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 名 | 中国城市土地集约利用的空间效应分析 | 作 者 | 朱志远 |
---|---|---|---|
出版社 | 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 ISBN | 9787520355520 |
第一章 绪论
第一节 研究背景
第二节 研究意义
第三节 文献综述
第四节 研究内容和研究方法
第五节 研究结构安排
第二章 土地集约利用的经济学理论基础与模型
第一节 城市土地集约利用分析
第二节 土地集约利用的经济学理论基础
第三节 空间计量经济学模型与方法
第四节 本章小结
第三章 中国城市土地集约利用水平测度
第一节 中国城市土地集约利用水平评价
第二节 评价方法
第三节 评价指标体系构建
第四节 测度结果及分析
第五节 空间效应分析
第六节 本章小结
第四章 城市土地集约利用的影响因素分析
第一节 影响因素识别及影响机理分析
第二节 实证分析
第三节 本章小结
第五章 城市土地集约利用的空间不均衡及其空间收敛性
第一节 城市土地集约利用的空间不均衡测度
第二节 城市土地集约利用的空间极化测度
第三节 城市土地集约利用的空间卢收敛性分析
第四节 本章小结
第六章 省际城市土地集约利用与区域生态经济协调发展分析
第一节 指标体系与数据来源
第二节 研究方法
第三节 城市土地集约利用与生态经济发展关系分析
第四节 实证研究
第五节 本章小结
第七章 中国城市土地集约利用的经验与提升策略
第一节 国内外城市土地集约利用的经验借鉴
第二节 中国城市土地集约利用的经验与问题
第三节 中国城市土地集约利用优化与水平的提升
第四节 本章小结
第八章 研究结论
第一节 结论
第二节 模型总结
参考文献2100433B
《中国城市土地集约利用的空间效应分析》在梳理城市土地集约利用相关理论和成果的基础上,基于空间效应的研究角度,阐释了城市土地集约利用的内涵,并在此基础上构建城市土地集约利用的省际评价指标体系,基于中国情形分析了省际城市土地集约利用的水平特征、空间分异及其趋同性,检验了城市土地集约利用的影响因素,提出了相应的促进措施。最后,该书总结了国内外城市土地集约利用的有效经验。
《中国城市土地集约利用的空间效应分析》可作为土地资源管理专业及相关领域本科生、研究生的参考书,也可以为相关专业工作者提供参考。
由江苏土地市场网和土拍网联合举办的 长三角土地市场的标杆性品牌活动 --中国(上海)城市土地展 暨"第四届百强房企投资土地投资年会" 将在上海世博展览馆H3馆 拉开帷幕!
城市建设用地规划管理,就是在城市规划的指导下,运用法律赋予的控制手段,保证城市土地利用的科学合理和节约原则的实现。为城市土地的征用、规划和具体使用提供依据和创造先决条件。城市建设用地规划管理的重点是要...
一般情况下,除非你是老八校、新八校或者211以上院校优秀应届生,否则需要3年工作经验再能入职建筑工程或者是设计方面的职业,起薪一般是4000元以上。这单位你可以接触到各种建筑类知识,为你以后的发展打下...
第 21 卷第 7 期 2006 年 7月 地球科学进展 A DVANCE S IN EAR TH SC IENC E Vol .21 N o.7 Jul . ,2006 文章编号:1001- 8166(2006)07- 0687- 08 中国城市空间分布的双侧对称性 * 陈彦光 1 ,余 斌 2 (1. 北京大学环境学院 城市与区域 规划系,北京 10087 1;2. 华中师范大学城 市与环境学 院,湖北 武汉 43007 9) 摘 要:借助尺度归并和笛卡儿变换思想考察中国城市的宏观分布规律, 发现中国城市在一定的空 间和规模尺度上具有双重对称性: 以秦岭—淮河为界, 南方城市与北方城市呈现双侧对称特征; 以 呼和浩特—太原—郑州—武汉—广州沿线为轴, 东部城市与西部城市形成双侧对称局势。中国城 市的宏观对称性与地球公转和自转的方式有关, 海陆差异、地表形态和水系构成是影响城市对称格
<正>土地是住房开发最基础和最重要的生产资料,中国城市土地归国家所有这一所有权制度决定了城市土地供应被地方政府完全垄断。在这一现实基础上,采用综合与分类相结合的方法对中国36个大中城市数据进行实证研究发现:当住房市场需求呈快速上升趋势时,垄断造成的住宅用地供应量不足会导致增加土地供应量非但不能拉低房价,反而会起到助推房价的作用。只有当市场需求增加较为平缓时,增加土地供应才能有效降低住房价。因此,要抑制住
