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名 | 泽泻蕨属 | 拉丁学名 | Hemionitis L. [1] |
---|---|---|---|
二名法 | Hemionitis L. | 界 | 植物界 |
门 | 真蕨亚门 | 纲 | 薄囊蕨纲 |
目 | 水龙骨目 | 科 | 裸子蕨科 |
铁线蕨分布广泛,容易培养,是观察蕨类生活史的好材料。将经过低温处理(4℃)的铁线蕨成熟孢子接种到培养基上,在光照培养箱中培养45 d左右,孢子萌发后长成配子体,培养60 d左右,颈卵器内的受精卵萌发长出幼孢子体。将铁线蕨孢子接种到花盆内的土壤上,在室内培养2~3个月长成配子体,培养4~5个月长出幼孢子体。将培养基上的幼孢子体移栽到花盆土壤中可在室内长期培养,四季常青,孢子囊陆续分化、成熟。
电镜下观察并研究了假瘤蕨属植物的叶片附属结构.报道了蜡质颗粒、片层、柔毛和鳞片.叶片附属结构在数量及性质上的差别显示出种类与环境的适应性不同.结果表明,假瘤蕨属植物中土生的种类具有较多的蜡质颗粒、柔毛及鳞片,而附生的种类具有较多的颗粒及片层,这些叶片特征均与亚热带常绿阔叶林的生态环境相适应.
# |
描述 |
中文名 |
拉丁名 |
---|---|---|---|
1 |
叶近二型,单叶,卵形或长圆形,基部心脏形或戟形,叶脉网状。 |
泽泻蕨属 |
Hemionitis L. |
2 |
叶一型,一至三回羽状(凤丫蕨属的幼叶通常为披针形单叶);叶脉分离或仅在近叶边处联结,如为网状,则仅在主脉两侧形成一、二网眼或1-3行网眼,网眼外的小脉分离。 |
||
3 |
叶片下面被白粉。 |
粉叶蕨属 |
Pityrogramme Link |
4 |
叶片下面不被白粉。 |
||
5 |
叶一至二回羽状,软革质,下面密被黄棕色、有粗筛孔的覆瓦状鳞片或长绢毛。 |
金毛裸蕨属 |
Gymnopteris Bernh. |
6 |
叶一至三回羽状,草质或纸质,下面光滑或稍被多细胞柔毛。 |
||
7 |
小形植物,高一般不到10厘米,叶片羽状细裂,幼叶为团扇形。 |
翠蕨属 |
Anogramma Link |
8 |
大形植物,高达1米左右;叶片羽状片裂,单羽片或小羽片通常长超过10厘米,宽1厘米以上,披针形。 |
凤丫蕨属 |
Coniogramme Fee |
裸子蕨科形态特征
陆生中小型植物。根状茎横走、斜升或直立,有网状或管状中柱,被鳞片或毛。叶远生、近生或簇生,有柄、柄为禾秆色或栗色,有U形或圆形维管束;叶片一至三回羽状(罕为单叶而基部为心脏形或戟形),多少被毛或鳞片(罕为光滑),草质(罕为软革质)。绿色,罕有下面被白粉(如粉叶蕨属);叶脉分离,罕为网状(如泽泻蕨属)、不完全网状(如凤丫蕨属部分种)或仅近叶边连结(金毛裸蕨的部分种),网眼不具内藏小脉。孢子囊群沿叶脉着生,无盖;孢子四面型或球状四面型,透明,表面有疣状、刺状突起或条纹,罕为光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