专业被大学推荐为国家第一类特色专业建设项目,同时该专业作为湖北省品牌专业通过专家组验收,获得一致好评;
6、组织、实施和成功验收2006-2007年度学院资助的七大计划:
(1)2006-2007年度石油工程博士学科、学位点建设协议;
(2)2006-2007年度海洋科学与工程学科、学位点建设协议;
(3)2006-2007年度土地资源管理博士、硕士点、本科专业建设协议;
(4)2006-2007年度资源学院海洋科学与工程(地质与资源)专业建设协议;
(5)2006-2007年度资源学院“煤及煤层气工程”新专业建设协议;
(6)资源学院省及国家精品课程建设(2006-2007年)协议;
(7)资源学院第三批(2006-2007年)优秀青年教师资助协议。
二、博士后流动站申报
海洋科学、石油与天然气工程两个博士后科研流动站获得批准。至此,我院参与建设的博士后科研流动站增加至三个,分别为:地质资源与地质工程、海洋科学、石油与天然气工程;
三、创新团队申报
以我院矿产普查勘探学科学术带头人、国家重点实验室主任成秋明教授为首的科研团队申报的“成矿复杂系统与资源定量化预测”项目获教育部创新团队项目资助,资助金额为300万。这是我校第三个获得教育部资助的创新团队;
陈红汉、赵彦超、叶加仁、关振良、李纯泉等组成的科研团队申报的《多重介质储层含烃流体流动检测与模拟》获得了2007年湖北省自然科学基金计划创新群体项目资助;
四、高水平人才队伍建设
陈红汉教授入选中国科学院 “百人计划”和2007-2010年度“楚天学者”特聘教授资助计划;
解习农教授入选2006年度湖北省“楚天学者计划”特聘教授计划;
计划引进四位高层次人才,均在湖北省楚天学者和讲座教授特聘教授计划的公示名单中,我校共有6名学者榜上有名。
五、科研方面硕果累累
1、高级别、重大项目取得重要突破
(1)获得6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资助(我校共有36项):
(2)成秋明教授等申报的《成矿复杂系统与资源定量化预测》项目获得教育部资助的创新团队资助;
(3)魏俊浩教授等申报的全国危机矿山接替资源找矿项目管理办公室(国家专项)《山西省垣曲县胡家峪铜矿矿产预测》项目获得资助;
(4)郑有业教授等申报的中国地调局发展中心的《冈底斯线性综合研究》项目获得资助;
(5)任建业教授申报的“南海北部大陆边缘盆地裂后期异常沉降机制研究”获教育部博士点基金项目;
(6)王华、陆永潮、任建业、焦养泉 等获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大港油田公司《歧口富油气凹陷结构构造、层序地层及沉积体系研究》项目;
(7)王生维,鄂尔多斯市政府:《鄂尔多斯市煤层气勘探部署》;
(8)王华、周江羽、陆永潮等获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冀东油田公司《南堡凹陷构造古地貌、沉积体系、热动力学研究及有利勘探方向预测》项目。
2、2007年全院师生公开发表学术论文总计362余篇;其中外文论文133篇、核心期刊268篇、14篇SCI论文、16篇EI论文、10篇ISTP论文;出版科技专著12 部,教材2部;
3、2007年新增项目约123项:其中纵向课题35项;横向课题83项,校内自选项目5项,合同新增经费8734.14万元 (纵向1233.9万元;横向7492.24万元,校内自选项目8万元);2007年实到经费4938.2718万元(纵向1365.51万元;横向3572.762万元)。
