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组主要为浅海相碎屑岩,薄-中层状为主。上部以灰、灰黑色及灰绿色泥板岩、粉砂岩质页岩为主,夹细砂岩并偶夹砂砾岩透镜体;下部为灰色中厚层状长石石英岩、粗砂岩,含砾砂岩夹泥板岩或细砂岩、粉砂岩。局部地区上部细碎屑岩相变为硅质岩或硅质粉砂岩。在细碎屑岩中产有微古植物:Asperatopsophosphaera bavlensis, A. Umishanensis, A. Gigatea, A. Incrassa, Trachysphaeridium sp., Pseudozonosphaera verrucosa等。在西库鲁克塔格西山口地区,本组底部灰绿色泥板岩中曾获U-Pb (753±30)Ma的全岩等时线年龄(朱杰辰等,1987)。其岩性、厚度均比较稳定,厚度一般在360-560m 左右,仅兴地塔格北坡坷斯坦布拉克到提克布拉大黄等地厚度变大,可达1192m 。
本组与下伏贝义西组多处显示为整合,或相变关系,当一些地区贝义西组火山岩十分发育时(如东库鲁克塔格、玉勒衮布拉克一带)则本组厚度变小。在兴地塔格以南的牙尔当山地区,贝义西组火山岩厚1407.8m,则上部照壁山组缺失,使阿勒通沟组直接不整合于贝义西组火山岩之上。
1957年朱诚顺等在中库鲁克塔格照壁山地区将相当于E. Norin等在西库鲁克塔格所划分的贝义西统,阿勒通沟组等在中库鲁克塔格作了重新厘定,将相当贝义西组的一部分岩层命名为照壁山岩系,其层位含义大体相当于E.Norin所指的贝义西组。故此后曾一度被摒弃而用"贝义西组"代之(吴文奎,1960,高振家,1972,新疆地层表,1976)。1977-1978年高振家、朱诚顺等重新测制了该区层型剖面,将原"照壁山岩系"根据岩性及层序特征作了重新厘定,共分为两套岩性组合,下部仍用贝义西组,代表早期海相火山冰川(杂砾岩)沉积;上部间冰期滨海碎屑岩建造则沿用了照壁山岩系这一名称,改称照壁山组。重新厘定的照壁山组包括不整合或假整合在阿勒通沟组之下,整合于贝义西组之上的一套碎屑岩建造(高振家,1981)。
1957年朱诚顺、叶永正等命名,高振家等(1980)介绍。命名剖面位于新疆尉犁县照壁山(黑山)地区,参考剖面在西山口及玉勒衮布拉克一带。
该组分布范围较广,西自库尔勒以北的喀拉帖肯乌拉山向东到西山口、阿勒通塔格并东延到尉犁县东北部的莫钦库都克、兴地塔格、照壁山、幸格尔塔格、直到鄯善县以南的叶特木布拉克、帕尔岗布拉克、玉勒衮布拉克等地。
编撰者:高振家
作者1:朱诚顺
年份1:1957
作者2:叶永正
年份2:1957
系名:新元古界
溶洞型储层是塔中地区鹰山组岩溶体系中最易识别和发现的储层类型之一,为探讨表生溶洞特征及油气地质意义,根据塔中地区鹰山组表生溶洞的野外露头、钻井、地震、岩性、测井响应等特征,对成像测井资料进行精细刻画,分析鹰山组溶洞类型和溶洞充填样式.结果表明:塔中地区鹰山组溶洞受岩性、岩溶古地貌、裂缝及埋藏改造等因素控制,形成复杂的岩溶体系,溶洞型储层可分为潜流带溶洞、渗流带溶洞和落水洞等3种,包括单旋回充填型、以角砾为主的两段式充填型、泥少砾多的充填样式及多段式复合充填型等.溶洞作为岩溶体系最重要的识别标志和组成部分,研究其类型划分及充填样式对于进一步分析鹰山组岩溶体系的成因具有指导意义.
运用岩石薄片、铸体薄片、电镜照片资料,利用分析统计方法,对鄂尔多斯盆地东部地区山西组山1段储层特征进行研究。研究结果表明:沉积相带的变化是影响本区砂体物性好坏的主要因素,处于不同沉积相环境下的砂体表现出不同的岩石学特征,不同的成岩作用特征具有不同的储集空间特征和储集性能,孔隙结构特征又是砂体物性特征好坏的具体表现形式。
"三坊一照壁,四合五天井"的白族民居建筑中最基本、最常见的型式。其建筑形式也影响到了周边地区的建筑格局:如丽江等地也多见这样的建筑形式。
三坊一照壁在经济条件暂不许可时只盖两坊,此两坊不能对面建盖,必须成曲尺形布置,故形成二坊拐角的平面型式。龙泉东开七队和宅及五一街下段31号牛宅即为此种类型。和宅在农村,正房一坊朝东南,二层,下为居室、上为仓库;朝东北的一坊亦二层,下为畜厩、上为草料楼。二坊相交用八字墙分开。牛宅在城镇,主房一坊朝南,二层;厢房一坊朝东,单层;二坊皆供居住,相交结构上用"头梁合抱柱"。此二例在厢房对面的一坊皆留有余地。这就说明二坊拐角只是一种临时型式,日后经济许可即可补建成三坊一照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