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 名 | 重大基础设施建设设计管理 | 作 者 | 刘武君 |
---|---|---|---|
出版社 | 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 | 出版时间 | 2009年1月1日 |
全书内容主要分“设计管理概论”和“设计管理手法”两大部分。设计管理概论部分,首先分析了设计管理的概念,然后比较全面地讨论了设计管理的参与者、设计管理的模式、设计单位的选定、设计取费的管理、设计合同的管理、设计审查制度、设计管理的组织结构、项目经理制度等设计管理制度。设计管理手法部分,主要结合实践案例,进行分析提炼,针对设计管理过程创造性地提出了九大设计管理手法:边界管理法、风险管理法、生命成本法、功能价值法、目标价值法、标准监控法、系统思维法、科技放大法、综合激励法。
刘武君,1984年毕业于清华大学建筑系,现任上海机场(集团)有限公司总工程师、上海机场建设指挥部总工程师、上海虹桥综合交通枢纽工程建设指挥部总工程师。兼任清华大学、同济大学、中国民航大学教授。曾任上海申通集团有限公司总工程师、上海磁浮交通发展有限公司总工程师、国家磁浮交通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副主任等职。
字 数: 200000
版 次: 1
页 数: 168
1 开 本: 16开
印 次: 1
纸 张: 胶版纸
S B N : 9787532395453
包 装: 平装
所属分类: 图书 >> 建筑 >> 市政工程
(一)城市基础设施建设费的征收基数,以批准的年度投资计划的建筑面积(包括地下建筑面积)为准。 (二)城近郊区内的建设项目,住宅每平方米160元,非住宅每平方米200元。 (三)远郊区县征收标准...
基础设施建设加快推进 8月的持续高温挡不住太仓市高新技术产业园建设的步伐,记者在胜泾村附近看到,推土机、压路机声音轰鸣,一条宽阔大路在不断延伸,路边新入园的南仓金属、金菱仪表、铭铨环保等项目建设正如火...
(一)城市基础设施建设费的征收基数,以批准的年度投资计划的建筑面积(包括地下建筑面积)为准。(二)城近郊区内的建设项目,住宅每平方米160元,非住宅每平方米200元。(三)远郊区县征收标准由各区、县人...
管理是艺术,是因为管理决策要比技术决策更依赖于直觉, 更依赖于经验的积累,更依赖于信息综合,更依赖于合作,同时也更具有不确定性,更取决于人为因素,更受外部因素变化的影响。因此,因时因地制宜、因人因事求解永远是管理的不变法则。
管理是艺术,体现在它不同于技术的面面俱到,真伪、对错分明 它要求我们抓住重点,抓住事物的主流,要分清问题的轻重缓急。管理有别于技术还在于它允许系统中有不和谐因素酌存在,只要不影响整体的平衡。而这在技术工作的原则中是绝对忌讳的。因此.以我的工作经验、要做好管理工作一定要做到“抓大放小、求同存异”。
前言
上篇 设计管理概论
第一章 设计管理的概念
一、设计管理的定义
二、为什么需要专业的设计管理
三、设计管理的内容
四、设计管理的意义
五、设计管理的定位
第二章 设计管理制度
一、设计管理的参与者
二、设计管理的模式
三、设计单位的选定
四、设计取费的管理
五、设计合同的管理
六、设计审查制度
七、设计管理的组织结构
八、项目经理制度
下篇 设计管理手法
第三章 边界管理法
一、边界要尽可能的少,要减少管理者的工作量
二、边界的划分要与管理者的整合能力相适应
三、边界的划分要与管理对象的实际情况相结合
四、边界划分要与建设管理、运营管理、资产管理相结合
五、边界的划分也会影响管理机构的设置
第四章 风险管理法
一、分散风险
二、使用成熟技术
三、使用有经验者,包括成功者、失败者
四、要制订详尽可行的实施计划
第五章 生命成本法
一、项目的全生命周期成本
二、项目的全生命成本的控制
第六章 功能价值法
一、分析功能需求要究极彻底
二、设计理念要与时俱进
三、功能要求要以人为本
四、功能要与价值相匹配
五、最低功能需求与舒适性需求的关系
第七章 目标价值法
一、设立投资和设计的目标
二、采用相似或相同的“标杆项目”
三、确定投资总额或单价
……
第八章 标准监控法
第九章 系统思维法
第十章 科技放大法
第十一章 综合激励法
结语
案例目录
图表目录
2000年以来,应各有关单位的邀请,笔者先后在国家有关部委和协会的各种培训班、上海市的许多设计单位以及清华大学、同济大学等高校以“设计管理”为题进行了近20场讲座。这期间,吴良镛院士、林知炎教授都建议笔者把所讲的内容整理成书。但笔者两次着手都深感这些内容还很不完善,从而中止了写作。2007年,笔者又一次以“重大基础设施建设中的设计管理”为题在同济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讲了5次,在顾承东博士、黄翔博士、谭晓洪硕士的帮助下,终于整理出了讲义稿。2100433B
有专家预言:\"21世纪是城市的世纪\
根据市政基础设施建设工期短、相关规范不全、行业标准与国家标准不统一、施工难度大、施工随意性大等特点,对如何做好市政基础设施建设施工阶段的质量管理与控制进行探讨,我们该如何发现这些问题并且找到解决问题的办法,对于促进我国城市化进程、提高城市生活品质有着重大的意义。
