匝道定义
在T型(Y型)互通立交中,通常将相交的主要道路定义为主线,相交次要道路定义为引线,连接引线与主线互通的线路称为匝道。
源自:CARD/1系统在互通立交设计绘图上的应用与开发-《公路》 2003年 刘秋江、张晓元
叉口所谓“匝道”,是指在立交处连接立交上、下道而设置的单车道单方向的转弯道路。匝道的曲线元也是由直线段、圆曲线段和缓和曲线段组成的。
源自:全站仪在公路施工放样中的应用 《山东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1年,邱健壮,解明东,王继芳
在线路立体交叉部位,线路的连接都是由不同种的曲线线形连接而成、称为匝道。由于匝道形式多样、其中桩的坐标计算就非常困难。通过实际操作,摸索出将曲线分成各曲线元的方法来计算中桩坐标,以此来解决匝道各种线型的中桩坐标计算问题。
源自:道路匝道的坐标计算方法 《森林工程》 1999年 王炳升、姜英杰、董永江
T交普遍采用的互通式立体交叉形出入高速公路的连接道路称为匝道,m道的Ⅲ入口处与高速公路连接的平顺性影响着车辆的安全行驶,这里也是高速公路瓦通设计的难点和重点。
源自:高速公路互通式立体交叉设计的几点认识 《中南公路工程》 1994年 许佑顶
进口、出口匝道:进出主干线的附属接驳路段,可以是“平交匝道”,或是“立交匝道”。它是构成道路交流道的主要交通建设。
上、下匝道:进出高架道路,向上或向下行车的附属接驳斜道,通常为“立交匝道”。注:上述二者(1及2项)通常加入了集散道的设计。
直接式匝道(Directional Ramp/Road):将右转车道设于右方。
非直接式匝道(Non-directional Ramp/Road):将左转车道设于右方,设置环道(loop)衔接其他公路。
半直接式匝道(Semi-Directional Ramp/Road):与非直接式匝道相似,但不用环道,改以路线较长、起伏较大的高架道路作为连接匝道。
回转匝道(U-Turn Ramp/Road):U型转向的匝道。
注:以上名词以靠右行驶的道路设计为基础,以靠左行驶的道路设计,仅左右两字互换而已。
【词语】匝道
【读音】zā dào
【翻译】circuit
你好,定义异形柱。
我画图自然地面相对标高-1.05m,车库地标高-1.53,顶0.66,车库与室内地面(±0.000)连成一体,请问我该如何定义楼层,如何画 楼层正常定义即可,车库可以设置为-1层,底标高为-1。53,...
用自定义线定义吧
最小间距(m)\匝道位置 |
驶出-驶入 |
驶入-驶出 |
驶出-驶入 |
驶入-驶出 |
v=80km/h时 v=60km/h时 |
204 154 |
610 458 |
610 458 |
1016 762 |
只出现在部份车流量不高的非架空干线旁。例如在台湾中某些省道等级的快速公路的交流道通常是以“平面交叉”的形式,以其两侧的“匝道”来联系地区道路,其侧车道并兼任为平面交流道的集散道,让快速公路主干线保有直行的路权
是以高架道路、桥梁或“环形绕道”形式,连接主干线内个别的行车线至其他主干线或邻近的辅路。“立交匝道”的好处,是比“平面匝道”可节省路面的占用面积(在同一面积的土地之上,形成两层甚至多层道路交叠的结构);但其缺点,就是它的造价,却远比“平面匝道”为昂贵。为免直行车辆,易受从匝道转入的车辆干扰,部份交流道加入了集散道(C-D road)的设计(即加长匝道与转入道路间的缓冲路段),以舒缓交织路段的交通。 2100433B
平面匝道
只出现在部份车流量不高的非架空干线旁。例如在台湾中某些省道等级的快速公路的交流道通常是以“平面交叉”的形式,以其两侧的“匝道”来联系地区道路,其侧车道并兼任为平面交流道的集散道,让快速公路主干线保有直行的路权
立体匝道
