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 名 | 转发与控制分离(ForCES)技术及应用 | 作 者 | 王伟明 |
---|---|---|---|
类 别 | 通信 | 出版社 | 浙江大学出版社 |
出版时间 | 2010年12月 | 页 数 | 249 页 |
定 价 | 35 元 | 开 本 | 16 开 |
装 帧 | 平装 | ISBN | 9787308082969 |
本书紧密结合作者长期参与国际互联网工程任务组织IETF中转发与控制分离(ForCES)工作组的相关协议标准的研究制定工作,从ForCES技术和其应用两大方面详细地阐述了ForCES关键技术、相关协议标准以及相关研究开发工作。本书的ForCES技术部分主要对ForCES技术及相关协议进行了详细论述和分析,包括:ForCES技术相关的基本概念,开放架构和ForCES技术的研究现状,ForCES协议的运行机制、消息封装及协议消息的格式定义和语义,传输映射层的分析与设计,ForCES转发件建模技术,ForCES网络管理及MIB定义。本书的ForCES应用部分通过对作者所在课题组已研发完成的三个实例具体介绍了ForCES的应用开发技术,包括:基于中间件的ForCES架构研发,基于ForCES架构的路由器研发,基于ForCES架构的安全网关研发。本书通过对ForCES技术和相关应用的研究分析,让读者对ForCES技术有全面深入的理解,对基于ForCES技术的网络设备研发有具体的认识。本书为ForCES技术的专业著作,也可作为从事通信网络设备技术研究及技术开发人员的参考书,以及电子、通信、计算机及网络专业研究生及高年级本科生及高年级本科生学习ForCES技术的教材。
第1章 概述
1.1 背景与意义
1.2 ForCES网络件
1.2.1 ForCES网络件总体结构
1.2.2 转发件及逻辑功能块
1.2.3 ForCES控制接口
1.3 本书的结构
第2章 研究现状
2.1 开放架构网络技术研究
2.1.1 组成结构
2.1.2 交互接口
2.2 ForCES技术研究
2.2.1 IETF ForCES工作组
2.2.2 ForCES系统实现
第3章 ForCES协议
3.1 ForCES协议的运行机制
3.1.1 协议阶段
3.1.2 协议机制
3.2 ForCES协议消息封装
3.2.1 消息头部
3.2.2 消息体的基本结构单元
3.2.3 消息体的组成
3.2.4 协议封装实例
3.3 FoCES协议消息
3.3.1 链接消息
3.3.2 配置消息
3.3.3 查询消息
3.3.4 事件通告消息
3.3.5 重定向消息
3.3.6 心跳消息
3.4 FE协议LFB
3.4.1 能力
3.4.2 属性
3.4.3 事件
3.5 高可用性考虑
3.5.1 心跳与可用性
3.5.2 控制件的可用性
3.5.3 转发件的可用性
第4章 ForCES传输映射层?
4.1 概述
4.1.1 传输映射层需求
4.1.2 传输映射层特性
4.1.3 传输映射层服务原语
4.1.4 传输映射层参数配置
4.2 支持TCP/UDP的传输映射层定义
4.2.1 用TCP和UDP的逻辑依据
4.2.2 支持TCP/UDP的传输映射层的实现机制
4.3 支持SCTP的传输映射层定义
4.3.1 TML用SCTP的逻辑依据
4.3.2 支持SCTP的传输映射层的实现机制
4.4 安全性考虑
4.4.1 PL层提供的安全性
4.4.2 TML层提供的安全性
第5章 ForCES转发件建模技术
5.1 FE能力模型和状态模型
5.1.1 FE能力模型
5.1.2 FE状态模型
5.2 LFB建模内容
5.2.1 LFB输出
5.2.2 LFB输入
5.2.3 数据包类型
5.2.4 元数据
5.2.5 LFB事件
5.2.6 LFB版本和继承
5.2.7 LFB内实体的寻址
5.2.8 LFB间数据通道
5.3 LFB类描述方法
5.3.1 (LFBLibrary)元素
5.3.2 (frameDefs)元素
5.3.3 (dataTypeDefs)元素
5.3.4 (metaclataDefs)元素
5.3.5 (LFBClassDefs)元素
5.3.6 元素中的属性
5.4 FE对象LFB类
5.4.1 LFB类能力
5.4.2 LFB类属性
5.5 LFB例子
第6章 ForCES网络管理及MIB
6.1 ForCES网络管理
6.2 ForCES MIB
6.2.1 MIB定义
6.2.2 MIB中保留的连接
6.2.3 支持多CEs和多FEs
6.2.4 安全考虑因素
6.2.5 IANA的考虑
第7章 基于中间件的ForCES架构研发
