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版社 | 中国建工 | 出版时间 | 1996年1月 |
---|---|---|---|
页 数 | 173 页 | 定 价 | 92.00 元 |
ISBN | 9787112033386 |
内容简介
《杨廷宝建筑论述与作品选集(1927-1997)》精选了杨延宝19篇重要建筑言论及生平回忆录,30余项设计作品及10余幅水彩画作业,比较概括而完整地记录了他一生的建筑设计经验和创作历程,反映了杨延宝严谨朴实的治学精神和勤奋刻苦的工作作风,也在一定的程度上反映了新中国建筑业的变化和发展。《杨廷宝建筑论述与作品选集(1927-1997)》具有较高的学术和料价值,是高等院校建筑系师生和广大建筑师、规划师、城市建设和管理人员的有益读物。2100433B
宝廷公司已成为行业中着名品牌企业。质量还是很不错的
1.不正确,违反了《建设工程质量管理条例》第二十八条:施工单位必须按照工程设计图纸和施工技术标准施工,不得擅自修改工程设计,不得偷工减料。第二十九条∶施工单位必须按照工程设计要求、施工技术标准和合同约...
可以说中西方建筑的联系基本上是微乎其微的,而由此形成的完全不同的建筑体系影响了人们数千年,并且可以肯定的说,独具特色的传统建筑风格仍将在未来数百年影响我们,因为对于建筑的审美倾向已经融入了每个人的生活...
南京中央体育场、南京中山陵音乐台、南京中央医院等建筑,是杨廷宝作为建筑师留下的重要作品。在阔别十数年后,杨廷宝选择定居南京度过他后半生。南京与杨廷宝之间的联系深厚而紧密,这位民国建筑大师对于南京的情怀从他的建筑作品中可见一斑。
杨廷宝建筑设计作品集
所有责任者: 杨廷宝作南京工学院建筑研究所编
标识号: CN:15040.4378
出版、发行地: 北京
关键词: 建筑设计---图集
语种: Chinese 汉语
分类: 中图分类:TU206
载体形态: 226页 2100433B
编者按:
《百年巨匠-建筑篇》将聚焦詹天佑、茅以升、梁思成、杨廷宝四位近现代建筑工程领域的开创者和奠基人,我们也将在此平台以专栏的形式多角度展现他们不凡的人生历程和卓越的学术造诣,让读者领略巨匠的永久魅力和时代风采。
杨廷宝
(1901—1982)
杨廷宝(1901—1982),字仁辉,原国立中央大学建筑系教授,中国科学院学部委员,中国近现代建筑设计开拓者之一,著名建筑学家,多次参加、主持国际交往活动,在推动建筑国际学术交流方面做出了重要贡献,在国际建筑学界享有很高的声誉,被誉为“近现代中国建筑第一人”。
杨廷宝来自河南南阳一个知识分子家庭,自幼受到绘画艺术的熏陶。1915年,入北京清华学校(清华大学前身),1921年,赴美国留学,在宾夕法尼亚大学学建筑。1924年,获得全美建筑系学生设计竞赛的艾默生奖一等奖。1927年,回国加入基泰工程司。
此后,他开始结合中国自己的特色,在建筑风格上致力于探索和创新。杨廷宝设计的北京交通银行、南京中山陵音乐台、南京中央体育场、南京中央医院以及扩建的清华大学图书馆等工程,都成为中国建筑史上的杰作。新中国成立后,杨廷宝参加了人民英雄纪念碑、人民大会堂、北京火车站、毛主席纪念堂等百余项工程的设计。
杨廷宝一直在关心着建筑师为人类提供的生活和生存环境是否合理、合法、合用。20世纪30年代初期,他所设计的作品就已作出了合理功能布局,协调的建筑体型,统一的比例和尺度,并具有中国的建筑风格。