是以高架道路、桥梁或“环形绕道”形式,连接主干线内个别的行车线至其他主干线或邻近的辅路。“立交匝道”的好处,是比“平面匝道”可节省路面的占用面积(在同一面积的土地之上,形成两层甚至多层道路交叠的结构);但其缺点,就是它的造价,却远比“平面匝道”为昂贵。为免直行车辆,易受从匝道转入的车辆干扰,部份交流道加入了集散道(C-D road)的设计(即加长匝道与转入道路间的缓冲路段),以舒缓交织路段的交通。
高架干道匝道最小间距
最小间距(m)\匝道位置 | 驶出-驶入 | 驶入-驶出 | 驶出-驶入 | 驶入-驶出 |
v=80km/h时v=60km/h时 | 204154 | 610458 | 610458 | 1016762 |
深基坑 基坑工程简介: 基坑工程主要包括基坑支护体系设计与施工和土方开挖,是一项综合 性很强的系统工程。它要求岩土工程和结构工程技术人员密切配合。基坑 支护体系是临时结构,在地下工程施工完成后就不再需要。 基坑工程具有以下特点: 1)基坑支护体系是临时结构,安全储备较小,具有较大的风险性。基 坑工程施工过程中应进行监测,并应有应急措施。在施工过程中一旦出现 险情,需要及时抢救。 2)基坑工程具有很强的区域性。如软粘土地基、黄土地基等工程地质 和水文地质条件不同的地基中基坑工程差异性很大。同一城市不同区域也 有差异。基坑工程的支护体系设计与施工和土方开挖都要因地制宜,根据 本地情况进行,外地的经验可以借鉴,但不能简单搬用。 3)基坑工程具有很强的个性。基坑工程的支护体系设计与施工和土方 开挖不仅与工程地质水文地质条件有关,还与基坑相邻建(构)筑物和地 下管线的位置、抵御变形的能力、重要性,以
图形的定义 :区别于标记、标志与图案,他既不是一种单纯的符号,更不是单 一以审美为目的的一种装饰, 而是在特定的思想意识支配下的多某一个或多个视 觉元素组合的一种蓄意的刻画和表达形式。 它是有别于词语、 文字、语言的视觉 形式,可以通过各种手段进行大量复制,是传播信息的视觉形式。 图形的特征 :图形设计范围极为广泛,它覆盖着艺术造型、涉及思维、语言符 号、心理研究、大众传播、市场经营等方面的知识。 图形设计的基本特征概括起来大致有几个方面: 独特性 文化性 单纯性 认同性 象征性 传达性 图形的历史与发展 :图形的发展与人类社会的历史息息相关。 早在原始社会, 人类就开始以图画为手段,记录自己的理想、活动、成就,表达自己的情感,进 行沟通和交流。 当时绘画的目的并非是为了欣赏美, 而是有表情达意的作用, 被 作为一种沟通交流的媒介,这就成为最原始意义上的图形。 在人类社会的语言期与文字期中
3.1 提高 B 型喇叭环形匝道安全运行的措施
为保证 B 型喇叭立交运行畅通,环形匝道出口应明显,易于识别,且宜设置在跨线桥之前;当设置在跨线桥之后时,则出口至跨线桥的距离不应小于 150 m。在实际设计中,有以下几个措施可以提高其安全性:
(1)如果不受场地限制,可在环形匝道的小半径圆曲线(R2)与出口的缓和曲线(A1)之间增设一段大半径的曲线(R1、A2),此时,立交的占地会有所增大。因为即使想增大 A1值,又受到缓和曲线长度的限制,故增加一段大半径圆曲线。
(2)将环形匝道提前与主线分离,这是解决 B 型喇叭环形匝道安全问题的一个好方法。其缺点是相应的增大了工程数量。
(3)将直接式减速车道变为平行式或混合式。将环形匝道的减速车道由通常的直接式变为平行式,同时增加减速车道的长度,一般该长度不应小于 1.5 倍最小减速车道长度的规定值。通过路幅增宽来达到提前预示出口,通过较长的减速车道达到降低车辆在出口处的速度之目的。增长的平行式减速车道应辅之鲜明地面标线、指路标志配合,以达到安全设施与几何设计相互配合,增加行车安全性。
有时,仅增长减速车道长度仍觉得有缺点,主要是平行式减速车道出口处的匝道平曲线半径难以取大,不如直接式变速车道那样可将出口处的匝道平曲线指标设计得大一些或者直接按直线延长出去处理,但是只采用直接式出口,又担心驾驶员预先不易辨认。因此,对于 B 型喇叭环形匝道可演变出一种将减速车道长度拉长,开始采用平行式的减速车道,出口段又按直接式设计的混合式减速车道。
