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名 | 中国测绘学会 | 外文名 | Chinese Society for Geodesy,Photogrammetry and Cartography,CSGPC |
---|---|---|---|
注册机构 | 民政部 | 业务主管 | 中国科学技术协会 |
登记证号 | 3537 | 组织状态 | 2012年检合格 |
学会下设大地测量、摄影测量与遥感、地图制图与地理信息系统、工程测量、测绘仪器、海洋测绘、矿山测量、测绘经济与管理、地籍测绘与土地信息系统、测绘教育、科学普及、咨询、测绘名词审定、《中国测绘史》编辑、《测绘学报》编辑等15个专业(工作)委员会,这些机构分别挂靠在科研院所、大专院校及企事业单位。全国除台湾省以外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均成立了测绘学会,全国还有70多个地市县级测绘学会,各地方测绘学会在业务上受中国测绘学会指导。
综合协调处:
负责提出年度工作计划及工作总结;负责学会公文运转及文秘档案管理;负责统一管理学会的印章;负责行政事务、后勤保障和安全保卫工作;负责学会人员的劳动工资、医疗保险和福利;负责学会资产和财务管理;筹办理事长会议、秘书长办公会议、常务理事会议、学会工作会议、理事会及会员代表大会等工作会议;负责与地方学会及有关单位的联系及接待;负责分支机构的建设与管理;编辑学会内部情况通报或简报;负责学会年检、统计年报和年鉴编撰报送工作;承担学会科学技术奖励办公室的日常工作。
学术交流处(技术咨询与培训处):
负责提出测绘学术活动规划、计划;组织或承办国内外学术交流会、论坛和报告会;组织推荐科协系统“两院”院士候选人和其他各种优秀科技人才的推荐和评选工作;建立专家库,组织专家向有关部门提供科学咨询服务;开展科研成果鉴定、项目评估、科学评价、新技术推广等工作;建立成果库,向有关部门提供测绘科技发展最新动态;开展继续教育培训;组织测绘期刊和优秀论文的评选工作;组织测绘学科发展蓝皮书编写工作;负责会员的发展、服务与建库管理;承担咨询工作委员会的日常工作。
科学技术普及处(国际联络处):
提出科普工作规划、计划;组织开展科普活动,举办全国定向越野锦标赛和测绘行业定向越野大奖赛;负责学会国际联络、学术交流与外事工作;组织同港澳台地区民间团体和学者的交流与合作;编辑《会讯》;负责学会信息化建设和网站运行、管理和维护;举办各种展览会、展示会;承担国家测绘局科普办公室的日常工作;承办中国科协交办的各种科普组织活动;承担中国仪器仪表行业协会测绘仪器分会的日常工作;承担测绘仪器专业委员会的日常工作。
中国测绘学会会员集中了全国最优秀的测绘科技人才,现有7位中国科学院院士,7位中国工程院院士,1700余名资深会员、48000余名个人会员和66个团体会员,为中国测绘事业的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中国测绘学会竭诚团结测绘同仁,努力为中国测绘事业和世界测绘事业做出更大的贡献。
中国测绘学会科技信息网分会
中国测绘学会测绘学名词审定委员会
第一章总则
第一条本团体的名称为中国测绘学会(以下简称本会),英文译名为Chinese Society for Geodesy,Photogrammetry and Cartography;缩写为CSGPC。
第二条本会的性质:是中国科学技术协会的组成部分;是由全国测绘科技工作者和有关测绘单位以及相关学术团体依法自愿组成的民间组织;是具有独立法人资格和社会公益性质的全国性、行业性、学术性、科普性社会团体;是进行民间国际测绘科技交流的学术团体。
