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名 | 桩承式加筋路堤性状及在软基道路工程中的应用 | 依托单位 | 浙江大学 |
---|---|---|---|
项目负责人 | 陈仁朋 | 项目类别 | 青年科学基金项目 |
高速公路的拓宽将成为今后我国高速公路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桩承式加筋路堤通过桩和水平加筋体的共同作用加固地基,具有施工快速、沉降易于控制、对老路影响小的优点,很适合于软土地基上拓宽工程和新建工程的建设。本项目通过桩承式加筋路堤的模型试验,建立描述路堤中土拱效应形成机理和加筋体调节路堤沉降、约束地基侧向变形的力学模型。同时与饱和土中群桩的分析模型相结合,形成考虑路堤-水平加筋体-桩-土共同作用的力学模型。研究随时间变化的群桩负摩擦力、桩土荷载分担比以及深厚软土层未打穿时群桩下卧层孔压消散和沉降规律,揭示桩承式加筋路堤的工后沉降发展规律。在考虑既有道路地基处理方法的基础上,分析拼宽荷载对既有道路附加沉降的影响。通过现场监测,最终提出控制新老路沉降及差异沉降的桩承式加筋路堤的设计方法。本项目的研究将为我国深厚软土地区新建高速公路及其拓宽工程的地基处理提供新的设计理论和方法。 2100433B
批准号 |
50308026 |
项目名称 |
桩承式加筋路堤性状及在软基道路工程中的应用 |
项目类别 |
青年科学基金项目 |
申请代码 |
E0809 |
项目负责人 |
陈仁朋 |
负责人职称 |
教授 |
依托单位 |
浙江大学 |
研究期限 |
2004-01-01 至 2006-12-31 |
支持经费 |
24(万元) |
这个设计图中一般把手井设计在土建工程图中,二室外工程在手井的位置并没有什么不同,什么设备也没用,手井应该是电缆进户最后的一个井,可能是为了住宅电缆维修以后更方便抽线和穿线用的,至于检查,没有设备在手井...
北邮固定比值。 但是,道路工程最多,站到70以上,排水在20左右,绿化在10%以内。 仅供参考
混凝土地面由于厚度不同混凝土含量也是要换算的是不是混凝土含量没有换算的事,或者那地方输入的数值有问题仔细检查一下。
以工程实例为依托,介绍了桩承式加筋路堤的一种简化计算方法,采用高强预应力混凝土管桩疏桩布置,高强土工格室进行加筋补强,以工后沉降做为主要设计控制因素,以期为今后类似工程提供设计参考。
桩承式路堤是近年来发展起来的一种有效的控制路堤工后沉降的方法,具有沉降小,施工方便,质量可靠等优点。结合工程实例,简要介绍了桩承式路堤的的特点及设计方法,供工程技术人员参考。
前言
1 绪论
1.1 引言
1.2 桩承式加筋路堤在高速公路软基处理中的应用现状
1.2.1刚性桩复合地基研究现状
1.2.2桩承式加筋路堤加固高速公路软土地基应用现状
1.3 路堤荷载下刚性桩复合地基研究现状
1.3.1桩(帽)一土之间荷载分配规律
1.3.2柔性荷载下桩土共同作用分析
1.3.3 刚性桩复合地基承载特性分析
1.3.4桩承式加筋路堤沉降计算
1.3.5路堤荷载下刚性桩复合地基设计方法
1.4存在的问题
1.5研究思路及内容
参考文献
2 路堤桩力学性状与荷载传递规律分析
2.1引言
2.2路堤桩单桩性状分析
2.2.1不带帽的单桩复合地基力学性状分析
2.2.2带帽单桩复合地基性状分析
2.3桩承式加筋路堤土拱效应研究
2.3.1荷载传递机理分析
2.3.2多拱计算理论
2.3.3公式计算结果验证
2.3.4三维有限元模型及结果分析
2.4本章小结
参考文献
3 桩承式加筋路堤桩一桩帽一土共同作用分析
3.1引言
3.2有限层分析方法简介
3.2.1物理模型和边界条件
3.2.2层元分析
……
4 软土地基中路堤桩承载性能分析
5 桩承式加筋路提的变形规律及其计算预测方法
6 桩承式加筋路堤的设计方法与应用
7 结论与展望2100433B
建于东部沿海地区的高速公路地基经常遇到淤泥、淤泥质粘土等饱和软粘土的不良地质条件。软土的物理、力学性质很差,具有高含水量、高压缩性、低强度等特点,在工程实践中必须采取特殊的地基处理方法进行处理。当前前软土地基处理方法常用置换、排水固结、灌入固化物、振密挤密、加筋等.主要包含堆载法、真空预压、塑料排水板法、水泥土搅拌桩法、加筋法等等。
上桥头段沉降较大,形成桥面和路面的高差,产生“桥头跳车”现象。采用水泥搅拌桩等方法处理桥头段软土地基,对于深厚软土地基,其加固深度受到限制。桩承式加筋路堤具有施工质量易控制、施工速度快、工后沉降及不均匀沉降小、处理深度大、
承载力大、造价比较适中等优点,在高速公路软基处理中得到了重视,并有初步的应用,但是缺乏较系统的理论分析研究。
1) 摩擦型桩:
摩擦桩:在承载能力极限状态下,桩顶竖向荷载由桩侧阻力承受,桩端阻力小到可忽略不计;
端承摩擦桩:在承载能力极限状态下,桩顶竖向荷载主要由桩侧阻力承受。
2) 端承型桩:
端承桩:在承载能力极限状态下,桩顶竖向荷载由桩端阻力承受,桩侧阻力小到可忽略不计;
摩擦端承桩:在承载能力极限状态下,桩顶竖向荷载主要由桩端阻力承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