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AS登录号】109-73-9
【EINECS登录号】
【分子量】73.1
【分子式及结构式】分子式为C4H11N,结构式为CH3CH2CH2CH2NH2
【常见化学反应】正丁胺属于低级脂肪族伯胺,具有低级脂肪胺的一般通性,与酸反应生成盐,以羧酸、羧酸干反应生成酰胺。能被氧化成羟胺等。
【禁配物】强氧化剂、强酸。对铝、铜等金属有腐蚀性。
【聚合危害】不聚合
【沸点】℃ 77.8
【熔点】℃ -50.5
【闪点】℃(闭杯) -12
【自燃点】℃ 312
【相对密度】d4 0.7414
【折射率】nD 1.4031
【蒸汽压】kPa(20℃) 10.9
【溶解性能】能与水、醇、醚等有机溶剂互溶。
【稳定性】稳定,与空气混合物可引起爆炸。
正丁胺性能活泼,用途广泛,是有机合成中间体,用于染料,医药、农药、杀虫剂等的合成。正丁胺是合成杀菌剂苯菌灵的中间体,也是合正丁基异氰酸酯的原料,用于生产氨基甲酸酯类除草剂、磺酰脲类除草剂;
作为医药中间体,用于抗糖尿病药物的生产;
助剂生产中间体,用于制取裂化汽油的防胶剂、添加剂、汽油抗氧剂、橡胶阻聚剂、硅氧烷弹性体硫化剂、肥皂乳化剂、原油破乳的表面张力抑制剂等;
用正丁胺中和载色剂的酸度可控制醇酸和尿素磁漆的粘度;
正丁胺的脂肪酸皂是有色金属浮选剂;正丁胺也是彩色相片的显影剂。
pH值:3.45(10%溶液) 1、与还原剂、有机物、易燃物如硫、磷或金属粉末等混合可形成爆炸性混合物,经摩擦、震动或撞击可引起燃烧或爆炸。2、重铵是光敏物质,曝光后能还原成三价铬。是强氧化剂,与有...
可溶于而生成锂。 急性毒性:LD50:200 mg/kg(豚鼠经口)。具刺激性。吸入、摄入或经皮吸收会中毒。大剂量可引起眩晕、虚脱。对有损害。 该品有毒,吸入或与皮肤接触时有毒害。对水是稍微危害的,若...
氟气是最活泼的非金属单质。1,与氢气在冷暗处就能剧烈反应而发生爆炸:H2+F2=2HF2,与水相遇,能够夺取水分子中的氧,生成HF并放出氧气:2F2+2H2O=4HF+O2↑3,能置换熔融氯化钠中的氯...
(1)丁醇氨化法将正丁醇蒸气和氨在低压下混合在170~200℃下,通过钴-氧化铝、氧化钼等催化剂进行反应,生成三种丁胺的混合物,反应方程式如下:
C4H9OH+NH3→C4H9NH2+H2O
C4H9NH2+C4H9OH→(C4H9)2NH +H2O
(C4H9)2NH +C4H9OH →(C4H9)3N + H2O
反应需要在氢气存在下进行,氢的作用是保持催化剂应有的活性。将产物冷却,分离出循环的氢和氨,再经精馏等分离过程,将三种丁胺产品和未反应的正丁醇分离,三种丁胺的分离,得到一正丁胺产品。
(2)氯代正丁烷氨解法:将乙醇、氨水及氯代正丁烷加入高压釜中,搅拌下升温至85~95℃,压力约0.54-0.64MPa,保持6h,冷却,降压。将反应液加热,回收氨气,然后加入盐酸至pH=3~4,再回收乙醇,向此粗液中加入液碱至pH到11-12,分出上层液体,经蒸馏收集95℃以下馏分,得正丁胺成品,收率以氯代正丁烷计约50%。显然这种方法存在废弃物较多,消耗定额较高,不适合工业生产。
【产业链】
【参考质量指标】参考企业标准如下
项 目 | 优级品 | 一级品 |
外观 | 无色透明液体 | |
含量%≥ | 99.5 | 99.2 |
水含量%≤ | 0.1 | 0.2 |
二正丁胺含量%≤ | 0.1 | 0.2 |
三正丁胺含量%≤ | 0.1 | 0.2 |
正丁醇含量%≤ | 0.1 | 0.2 |
色泽(Pt-Co)号≤ | 10 | 15 |
单项杂质%≤ | 0.1 | 0.2 |
一正丁胺有毒,强碱性,对眼睛、皮肤、粘膜有刺激作用,吸入大量蒸汽会引起头痛、恶心、严重者可引起肺水肿。兔子经皮LD500.85mL/kg,小鼠经复LD50629mg/kg;静脉LD50 198mg/kg;大鼠经口LD50 366mg/kg;工作场所空气中允许最大浓度15mg/m.
用铁桶密封包装,存放于通风良好、避雨、避暴晒场所、远离火种及明火。严禁与强氧化剂、强酸、食品混装混运。按易燃易爆有毒化学品管理运输。
高一化学金属化学性质5
酯 学案 宋清冬 学习目标:乙酸乙酯的结构特点和主要化学性质。乙酸乙酯水解的基本规律。 温故知新:酯的定义。写出乙酸与乙醇反应的方程式。 学习内容: 一、酯 1、酯的一般通式: 。饱和一元羧酸和饱和一元醇形成的酯的分子式 为 ,所以这种酯与碳原子数相同的饱和一元羧酸互为同分异构体。 2、酯的通性 物理性质:酯 溶于水,易溶于 ,密度比水 ,低 级酯有果香味。这种特殊的性质往往被用来鉴别酯类化合物。 3、酯的命名:酯类化合物是根据生成酯的酸和醇的名称来命名的,例如: 4、酯的化学性质: 乙酸乙酯在 条件下完全水解; 乙酸乙酯在 条件下部分水解; 乙酸乙酯仅在加热的条件下不水解或几乎不水解。 总之在有酸(或碱)存在并加热的条件下,酯类水解生成相应的酸(或盐)和醇。 RCOOR` + H2O RCOOR` + H2O RCOOH + NaOH → 或合并为 二、酯化反应 1、一元羧酸与一元醇
三正丁胺(英文名称tri-n-butylamine;)简称TBA;又名N,N-二正丁基 -1-丁胺(N,N-di-n-butyl-1-Butanamine );无色透明油状液体,有刺激性腥味,有毒,易燃,属于低级脂肪族叔胺。分子式为C12H27N,结构式为(CH3CH2CH2CH2)3N。空气中易吸湿,微溶于水、能溶于醇、醚等有机溶剂,有机合成中间体,主要用于农药、医药、染料等合成。
四丁基氟化胺
三正丁胺主要用途是合成相应的季铵盐,如四丁基氯化铵,三丁基氯化苄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