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名 | 轴承外圈PIIID复合处理的强化层均匀性及强化机理研究 | 依托单位 | 哈尔滨工业大学 |
---|---|---|---|
项目类别 | 青年科学基金项目 | 项目负责人 | 王浪平 |
采用全方位离子注入与沉积(PIIID)技术强化处理GCr15材料,计算试件在承受接触载荷时亚表面层的应力/应变分布,综合接触疲劳寿命测试结果,借鉴接触疲劳寿命预测经验公式得到PIIID强化处理后预测接触疲劳寿命的数学模型。采用脉冲高压自辉光放电技术实现内表面PIIID复合强化处理,并对这一过程进行数值模拟,研究工艺参数对内部等离子体形成过程的影响规律,获得提高等离子体密度分布均匀性的工艺途径。利用高结合力类金刚石(DLC)膜强化处理能够大幅度提高轴承材料接触疲劳寿命的优点,采用内表面PIIID复合处理方法实现轴承外套圈滚道表面均匀的高能离子注入与沉积,并根据接触疲劳寿命预测的理论模型设计所合成的DLC膜应该具备的结构和性能参数,优化轴承外套圈滚道的内表面PIIID复合处理工艺,获得具有高接触疲劳寿命的强化层,为大幅度提高国产轴承性能和使用寿命提供一种可靠的技术途径。 2100433B
批准号 |
50601010 |
项目名称 |
轴承外圈PIIID复合处理的强化层均匀性及强化机理研究 |
项目类别 |
青年科学基金项目 |
申请代码 |
E0103 |
项目负责人 |
王浪平 |
负责人职称 |
教授 |
依托单位 |
哈尔滨工业大学 |
研究期限 |
2007-01-01 至 2009-12-31 |
支持经费 |
28(万元) |
钢或铸铁:座孔公差 N6(N7)座孔壁厚小于6mm或有色金属:座孔公差 R6(R7)轴公差:h5(h6)
一、加工方法: 一般采用开缝外圈向心关节轴承及其加工方法,该轴承由外圈、内圈、密封圈组成,内、外圈均采用渗碳钢制造,且均为心部较软,外表面较硬。该轴承加工方法是,外圈采用双开缝型式,在轴承外圈准...
一、加工方法: 一般采用开缝外圈向心关节轴承及其加工方法,该轴承由外圈、内圈、密封圈组成,内、外圈均采用渗碳钢制造,且均为心部较软,外表面较硬。该轴承加工方法是,外圈采用双开缝型式,在轴承外圈准...
用等离子体浸没离子注入与沉积(PIIID)复合强化新技术在AISI52100轴承钢基体表面成功合成了硬而耐磨的氮化钛薄膜。膜层表面的化学组成和相结构分别用X射线衍射(XRD)和X射线光电子能谱(XPS)表征;膜层表面的原子力显微镜(AFM)形貌显示出TiN膜结晶完整,结构致密均匀。XRD测试结果表明,TiN在(200)晶面衍射峰最强,具有择优取向。Ti(2p)的XPS谱峰泰勒拟合分析揭示出,Ti(2p1/2)峰和Ti2p3/2峰均有双峰出现,表明氮化物中的Ti至少存在不同的化学状态;N(1s)的XPS谱峰在396.51,397.22和399.01 eV附近出现了三个分峰,分别对应于TiNxOy,TiN和N—N键中的氮原子。结合O(1s)的XPS结果,证实膜层中除生成有稳定的TiN相外,还有少量钛的氧化物和未参与反应的单质氮。整个膜层是由TiN,TiO2,Ti—O—N化合物和少量单质氮组成的复合体系。
Nb Ti 复合高强钢的强化机理研究 刘昌明 , 吴立新 ,郑 华,郑 琳 ( 武汉钢铁 (集团 )公司 研究院 , 湖北 武汉 430080) 摘 要 :通过 EBSD和 TEM 等手段对 0. 08C 1. 60M n 0. 12T i 0. 04Nb高强 钢的强化机理进行研究 ,发现 其组织是细小的中温铁素体加少量 M / A 岛加少量 先共析铁素 体 ,其平均等效晶 粒大小只 有3. 61 m2 , 在铁素体基体上存在纳米级的 ( T i、Nb) ( C、N) 的第二相析出 ,只是钢板中部与 1/ 4厚度相比 , 尺度 略小 , 数量略多。 关键词 : Nb T i; 高强钢 ; 第二相析出 ;强化机理 中图分类号 : T F57 文献标识码 : A 文章编号 : 1001 1447( 2010) 06 0022 03 Strengthening mechanism of Nb T