7.1 ForCES中间件产品简介
7.2 ForCES中间件应用开发包
7.2.1 SDK组织结构
7.2.2 SDK开发应用情境及接口调用要求
7.3 系统设计及中间件设计
7.3.1 传输映射层实现原理
7.3.2 协议层实现原理
7.3.3 应用功能层实现原理
7.3.4 资源功能层实现原理
第8章基 于ForCES架构的路由器研发
8.1 ForCES路由器系统处理流程
8.2 ForCES路由器中控制件的研制
8.2.1 ForCES用户操作管理系统
8.2.2 Zebra路由模块
8.2.3 SNMP网管模块
8.3 ForCES路由器中转发件的研制
8.3.1 基于Intel网络处理器的LFB实现
8.3.2 路由器的LFB拓扑结构
8.3.3 LFB的动态加栽
8.4 ForCES路由器测试
8.4.1 协议功能测试
8.4.2 用户管理功能及接口测试
第9章 基于ForCES架构的安全网关研发
9.1 ForCES安全网关实现原理
9.1.1 运行环境
9.1.2 系统结构
9.1.3 系统处理流程
9.1.4 微模块的设计
9.2 ForCES安全网关测试
9.2.1 测试表单
9.2.2 测试方法简介
9.2.3 安全网关VPN功能配置
9.2.4 安全网关的LFB树及拓扑查询
9.2.5 安全网关和Linux安全网关互通测试
附录
附录A ForCES FE协议LFB(FE Protocol LFB,FEP LFB)定义
1 FE协议LFB定义
2 FE对象LFB定义
附录B ForCES MIB定义
参考文献 2100433B
本书紧密结合作者的研究工作,从ForCES技术和应用两方面详细地论述了ForCES技术及相关研究实现工作,通过对ForCES技术和相关应用的研究分析,让读者对ForCES技术有较全面深入的理解,对基于ForCES技术的网络设备研发有具体认识。本书可作为从事通信网络设备技术研究及技术开发人员的参考书,也可作为电子、通信、计算机及网络专业研究生的教材。
你好:和文件一样正常发送,聊天界面发送,发送到指定邮箱,QQ发送,微信发送都是可以的
路由器首先路由表中查找,判明是否知道如何将分组发送到下一个站点(路由器或主机),如果路由器不知道如何发送分组,通常将该分组丢弃;否则就根据路由表的相应表项将分组发送到下一个站点,如果目的网络直接与路由...
如果要省钱,建议都不要买,直接吃水果,不要榨汁,对身体,对皮肤效果更加哦,其实那个水果肉也是有一定的纤维素,对身体也好。如果一定想买,建议不要过滤的,榨汁后的维生素C含量显著降低
常州市建设局转发 : 江 苏 省 建 设 厅 文 件 苏建价〔 2008〕67 号 关于加强建筑材料价格风险控制的指导意见 各市建设局(建委),省各有关委、办、厅、局: 为稳定建筑市场秩序,降低建筑材料价格波动的风险,维护建设工程发承包 双方的合法权益, 根据有关法律、 法规,按照发承包双方合理分担建筑材料价格 风险的原则,现就加强建筑材料价格风险控制提出如下指导意见, 请各市结合本 地具体情况贯彻实施。 一、建筑材料价格的大幅波动将严重影响发承包双方对施工合同的正常履行, 给工程施工带来潜在的质量安全隐患。 工程施工发承包双方在招投标和施工合同 签订过程中,应增强风险防范意识, 签订合理的材料价格风险控制条款, 明确各 方承担风险影响的原则,切实保障建设工程的顺利实施。 二、依法必须招标的房屋建筑及市政基础设施工程,招标人应在招标文件中 明确工程计价中的风险范围、 控制和处理原则。 发承
论文必备参考文献类型介绍 专著[ M],论文集[ C],报纸文章[ N],期刊文章[ J],学位论文[ D],报告[ R],标准 [S],专利[ P],论文集中的析出文献[ A] 电子文献类型:数据库[ DB],计算机[ CP],电子公告[ EB] 电子文献的载体类型:互联网[ OL],光盘[ CD],磁带[ MT],磁盘[ DK] A:专著、论文集、学位论文、报告 [序号] 主要责任者 .文献题名[文献类型标识] .出版地: 出版者,出版年 :起止页码 (可选) [1]刘国钧,陈绍业 .图书馆目录[ M] .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 1957.15-18. B:期刊文章 [序号]主要责任者 .文献题名[ J] .刊名,年,卷(期) :起止页码 [1]何龄修 .读南明史[ J] .中国史研究, 1998,(3):167-173. [2]OU J P ,SOONG T T ,et al.Rec
《传质与分离设备操作与控制(高等职业教育应用化工技术专业教学资源库建设项目规划教材)》 编著者陈则立。
