釜式重沸器等要求工艺安装给定高度,安装在高基础上或框架上,重沸器的配管设计图完成后,要由工艺设计人校对配管的压力损失及再次确认塔与重沸器的相对高度。
立式重沸器的安装高度可根据它与塔的N.L的相对高度决定。塔的N.L与重沸器的相对高度关系主要依据工艺提出的委托资料。
(1)管道必须有足够的柔性,以补偿在各种工况下设备和管道的热膨胀
(2)当重沸器管口同塔的管口对接时,如荷载条件允许,则最好在塔体上设支架支承重沸器,而且支架的位置及形式应能满足塔体及管道膨胀所产生的位移及荷载要求
(3)配管时应留出重沸管束在原地拆卸所需的空间
(4)对壳体上带膨胀节的单程固定管板式换热器,在进行配管,柔性分析及设备的支撑设计时,应考虑该膨胀节的影响
(5)当重沸器的长度与直径之比( L/D)大于6.0时,宜设导向支架
(6)当重沸器的阀门和盲板离地评3m以上,应在塔上设置平台
重沸器用于使装置中冷凝了的液体再度加热,使其蒸发。通常有热虹吸式和釜式
(1)重沸器(也称再沸器)顾名思义是使液体再一次汽化。它的结构与冷凝器差不多,不过后者是用来降温,而重沸器是用来升温汽化。
(2)重沸器多与分馏塔合用:重沸器是一个能够交换热量,同时有汽化空间的一种特殊换热器。在重沸器中的物料液位和分馏塔液位在同一高度。从塔底线提供液相进入到重沸器中。通常在重沸器中有25-30%的液相被汽化。被汽化的两相流被送回到分馏塔中,返回塔中的气相组分向上通过塔盘,而液相组分掉回到塔底。 物料在重沸器受热膨胀甚至汽化,密度变小,从而离开汽化空间,顺利返回到塔里,返回塔中的气液两相,气相向上通过塔盘,而液相会掉落到塔底。由于静压差的作用,塔底将会不断补充被蒸发掉的那部分液位。
重沸器的作用:
使精馏塔底液相重组分气化,气相向上流动,与从回流罐下来的轻组分液相在塔板或填料层上进行多次部分气化和部分冷凝,从而使混合物达到高纯度的分离。
4.5.1 第4章 流量计量 章节4.5 安装 蒸汽和冷凝水系统手册 4.5 安装 4.5.2 第4章 流量计量 章节4.5 安装 蒸汽和冷凝水系统手册 安 装 流量计的制造商应随产品提供安装要求,如流量计上下游所需要的最短直管段长度。通常流量计的供 应商都能提供其流量计的安装要求。 统计表明至少有三分之一的流量计问题是由于安装不当引起的。一台流量计,即使设计和制造良好, 但如果对安装和蒸汽系统的布置不够重视,仍然会产生问题。 蒸汽品质 干燥的蒸汽 在计量点,蒸汽应尽可能保持干燥。在第 4.4 节中已经介绍了湿蒸汽可能会导致计量不 准,并损坏某些类型的流量计。获得干燥蒸汽 的简单有效方法是在流量计的上游安装汽水分 离器。进入分离器的水分撞击在挡板上,水滴 沿挡板流向底部,并通过合适选型的疏水阀排 出。独立的实验表明,使用一个如图 4.5.1 所示 的高效汽水分离器,可以在很大的流量范围
《技术与计量安装》第五章通用工程安装:风机的分类与性能 关键知识点三:风机 (一)风机的分类与性能 风机是用于输送气体的机械,它是把驱动机的机械能转变为气体能量的一种机械。 风机种类繁多,各有其不同的结构特点和适用范围。 1.风机的种类 (1)按作用原理分类。根据使气体增压的作用原理不同,把风机分为容积式和透 平式(又称叶片式)两大类(见图 5.1.2 )前者是依靠在气缸内做往复或旋转运动的活 塞的作用, 使气体的体积缩小而提高压为。后者是通过旋转叶片把机械能转变成气体的 压力能和速度能,随后在固定元件中使部分的速度能进一步转化为压力能。 (2)按产生压力的高低分类。根据排出气体压力的高低,风机又可分为:通风机 (排出气体压力≤ 14.7kPa)、鼓风机( 14.7kPa350kPa) (3)通风机分类。按结构形式不同可分为离心式通风机和轴流式通风机。 (4)鼓风机的分类。鼓风机的种类较少
(l)明火加热的重沸器与塔的间距,应按防火规范中加热炉与塔的间距要求布置;
(2)用蒸汽或热载体加热的卧式重沸器应靠近塔布置,并与塔维持一定高差(由工艺设计确定),二者之间的距离应满足管道布置要求,重沸器抽管束的一端应有检修场地和通道;
(3)立式重沸器宜用塔作支撑布置在塔侧,并与塔维持一定高差(由工艺设计确定)。其上方应留有足够的检修空间;
(4)一座塔需要多台并联的立式重沸器时,重沸器的位置和安装高度,除保证工艺要求外,尚应满足进出口集合管的布置要求并便于操作和检修。
(l)明火加热的重沸器与塔的间距,应按防火规范中加热炉与塔的间距要求布置;
(2)用蒸汽或热载体加热的卧式重沸器应靠近塔布置,并与塔维持一定高差(由工艺设计确定),二者之间的距离应满足管道布置要求,重沸器抽管束的一端应有检修场地和通道;
(3)立式重沸器宜用塔作支撑布置在塔侧,并与塔维持一定高差(由工艺设计确定)。其上方应留有足够的检修空间;
(4)一座塔需要多台并联的立式重沸器时,重沸器的位置和安装高度,除保证工艺要求外,尚应满足进出口集合管的布置要求并便于操作和检修。
(1)明火加热的重沸器与塔的间距,应按防火规范中加热炉与塔的间距要求布置;
(2)用蒸汽或热载体加热的卧式重沸器应靠近塔布置,并与塔维持一定高差(由工艺设计确定),二者之间的距离应满足管道布置要求,重沸器抽管束的一端应有检修场地和通道;
(3)立式重沸器宜用塔作支撑布置在塔侧,并与塔维持一定高差(由工艺设计确定)。其上方应留有足够的检修空间;
(4)一座塔需要多台并联的立式重沸器时,重沸器的位置和安装高度,除保证工艺要求外,尚应满足进出口集合管的布置要求并便于操作和检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