第三条本会的宗旨是:团结和动员广大会员和测绘科技工作者,促进测绘科技的繁荣和发展,促进测绘科技的普及和推广,促进测绘科技人才的成长和提高,促进测绘科技与社会经济的结合;遵守宪法、法律、法规和国家政策,以及社会道德风尚;贯彻国家科技工作自主创新、重点跨越、支撑发展、引领未来的指导方针,弘扬“尊重劳动、尊重知识、尊重人才、尊重创造”的风尚,倡导“献身、创新、求实、协作”的精神,坚持独立自主、民主办会的原则和“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方针;反映会员和测绘科技工作者的意见,维护会员和测绘科技工作者的合法权益;努力为经济社会发展提供测绘保障服务,为广大测绘科技工作者服务,为提高测绘职工科学素养服务。
第四条本会的业务主管单位是中国科学技术协会,登记管理机关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政部,办事机构挂靠在国家测绘局。本会接受上述部门的领导、业务指导和监督管理。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及计划单列市测绘学会(以下简称地方测绘学会)是地方科协的组成部分,在业务上接受本会指导。
第五条本会办事机构的住所在北京市海淀区三虎桥南百胜村1号,邮政编码为100048。
第二章业务范围
第六条本会业务范围:
(一)开展测绘科技学术交流,组织召开学术年会和各种形式的研讨交流会议,组织对高新技术的考察活动,活跃学术思想,促进学科发展,推动自主创新。
(二)弘扬科学精神,普及科学知识,传播科学思想和科学方法。捍卫科学尊严,推广先进技术,开展青少年科学技术教育活动,提高全民科学素质。开展“定向越野竞赛”等开发青少年智力和普及测绘科技知识的有关活动。
(三)开展民间国际测绘科技交流活动,促进国际科学技术合作,发展同国外的科学技术团体和科学技术工作者的友好交往。作为国家会员,代表中国测绘界参加国际大地测量协会(IAG)、国际摄影测量与遥感学会(ISPRS)、国际地图制图协会(ICA)、国际测量师联合会(FIG)等国际测绘学术团体。
(四)编辑、出版、发行《测绘学报》、《中国测绘学会会讯》、《中国测绘学科发展蓝皮书》、测绘科普读物、测绘论文集以及其它有关文献资料,组织摄制相关电子音像制品等,传播科学技术信息。
(五)反映会员和测绘科技工作者的建议、意见和诉求,维护会员和测绘科技工作者的合法权益,促进科学道德和学风建设。
(六)促进测绘科技成果的转化,促进产学研相结合,促进行业或产业科技进步。组织会员和测绘科技工作者为建立以企业为主体的技术创新体系,全面提升企业的自主创新能力作贡献。
(七)组织会员和测绘科技工作者对测绘科技政策、法规的制定提出建议。
(八)开展表彰奖励,设立“中国测绘学会科学技术奖”,组织评选测绘科技进步奖、优秀测绘工程奖、优秀地图作品奖等有关工作;评选和推荐测绘方面优秀的学术著作、科技论文、科普作品、专业软件,以及其它科技成果;表彰和奖励优秀测绘科技工作者及有突出成绩的学会专兼职人员。
(九)开展测绘继续教育和业务培训工作,帮助本会会员及测绘行业职工补充新知识,提高业务水平;通过开展各种形式的测绘学术活动,发现优秀测绘科技人才并向有关部门和单位举荐。
(十)开展测绘科技方面的论证、咨询服务,举办测绘科技展览,支持测绘科学研究;接受委托承担测绘项目评估、成果鉴定、技术评价,参与并承担测绘技术标准制定、专业技术资格评审和认证等工作。
(十一)兴办符合学会章程、有利于测绘科技发展的社会公益事业。依法创办符合本会章程宗旨的科技性质实体机构。
(十二)促进学会办事机构工作人员队伍建设,使其适应工作的需要和学会的发展。
第三章会员
第七条本会的会员分为个人会员和团体会员两类。其中个人会员包含普通会员、资深会员、荣誉会员、外籍会员,以及学生会员等。
第八条申请加入本会的会员,必须具备下列条件:
(一) 个人会员(普通会员)的条件:
1、拥护本会的章程,有加入本会的意愿;
2、具有中级(或相当于中级)以上专业技术职务或硕士学位以上学历的测绘科技人员;或科级以上热心支持和参与本会活动的测绘管理工作者;
