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幼龄树每年在根际3m 内中耕除草3-4次,挖环形沟施肥2-3次。成龄树和结果树每年中耕除草、施肥2-3次,增施磷、钾肥。结果树每年割叶1次,以利人工授粉和收获。花期注意人工授粉,提高成果率。 病虫害防治 果腐病,为害花序和果穗,可用加强施肥管理,适时人工授粉和保留较多有效叶片来降低发病率。刺蛾,幼虫为害叶片,可用三氯砜螨喷杀。
油棕油棕种子没有休眠期,只要连续在38℃高温的作用下,就能开始发芽,在40℃时,发芽最快,低于36℃时发芽缓慢。选择油棕种子,应选择活力高的,籽粒饱满,无病害无缺损的种子。前提是已确定在当地可以正常生育的高产优质栽培种。
需要注意的是油棕种子不耐贮藏,一般不应超过四个月为宜,种子的含水量应保持在10%~15%之间,过高过低都会影响种子的发芽率。在贮藏的期间应每周检查种子一次,以免受潮发霉,通常种壳为淡灰棕色时(杜拉种),其种子的含水量约在15%以内,如果颜色变深,意味着种子含水量过高,应取出阴干,保持种子适当含水量时的颜色。
油棕种子除无壳种外,一般核壳坚硬,吸水和透气性能较差。在催芽前,种子需用清水浸种4~6天,新鲜种子的浸种时间可短些。而后用清水洗净、阴干,在沙床上密播成行,行距7厘米,床面盖中砂厚约2厘米,并搭好活动荫棚,进行苗圃催芽。晴天每日淋水1~2次,在发芽期间,中午披盖荫棚,防止日灼。一般经过塑料袋育苗,12~14个月生的苗木就能出栽。
定植后死株、病株或弱苗,应在植后六个月内,用大苗补植,确保全苗。注意巡苗,出现病株应及时清理。出现病虫害应及时治害,防止病虫害蔓延、扩展。另外在幼龄油棕生长过程中常见的有缺素症。根据不同缺素症在油棕幼株上的表现,及时追肥,防止油棕生长受到抑制,影响生产。
药材基源:为棕榈科植物油棕的根。
采收和储藏:全年均可采挖,洗净,切段,晒干。
味苦;性凉
祛瘀消肿。主瘀积肿痛
内服:煎汤,6-9g。
《中华本草》
原产非洲热带地区。我国台湾、海南及云南热带地区有栽培。
油棕没有休眠期,只要连续在38℃高温的作用下,就能开始发芽,在40℃时,发芽最快,低于36℃时发芽缓慢。选择油棕,应选择活力高的,籽粒饱满,无病害无缺损的。前提是已确定在当地可以正常生育的高产优质栽培...
选择保温保湿,通风良好、光线适量、排水通畅、管理方便的灵芝大棚,棚内要求地面清洁,墙壁光洁,耐潮湿。灵芝棚的大小视培养料的多少而定,一般建在树林、房前屋后林阴处,靠近水源的位置最合适。培养料入棚前菇棚...
在食用菌栽培技术中,菌种生产技术难度大,要求高,且需要专门的设备和用品,适宜于专业菌种厂生产。平菇属木腐菌,凡是适合于木生食用菌的培养基,也都适合平菇菌丝的生长。本节仅对平菇的菌种分离和一些平菇专用的...
油棕喜高温、湿润、强光照环境和肥沃的土壤。年平均温度24~27℃,年降雨量2000~3000毫米,分布均匀,每天日照5小时以上的地区最为理想。年平均温度23℃以上,月平均温22~30℃的月份有7~8个月以上,年降雨量1500毫米以上。
油棕(拉丁学名:ElaeisguineensisJacq.)属多年生单子叶植物,直立乔木,高达10m或更高,直径达50cm。叶多数,簇生茎顶,叶柄宽,叶片长3-4.5m,羽状全裂,裂片条状披针形,芽时外向折叠,长70-80cm,宽2-4cm,下面的退化成基部膨大的针刺。花雌雄同株异序;雄花序由多个指状的穗状花序组成,每一穗状花序长7-12cm,直径Icm,上面着生密集花朵,穗轴顶端成突尖;雄花萼片与花瓣长圆形,长4mm,宽lmm,先端急尖;雌花序近头状,密集,长20-30cm,苞片大,长约2cm,先端的刺长7-30mm;雌花的萼片与花瓣卵形或卵状长圆形,长约5mm,宽约2.5mm;子房长约8mm。坚果卵形或倒卵形,长4-5cm,宽3cm,橙红色,外果皮海绵质,含油分,中果皮纤维质,内果皮骨质,先端有3萌发孔。种子近球形或卵形,含油分。花期2月,果期9月。
油棕是热带木本油料作物,原产于南纬10°~北纬15°,海拔150米以下的非洲潮湿森林边缘地区,主要产地分布在亚洲的马来西亚、印度尼西亚、非洲的西部和中部、南美洲的北部和中美洲。油棕果含油量高达50%以上,有"世界油王"之称。棕油精炼后是营养价值极高的食用油脂,但价格便宜。油棕具有消肿祛瘀的功效,用于气滞血瘀所致的经闭腹痛、症瘕积聚。1998年,在农业部"948"项目的资助下,中国热带农业科学院橡胶研究所开展了中国新一轮油棕引种试种(12个油棕品种),经过10多年试种表现,初步筛选出了热油2、热油4、热油6、热油8这4个高产、优质、抗逆油棕品种。
本文从油茶丰产栽培技术入手,简要介绍低产油茶林改造技术,旨在提升三江县油茶林产量,提高油茶林经济、社会及生态效益。
本文从油茶丰产栽培技术入手,简要介绍低产油茶林改造技术,旨在提升三江县油茶林产量,提高油茶林经济、社会及生态效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