4、科研成果获奖势头强劲:省部级科技奖励特等奖1项、省部级科技奖励一等奖3项、省部级科技奖励二等奖6项、省部级科技奖励三等奖2项。中国核工业地质局铀矿地质成果奖一等奖1项
六、实验室建设方面
以我院为主体建设的湖北省油气勘探开放理论与技术重点实验室获得2007年度教育部重点实验室立项建设;
学院自筹经费五十万元用于五个本科专业教学实验室建设工作,并制定了学院2007-2008年度教学实验室发展与建设计划。
七、精品课程、教材建设方面
2007年在国家精品课程上取得突破,《矿产勘查理论与方法》获国家级精品课程称号,《石油与天然气地质学》获得湖北省级精品课程称号,我院省级精品课程达到4门;
《矿产勘查理论与方法》(赵鹏大等)、《异常压力盆地流体动力学》(解习农等)专著获湖北省100种好书的称号。
八、土地利用规划机构甲级资质申报成功
我校获得土地利用规划机构甲级资质,武汉高校中仅有三家通过该资质评选,该资质申报成功表明我校土地资源管理专业在全国具有一定的影响力。
九、承办国内外学术会议
我院骨干教师参加、协助主持召开了 “国际数学地质协会年会IAMG2007”国际会议(2007年8月26-31日 北京);
我院骨干教师参加、协助主持了第6届IPACES年会“现代地球科学:交流与合作” (2007年6月25-28日,武汉)的“地质过程与矿产资源潜力评价”、“南方海相碳酸盐岩与油气”和“青藏高原的资源与环境”三个分会的相关工作;
我院成功主办了“全国工程勘察信息化学术研讨会-暨第五届全国工程地质计算机应用技术交流会和第三届工程地质计算机应用技术协作网网员大会”(2007年11月19-21日 武汉 中国地质大学);
我院教师成功地举办了湖北省土地学会年会( 2007年12月21日-23日 武汉 中国地质大学)。
十、工会活动
资源学院获湖北省教育工会《湖北省教育系统“树、创、献”活动》先进集体奖;
石油系女工获武汉市妇女联合会颁发的《三八红旗集体》奖、“巾帼建功”活动《十佳巾帼文明岗》奖。
院 长:李建威
党委书记:郭秀蓉
副 院 长:姚光庆、夏庆霖、石万忠
副 书 记:张建华
多年来,学院一直重视对外学术交流,扩大学院在国际、国内的学术地位和影响力,先后与美国、加拿大、英国、日本、法国、澳大利亚、俄罗斯、斯洛伐克、哈萨克斯坦、南非、香港等二十多个国家和地区的高校和科研机构建立了良好的合作机制。近五年来,我院先后派30多位教师出国研修、作高级访问学者,每年有40多人次参加国际、国内会议,成功举办了6次全国学术会议。
展望未来,资源学院将以培养高层次地质工科复合型、创新型优秀人才为己任,充分发挥传统学科优势,注重土地资源管理、海洋科学、国土资源信息系统等新兴学科建设,通过地质工科建设,学科交叉,力争建成国内一流、在国际上具有一定知名度的以地质工科为特色,理、管、信息技术兼顾发展的人才培养和科学研究基地。
不要考虑这些问题.关键是就业: 长春工程学院举行了2007届毕业生双选洽谈会,但在洽谈会现场,许多想要招聘资源勘探类专业人才的用人单位只能空手而归,因为,该校勘查与测绘学院的两百余名毕业生早已被“抢购...
我知道你问的地质,关键是地质大学的土木工程根本排不上名啊同济大学1清华大学2哈尔滨工业大学3浙江大学4大连理工大学5东南大学6河海大学7西南交通大学8湖南大学9天津大学10中南大学11重庆大学13华南...
《城市地质环境的经济学分析》 陈文华 《《地质与土质》实习实验指导——交通职业技术学院路桥专业教学参考书》 朱建德 《高等数学》 《结晶学与矿物学》 赵珊茸主编 《构造地质学》——朱志澄 《地球科学导...