3、在测绘行业或学科领域有一定的影响。
(二) 团体会员的条件除同上述条件1外,另需具备下列之一:
1、具有一定数量科技人员的从事与测绘相关的科研、教学、生产、经营和管理的企事业单位和中介机构;
2、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和计划单列市测绘学会;或其他愿意参加本会活动并支持本会工作,依法注册的学术性、科普性社会团体。
第九条本会会员的入会程序分别为
(一) 团体会员的入会程序是:
1、填写《中国测绘学会团体会员申请表》;
2、经本会常务理事会审议批准;
3、颁发本会《团体会员证》。
(二) 个人会员的入会程序是:
1、填写《中国测绘学会个人会员申请表》,由两名会员介绍;
2、由所在单位签署意见;
3、经本会秘书长会议审批,并报常务理事会确认;
4、统一编发本会“个人会员号”,颁发《会员证》。
第十条本会会员享有下列权利:
(一)选举权、被选举权和表决权;
(二)参加本会的活动;
(三)获得本会服务的优先权和优惠权;
(四)对本会工作的批评建议权和监督权;
(五)入会自愿,退会自由;
(六)本会规定的其他权利。
第十一条本会会员履行下列义务:
(一)遵守本会章程,执行本会决议;
(二)依本会规定按时缴纳会费;
(三)完成本会交办的工作;
(四)维护本会合法权益;
(五)向本会反映情况,提供有关资料。
(六)本会规定的其他义务。
第十二条本会在各测绘单位建立会员组,并在各地区建立会员之家,作为本会会员的工作机构。承担本会的会员发展、资料分发及会费收取等工作。
第十三条本会个人会员中的资深会员、荣誉会员、外籍会员及学生会员等具体条件、入会程序、权利和义务等,由本会常务理事会另行制订。
第十四条本会的各类会员有退会自由。会员退会应书面通知本会,并交回会员证。
第十五条本会会员如果一年不交纳会费,或不参加本会或地方测绘学会的活动,经本会通知提示仍不交纳会费者,视为自动退会。本会会员如有严重违反本章程的行为,经本会的常务理事会表决通过,予以除名。
第四章 领导机构和负责人
第一节 全国会员代表大会
第十六条全国会员代表大会是本会最高权力机构,行使下列职权:
(一) 制定和修改本会章程;
(二) 选举和罢免本会理事;
(三) 审议理事会的工作报告和财务报告;
(四) 制定会费标准;
(五) 决定其他重大事宜。
第十七条全国会员代表大会须有2/3以上的会员代表出席方能召开,其决议须经到会会员代表半数以上表决通过方能生效。制定和修改章程,须经到会会员代表2/3以上表决通过。
第十八条全国会员代表大会每届四年。因特殊情况需提前或延期换届的,须由理事会表决通过,报业务主管单位审查,并经社团登记管理机关批准同意。但延期换届最长不超过一年。
第二节 理事会和常务理事会
第十九条理事会是全国会员代表大会的执行机构,在会员代表大会闭会期间领导本会开展日常工作,对全国会员代表大会负责。
(一) 理事会的组成原则:由会员中有学术成就、学风正派、能参加学会实际工作的专家和中青年科技工作者,以及热心学会工作的从事组织管理的领导干部组成。理事在本专业或本业务领域应有一定的代表性;专家学者、在一线工作的科技人员、管理人员以及团体会员单位理事的比例适当;能较好地体现新老交替与合作的原则。
(二) 理事会的产生:由上届理事会或常务理事会根据理事会组成原则提出换届方案,由有关单位和理事充分酝酿、民主协商提名,经常务理事会审议推荐,提交全国会员代表大会采取无记名投票选举产生。
(三) 届中理事成员的更换:由理事所在单位提出更换要求,并征得本人同意后,经本会常务理事会审查通过,报全体理事会议确认。
(四) 本会设名誉理事。名誉理事应是本会上届理事并对本会和中国测绘事业有较大贡献者,由常务理事会提名,经理事会选举通过后聘任,任期一届。名誉理事可以列席理事会议。
第二十条理事会行使下列职权:
(一) 执行全国会员代表大会的决议;
(二) 选举和罢免常务理事、副理事长、理事长;聘任、解聘秘书长;