他执教40余载,为国家培养了一大批栋梁之才,如吴良镛、齐康、钟训正、戴复东等一批院士。学贯中西、荟萃古今,学洋而未洋化,习古而未泥古,是他最可贵的建筑品格,是一代文化型的建筑宗师。
和中国其他几位杰出的第一代建筑师一样,杨廷宝的贡献不在于倡导了什么现成的学派,而在于坚持了严谨的现实主义探索精神,努力在洋为中用、古为今用中探索自己的道路。他们尽可能地认识社会,适应社会和工作任务对他们的要求,尽心创作,并不断充实自己,力图在不同要求和有限的条件下得到较为圆满的解决,这就是他们的贡献。这种精神将激励着后人前进。
青年杨廷宝
杨廷宝与父亲杨鹤汀
1982年杨廷宝与夫人在米芾的祠堂前留影
修缮古建筑
天坛祈年殿
国子监辟雍
上世纪30年代,杨廷宝和建筑工匠们实地修缮了天坛圜丘和皇穹宇、天坛祈年殿、东南角楼、西直门箭楼、国子监辟雍、紫光阁、正觉寺金刚宝座塔、西山碧云寺罗汉堂等重要文物,为保护国粹立下了汗马功劳。
在这次修缮中,每项工程修之前、之中、之后,他都拍照片作为记录,修缮完毕后还总结了较为系统的古建筑修缮规范。这次修缮也使杨廷宝更加深入地了解了古建筑的结构、细部、装饰等。在他后期创作中,杨廷宝在设计“中国固有式”建筑时,对材料、构造、比例、色彩的把握更加娴熟自如。
半座南京城
原中央体育场
原金陵大学图书馆
中山陵音乐台
杨廷宝将中国传统文化融入到西方先进的设计理念之中,创作了大量的经典作品。杨廷宝在南京的手笔可谓到处都是:中央医院、中央体育场、中山陵音乐台、雨花台烈士纪念馆、国际联欢社、大华大戏院、宋子文公馆、孙科公馆……东南大学建筑学院教授周琦说,大到恢弘的公共建筑,小到私人宅邸,说民国时期的半个南京城都是杨廷宝所打造的,一点儿都不为过。
他一直在关心着建筑师为人类提供的生活和生存环境是否合理、合法、合用。20世纪30年代初期,他所设计的作品就已作出了合理功能布局,协调的建筑体型,统一的比例和尺度,并具有中国的建筑风格。
和中国其他几位杰出的第一代建筑师一样,杨廷宝的贡献不在于倡导了什么现成的学派,而在于坚持了严谨的现实主义探索精神,努力在洋为中用、古为今用中探索自己的道路。他们尽可能地认识社会,适应社会和工作任务对他们的要求,尽心创作,并不断充实自己,力图在不同要求和有限的条件下得到较为圆满的解决,这就是他们的贡献。这种精神将激励着后人前进。
建筑杰作
北京和平宾馆,1952年建成
淮海战役革命烈士纪念塔
北京站
1952年,杨廷宝先生设计的北京和平宾馆建成。北京和平宾馆的设计,是他将环境、功能、施工、经济和建筑空间艺术高度综合的一个作品。这一简洁、大方、朴素、明朗的新建筑,得到周总理的肯定和赞扬,赢得了国内外建筑界的赞赏。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的30年来,在杨廷宝主持、倡导、参与下,同有关建筑设计院协作,建成了一批大中型民用建筑工程,如徐州淮海战役革命烈士纪念塔、北京车站、南京民航候机楼等。对北京人民英雄纪念碑、北京人民大会堂、毛主席纪念堂、北京图书馆等工程,他都参与了方案和建议,代表中国建筑界积极工作,为祖国获得荣誉。
献身教育
建筑学家童寯、杨廷宝、刘敦桢塑像(从左到右)
中央大学建筑系是我国创办最早的建筑系之一,它成立于1927年。抗日战争时期,随着中央大学迁移至重庆沙坪坝。当时教学条件和境遇都比较差。为了办好建筑教育,杨廷宝毅然兼任建筑系的设计教授。自那时起,他一直没有离开过教育岗位。杨廷宝、童寯、刘敦桢等教授在这期间集中于沙坪坝从事建筑教育活动,从而大大提高了学生的学习质量。