《城市土地集约利用经济学分析》在分析城市土地供需的基础上,通过深入分析研究,指出了实现城市土地供需均衡的条件,探索了实现城市土地集约利用的途径及城市土地集约利用对城市经济增长的贡献,有很强的实用性和示范性,是城市土地研究者和从业人员的很好的参考用书。
绪论
1.1研究背景
1.2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国内城市土地集约利用的研究现状
1.2.2国外城市土地集约利用的研究现状
1.3国内外城市土地集约利用经济学分析的研究现状
1.3.1城市土地集约利用经济学分析的国内研究现状
1.3.2城市土地集约利用经济学分析国外研究现状
1.4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1.4.1研究目的
1.4.2研究意义
1.5研究内容、方法和技术路线
1.5.1研究内容
1.5.2研究方法
1.5.3技术路线
1.6解决的关键问题和创新点
1.6.1解决的关键问题
1.6.2创新点
城市土地集约利用的经济学分析理论基础
2.1土地市场理论
2.1.1城市土地经济
2.1.2城市土地市场结构
2.1.3城市土地市场机制
2.2城市土地利用一般均衡与帕累托最优
2.2.1一般均衡理论
2.2.2帕累托最优
2.3报酬递减规律和规模经济
2.3.1报酬递减规律
2.3.2规模经济
2.3.3报酬递减与规模经济
2.4土地与经济增长理论
2.4.1经济增长因素
2.4.2经济增长方式
2.4.3经济增长模型
2.5本章小结
城市土地市场对城市土地集约利用的影响
3.1城市土地市场的特性
3.2城市土地市场的特点
3.3城市土地市场结构对城市土地集约利用的影响
3.3.1垄断市场对城市集约利用的影响
3.3.2寡头垄断市场对城市土地集约的影响
3.3.3垄断竞争市场对城市土地集约利用的影响
3.4城市土地市场机制与城市土地集约利用
3.4.1竞租函数与城市土地的集约利用
3.4.2价格杠杆在城市土地集约中的作用
3.4.3供求关系在城市土地集约利用中的作用
3.5土地集约利用对城市土地市场的影响
3.6本章小结
城市土地配置效率分析
4.1城市土地市场的一般均衡分析
4.2帕累托最优在我国城市土地配置效率中的应用分析
4.2.1外部效应与城市土地市场化配置效率分析
4.2.2市场垄断与城市土地市场化配置效率分析
4.2.3公共物品与城市土地市场化配置效率分析
4.3集约利用与城市土地优化配置之间的关系
4.4城市土地优化配置的对策分析
4.4.1城市土地使用在城市进程中存在的问题
4.4.2城市土地优化配置的策略
4.4.3优化配置对城市土地集约利用的意义
4.5本章小结
城市土地集约利用与生产要素投入的分析
5.1生产函数对城市土地利用的评价
5.1.1建立全国城市土地投入产出模型
5.1.2典型城市的土地报酬分析
5.2城市土地投入产出效益分析
5.2.1城市土地集约利用的指标分析
5.2.2城市土地投入要素的效率分析
5.3报酬递减和要素效率对城市土地集约利用的影响
5.4城市土地集约利用与规模报酬的关系
5.4.1城市规模与经济效益
5.4.2规模经济与城市土地的集约利用
5.5本章小结
城市土地集约利用与城市经济增长的分析
6.1土地要素对经济增长的贡献
6.1.1土地要素与经济增长的相关关系分析
6.1.2土地要素对经济增长的贡献分析
6.2城市土地集约利用与经济发展的关系
6.2.1城市土地集约利用与城镇化
6.2.2城市土地集约利用对经济增长方式的影响
6.2.3城市土地集约利用对经济增长的影响
6.3本章小结
促进城市土地集约利用的策略分析
7.1城市土地集约利用的有效途径
7.1.1城市土地集约利用对城市聚集经济的影响
7.1.2竞争与地租杠杆对城市土地资源集约利用的调节
7.1.3优化产业结构与城市土地的集约利用
7.2政府宏观调控对城市土地集约利用的影响
7.3本章小结
总结与展望
8.1总结
8.2展望
附表
参考文献2100433B
内容简介
本书为城市土地集约利用及其潜力评价专题的研究成果,采用“WHAT-HOW-WHY”的分析思路、多学科融合的分析手段、定性与定量相结合和大量运用实证分析方法,对城市土地集约利用内涵的界定、影响要素及其规制、时空变动规律、动力机制、评价的理论体系和评价的实证运用等作了深入的研究和阐述。2100433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