我院的资源勘查类学科群是学校的优势学科群,形成了以赵鹏大院士和胡光道教授为首的"矿产资源定量预测及勘查评价"、姚书振教授、胡明安教授、魏俊浩教授为首的"矿产普查与矿床学"、李思田教授、解习农教授、王华教授为核心的"沉积盆地与沉积矿产"、费琪教授、郝芳教授、梅廉夫教授、陈红汉教授为核心的"油气勘探开发新理论、新技术"、吴冲龙教授为首的"地矿信息系统与地质过程模拟"五大科研群体,取得了非常多的具有显示度的研究成果,在国内外学术界具有很高的影响力。同时以李江风、王占岐教授为核心的土地资源管理专业以其特色鲜明的学科特点在国内享有较高声誉。近五年来,我院科研在学校一直保持领先地位,科研项目和科研经费连续增长,年均经费3000万;发表文章1600余篇,其中44篇被SCI检索、92篇被EI检索、54篇被ISTP检索,编撰科技专著共90 部。
有1个博士后流动站、10个博士学科点和12个硕士学科点(涉及5个一级学科领域:地质工程和资源工程、石油与天然气工程、海洋科学、地质学、公共管理学)。下设资源科学与工程系、石油与天然气工程系、土地资源管理系、海洋科学与工程系、煤及煤层气工程系、沉积盆地与沉积矿产研究所、国土资源信息系统工程研究所、数学地质与遥感地质研究所等教学和科研单位,为学院教学、科研、人才培养提供了良好的平台。半个多世纪来,在老一辈地质学家王鸿祯院士、袁见齐院士、池际尚院士、冯景兰院士、杨起院士、潘钟祥、 赵鹏大院士、翟裕生院士等带领下,经过广大教职员工艰苦创业、探索进取,学院已发展成为师资雄厚、梯队合理、学科齐全、充满活力的教学科研实体。现有教职工154人,其中中科院院士1人(赵鹏大),楚天学者2人,博士研究生导师22人、教授46人、副教授38人。
50多年来,资源学院共为国家培养了1万多名博士生、硕士生和本科生,他们中有的已成为国内外著名的地质学家,如欧阳自远院士、傅家谟院士、殷鸿福院士、汤中立院士、金振民院士等。在读各类研究生1154名、全日制本科生1455人,其中最具有特色的国土资源部地质工科基地班已有7届毕业生,他们中80%的学生直接攻读了相关专业的研究生。
资源学院实验中心
简介
实验中心经过多年建设,已拥有激光拉曼、大型工作站、气相色谱仪、液相色谱仪、元素分析仪等多种大型仪器设备,并有一批分析项目通过国家计量认证。实验中心除满足我院本科生和研究生的实验教学外,还对外承担流体包裹体及氢、氧、碳稳定同位素样品加工及测试,有机分析,元素分析,地震、地质、油气综合解释,信息采集、分析处理等项目,在教学科研中取得了一系列成果。
教学和科研实验室列表
有机地化实验室
油藏工程实验室
石油地质实验室
油层物理实验室
矿石学实验室
流体包裹体实验室
资源开发与利用实验室
矿产勘查综合实习室
矿床学综合实习室
资源信息工程实验室
资源信息处理与解释
资源信息综合探测实验室
激光拉曼光谱实验室
矿床学实验室
中心微机实验室
资源勘查综合评价实验室
资源地质学实验室
钻井工具实验室
钻井液实验室
大型实验仪器
激光拉曼光谱仪
微观驱油机理分析仪
GC—7AG气相色谱仪
碳氢氧氮微量元素分析仪
大型彩色喷墨给图仪
地质图象处理工作站系统
大型偏反光显微镜
SDN DLTRA I工作站系统
SUN工作站
IBM服务器
地震、地质、油气、综合解释工作站
煤及煤层气工程系
煤及煤层气工程专业于2005年获教育部批准,2006年3月10日正式公布,编号为080108S。从此,中国地质大学(武汉)成为国内第一个承办该专业的高等院校。
新专业建设得到了学校各级领导、职能部门及兄弟院系的大力支持。2007年3月,学校批准在资源学院成立煤及煤层气工程系,简称“煤工系”。煤工系主要负责和组织承办煤及煤层气工程专业。本专业旨在培养学生,在牢固掌握自然基础科学知识的基础上,系统学习煤及煤层气资源勘查和开发工程的基础理论和基本知识,掌握与煤及煤层气地质学研究及资源勘查和综合评价有关的基本技能与方法。本专业将在煤及煤层气地质基础、煤层气勘探与开发工程、煤综合利用与环境保护、煤层瓦斯治理与煤矿安全等方面有所侧重。同时,煤工系还招收矿产普查与勘探、能源地质工程等学科方向的硕士和博士研究生。 煤及煤层气工程专业是一个具有悠久历史的新专业,它是具有几十年雄厚知识积淀的前煤田地质学专业的延续与再生。几十年来,中国地质大学培养的煤田地质人才质量在国内首屈一指。