配筋砌体:适用于10层以上的中高层建筑,如配筋混凝土空心小砌块,其实质是一种砌筑成型的剪力墙结构,其配筯率也接近于现浇混凝土剪力墙结构,即在0.2%左右。
无筋砌体:仅有少量的拉结钢筯,含筯量在0.07%以下时,可称为无筯砌体;
你想知道的是无约束的概念问题 你的问题是端头无约束的砌体端头设构造柱, 答案是墙的端部没有柱的情况下,都应设构造柱。 要多看规范啊 那T、L、十、一,交叉处、端部都应设,长度大于4米的中间还需要再加 ...
就是单墙,没有其它构件与之连接的
单独的砌体端部没有构造柱和框架柱等约束构件; 不算;
由太原市城建委牵头组织、太原市建筑设计研究院、大连理工大学等单位共同参与研制的约束砌体结构房屋设计与施工规程,日前通过了省级鉴定。这一成果为提高房屋抗震性能提出了具体措施。约束砌体指的是,在砖砌体周边及中间设置钢筋混凝
通过 9片约束页岩砖砌体墙的低周反复水平荷载试验 ,研究了约束页岩砖砌体墙的破坏特征、抗震性能和抗震受剪承载力计算公式 .试验表明约束页岩砖砌体墙具有良好的变形性能和较高的抗震受剪承载力 ,其延性系数接近约束粘土砖砌体墙延性系数 ,其抗震受剪承载力计算式可采用与约束粘土砖砌体墙相同的公式 .在抗震性能上页岩砖完全可以取代粘土砖作为约束砌体墙的砌筑材料 .
约束砌体或集中配筋砌体的设计要求:
约束砌体是指在墙体周边设置钢筋混凝土边框或构造梁、柱所形成的砌体,也称集中配筋砌体。这类砌体用以提高墙体的抗震性能,也可用来提高墙体的抗压或局部受压承载力。目前这类砌体在我国已得到广泛应用,其配筋形式如图2.3所示。我国新修订的《规范》根据我国的实际应用情况把配筋砌体分为配筋砖砌体构件和配筋砌块砌体构件两大类。配筋砖砌体构件又可分为网状配筋砖砌体构件、组合砖砌体构件,组合砖砌体构件又可分为砖砌体和钢筋混凝土面层或钢筋砂浆面层的组合构件、砖砌体和钢筋混凝土构造柱组合墙。
以上内容均根据学员实际工作中遇到的问题整理而成,供参考,如有问题请及时沟通、指正。
约束砌体一般适用于地震设防地区的砌体结构,如在墙段边缘设置边缘构件(钢筋混凝土构造柱),同时墙段上下设置有圈梁,此类砌体结构的特点是在砌体周边均有钢筋混凝土约束构件,砌体配筋量在0.07%-0.17%左右。
1、上部砌体墙的中心线宜与底部的框架梁、抗震墙的中心线相重合。构造柱或芯柱宜与框架柱上下贯通。
2、过渡层应在底部框架柱、混凝土墙或约束砌体墙的构造柱所对应处设置构造柱或芯柱。墙体内的构造柱间距不宜大于层高。芯柱最大间距不宜大于1m。
3、过渡层构造柱的纵向钢筋,6、7度时不宜少于4φ16,8度时不宜少于4φ18。过渡层芯柱的纵向钢筋,6、7度时不宜少于每孔1φ16,8度时不宜少于每孔1φ18。一般情况下,纵向钢筋应锚入下部的框架柱或混凝土墙内。当纵向钢筋锚固在托墙梁内时,托墙梁的相应位置应加强。
4、过渡层的砌体墙在窗台标高处,应设置沿纵横墙通长的水平现浇钢筋混凝土带。其截面高度不小于60mm,宽度不小于墙厚,纵向钢筋不少于2φ10,横向分布筋的直径不小于6mm且其间距不大于200mm。此外,砖砌体墙在相邻构造柱间的墙体,应沿墙高每隔360mm设置2φ6通长水平钢筋和φ4分布短筋平面内点焊组成的拉结网片或φ4点焊钢筋网片,并锚入构造柱内。小砌块砌体墙芯柱之间沿墙高应每隔400mm设置φ4通长水平点焊钢筋网片。
5、过渡层的砌体墙,凡宽度不小于1.2m的门洞和2.1m的窗洞,洞口两侧宜增设截面不小于120mm×240mm(墙厚190mm时为120mm×190mm)的构造柱或单孔芯柱。
6、当过渡层的砌体抗震墙与底部框架梁、墙体不对齐时,应在底部框架内设置托墙转换梁,并且过渡层砖墙或砌块墙应采取比本条4款更高的加强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