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学名 | 圆叶杨 | 拉丁学名 | Populus rotundifolia Griff. |
---|---|---|---|
界 | 植物界 | 门 | 被子植物门 |
纲 | 双子叶植物纲 | 亚纲 | 原始花被亚纲 |
目 | 杨柳目 | 科 | 杨柳科 |
属 | 杨属 | 种 | 圆叶杨 |
英文植物志 | 4 |
清溪杨(变种)
Populusrotundifoliavar. duclouxiana (Dode) Gomb.
乔木,高达20米。干皮灰白色,光滑;幼枝暗褐色,初时有毛,后光滑,老枝灰色。芽卵形或圆锥形,红褐色,鳞片具白柔毛,有粘质。短枝叶卵状圆形或三角状圆形,长5.5-8.5厘米,宽5-8厘米,先端渐尖,基部微心形或截形,边缘波状钝锯齿,上面绿色,下面灰绿色,幼时两面均有白柔毛;叶柄侧扁,长3.5-6.5厘米;萌枝叶大,宽卵状圆形,基部楔形或近心形;叶柄较短。果序长约10厘米,果序轴有毛;蒴果长卵形,先端尖,2瓣裂。
产陕西、甘肃、四川、云南、贵州及西藏等省区。生于海拔2800米左右,常形成块状林。模式标本采自云南省。生境及用途同山杨。
本变种与原变种主要区别为叶卵状圆形或三角状圆形,而不为圆形,基部微心形或截形,不为圆形,叶脉3-5对近羽状,不是从近基部处伸出;叶柄比叶片短,而不是比叶片长。
滇南山杨(变种)
Populusrotundifolia var. bonati (Levl.) C. Wang et Tung,
本变种花柱明显,柱头2宽瓣裂,再3深裂,或3浅裂。可与清溪杨var. duclouxiana (Dode) Gomb. 区别。
产云南(昆明及大理一带)。模式标本采自云南。
Schneider认为P. bonati Levl. 是P. rotundifolia Griff. var. duclouxiana (Dode) Gomb.的一个变型。我们基本同意他不作为种处理的意见,但由于分布区有所不同,柱头有明显差异,做为P. rotundifolia Griff. 的一个变种较为合适。
响叶杨PopulusadenopodaMaxim.
响叶杨(原变型)PopulusadenopodaMaxim.form.adenopoda
楔叶响叶杨(变型)PopulusadenopodaMaxim.form.cuneataC.Wang
小果响叶杨(变型)PopulusadenopodaMaxim.form.microcarpaC.Wang
响叶杨(原变种)PopulusadenopodaMaxim.var.adenopoda
大叶响叶杨(变种)PopulusadenopodaMaxim.var.platyphyllaC.Wang
银白杨PopulusalbaL.
银白杨(原变种)PopulusalbaL.var.alba
光皮银白杨(变种)PopulusalbaL.var.bachofenii(Wierzb.)Wesm.
新疆杨(变种)PopulusalbaL.var.pyramidalisBge.
银灰杨Populuscanescens(Ait.)Smith.
山杨PopulusdavidianaDode
山杨(原变型)PopulusdavidianaDodeform.davidiana
楔叶山杨PopulusdavidianaDodeform.laticuneataNakai
卵叶山杨PopulusdavidianaDodeform.ovataC.WangetTung
垂枝山杨PopulusdavidianaDodeform.pendula(Skv.)C.WangetTung
山杨(原变种)PopulusdavidianaDodevar.davidiana
茸毛山杨(变种)PopulusdavidianaDodevar.tomentella(Schneid.)Nakai
河北杨PopulushopeiensisHuetChow
汉白杨PopulusningshanicaC.WangetTung
响毛杨PopuluspseudotomentosaC.WangetTung
滇南山杨(变种)PopulusrotundifoliaGriff.var.bonati(Levl.)C.WangetTung
清溪杨(变种)PopulusrotundifoliaGriff.var.duclouxiana(Dode)Gomb.
圆叶杨(原变种)PopulusrotundifoliaGriff.var.rotundifolia
毛白杨PopulustomentosaCarr.
抱头毛白杨(变种)PopulustomentosaCarr.var.fastigiataY.H.Wang
毛白杨(原变种)PopulustomentosaCarr.var.tomentosa
截叶毛白杨(变种)PopulustomentosaCarr.var.truncataY.C.FuetC.H.Wang
欧洲山杨PopulustremulaL.
圆叶杨基本信息
种中文名:圆叶杨
种拉丁名:PopulusrotundifoliaGriff.
科中文名:杨柳科
科拉丁名:Salicaceae
属中文名:杨属
属拉丁名:Populus
国内分布:产陕西、甘肃、四川、云南、贵州及西藏等省区。
海拔:ca.2800
小叶杨的叶子能吃,大叶杨不能吃。小叶杨具有一定的药用价值,比如祛风活血;清热利湿。风湿痹疹;跌打捉痛;肺热咳嗽;小便淋沥;口疮;牙痛;痢疾;脚气;蛔虫病。吃法很多,可以洗干净后凉拌,也可以用水煎服后服...
白杨为3种杨柳科(Salicaceae)杨属(Populus)植物的通称,原产北半球,较其他杨属植物分布于较北较高处,以叶在微风中摇摆而闻名。因分蘗快,多生长成林,罕见单株者,甚有益于自然景观。树皮灰...
小叶黄杨,黄杨科,黄杨属。 树种特征:黄杨科常绿灌木或小乔木。树干灰白光洁,枝条密生,枝四棱形。叶对生,革质,全缘,椭圆或倒卵形,先端圆或微凹,表面亮绿色,背面黄绿色。花簇生叶...
大叶黄杨的枯萎病 大叶黄杨枯萎病是近年来大叶黄杨的常见病害,其特 点是发病猛,传染速度快,对绿化效果影响大。 发病症状: 枯萎病是大叶黄杨易感染的一种主要病害 ,严重时可 造成全株枯死。一、二年生枝条受害最严重 ,初期茎部 变为褐色 ,叶片失绿 ,嫩梢下垂 ,叶不脱落 ,后期茎部受 害部位变黑 ,皮层皱缩,内皮组织腐烂 ,生有许多细小 的艷 (yan) 小菌核 ,随着气温的升高 ,受害部位迅速发 展,病菌侵入木质部 ,导致全株死亡。 发病规律 病原为存在于土壤中的镰刀菌。病菌多从根部伤口侵 入,也可直接侵入植株。 一般 5月中旬开始发病,七、 八月为发病高峰期,有的植株从发病到死亡不超过一 周。 防治措施 在发生病害时,可以用格润根竟+蓝菲一号兑水灌根, 在治疗病害的同时提高植物的抵抗能力。 黄杨白绢病 发病症状: 茎或叶基部靠近土壤的地方变褐、 腐烂 ,经几天阳光曝 晒在病部及土壤表面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