(三) 筹备召开全国会员代表大会;
(四) 向全国会员代表大会报告工作和财务状况;
(五) 决定会员的吸收或除名;
(六) 决定设立办事机构、分支机构、代表机构和实体机构;
(七) 决定副秘书长、各分支机构主要负责人的聘任;
(八) 决定增补和罢免理事,授予荣誉会员、名誉理事长,聘任名誉理事;
(九) 领导本会各分支机构开展活动与工作;
(十) 制定内部管理制度;决定其他重大事项。
第二十一条理事会原则上每年召开一次,最大间隔不超过两年;特殊情况下也可采用通讯方式开会决议。理事会须有2/3以上理事出席方能召开,其决议须经到会理事2/3以上表决通过方能生效。理事不能到会,可委托代表参加,并有委托投票权。
第二十二条本会设立常务理事会。常务理事会(人数不超过理事会人数的1/3)由理事会选举产生,在理事会闭会期间行使第二十条中除第二、四、八项以外的职权,对理事会负责。
第二十三条常务理事会每年召开2-4次会议;情况特殊的也可采用通讯形式召开。常务理事会须有2/3以上常务理事出席方能召开,其决议须经到会常务理事2/3以上表决通过方能生效。在常务理事会议闭幕期间,可召开理事长、秘书长会议研究落实有关工作。
第三节 本会负责人
第二十四条本会的理事长、副理事长、秘书长必须具备下列条件:
(一) 热爱祖国,坚持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具有良好的道德品质和学风;
(二) 在测绘专业学科和业务领域内有较高造诣的专家、学者或有较大影响的人士;
(三) 热心学会工作,身体健康,能坚持正常工作;
(四)理事长、副理事长任职时年龄一般不超过70岁,秘书长任职时年龄一般不超过62岁;
(五) 未受过剥夺政治权利刑事处罚;
(六) 具有完全民事行为能力;
(七) 工作作风民主,团队精神强。
第二十五条本会理事长或秘书长为本会法定代表人。本会法定代表人不兼任其它社团或企事业单位法定代表人。
第二十六条本会理事长行使下列职权:
(一) 召集和主持理事会和常务理事会;
(二) 检查全国会员代表大会、理事会及常务理事会决议的落实情况;
(三) 代表本会签署有关重要文件;
(四) 在特殊情况下,可委托秘书长行使职权。
第二十七条本会秘书长行使下列职权:
(一) 主持办事机构开展日常工作,组织实施年度工作计划;
(二) 协调各分支机构、代表机构、实体机构开展工作;
(三) 提名副秘书长以及各分支机构、代表机构和实体机构主要负责人,提交理事会或常务理事会审定;
(四) 聘用办事机构、代表机构、实体机构专职人员;
(五)处理其他日常事务。
第二十八条本会理事长、副理事长、秘书长候选人如超过最高任职年龄的,须经理事会提议,报业务主管部门同意后方可选举,并经社团登记管理机关批准方可任职。
第二十九条本会理事长、副理事长、秘书长原则上任期一届,连任不得超过两届。因特殊情况需延长任期的,须常务理事会提名,理事会2/3以上理事表决通过,在学会内公示后,报业务主管单位审批同意,并经民主选举程序后,可再延长一届任期。
第五章 办事机构
第三十条本会办事机构在常务理事会的领导下开展工作,由本会秘书长主持办事机构的日常工作。
第三十一条本会办事机构挂靠在国家测绘局,由若干专职干部和工作人员组成,并根据需要可下设若干工作部门。本会办事机构在行政(人、财、物等)方面接受国家测绘局的领导和管理。本会办事机构设立党支部,接受国家测绘局直属机关党委领导。
第三十二条挂靠单位对本会办事机构提供必要的人力、物资、经费支持,为专职工作人员提供必要的生活、工作保障。挂靠单位对本会负责人中的编制内人员的任免、调动,事先应征求学会常务理事会的意见。
第三十三条根据办事机构工作人员的编制性质,执行相应的人事管理制度。可试行实行竞争和流动的动态人事管理,对专职人员进行选聘和招聘。建立聘后管理制度,制定奖惩和解聘办法。其档案管理、档案工资、社会保险、专业技术职务评定、住房公积金、婚姻状况证明、出国政审等工作,参照国家有关规定执行。
第六章 分支机构
