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 名 | 一小时读懂绿色建筑 | 作 者 | 王清勤 |
---|---|---|---|
出版社 | 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 出版时间 | 2021年1月1日 |
开 本 | 20 开 | 装 帧 | 平装 |
ISBN | 9787112254736 |
安全耐久
健康舒适
生活便利
资源节约
环境宜居
提高创新2100433B
《一小时读懂绿色建筑》以通俗易懂的语言、简单明了的插图对《绿色建筑评价标准》GB/T 50378-2019标准五大核心要素:安全耐久、健康舒适、生活便利、资源节约和环境宜居的要求进行解读,全面展示绿色建筑涵盖体系,向读者展示一副绿色宜居、健康生活的画卷,帮助大家了解绿色建筑、选择绿色建筑、监督绿色建筑、使用绿色建筑,养成绿色生活方式,助力绿色发展。本书可供从事与绿色建筑有关工作的建筑设计、施工、研究等人员学习参考。通过科普的形式,让建设行业人员快速了解绿色建筑的核心思想。本书以图片形式进行描述,形象生动,通俗易懂。
耳目一新:前所未见,感觉很奇特。独具匠心:设计构思十分巧妙。德国建筑学家设计了一种桥面利用和储存太阳能的建筑,它的功能是日间利用太阳能供热、用电,驱动房屋,夜间利用储存的太阳能供电照明。 ...
1.1 绿色建筑的基本概念1.1.1基本概念根据国家标准《绿色建筑评价标准》(GB/T 50378——2006)所给的定义,绿色建筑(Green Building)是指在建筑的全寿命周期内,最大限度地...
打造“绿色”四大目标环境•消耗较少的自然资源Consumes less natural resources•保护空气、水资源、生态的多样性Protects air, water...
3月28日,全球各地的沃尔沃建筑设备工厂和办公室在晚上8:30-9:30间(当地时间)一齐关闭了所有非必要用电器,响应世界自然基金会(WWF)发起的"熄灯一小时"节能环保绿色倡议。助力行业环保减碳再续新章为了进一步延伸该活动在工程机械行业中的影响,沃尔沃建筑设备于2015年3月在全球范围内展开了一系列"地球月"主题活动积极推进WWF碳减排先锋项目,号召行业内外更多利益相关方参与到环保行动中,深化公司对"环保"核心价值观的创新实践。
3月26日20:30~21:30,一年一度的"地球一小时"活动再次来临,让我们为共同的家园——地球,作出更多。这一天,德州中联大坝水泥公司把活动的范围扩大,不仅仅局限于"熄灯一小时",而是从节约能源、回收利用、珍惜淡水、倡导绿色环保的生活方式,发起更广泛的环境保护行动。为扩大社会节约意识,呼吁每个市民投身其中,承担资源节约、保护环境的社会责
西宁地标性建筑
青海省环保厅、西宁市环保局共同发起“地球一小时”熄灯活动,引起社会各界的关注。据悉,3月28日当晚,省城浦宁之珠、南北山亮化工程等繁华地段地标性建筑景观灯将熄灯一小时。
如今,过度能源消耗使能源危机渐趋严重,过量的二氧化碳排放导致各地气候日益严峻,已经越来越威胁到人类的生存和发展。“地球一小时”就是世界自然基金会针对全球气候变化所提出的一项倡议,希望个人、社区、企业和政府在每年3月的最后一个星期六20时30分至21时30分熄灯一小时,来实际参与这一应对气候变化的行动。
那么,熄灯一小时的意义到底有多大?让我们来看看澳大利亚能源公司公布的数据:2007年,悉尼率先进行了“地球一小时”的尝试。熄灯一小时为悉尼节省了48760千瓦时电力,相当于40多万台电视或80万只60瓦灯泡同时开启消耗的电力,减排的52吨二氧化碳,等同于101800辆汽车的一年排放量。这仅仅是悉尼一个地方熄灯一小时的结果,如果推而广之,在全球范围内,相信产生的正面效应非常大。
据省环保厅有关负责人介绍,熄灯一小时虽然不能从根本上改善日益恶化的气候环境,其作用甚至是杯水车薪,但我们熄灭的是灯光,点亮的是意识。从去年开始,省城浦宁之珠等地标性建筑物业管理部门响应倡议,按规定时间熄灯一小时,在全社会树立了典范。今年省环保厅、西宁市环保局、西宁市城管局等部门结合“地球一小时”熄灯活动,旨在扩大大气污染治理工作宣传覆盖面的同时,广泛呼吁公众关注并从自身做起参与大气污染治理工作,并将“地球一小时”环保公益活动搭建为除世界环境日、世界地球日、国际保护臭氧层日外的省内又一大型公众环境保护宣传教育平台。