虽然在20世纪90年代煤田地质专业被取消并调整归属于资源类大专业,但是却保留了无价的办学经验和工作作风。出身于煤田地质专业的新一代中青年教师,在经历了改革开放尤其是通过在相关领域的艰苦磨练,如今的知识面得到大大拓宽,为新专业的承建带来了无限的活力和境界。新专业与学科建设真正体现了“内联外合”的办学思想,在从事本专业教学的在编和兼职师资队伍中,有教授14人,博士生导师10人,楚天学者1名,副教授3人,讲师4人,平均年龄42岁。高级职称占85%,具有工学硕士学位和工学博士学位的教师占90%。 煤及煤层气工程系正在执行两项源于教育部立项的学科与专业建设大型项目。2007年12月,中国地质大学(武汉)煤及煤层气工程专业被教育部批准为第一批高等学校特色专业建设点。2007年7月,煤及煤层气工程新专业教学实验室建设专项修购计划获得教育部批准,该项目支持下的“煤质实验室”、“煤岩实验室”、“煤系实验室”、“煤储层实验室”、“煤层气成藏实验室”和“煤层气工程工艺实验室”已经开始了合理的规划和承建。同时,煤及煤层气工程专业积极联合社会力量,共同谋划和筹建教学实习基地。2006年4月10日,与“晋城无烟煤矿业集团有限责任公司”签署了联合共建煤层气开发工程产学研基地的协议,建成了新专业的第一个产学研基地。 煤及煤层气工程系多年来在煤地质、煤层气地质、煤储层和含煤岩系伴生矿产等领域涌现出一批高质量的科研成果。主持了包括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科技攻关、“973”课题和专题、“863”项目等国家级项目20余项,其它级别的科研课题50余项,2007年科研经费到位800余万元。在国内外学术期刊上公开发表学术论文100余篇,近20篇被SCI、EI和ISTP三大检索收录;获省、部、局级奖项10余项。这些科研成果的获得为煤及煤层气地质与工程事业做出了积极贡献,并极大地促进了学科的快速发展。 煤及煤层气工程系的发展离不开学校、学院、兄弟院系以及各职能部门的大力支持,我们将以新的姿态创造新的奇迹,充分发挥在专业特色优势,力争建成国内一流的煤及煤层气优秀人才培养和科学研究的基地,为我国的煤及煤层气地质与工程事业做出新的贡献。
院 长:李建威 副院长:严德天、朱红涛、 赵葵东、石万忠 |
党委书记:李宇凯 党委副书记:张建华 |
||
系 |
实验中心 |
科研所 |
院直属机关 |
资源科学与工程系 |
矿石学实验室 |
沉积盆地与沉积矿产研究所 |
院办公室 |
石油及天然气工程系 |
综合探测信息实验室 |
国土资源信息系统研究所 |
党委办公室 |
海洋科学与工程系 |
微机信息处理实验室1 |
数学地质与遥感地质研究所 |
德育学工组 |
煤及煤层气工程系 |
微机信息处理实验室2 |
序号 |
成果名称 |
主要完成人 |
项目类别 |
奖励 |
等级 |
||||
1 |
灾害地质调查计算机辅助系统的研发、集成与应用 |
吴冲龙、田宜平、张夏林、何珍文、翁正平、刘军旗、刘 刚、汪新庆、李伟忠、李新川、 |
湖北省科技进步奖 |
二等奖 |
2 |
城镇土地定级暨基准地价评估研究--以武汉市东西湖区为例 |
王占岐、胡守庚、蔡文、黄中华、宋春生、姚小薇、丁昌先 |
湖北省科技进步奖 |
三等奖 |
3 |
西藏雅鲁藏布江成矿区东段铜多金属矿勘查(第六单位) |
郑有业等 |
国土部科技奖 |
二等奖 |
中国地质大学长城学院实习工作细则 (讨论稿 ) 实习是培养方案中重要的实践性教学环节,是培养学生动手能力、实践能力的 重要手段,是使学生了解社会、接触生产实际, 增强群众观念、劳动观念和责任感, 培养学生独立工作能力的重要途径;是使学生获得本专业初步的生产技术和管理知 识,并为后继课程教学增强感性认识的必不可少的环节。为了强化我院学生的实践 动手能力,结合我院实际情况,特制定《中国地质大学长城学院实习工作细则》 , 请各专业参照执行。 一、组织与领导 1、全院实习工作由主管副院长领导,教务处、各系均需在学院统一领导下抓 好各专业的实习工作, 有关部门要大力支持, 提供条件, 保证实习工作的顺利开展。 2、教务处协助主管副院长进行全院实习的组织管理工作。包括审查和制定全 院实习计划和经费预算,组织经验交流和对全院实习工作进行总结,以及会同有关 人员赴现场检查实习情况等。 3、各系负责本系实