第三十四条本会的分支机构是本会的组成部分,接受本会理事会或常务理事会的领导,不具有独立法人资格。本会分支机构的设立,及其名称、组成原则和业务范围等,由本会理事会或常务理事会根据工作需要研究确定。
第三十五条本会的分支机构必须有挂靠单位,并由本会和有关单位按双向选择的原则确定。
第三十六条本会分支机构由主任委员、副主任委员若干人、委员若干人组成。主任委员由挂靠单位推荐后经本会秘书长提名,一般由挂靠单位的业务领导或学科带头人出任,副主任委员由主任委员与有关单位协商提名;正副主任委员经本会常务理事会审定后聘任。委员由正副主任委员与有关方面协商提名,报常务理事会审定备案,由相应分支机构聘任。分支机构的委员人选,应是专业水平较高,或活动能力较强,且热心学会工作的测绘科技工作者。
第三十七条分支机构在挂靠单位支持下可设专职或兼职秘书,负责处理日常事务。专(兼)职秘书由挂靠单位提名,经主任委员确认,由分支机构聘任,报常务理事会备案。
分支机构可根据专业发展情况,下设若干个学组,并设组长、副组长。学组的正副组长及组成人员由分支机构正副主任委员协商决定,报常务理事会备案。分会的委员人数,可比专业(工作)委员会的委员人数适当增加,并可下设秘书组。
第三十八条本会各分支机构的职责:
(一) 制定本分支机构的学术活动或工作计划,并组织实施;
(二) 推荐重大科技成果和学术论文,推荐优秀科技人才;
(三) 反映本专业科技工作者的意见、要求和建议;
(四) 承办本会常务理事会或理事会委托的有关任务。
第七章 经费及资产管理
第三十九条本会的经费来源:
(一) 按照国家有关规定收取本会会员的会费。
(二) 接受各有关单位的捐赠。
(三) 本会业务主管部门及挂靠部门的拨款。
(四) 在核准的业务范围内开展活动或服务的收入;
(五) 其他合法收入。
第四十条本会合法收入享有法人财产所有权,任何单位或个人不得侵占、私分或者挪用;本会经费必须用于本章程规定的业务范围和事业的发展,不得在会员中分配。
第四十一条本会执行《非营利组织会计制度》和国家有关财务管理制度,建立严格的财务管理办法,保证会计资料合法、真实、准确、完整。
第四十二条本会配备具有专业资格的会计人员。会计不得兼任出纳。会计人员必须进行会计核算,实行会计监督。会计人员调动工作或离职时,必须与接管人员办清交接手续。
第四十三条本会的资产管理,必须执行国家规定的财务管理制度,接受全国会员代表大会和财政部门的监督。资产来源属于国家拨款,或者社会捐赠、资助的,必须接受审计机关的监督,并将有关情况以适当的方式向社会公布。
第四十四条本会换届或更换法定代表人之前,必须接受社团登记管理机关和业务主管单位组织的财务审计。
第四十五条本会专职工作人员的工资和保险、福利待遇,参照国家对事业单位的有关规定执行。
第八章 章程修改
第四十六条对本会章程的修改,须由常务理事会提出修订并形成决议,报全国会员代表大会审议。
第四十七条本会修改的章程,须在全国会员代表大会通过后15日内,经业务主管单位审查同意,并报社团登记管理机关核准后生效。
第九章 终止程序及终止后的财产处理
第四十八条本会完成宗旨或自行解散或由于分立、合并等原因需要注销的,由本会理事会或常务理事会提出终止动议。
第四十九条本会终止动议须经本会全国会员代表大会表决通过,并报业务主管单位审查同意。
第五十条本会终止前,须在业务主管单位及有关机关指导下成立清算组织,清理债权债务,处理善后事宜。清算期间,不得开展清算以外的活动。
第五十一条本会经社团登记管理机关办理注销登记手续后即为终止。
第五十二条本会终止后的剩余财产,在业务主管单位和社团登记管理机关的监督下,按照国家有关的规定,用于发展与本会宗旨相关的事业。
第十章 附 则
第五十三条本章程经2009年12月5日中国测绘学会第九次全国会员代表大会表决通过。
第五十四条本章程的解释权属中国测绘学会理事会。
第五十五条本章程自国家社团登记管理机关核准之日起生效。 2100433B
