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OC会议被誉为“国际三大光通信会议”之一。ACP这一国际著名的会议是由美国光学学会、美国光电学会、美国国际光电工程学会、中国光学学会、中国通信学会联合主办。
2010年ACP国际会议主办方是美国光学学会(OSA)、国际光学工程学会(SPIE)、美国电气与电子工程师协会(IEEE)、中国光学学会(COS)、中国通信学会(CIC)国内外著名光学和通信协会,并将由复旦大学、上海市浦东新区光电协会承办,上海交通大学, 上海光机所协办,并得到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973项目,烽火通信科技,上海市浦东新区科学技术学会的支持。
APOC会议从2001年开始,至今已经成功举办了8次,其中APOC2001、APOC2004、APOC2006在北京召开,APOC2002、APOC2005在上海召开,APOC2003、APOC2007在武汉召开,APOC2008在杭州。AOE会议从2005年开始,已经在上海成功举办了4次。2009年ACP国际会议合并了APOC和AOE两大光通信会议,于11月2~6日在上海举行,ACP在AOE和APOC的基础上发展成亚太地区最重要的光电光通信会议,会议内容将从传统的光通信领域延伸到光电子行业的各个领域,是一个科学与商业的结合、高层次、高质量、高技术水平的博览会及国际会议。
ACP国际会议将会有几百场学术报告,包括大会报告、邀请报告、口头报告、短课程、专题讨论会和张贴报告等,此外2010年将还特设工业论坛,邀请工业界和学术界共同讨论光通信和新兴光电子产业中的热点问题.会议内容将从传统的光通信领域:无源器件和光纤器件,光电子材料和器件,光传输系统、交换和子系统以及网络结构、管理和应用延伸到新兴的光电子技术领域:光传感和生物光子学,显示、固体光源、光伏和能源光电子学等。ACP国际会议大会将延续以往AOE和APOC的传统,设置最佳学生论文奖,所有论文将被 EI、IEEE Xplore Digital Library 和 OSA's InfoBase检索。
ACP博览会将提供一个国际化的采购平台。参加ACP的人士来自于通信和光电行业的各个领域,其中包括有:高层管理者、采购经理、产品开发经理、销售和营销专家、生产工程师、教授学者、测试工程师、研究员和科学家等等。您一定可以在ACP上寻找到你的目标客户。在AOE2008的报告显示,60%的观众参与其企业的购买决策,平均每位观众在展区参观时间为2.2天,被调查观众中将近60%的人参观AOE的目的是寻找新产品和新业务。
会,这是趋势
光纤接入是有一个光纤收发器将光信号转换为电信号在通过光纤传输电信号通过光纤转换为光信号发送出去另一端通过光纤接收器转换为电信号淘宝网直接收索光纤收发器根据需要选择你传输链路选择几路收发
光纤通信是利用光波在光导纤维中传输信息的通信方式。由于激光具有高方向性、高相干性、高单色性等显著优点,光纤通信中的光波主要是激光,所以又叫做激光-光纤通信。光纤通信的原理是:在发送端首先要把传送的信息...
APOC与AOE合并后的第一届ACP会议于2009年在上海召开,ACP2009会议注册总人数达613人,其中外宾291人,高于预算数量的58%。共有133 场邀请报告, 4 场专题研讨会 和2个短课程,700多场国际会议。150家参展商,3000多名专业观众, 遍及国内23个省市95个城市以及海外21个国家和地区。国际展商和观众2009年增长率达到45% ,其中包括美国,欧洲,日本,韩国,以色列和俄罗斯的代表。许多参展商成功与新客户建立联系,并在现场接到新订单。在重组后的第一年就能够获得如此骄人的成绩,展望2010,ACP2010将更值得人们的期待。2010年ACP国际会议将于2010年12月6-8日在上海国际会议中心举行。届时将有来自全球的光电光通信专业人士700多人参与,其中外宾300多人。
亚洲光纤通信与光电国际会议及博览会(ACP)作为国际光电行业一个高层次盛会,是国内最大、国际第三的博览会,学术与产业的综合盛会,国际化采购平台。通过此次会议立足浦东,辐射上海,影响整个亚洲,对提高我国光电科研水平,提高我国科研的影响力必将起到巨大的推动作用。ACP2010紧随世博会的召开,将集合国内外知名专家学者,政府官员以及知名企业负责人一起探讨后世博时代上海市产业结构的调整方向以及如何建设一个更好的上海献智献策。2100433B
1 绪论:光纤通信发展史 什么是光? 麦克斯韦 1865年 发表电磁场理论 赫兹 1888年实验 证实电磁波存在 光是一种电磁波。 电磁波谱 发送信号的载波频率越高 (波长越短 ), 可以传送信息的速率就越快。 在电磁波谱中,光波范围包括红外线、可见光、紫外线,其波 长范围为: 300 μm ~ 6×10- 3μm。 目前使用的光载波频率 ~200 Tz 光纤通信的波谱在 1.67×1014 Hz ~ 3.75× 1014 Hz之间,即 波长在 0.8 μm ~ 1.8 μm之间,属于红外波段;将 0.8 μm ~ 0.9 μm称为短波长, 1.0 μm ~ 1.8 μm称为长波长, 2.0 μm以上称 为超长波长。 通信用光波范围 各种单位的换算公式 c = 3×108 m/s 1MHz(兆赫)= 106 Hz λ= c/f 1GHz(吉赫)= 109 Hz 1 μm (微米 ) =