(4)尽量采用主线下穿的互通立交桥
这样就使 B 型喇叭环形匝道出口为上坡,自然达到减速的目的,从而有效防止车辆冲出匝道的危险,并可以节约工程造价,但主线下穿要解决好环形匝道出口处的行车视距问题。
(5)合理的边坡设计
为使驾驶员能清楚判断环形匝道前方的转弯方向,应放缓匝道边坡。当为填方时,边坡宜设计为 1:4~1:6,内侧不宜绿化体积高大的植物;当为挖方时,不但需要开挖视距平台,还需要设置盖板边沟或浅蝶式边沟。
(6)设置减速设施
若主线上跨,则 B 型喇叭环形匝道出口为下坡,这更易造成车辆冲出匝道的危险。这时,我们可在环形匝道出口处的减速车道上设置涂料型减速标线、视觉减速标线、彩色路面铺装、震动带等措施。
3.2 B 型喇叭环形匝道线形组合优化设计
B 型喇叭环形匝道设计重点就是如何保证主线上的高速向次线上的低速过渡的安全性。在常规设计中,B 型喇叭环形匝道往往采用单圆形曲线布设,强调设计指标满足规范的允许值,而忽略了整个互通立交区内各个匝道平面线形的合理组合与衔接,造成车辆在匝道上行驶因速度差过大而引起交通事故。根据日本高速公路设计要领,结合国内一些专家意见,当 B 型环圈式匝道采用 55~60 m(条件受限时不小于 50 m)时,一般应采用单圆形曲线,车辆在其上的行驶也是比较顺适的;然而在市区或山区立交中,过大的环形半径会导致用地规模大大增大,这与我国土地稀缺等基本国情相背离,B 型喇叭环形匝道平曲线半径往往采用设计速度对应的下限值或接近最小值。
对于 B 型喇叭环形匝道的线形组合设计,宜采用水滴形卵形曲线来布设,且大圆与小圆的半径之比宜小于等于 2,即主线上的较大半径不应与环形匝道的小半径曲线相接,中间应布设中等半径的曲线过渡,在匝道驶出端部的分流点设置缓和曲线来逐渐过渡,随车速降低逐渐减小半径至环形匝道的最小半径。这样不仅有利于内环匝道上的车辆行驶顺适,也有利于外环的半定向匝道采用较大半径与水滴形卵形曲线中的中等半径组成合理的 S 形线形。如 B 型喇叭环形匝道最小半径为 35 ~50 m 时,水滴形卵形曲线中间过渡曲线半径宜采用75~120 m,主线入口的外环匝道半径一般不宜小于 125m,目的是有利于 B 型喇叭环形匝道上车辆运行速度由 40 km/h~60 km/h~80 km/h 的过渡变化,以保障行车的安全性和顺适性。
主线设计速度是 100 km/h,互通主体位于主线曲线 R1200 A440 的路段,B 型喇叭环形匝道的设 计 速 度 为 40 km/h, 其 平 曲 线 组 合 为 R40 A35 R80 的卵形曲线,驶入主线与环形匝道相接的外环半定向匝道采用 R130 A85 A85 与内环匝道 R80 相接组成 S 形曲线,从而使 B 型喇叭环形匝道的各项技术指标都满足规范要求,各个方向曲线组合合理。
匝道收费是指将收费站设置于匝道上而非高速公路的主线。
这种收费方式的优点是可以让高速公路主线的车辆行驶顺利不需要在半途中减速缴费, 但缺点就是在车流量大且收费站设计位置不良时车辆容易回堵到一般道路上。采用匝道收费的交流道型式几乎都是喇叭型或者Y型交流道。 以日本为例,一般的高速公路都是采用匝道收费,所以多数高速公路交流道都是上述两种形式。2100433B
B 型喇叭立交安全性较 A 型差,主要是易造成主线上的左转车辆冲出环形匝道的危险,这就要求在设计 B 型喇叭立交时,不但要弄清楚车辆在环形匝道上的交通特性,而且也要熟知环形匝(下转第道存在的安全隐患。本文总结了六种提高 B 型喇叭环形匝道安全运行的措施,并结合实例说明了 B 型喇叭环形匝道布设的方法,可供立交设计人员参考。 2100433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