中国测绘学会召开2012年学术年会,参加人数超过1000人。大会以“创新理念共谋发展构建数字中国探索智慧未来”为主题,举办主题报告会、特邀报告会和专题报告会、全国测绘地理信息新技术新装备展览会、新产品新技术发布会以及论文评选等活动,搭建测绘学术交流平台。联合中国工程院、国家测绘地理信息局共同举办测绘地理信息发展论坛,探讨交流现代测绘地理信息科学技术在可持续发展方面的学术、技术、管理以及政策等问题。
中国测绘学会举办2012年全国学生定向越野锦标赛暨“中国四维杯”第八届全国测绘地理信息职工定向越野赛。与中国城市规划协会共同举办雪地徒步定向比赛。编制出版《看地图识中国》科普图书。积极参与全国科普教育基地认定工作,向中国科协申报测绘地理信息科普教育基地。参与测绘法宣传日活动,组织开展宣传口号、公益短信、宣传标识、宣传画有奖征集活动。
中国测绘学会充分发挥科学技术、人才资源和组织网络优势,积极承接政府职能转移工作。受国家测绘地理信息局委托,积极投入全国测绘地理信息市场信用信息管理工作,主动承担信用信息的征集、整理、查询和信用信息平台的日常管理维护,加快推进测绘地理信息市场信用体系建设,维护了测绘地理信息市场秩序。作为全国工程教育测绘地理信息类专业认证试点工作组的办事机构,积极组织专家参加教育部和中国科协组织开展的认证培训和见习工作,协助完成测绘地理信息类专业认证补充标准(含英文版)的制定,组织对武汉大学和同济大学的测绘工程专业进行认证,为实现国际测绘地理信息类教育专业间的实质性互认奠定基础。开展2012年测绘地理信息创新产品认定工作,认定2012年测绘地理信息创新产品37项。受国家测绘地理信息局委托,组织开展1:5万国家基础地理信息数据库动态更新评估工作。积极筹划国家“927”项目海岛礁测绘评估工作。
中国测绘学会完善测绘科学技术奖励制度,调整中国测绘学会科技奖励委员会人员以及测绘科技进步奖、全国优秀测绘工程奖和全国优秀地图作品裴秀奖评审委员会人员,及时召开奖励委主任会议和工作会议,研究测绘科技奖励工作。起草《中国测绘学会表彰奖励办法(征求意见稿)》,修订《中国测绘学会先进集体和先进个人评选办法(修订稿)》。组织开展2012年测绘科技进步奖、全国优秀测绘工程奖、优秀地图作品裴秀奖和青年优秀论文评选工作。在广泛调研和征求意见的基础上,测绘科技进步奖设置特等奖,优秀测绘工程奖设置白金奖。评选出测绘科技进步奖96项,优秀测绘工程奖266项,优秀地图作品裴秀奖75项,青年优秀论文37篇。
中国测绘学会深入贯彻落实国家测绘地理信息局“走出去”战略,组织测绘地理信息企业参加国际测绘地理信息交流活动,推动民间测绘地理信息技术合作。与英国皇家特许测量师学会在北京签署《中国测绘学会与英国皇家特许测量师学会合作备忘录》,推动两国会员资格双重认证,建立了高层交流与互访关系。推荐学会副理事长陈军竞选国际摄影测量与遥感学会(ISPRS)主席,推荐学会大地测量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程鹏飞竞选国际测量师联合会(FIG)副主席,并成功当选。积极向中国科协申请任职专家出国参加会议和活动的有关费用,均通过审核获得批准。组织我国测绘地理信息企业和科技工作者参加国际测绘地理信息会展和交流访问活动,出访瑞典、芬兰和日本,并达成开展实质性合作交流意向。
中国测绘学会建立会员建议上报制度等,完善会员联系、沟通和交流机制,积极主动听取会员意见和建议。全年发展团体会员单位近100家。召开团体会员工作会议,就搭建学术交流平台、促进科技进步、做好会员服务等方面与会员进行讨论。联合武汉大学和执业资格工作委员会共同签署了注册测绘师考试培训合作协议。积极筹备测绘地理信息相关新技术培训,提高从业人员素质和能力。