第1章 绪论
1.1 光通信系统的分类
1.2 光纤通信系统的发展历程
1.3 光纤通信系统的基本构成
1.4 光纤通信系统相关基本概念
1.5 典型光纤通信系统
第2章 光源与光发射机
2.1 半导体发光二极管(LEI))
2.2 半导体激光器(LD)
2.3 发射机
第3章 光检测器与光接收机
3.1 光电检测器的工作原理——光电效应
3.2 匕检测器的特性
3.3 光电检测器分类及典型光电检测器
3.4 光电检测器与光纤的耦合
3.5 光检测器的可靠性及注意事项
3.6光接收机的基本组成
3.7光接收机的特性
3.8平衡式光接收机
第4章 光纤
4.1 光纤的结构和类型
4.2 光在光纤中的传播
4.3 单模光纤
4.4 多模光纤
4.5 光纤中的场结构及场图
4.6 光纤的传输特性
4.7光纤制造工艺
4.8光纤的连接与耦合
第5章 光放大器
5.1 光放大器的作用
5.2 光放大器的分类
5.3 掺铒光纤放大器(EDFA)
5.4 半导体光放大器(SOA)
5.5 光纤拉曼放大器(FRA)
第6章 光开关
6.1 光开关的典型应用
6.2 光开关的性能参数
6.3 光开关的分类
6.4 机械式光开关
6.5 非机械式光开关
6.6光开关应用前景分析
第7章 光调制与光调制器
7.1 光源的调制方式
7.2 光源的直接调制
7.3 典型的光源间接调制方式
7.4 高速通信系统用典型间接调制器
第8章 光波分复用器
8.1 光波分复用器的工作原理、光学特性与分类
8.2 光纤耦合型波分复用器
8.3 角色散型波分复用器
8.4 滤波器型波分复用器
8.5 其他类型波分复用器
8.6光波分复用器的应用现状及发展趋势
第9章 其他光通信无源器件
9.1 光纤连接器
9.2 光耦合器
9.3 光衰减器
9.4 光隔离器
第10章 光纤通信系统的性能与设计
10.1 模拟基带直接光强调制光纤传输系统性能评价与设计
10.2 副载波复用光纤传输系统性能评价与设计
10.3 数字光纤通信系统性能评价与设计
10.4 光纤通信性能评价的两类关键指标
10.5 光纤通信系统设计
第11章 光波分复用系统
11.1 光波分复用技术概述
11.2 WDM系统的概念、组成与结构
11.3 密集波分复用(DWDM)技术
11.4 稀疏波分复用(CwDM)技术
11.5 光波分复用系统的应用
第12章 空间光通信技术
12.1 空间光通信的特点
12.2 自由空间光通信系统的基本原理及结构
12.3 空间光通信系统中的光学系统设计与器件选择
12.4 空间光通信中的ATP系统设计
12.5 空间光通信现状及发展趋势
第13章 全光通信技术
13.1 概述
13.2 全光通信网的关键技术
13.3 代表性全光网
13.4 全光网的未来
参考文献
《光纤通信系统及网络》从光纤通信技术及应用的角度,系统地阐述了光纤通信的基本原理和光网络及其主要技术,内容包括光纤和光缆、激光器与探测器、数字光纤通信系统、模拟光纤通信系统、光互联网络技术、以太网无源光网络、光网络器件等。《光纤通信系统及网络》在内容取材上强调系统性、先进性,注重物理概念的阐述,理论联系实际,深入浅出,实用性强。《光纤通信系统及网络》可作为高等院校通信类专业本科生、研究生教材,也可供从事光纤通信技术的科研人员与工程技术人员参考。
前言
第一部分 基础篇
第1章 绪论
1.1 光纤通信的发展过程
1.2 光纤通信系统的组成
1.3 光纤通信中的码型
1.4 全光网络的概念
第2章 光纤与缆
2.1 光纤结构及类型
2.2 光纤传输原理
2.3 单模光纤
2.4 光纤的传输特性
2.5 特殊单模光纤及应用
2.6 光缆
第3章 有源光器件及设备
3.1 激光的物理基础
3.2 激光器
3.3 光电检测器
3.4 光源的调制
3.5 光端机
第4章 光无源器件
4.1 光纤连接器
4.2 光耦合器
4.3 波分复用器/解复用器
4.4 光隔离器及光环行器
4.5 光波导调制与光开关
4.6 光衰减器
第5章 光纤放大器
5.1 掺杂光纤
5.2 光纤激光器
5.3 掺铒光纤放大器
第二部分 网络技术及应用
第6章 光纤通信系统
6.1 光纤通信系统的组成
6.2 光纤通信系统的调制与解调
6.3 IM-DD系统及应用
6.4 相干光波系统
6.5 光孤子通信
6.6 SCM系统
6.7 光纤通信系统的设计
第7章 光复用技术
7.1 光波分复用
7.2 光时分复用
7.3 光码分复用
第8章 光交换技术
8.1 光交换元件
8.2 光路交换
8.3 光分组交换
第9章 计算机互联光网
9.1 光网络的分层结构
9.2 CSMA/CD光纤总线网
9.3 光纤分布式数据接口(FDDI)
9.4 光纤通道
第10章 光接入网
10.1 接入网概述
10.2 光纤接入网
10.3 无源光网络
10.4 光纤同轴混合网(HFC)
第11章 光纤通信测量
11.1 光纤测量中的常用仪器
11.2 测量的基础知识
11.3 光纤持性的测量
11.4 光纤数字传输系统特性的测量
11.5 光缆线路工程测量
附录A 常用英文缩写文字符号对照
附录B 参考文献2100433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