《重大基础设施建设项目策划》以虹桥综合交通枢纽为主体案例,同时采用上海虹桥国际机场、浦东国际机场、上海磁浮交通发展有限公司、深圳轨道交通3号线等一些单项案例,将理论探讨和案例分析相结合,提出了重大基础设施建设项目策划的概念。在国外相关案例研究的基础上,按照项日策划的内容——设施功能与功能定位策划、设施规模与设施布局策划、设施区分与开发模式策划、项目公司治理模式策划、投融资模式策划、建设管理模式策划、运营管理模式策划等展开,最后总结了项目策划的定律和虹桥综合交通枢纽项目策划的成果。
《重大基础设施建设项目策划》对综合交通枢纽项翻策划,以及交通基础设施规划、设计、投融资、建设、运营、管理等专业人员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也可供大专院校相关专业师生参考阅读。
第1章 项目策划概述
1.1 关于策划的几个概念
1.2 项目策划的定义
1.3 项目策划的意义
1.3.1 项目策划的必要性
1.3.2 项目策划与规划设计
1.3.3 项目策划与设计管理
1.4 项目策划的基本内容
第2章 相关案例研究
2.1 法兰克福机场
2.2 斯基辅机场
2.3 名古屋车站
2.4 东京新宿车站
2.5 启示
第3章 设施功能与功能定位策划
3.1 项目的产生
3.1.1 虹桥综合交通枢纽项目的产生
3.1.2 虹桥国际机场2005年规划修编
3.2 项目功能的策划
3.2.1 功能目标的策划
3.2.2 功能定位的策划
3.2.3 功能内容的策划
3.2.4 设施在枢纽内的功能与运行定位策划
3.3 在城市中的定位策划
3.3.1 虹桥综合交通枢纽地区在城市中的定位
3.3.2 优先发展与服务长三角相关的产业
3.3.3 相关产业的开发时序
3.4 在区域网络中的定位策划
3.4.1 虹桥综合交通枢纽地区在区域中的定位
3.4.2 虹桥综合交通枢纽地区的功能定位
3.4.3 枢纽地区开发对区域发展的影响力分析
3.5 环境保护策划
第4章 设施规模与设施布局策划
4.1 项目规模的策划
4.1.1 需求推测法
4.1.2 容量策划法
4.1.3 类比策划法
4.1.4 虹桥综合交通枢纽的规模策划
4.2 核心设施的布局策划
4.2.1 布局策划的依据
4.2.2 平面布局策划
4.2.3 空间布局(换乘)策划
4.3 关联设施的布局策划
4.3.1 道路交通设施布局策划
4.3.2 轨道交通设施布局策划
4.3.3 静态交通设施策划
4.3.4 配套设施的布局策划
第5章 设施区分与开发模式策划
5.1 设施的构成与分类
5.2 开发模式策划
5.2.1 开发运作的理论基础
5.2.2 虹桥综合交通枢纽开发运作模式策划
5.2.3 区分策划模式
5.3 资金运作模式策划
5.3.1 建设投资平衡策划
5.3.2 运行费用平衡策划
5.3.3 资金流策划
5.4 土地开发规模的策划
5.4.1 测算流程
5.4.2 设施规模设定
5.4.3 土地开发规模
第6章 项目公司治理模式策划
6.1 项目公司组建的策划
6.2 项目公司定位的策划
6.3 项目公司组织的策划
6.4 项目公司治理模式的动态策划
第7章 投融资模式策划
7.1 投资分工(社会融资)策划
7.2 市场融资的策划
7.3 运行管理与融资策划
第8章 建设管理模式策划
8.1 业主管理模式策划
8.2 规划设计管理模式策划
8.3 进度管理策划
8.4 施工管理模式策划
8.5 设备采购模式策划
8.6 管理信息平台策划
第9章 运营管理模式策划
9.1 运营管理模式策划
9.1.1 运营管理的设施分析(物理)
9.1.2 运营管理的内容分析(事理)
9.1.3 运营管理的模式策划(人理)
9.1.4 运营管理推荐模式的分析
9.1.5 运行指挥机制
9.1.6 枢纽地区行政管理机制
9.2 经营模式策划
9.2.1 成本分析
9.2.2 经营模式比较
9.2.3 服务模式策划(服务采购)
9.2.4 盈利模式策划(商业开发策划)
9.3 运营创意策划
9.3.1 运营创意的产生
9.3.2 运营创意的深化
9.3.3 运营创意的实施
9.4 运行培训策划
9.4.1 运行手册编制
9.4.2 维护手册编制
9.4.3 安全手册编制与防灾策划
9.4.4 培训计划的编制与实施
结语
参考文献2100433B
本书旨在建立设计管理学的学科理论体系和研究框架结构。设计管理学是一门交叉学科,它属于艺术管理学的嫡系,即是艺术学门类中设计学的一支,又是管理学门类中工程管理学和文化管理学的一支,而与之产生最直接关联的两门学科毫无疑问是设计学与管理学。于是政府管理、行会管理、企业管理、直至具体的细微管理知识都应当涵盖其中。
正是从大处着眼,我们才将设计管理的原则、设计管理的方法、设计管理的意义、设计管理者、设计管理对象、设计管理手段、设计目标管理、设计过程管理、设计评价管理当成设计管理学提纲挈领式的核心性理论构架。一切伸发出去的设计管理类的知识体系皆由此纲目出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