中国测绘学会继续加强组织建设,充分发挥各理事单位积极性,坚持民主办会、民主议事制度。要求重大事项通过常务理事会、理事会讨论决定,召开2次全体理事会议、2次理事长会议、3次常务理事会议、1次秘书长工作会议和1次团体会员会议。改革秘书处人事、财务制度,完善考核奖励机制,建立完整的学会工作规章和工作流程,进一步推进学会组织管理的规范化。依托组织网络优势和信息资源,建立互助工作平台,拓宽服务会员的渠道和途径,创新会员服务方式,推动学会工作信息化。印发《中国测绘学会秘书处及分支机构2012年重要会议和活动计划》,协调分支机构组织学术和科普活动,指导省级学会开展增选换届、学术交流、科学普及等工作。完善学会领导联系省级学会的分工制度,及时了解分支机构和省级学会的工作动态。
《测绘学报》建立作者、审稿者、编辑、读者四位一体的期刊队伍,提高了编委会和审稿队伍的国际化程度。建立完善了期刊数字平台,实现期刊的数字化、信息化、智能化,论文检索更为便利、快捷。
中国测绘学会积极参加国际测绘组织并积极开展国际合作与交流,为扩大中国在国际上的影响和传播国外先进测绘技术做出了贡献。自1977年到1981年,代表中国测绘界先后加入了国际大地测量与地球物理联合会(IUGG)、国际大地测量协会(IAG)、国际摄影测量与遥感学会(ISPRS)、国际地图制图协会(ICA)、国际测量师联合会(FIG)等国际测绘组织,并有多位专家在这些组织中任职。
多少字的?中文还是英文?
测绘学研究测定和推算地面几何位置、地球形状及地球重力场,据此测量地球表面自然形态和人工设施的几何分布,编制各种比例尺的地图的理论和技术的学科。测绘学的发展在世界上古史时代,就有利用测绘学智丽尼罗河泛滥...
中国制冷空调工业协会,主要是针对企事业单位团体的。 是全国制冷、空调行业的学术团体,是全国制冷行业的非营利术法人社团,是中国科学技术协会所属的全国一级学会之一 中国制冷空调工业协会 是行业协会。
北京市测绘学会于1959年11月22日正式成立。50年来,学会团结带领广大测绘科技工作者为促进北京地区测绘科学发展,推动测绘技术进步,促进测绘事业发展,做出了巨大贡献。为了隆重纪念学会成立50周年,搞好纪念
<正>2008年,省测绘学会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在中国测绘学会、省科协、省测绘局的正确领导和大力支持下,紧紧围绕省政府、省测绘局的中心工作,履行桥梁纽带职责,按照\"三个服务,一个加强\"的工作要求,深入开展各项活动,在推动测绘科技进步、普及测绘知识,服务重大工程、加强自身建设等方面取得明显进展。
学会成立十三年来,在市规划和国土资源委员会、市民政局的领导下,在市科协、中国测绘学会、省测绘学会的关怀指导下,我会结合行业特点和深圳市的实际情况,多渠道开展学会活动,在当好助手、起桥梁纽带作用方面取得了一定成绩,在探索学会工作新路子、努力创品牌学会的实践中,向前迈进了一步。1998年获北京测绘学会组织的全国测绘科普竞赛组织奖,1999年获中国测绘学会举办的全国测绘科普知识竞赛组织奖,2001年被中国测绘学会评为"1997—2000年度学会工作先进集体",2006年被中国测绘学会评为"2001-2005年度学会工作先进集体"。
一、坚持"双向服务"、架起沟通桥梁。
学会坚持为政府业务主管部门当好助手和为企业当好参谋的"双向服务"的宗旨,充分发挥其在政府、企业和广大会员中的桥梁纽带作用。每年召开大型会议和全市测绘企业的领导及技术骨干会议,宣传国家测绘政策法规,协调测绘企业间的关系,增进企业间的友谊和了解,使企业之间在竞争中求团结、求合作、求发展。利用新闻媒体宣传,报道测绘工作的重要性,鼓舞、增强测绘人员的事业心和敬业精神。
召开我市测绘界老专家和在深圳的中国测绘学会资深会员会议,征询这些在测绘行业摸爬滚打一生的老专家意见。通过这些活动,大家提出了很好的建议,如测量标志保护的研究、测绘管理、高层建筑的观测研究、新技术应用、学会工作切入点等十几条建议。我们把征询的意见进行整理,一方面提供给政府主管部门作决策参考,另一方面作为学会开展工作、组织学术交流、学术活动的主题内容,取得了很好的效果。
二、结合行业特点,多渠道开展学术活动。
