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服务国家能源与矿产资源安全保障。以服务国家能源与矿产资源安全保障为目标,重点推介中国地质调查局在能源资源与矿产资源地质调查方面获悉的基础数据、基本认识和判断,包括煤炭、油气、油页岩、煤层气、铀矿、油砂等常规和非常规能源,铁、铜、铅、锌、金、铝、钾盐等重要大 宗紧缺矿产,锂、晶质石墨等战略新兴产业矿产等,可作为国家能源与矿产资源勘查开发的决策参考依据。由48项成果汇编合辑形成。
第二篇,服务海洋强国建设。以服务海洋强国建设为目标,重点推介中国地质调查局在海域区域地质调查,海洋油气资源、近海矿产资源分布,以及海陆地质地球物理编图等方面的成果、开发对策及建议等,可作为国家编制海洋矿产资源开发规划、实施海洋维权的决策依据。由9项成果汇编合辑形成。
第三篇,服务新型城镇化、工业化、农业现代化和重大工程建设。以服务新型城镇化、工业化、农业现代化和重大工程建设为目标,重点推介中国地质调查局在京津冀、长江经济带、珠三角、西南岩溶石山等地区取得的成果及形成的对策和建议,可作为国土资源管理部门实施国土空间规划与优化管理、部署实施国土整治工作的依据。由10项成果汇编合辑形成。
第四篇,服务促进生态文明建设。以服务促进生态文明建设为目标,重点推介中国地质调查局在耕地、矿山、海岸带、地质遗迹等方面的地质环境调查与监测,以及国家集中连片贫困区、革命老区、国家能源基地、西南红层与岩溶等地区的地下水资源调查与保障重大成果,可作为生态国土建设决策的依据。由13项成果汇编合辑形成。
第五篇,服务防灾减灾。以服务防灾减灾为目标,重点推介中国地质调查局在全国突发性地质灾害、重要活动构造带和区域地壳稳定性调查成果,以及三峡工程区、地震灾区、黄土等地区地质灾害分布和防灾减灾对策建议,可以为地质灾害防灾减灾规划与部署提供技术支撑。由6项成果汇编合辑形成。
第六篇,推动地质科技创新与促进国际合作。以推动地质科技创新与促进国际合作为目标,重点推介中国地质调查局在地质科学理论创新与应用、新技术新方法创新与推广,以及全球地质认识和国际科技合作、地质调查信息化和社会化服务能力等方面的成果,可以为促进地球科学发展、转变地质调查方式、拓宽地质调查成果资料服务领域提供基础。由42项成果汇编合辑形成 。2100433B
书名:中国地质调查百项成果
编者:中国地质调查局
出版:地质出版社
出版时间:2016年11月10日
简介:《中国地质调查百项成果》按照服务国家能源与矿产资源安全保障,服务海洋强国建设,服务新型城镇化、工业化、 农业现代化和重大工程建设,服务促进生态文明建设,服务防灾减灾以及推动地质科技创新与国际合作,分为六个篇章,128份独立成果,基于海量地质调查数据,系统阐述了近20年中国地质调查在各专业领域形成的基本认识和科学判断、提出的国土空间规划和国土资源开发对策建议、完成的科研与技术创新成果以及在月球与极地探索、国际地学合作、地质调查信息化及社会化服务方面取得的最新进展 。
中国地质调查局为国土资源部直属的副部级事业单位,根据国家国土资源调查规划,负责统一部署和组织实施国家基础性、公益性、战略性地质和矿产勘查工作,为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提供地质基础信息资料,并向社会提供公益...
中国地质局《关于印发中国地质调查局地质调查项目设计预算暂行标准的通知》(中地调函[2000]30号)
现在已经有“地质调查项目预算标准(2010年试用)”了,地调局下发的。我有。
没有出,目前只有2010试用版
地质灾害调查评价基本要求(中国地质调查局)——本文讲解地质灾害调查评价工作的基本要求,包括总体要求、设计书常见问题、不同工作阶段具体要求,思路清晰,简繁得当,图文并茂,92页,编制于2014年。 以流域为单元的地质灾害调查任务: 1.区域工程地...
自然资源部中国地质调查局成都地质调查中心(成都地质矿产研究所)成立于1962年,于2017年变更为中国地质调查局成都地质调查中心(西南地质科技创新中心),是中国地质调查局直属正局级公益一类事业单位,主要承担西南地区地质调查、科技创新、科学普及和相关综合研究工作,承担区域内地质调查项目管理和监管工作,承担地质调查成果、资料和数据的社会公益性服务工作。
2017年11月,中国地质调查局天津地质调查中心获评为第五届全国文明单位。 2100433B
四十多年来,沈阳地质调查中心(沈阳地质矿产研究所)开展了大量有关东北跨省区区域地质调查与研究工作,在贵金属矿产地质研究方面承担完成了国家和地质矿产部的一系列重要攻关课题。从具体矿床的找矿研究、片区性矿产资源评价到组织实施全国性金、银矿产的区域成矿规律研究,还开展了铁、铜、铬、磷、硼等矿产以及水文地质、地震地质、核电稳定性评价等方面专题研究,培养和造就了一批熟悉东北地区地质问题和我国贵金属地质研究工作的专家学者及学科带头人,形成了学科群体优势。单位两次被全国黄金地质工作会议授予“全国黄金地质科研先进单位”。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沈阳地质调查中心(沈阳地质矿产研究所)先后与俄罗斯、朝鲜、蒙古、美国、英国、法国、日本等几十个国家(地区)的地学教学和研究机构建立了良好的科技合作关系。出版学术刊物,并与国内、外120多个地学科研、教学机构进行交换,享有较高知名度。完成各类地质调查和科研项目288项,提交各类研究报告270余份,出版专著54部,发表科技论文1011余篇,获得国家、省、部级科技成果奖97项,其中,全国自然科学一等奖6 项,地矿部科技成果一等奖1项,二等奖10项,三等奖40项,四等奖29项,国家科技进步三等奖1项,省级科技进步奖4项。2000年-2006年共承担国土资源大调查项目30余项;获国土资源部国土资源科技一等奖2项,二等奖1项,辽宁省科技成果三等奖1项。
为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沈阳地质调查中心(沈阳地质矿产研究所)积极承担和组织实施国家在东北地区的战略性矿产勘查工作,承担和组织实施松嫩平原地下水资源及其环境问题调查评价工作;承担东北经济区基础地质调查及数据更新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