地球一小时(Earth Hour)是世界自然基金会(WWF)应对全球气候变化所提出的一项倡议,希望个人、社区、企业和政府在每年3月最后一个星期六20:30-21:30熄灯一小时,来表明他们对应对气候变化行动的支持。过量二氧化碳排放导致的气候变化已经极大地威胁到地球上人类的生存。公众只有通过改变全球民众对于二氧化碳排放的态度,才能减轻这一威胁对世界造成的影响。2011年3月26日20:30—21:30,“地球一小时”将再次引发全球城市、企业和个人的自愿参与,届时全球将有4000多座城市参加,我国参与活动的城市将在40个左右。2100433B
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3日在人民大会堂会见第二届“读懂中国”国际会议外方代表。
习近平就中国改革发展前景、“一带一路 ”建设、中方主办2016年二十国集团峰会等发表看法,强调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就是中国人民的中国梦,实践证明,我们所坚持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是正确的。中国将坚持和平发展道路,坚持推动发展相互尊重、互利共赢的新型国际关系,坚持同世界各国建立和谐共生的命运共同体。
习近平肯定出席会议的外方代表为推动各自国家同中国交流合作作出积极贡献,指出各国人民通过坦诚深入的交流互动,获得心与心的共鸣,十分重要。
在谈到中国改革发展前景时,习近平指出,改革是决定当代中国命运的关键。中共十八届三中全会作出全面深化改革的顶层设计,这次中共十八届五中全会,又提出了一系列重大改革任务,力度和广度前所未有。我们将继续深化各领域改革,坚持对外开放基本国策,坚定不移奉行互利共赢的开放战略,继续从世界汲取发展动力,让中国发展更好惠及世界。
习近平指出,中共十八届五中全会明确了中国经济发展必须贯彻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发展理念,提出了今后5年发展目标,提出了减少碳排放、保护环境、建设生态文明的新举措,提出了保障和改善民生的新任务,提出了扩大深化开放、积极承担国际责任和义务的新安排。中国要实现“十三五”规划确定的目标,离不开同世界各国的务实合作,同时“十三五”规划的实施将给世界带来更多发展机遇。我们愿同各国发展机遇,共创美好未来。
在谈到“一带一路”建设时,习近平指出,“一带一路”是开放、包容的倡议,坚持共商、共建、共享原则。“一带一路”建设,有利于沿线各国创造需求和就业,推动世界经济整体复苏。目前,“一带一路”势头已经形成,前景看好。中方正深入推进各国在“一带一路”框架内合作,同各国共创发展机遇,实现互利共赢。
在谈到中国主办2016年二十国集团峰会时,习近平指出,办好2016年二十国集团峰会,就是要努力实现以下目标:一是大家对解决当前世界经济中最突出的问题、推动世界经济长期稳定增长达成积极共识,采取具体行动;二是二十国集团机制得到发展和完善,作为国际经济合作主要平台的地位得以巩固,以推动全球经济治理更加公平、包容、高效;三是各方本着相互理解、相互尊重的态度,妥善处理彼此分歧,对外传递二十国集团团结协作的积极信号。
墨西哥前总统、21世纪理事会主席塞迪略,贝格鲁恩研究会主席贝格鲁恩,新加坡前总理吴作栋,澳大利亚前总理陆克文,美国前财政部长萨默斯分别发言。他们表示,中国已成为国际社会重要力量,世界未来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中国,中国未来也与世界发展息息相关。中国发展对世界有积极意义,国际社会对中方“一带一路”倡议和构建中美新型大国关系的主张等很感兴趣,同时世界需要更准确了解中国、包括了解中国对当今国际秩序和重大全球性问题的看法。中国表明坚持改革开放十分重要,对世界是利好消息。
王沪宁 、栗战书 、郭金龙 、杨洁篪等参加会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