学会成立五年来,共召开较大型学术报告、学术交流活动18次,有2800人次参加活动;出刊《广东测绘》5期,每期2100册。组织全市广大测绘科技工作者撰写论文在全国、省、市级刊物上发表和交流论文205篇,论文的数量约每年以30%的比例递增,论文的质量逐年提高,46篇论文被市科协、省、中国测绘学会评为优秀论文。
开展学术活动、推动了企业的科研工作。市勘研院"测绘e系统"的研究和开发就是受学会学术活动的启迪,而今已通过部级鉴定。
三、弘扬行业文化、开展生动活泼的文体活动。
创办《学会动态》并坚持每半月左右出刊一期。《学会动态》以简明的形式,快捷的速度报道上级指示、会议动态、科技新闻、沟通信息,减少了很多会议,很受各级领导和广大测绘工作者欢迎。组织我市测绘科技工作者参加省和全国测绘学术会议,走出去学习,走出去交流。
组织《深圳测绘20年》全国征文,征得各省、市和香港稿件200余篇。总结了深圳测绘工作的成果,讴歌测绘工作者的先进事迹,振奋了测绘工作者的士气。
组织全市测绘工作者进行篮球比赛,推动了各单位开展企业文化。
四、积极做好宣传工作,让社会了解测绘。
组织广大测绘工作者撰写测绘科普文章和测绘行业新闻报道,在《深圳商报》、《深圳特区报》、《中国测绘报》发表的文章120余篇。用通俗的语言,由浅入深的浓缩测绘高科技,以大都市视野和大自然情操,精心撰写的科普文章,不仅让人们了解测绘,还起了良好的社会效益。
每年组织全市广大测绘工作者用各种形式宣传《测绘法》,印发宣传《测绘法》小册子二万余份,并选取派专家上街开展《测绘法》咨询活动。
五、加强对外交流,扩大学会影响,学习先进经验。
组织我市主要测绘技术骨干赴香港、新加坡、马来西亚和欧洲等国考察,提出了建立《测量师意见初稿》供国家测绘局参考。接待了以香港测量师学会黄天元先生率领的80余人深圳访问团,接待了多次两岸三地测绘学术交流会在深圳召开的预备会议,派出了多名高级工程师赴香港参加两岸三地测绘学术交流研讨会,发表的"深圳国产数字化测图系统研究"论文颇受港台同行好评。
2100433B
测绘学会团结和组织全省测绘科技工作者,为促进测绘科学技术和测绘事业的发展,促进测绘科学技术的普及和推广,促进测绘科技人才素质的提高,促进测绘科技与经济建设的结合,维护测绘科技工作者的合法权益,为我省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建设服务。为全省测绘单位和测绘工作者服务,为政府决策服务,在政府、测绘行业和测绘工作者之间,充分发挥桥梁纽带作用。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本会遵守宪法、法律、法规和国家政策,遵守社会道德风尚。
测绘会贯彻“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方针,充分发扬民主;坚持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和优良作风;积极倡导“献身、创新、求实、协作”的科学精神。高举爱国主义旗帜,维护民族团结,促进祖国统一。本会按照章程和民主办会的原则,独立负责地开展工作。
1、向政府反映测绘行业的成就、问题与要求,为政府部门决策提供建议。
2、承担政府有关部门委托或指定的工作任务。协助政府部门,规范测绘市场行为,提高测绘人员素质,保障测绘产品质量,开拓测绘服务领域,活跃测绘科技交流,推动测绘科技进步。
3、维护测绘行业单位和测绘人员的合法权益。
4、总结推广我省测绘单位在管理、科技方面的经验。
5、开展测绘科技学术交流。
6、开展继续教育与测绘业务技术培训活动,帮助在职人员补充新知识,提高业务素质。
7、宣传和普及测绘法规和测绘知识。
8、办好学会网站,编辑出版《测绘时空》及有关业务资料。
9、加强与中国测绘学会、省科协和兄弟测绘学术、行业组织的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