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栽培于低海拔地的河边、村落附近。
竿高8-10米,直径3-5厘米,尾梢弯垂,下部挺直;节间长40-70厘米,绿色,幼时被白蜡粉,并贴生或疏或密的淡棕色刺毛,以后变为无毛,竿壁薄(2-5毫米);节处平坦,无毛;分枝常自竿中下部第七节至第十一节开始,以数枝乃至多枝簇生,中央1枝略微较粗长。
箨鞘早落;革质,硬而脆,稍有光泽,背面近基部贴生暗棕色刺毛,先端稍向外缘倾斜而呈不对称的宽拱形,箨耳较小,不相等,其末端不外延,边缘具细弱波曲状繸毛,大耳狭长圆形至披针形,稍微向下倾斜,长约1.5厘米,宽4-5毫米,小耳长圆形,不倾斜,其大小约为大耳的一半;箨舌高2毫米,边缘齿裂,或有条裂,被短纤毛;箨片直立,易脱落,卵状狭三角形,其长度约为箨鞘长的2/3或过之,背面近基部处疏生暗棕色刺毛,腹面在脉间被短刺毛或有时近于无毛而粗糙,先端的边缘内卷而成一钻状锐利硬尖头,基部稍作心形收窄,且其宽度约为箨鞘先端宽的2/3。叶鞘无毛,背部具脊,纵肋隆起;叶耳发达,通常呈镰刀形,边缘具弯曲而呈放射状的繸毛;叶舌极低矮,边缘啮蚀状,无毛;叶片线状披针形至狭披针形,一般长9-17厘米,宽1-2厘米,上表面无毛,下表面密生短柔毛,先端渐尖具钻状细尖头,基部近圆形或楔形。
假小穗单生或数枚乃至多枚簇生于花枝各节,鲜时暗紫色,干时古铜色,稍弯,线状披针形,长3-4.5厘米,宽5-8毫米;先出叶宽卵形,长3毫米,具2脊,脊上无毛;具芽苞片2或3片,宽卵形,长3-4.5毫米,无毛,先端急尖具短尖头;小穗含小花5-8朵,顶生小花不孕;小穗轴节间为半圆柱形或扁形,长约4毫米,顶端膨大;颖仅1片,宽卵形,长6毫米,无毛,具21脉,先端急尖具短尖头;外稃椭圆形,长11-14毫米,无毛,具25脉,先端亦急尖具短尖头;内稃披针形,长12-14毫米,常稍长于其外稃,具2脊,脊上无毛,脊间10脉,脊外每边各4脉;鳞被不相等,边缘被长纤毛,前方2片近匙形,长3毫米,后方1片倒卵状椭圆形,长2毫米;花丝细长,花药黄色,长5毫米;子房宽卵球形,直径2毫米,顶端增粗而被短硬毛,基部具子房柄,花柱长0.7毫米,被短硬毛,柱头3,长6-7毫米,羽毛状。成熟颖果未见。
产广东和广西,现西南、华中、华东各地均有引种栽培。
喜阴湿的观赏植物,每3-4天,换一次清水,可放入几块小木炭防腐. 换水改加水 生根后不宜换水,水分蒸发后只能及时加水。常换水易造成叶黄枝萎。加的水最好是用井水,用自来水要先...
大多数箭竹生长在温暖湿润,年平均气温13~19摄氏度,年降水量约为1000mm,空气相对湿度较大的环境里,不需要大量水便可以很好的成长;没有一种竹子能忍受寒冷和干燥的气候条件,但却是高山地区抗风沙的有...
1、秆高7-11米,径达4-6厘米。节间较短而均匀,幼竿密被。出土后的竹笋经25-30天生长,成为幼竹,开始放叶,再经10-20天,幼竿竿形生长即告完成。雷竹有“笋用竹之王”的美称。2、发笋力强。集约...
种中文名:紫斑竹
种拉丁名:Bambusa textilis McClure var. textilis cv. Maculata Chia et al.
种别名 :
科中文名:禾本科
科拉丁名:Gramineae
属中文名:簕竹属
属拉丁名:Bambusa
国内分布:产广东,常栽培于庭园中或农舍附近。模式标本采自广东怀集。
命名来源:【Acta Phytotax. Sin. 26(3): 224.f.1. 1988】
中国植物志:9(1):125
亚属中文名:单竹亚属
亚属拉丁名:Subgen.Lingnania
族中文名:簕竹族
族拉丁名:BAMBUSEAE Trin.
超族中文名:竹超族
超族拉丁名:BAMBUSATAE
亚科中文名:竹亚科
亚科拉丁名:BAMBUSOIDEAE Nees
目中文名:禾本目
目拉丁名:GRAMINALES(POALES)
纲中文名:双子叶植物纲
纲拉丁名:MONOCOTYLEDONEAE
门中文名:被子植物门
门拉丁名:ANGIOSPERMAE
通过80块标准地资料,对赣西北石灰岩地区淡竹生长的立地环境作了比较全面的研究。研究指出:淡竹是一个适应性较强的竹种,赣西北石灰岩地区淡竹的生长环境较差且变化复杂;立地因子对淡竹生长的综合影响非常显著;在众多的立地因子中,坡位、坡形、土层厚度、土壤通气状况、土壤中水解N和全P含量对淡竹生长的影响比较显著。
村庄环境卫生长效管理制度 建立健全农村环境建设长效管理制度, 是确保农村环境长治久洁 的关键,也是解决农村环境工作治难巩固更难的关键。 根据我村实际 情况创建环境卫生考核标准要求, 现将村庄环境卫生长效保洁制度规 范如下: 一、村庄环境建设长效管理制度的四项基本原则 1. 以着眼长远,注重长效为原则。 2. 充分体现以人为本思想,切实把村庄环境整治工作抓紧抓好的原 则。 3. 以治标与治本相结合、建设与管理相结合、专业队伍与群众运动 相结合原则。 4. 能有效改善村庄环境面貌和保护生态为原则。 二、环境卫生保洁队伍制度 1. 道路保洁制度。(1)成立道路保洁小组,增加道路保洁人员,主 要负责本村区域内进村路段,自然村路段及村内居民区、公共活 动区及场所的卫生清扫、垃圾收集、清运工作。 (2)道路地面要 做到无垃圾、无杂草、无堆积物、无积水。村主要道路两侧可视 范围内道路保洁标准执行。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