本书主要内容包括精制提纯工业酒精、净化分离工业有害废气、旋转闪蒸干燥玉米淀粉、净化处理石油工业污水、回炼油芳烃萃取五个项目。本书以实际的工程项目为引导,阐述了各种传质与分离过程的共性内容和工程应用技术,把传质过程的基本原理、工程实例、操作规程等融会贯通,强调理论性和实践性的有机结合。教材每章均编入学习目标、学习任务、例题、复习与思考、习题、本章小结等。
分离器传统控制
油气两相分离器
油气两相分离器将油气混合物来液分离成单一相态的原油和天然气,压力由天然气出口处的压力控制阀控制,液面由控制器控制的出油阀调节。
天然气出口处的压力控制阀通常是自力式调节阀或配套压力变送器、控制器、气源的气动薄膜调节阀等。出油阀通常为配套液位传感器、控制器、气源的气动薄膜调节阀或浮子液面调节器操纵的出油调节阀等。
有的油气两相分离器是用气动薄膜调节阀控制分离器的压力,用浮子液面调节器操纵出油阀控制分离器液面。
油气水三相分离器
油气水三相分离器在油井产物进行气液分离的同时,还能将原油中的部分水分离出来。 随着油田的开发,油井产出液的含水量逐渐增多,三相分离器的应用也逐渐增多。结构不同,三相分离器的控制方法也不同。两种典型分离器的控制原理如下:
(1)油气水混合物进入分离器后,进口分流器把混合物大致分成汽液两相,液相进入集液部分。集液部分有足够的体积使自由水沉降至底部形成水层,其上是原油和含有较小水滴的乳状油层。原油和乳状油从挡板上面溢出。挡板下游的油面由液面控制器操纵出油阀控制于恒定的高度。水从挡板上游的出水口排出,油水界面控制器操纵排水阀的开度,使油水界面保持在规定的高度。分离器的压力由设在天然气管线上的阀门控制。
(2)分离器内设有油池和挡水板。原油自挡油板溢流至油池,油池中油面由液面控制器操纵的出油阀控制。水从油池下面流过,经挡水板流入水室,水室的液面由液面控制器操纵的出水阀控制。(二)传统分离器液位和压力控制中存在的问题 分离器定压控制中,天然气管线上的压力控制阀对天然气进行一定程度的节流,以保证分离器内压力的稳定。气量减小或者气出口处压力降低时,阀门节流程度增加;反之,阀门节流程度减小。 分离器液面控制中,油水出口阀门也对液体进行节流。液量增大时,节流程度减小;液量小时,节流程度加强,以使液面保持稳定。
为保证液量较大的情况下能够正常排液,分离器具有较高的压力。但是在液量减小时,必须通过油水出口阀对液体节流,使液面不至于降低。因此生产中,分离器一般在较高的压力下工作,液相阀门处于节流状态。
分离器压力过高影响分离器的进液,使中转站或计量站的输出口以及井口回压增高,不利于输油。我国的油井多为机械采油,井口回压升高,增加了采油的能源消耗。此外,在较高压力下油中含有的饱和溶解气,在出油阀节流后,压力下降时,从油中分离出来,易使下游流程中的油泵产生气浊。因此较高的分离器压力不但影响油气的分离效率,增加生产能耗,而且影响安全生产。
分离器变压控制
浮子液面控制器带动两个调节阀,一个调节阀控制天然气,另一个调节阀控制原油,实现原油和天然气出口处阀门的联合调节。当浮子上升时,连杆机构使气路调节阀的开口减小,油路调节阀的开口增大;反之,当浮子下降时,连杆机构将使气路调节阀的开口增大,油路调节阀的开口减小。通过改变调节阀的开度,改变天然气和原油的相对流量,对分离器的液面进行控制。这种控制方法不对分离器的压力进行定值控制,分离器的压力为天然气出口处或液体出口处的压力与天然气调节阀或液体调节阀前后的压力差之和。当气量和液量以及分离器下游压力变化时,分离器的压力是变化的,所以这种控制方法为变压控制。
变压力液面控制在油气两相分离器中的应用
进出油气分离器的液量和气量不变时,液面稳定在某一位置上;当进入分离器的液量或气量发生变化,而使液面上升时,浮子连杆机构将使天然气调节阀的开口关小,原油调节阀的开口开大,使排气量减小而排液量增大,直到进出分离器的液量和气量相等时,液面将重新稳定在一个较原来高的位置上;当进入分离器的液量或气量发生变化,而使液面下降时,浮子连杆机构将使天然气调节阀的开口开大,原油调节阀的开口关小,使排气量增大而排液量减小,直到进出分离器的液量和气量相等时,液面将重新稳定在一个较原来低的位置上。这样随着进入分离器的液量或气量发生变化,浮子连杆机构带动调节阀产生相应的动作,从而使液面保持相对稳定。
变压力液面控制在油气水三相分离器中的应用
(1)变压力液面控制在油气水三相分离中的应用。原油液面的控制与油气分离器的液面控制相同,油水界面由油水界面控制器操纵的排水阀控制。
(2)变压力液面控制在油气水三相分离器中的应用。油池的液面由其液面控制器操纵的原油调节阀和天然气调节阀控制,水池的液面由其液面控制器操纵的出水调节阀和天然气调节阀控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