中国地质大学长城学院实习工作总结 系: 专业: 总结内容:实习工作组织情况;成绩分析;存在问题、改革措施及建议。 要求 :用 A4纸打印输出,可另附页。 年 月 日 系主任签字: 系公章:
中国地质大学材料与化学学院(FacultyofMaterialsScienceandChemistry)创建于1998年,由原中国地质大学应用化学系(1984年建立、前身为1953年建立的化分系)和材料系(1995年建立)合并而成。原名为中国地质大学材料科学与化学工程学院,2011年更名为中国地质大学材料与化学学院。
材料与化学学院是中国地质大学(武汉)大院系之一。现有应用化学专业、材料科学与工程及材料化学三个本科专业。具有部级重点学科一个(材料学),博士点学科两个(岩石矿物材料学和材料科学与工程),硕士点学科5个(岩石矿物材料学、材料学、材料物理化学、应用化学、分析化学),工程硕士学科点两个(材料工程、化学工程)。材料学设有“楚天学者”岗位。 本科专业的主要专业面向是基于地学的岩矿化学分析、基于地学的岩矿新材料;拓展面向有——精细化工、电化学、新型功能材料、纳米材料、复合材料及高分子材料。
2018年12月10日,被教育部遴选为首批“全国党建工作标杆院系”培育创建单位。
中国地质大学-材料与化学学院
中国地质大学(武汉)工程学院前身是北京地质学院1952年创办的水文地质与工程地质系和1954年创办的勘探系,办学历史悠久、学科积淀深厚,现已发展成为以强烈地质背景为特色、学科专业齐全的科学研究与人才培养高地。学院拥有雄厚的师资力量、先进的实验装备和完备的科研平台,多年来为我国经济和社会发展输送了大批高水平专业人才,并为我国的地质灾害防治、能源资源开发、交通、水电、城建、国防等领域的发展建设做出了突出贡献,在国内外享有盛誉。
学院现有教职工近200人,其中专任教师152人,包括教授49人,副教授80人(博士生导师38人)。建有3个博士后流动站,1个二级学科博士点“地质工程”,2个一级学科博士点“土木工程”和“安全科学与工程”和6个硕士点。“地质工程”为国家级重点学科、“双一流”建设学科、“211工程”和“国家优势学科创新平台(985专项)”重点建设学科,在新一轮国家学科评估中被评定为“A ”;“土木工程”和“安全科学与工程”为湖北省重点学科,在新一轮国家学科评估中均被评定为“B”。学院有5个本科专业:地质工程、土木工程、城市地下空间工程、勘查技术与工程、安全工程。学院拥有9个科研平台、5个系和1个中心。目前在校本科生1939人,研究生1199人。
自2013年以来,学院面向国家需求、学科前沿和国民经济主战场,承担了国家基础研究和工程应用研究项目800余项,主持973计划项目1项,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2项,重点基金项目4项,重大仪器专项1项, 获国家、省(部)级科技奖励近20余项,获国家和省部级教学成果奖5项,在国际期刊上发表T1-T4论文700余篇,其中T2以上论文110篇,收录热点论文4篇,授权专利370余项。
职务 |
姓名 |
---|---|
执行院长 |
熊熊 |
党委书记 |
刘子忠 |
党委副书记 |
李周波 |
副院长 |
顾汉明 |
罗银河 |
|
吴科 |
职务 |
姓名 |
任期 |
---|---|---|
系主任或院长 |
薛琴舫 |
1952~1975 |
谭承泽 |
1975~1982 |
|
褚秦祥 |
1982~1984 |
|
周国藩 |
1984~1990 |
|
王家映 |
1990~1993 |
|
黄嘉正 |
1993~1996 |
|
姚姚 |
1996~1999 |
|
徐义贤 |
1999~2014 |
|
胡祥云 |
2014~2018 |
|
支部书记、总支书记或党委书记 |
孙清水 |
1952—1954 |
王良 |
1954—1980 |
|
贾岑希 |
1980-1987 |
|
王学敏 |
1987—1996 |
|
刘亚东 |
1996—1998 |
|
张玉香 |
1998—2004 |
|
孙治定 |
2005—2013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