他执教40余载,为国家培养了一大批栋梁之才,如吴良镛、齐康、钟训正、戴复东等一批院士。学贯中西、荟萃古今,学洋而未洋化,习古而未泥古,是他最可贵的建筑品格,是一代文化型的建筑宗师。
为国争光
1957年9月,国际建协在巴黎召开大会,这次会议的重要议程就是改选协会的领导成员。“国际建协”是国际建筑届名流荟萃的地方。在这次会议上,杨廷宝当选为国际建协副主席,这是国际建筑界对杨廷宝先生丰厚学识、公正立场、兼灵活性、原则性的个人综合能力的高度认可。中国人参与国际建协的组织和领导,杨廷宝在中国建筑史上是首例。从此,杨廷宝先生享誉国际建筑界,又一次以他的人品和学识为祖国争了光。
一颗“中国心”
原中央医院鸟瞰
在杨廷宝82载的一生中,除了童年和出国的岁月,有一半以上的时间在南京度过。他完成了一百多项各种类型的工程设计,在南京的占了相当大的比重。1958年关于中央路建设的一场争论,又表现出杨廷宝的一颗“中国心”。
当时,一些设计人员从国外专家那里学来了“逢山找对景,逢路找直线”的本领,提出了中央路与北京东、西路垂直的方案,因为这样才对称、才能体现出气派。而一贯保持沉默的杨廷宝却一反常态地激动:“设计一条线,落笔值千金。你们考虑过没有,照此方案办理,要多拆多少房、多挖多少方、多花多少钱?若是稍稍偏上三五度,就可以节省一大笔开支。”
从杨廷宝的话语中可以读出“一种具有社会责任感的建筑师的设计理念”。同行们称赞说:“如同老中医搭脉一样,悉心体察国情民情,时时处处都能触摸到祖国跳动的脉搏。”
油画《杨廷宝》
杨廷宝论及师德的四句话:“为人师表,道德文章,业务要精,格调要高。”
—— 建筑教育家 童鹤龄
杨廷宝设计图
没有想到建筑界有这么一位优秀杰出的画家。
—— 著名画家 邵宇
版权声明
凡本微信刊载的作品(包括文字、图片、视频、音频等任何资料),均为《百年巨匠》项目方依法享有知识产权或已获得合法授权的作品,未经协议授权,任何媒体、网站、机构或个人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或部分使用;已获授权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百年巨匠》官方微信”。违反上述声明者,《百年巨匠》项目方保留依法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的权利。
(图文源于网络)
编辑/万芳
关于我们
百年巨匠
官网
百年巨匠
百年巨匠
今日头条
一点资讯
百年巨匠
京岛艺苑
新浪微博
爱奇艺
百年巨匠
腾讯视频
百年巨匠
哔哩哔哩
百年巨匠
搜狐视频
内容简介
"杨廷宝先生(1901-1982)是20世纪中国最杰出和最有影响的建筑学家之一。他的建筑思想既有继承美国鲍扎式建筑教育的方面,又有自己的创新,从而推动了中国建筑事业的发展。同时,作为一名建筑学教授,他亦有自己的理论哲学,他注重实际,注重开发学生创造力的教育思想,为形成中国的建筑教育办学模式做出了贡献。本书分为上中下三篇,上篇幅介绍杨廷宝先生的人生历程,中篇分析杨廷宝的建筑设计思想内涵,下篇研究杨廷宝的建筑教育思想。最后本书对杨廷宝的历史地位进行了客观的评价,并对当今建筑创作提出一些建议和思考。 本书适用于建筑专业师生,研究人员,社会读者。2100433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