由于传统换热介质的热容量和导热系数较小以及普通换热设备的换热效率低下,严重影响换热设备换热效率的提升。本项目将纳米流体与不同强化结构的换热面相结合应用于光热转换、换热器、电子元件冷却等领域的换热设备中,对纳米流体与强化传热面的耦合传热特性及强化机理进行研究。针对光热转换的腔体,本项目建立了纳米流体流动与传热的两相格子Boltzmann模型,研究了纳米颗粒间的相互作用机理和纳米颗粒在腔体内的分布规律,揭示了纳米颗粒粒径对流动与传热的影响规律,结果发现布朗力的数量级远远大于颗粒间其它的作用力,在强化换热方面起着决定性的作用,纳米颗粒主要分布在腔体的上部或者中部,粒径越小越有利于强化传热,这对光热转换腔体内传热介质及工况的选择、传热机理的解释及强化传热的方向提供了一定的指导意义。针对换热器,本项目配制了不同种类的纳米流体,提出了一种基于紫外分光光度计的稳定性检测方法-透过比法,该方法是一种定量检测方法,与定性的沉淀法相比,具有更加准确的优势。本项目将配制的纳米流体与各种强化结构的换热管相结合,研究了不同结构的强化换热面、纳米颗粒组分对流动与传热的影响,发现强化结构与纳米流体的结合大大提升了换热效果,同时也大大增加了其流动阻力。为了能够客观、综合地评价这些强化技术,引入了火用效率,但是传统的火用效率需要针对每一个物理问题进行模型建立及公式推导,过程繁琐。本项目提出并建立了一种统一的火用效率评价准则图,与传统的火用效率评价相比,本项目的火用效率评价准则图适用范围更广,只要涉及到强化手段,该评价准则均可适用,并且不再需要单独推导和建模,这对于以后新的强化技术在能的品质上的综合评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针对电子元件冷却,本项目研究了不同的强化换热面与纳米流体的结合,结果发现最大纳米颗粒组分的冷却效果不是最好,而是存在一个临界组分,这对于电子元器件冷却表面结构的设计、传热介质及工况的选择提供了一定的指导意义。
由于传统换热介质的热容量和导热系数较小以及普通换热管道的换热效率低下,严重影响换热设备换热效率的提升。本项目将不同颗粒结构的纳米流体与强化换热管相结合应用于换热设备中,对强化换热管内纳米流体耦合传热特性及强化机理进行研究,用于提高换热设备的换热效率。研究内容主要包括:将纳米颗粒微观结构的影响引入颗粒间相互作用力模型中,建立更高精度的纳米流体颗粒间相互作用力模型;耦合纳米颗粒间主要相互作用力和强化换热管主要结构参数,完成高阶复杂湍流模型的降阶处理,建立强化换热管内纳米流体湍流流动与传热的格子Boltzmann模型;研究纳米颗粒间的相互作用机理和纳米颗粒的分布规律;揭示纳米颗粒间相互作用力与强化换热管结构的耦合强化换热机理;分析纳米颗粒的微观结构对纳米流体稳定性和湍流流动与传热特性的影响,建立传热学与动力学特性的评价体系。该项目对于丰富纳米流体强化换热机理的研究、推动其应用有重要意义。
在传热中,单位时间内的换热量Q与冷热流体的温度差Δt及传热面积A成正比,即Q=KAΔt式中,K为传热系数,是反映传热强弱的指标。从上式可以看出,增大传热量可以通过提高传热系数、扩大传热面积和增大传热温差3种途径来实现。
从强化的传热过程来分,可分为导热过程的强化、单相对流传热过程的强化、沸腾传热过程的强化、凝结传热过程的强化和辐射传热过程的强化。从提高传热系数的各种强化传热技术来分,可分为有功技术和无功技术,也将其称为有源强化技术和无源强化技术,主动式强化技术和被动式强化技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