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 名 | 有色冶炼砷污染源解析及废物控制 | 作 者 | 闵小波、邵立南、周萍、李飒 |
---|---|---|---|
ISBN | 9787030564719 | 页 数 | 174 |
定 价 | 98.00元 | 出版社 | 科学出版社 |
出版时间 | 2018-02 | 装 帧 | 平装 |
开 本 | 16 |
序
前言
第1章砷污染特征及其污染现状
第2章铜冶炼过程砷污染物排放特征
第3章铜冶炼过程砷污染源动态解析技术
第4章铜冶炼过程砷污染源排放清单
第5章含砷废物稳定化处置技术
第6章铜冶炼行业污染源环境管理措施
参考文献
环境、资源和能源是影响中国有色金属工业发展的主要因素。有色行业的砷污染控制,不仅是促进行业绿色持续发展的关键,同时也是我国重金属污染防治的重大任务。 本书以有色冶炼砷污染源解析及废物控制为主线,系统介绍了砷污染特征及其污染现状、铜冶炼过程砷污染物排放特征、铜冶炼过程砷污染源动态解析技术、铜冶炼过程砷污染源排放清单、含砷废物稳定化处置技术及铜冶炼行业污染源环境管理措施。
点污染源:是指集中由排污口排入水体的污染源。它又分为固定的点污染源(如工厂、矿山、医院、居民点、废渣堆等)和移动的点污染源(如轮船、汽车、飞机、火车等)。造成水体点污染源主要有以下几种工业:食品工业、...
环境污染源主要有下五方面: 1〕工厂、作坊排出废烟、废气、废水、废渣和噪音; 2〕人们生活排出烟、气、噪音、脏水垃圾; 3〕交通工具(所有燃油车辆、轮船、飞机等〕排出废气和噪音; 4〕大量使用化肥、杀...
防治土壤污染的措施 1.生物防治 土壤污染物可以通过生物降解或吸收而净化土壤。研究分离和培育新的微生物品种,以增强生物降解作用。这是提高土壤净化能力的重要措施之一。美国分离出能降解三氯丙酸或三氯丁酸的...
介绍了大冶有色冶炼厂硫酸系统中脱硫塔运行过程的一些问题。分析了脱硫塔顶变形、格栅支撑开裂变形、格栅板和丝网腐蚀受损的原因。通过改变烟气进出口方式、加固塔顶、将塔内件材质改用耐酸陶瓷,使气体在脱硫塔内分布效果更佳,塔内件耐腐蚀效果更好。
对大冶有色冶炼厂厂区钢结构设备涂装维护工艺将越发精深,其防腐效果也将更加显现。由于大冶有色冶炼的环境非常差,会产生大量废气,其中包括有毒有害气体和含酸、碱的气体,其中二氧化硫的含量最高,因此有色冶金企业建筑钢结构和厂房内钢结构设备等普遍存在腐蚀现象。基于此,文章主要针对大冶有色冶炼厂厂区钢结构及设备涂装维护要点进行了分析,以供参考。
《环保公益行业科研专项经费项目系列丛书:恶臭污染源解析及预警应急系统》力求做到层次分明、重点突出、概念清晰,并充分注意必要的系统性、完整性和实用性,使环境监测人员、工程技术人员和环境管理人员在学习过程中能理论联系实际,并逐步提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从广义上看,水污染源解析(Sourceapportionment)包含两层含义,一是运用多种技术手段定性识别水污染物不同来源;二是通过建立污染物与来源的因果对应关系定量计算各来源的相对贡献。源解析研究的污染来源,可以是具有某种共性的污染类型,也可以是流域产生污染的部位或是某种具体的输出单元,实际研究中需要根据研究的尺度和目标等因素确定源解析所要达到的“精度”。比如在较大的流域尺度上,可将点源和非点源作为来源类型研究其对污染发生的相对贡献,也可以将污染源解析到流域的不同部位(子流域)或者不同产出部门。在更小的尺度上,甚至可以将单一农业小流域产生的污染物源解析到流域内的不同种植类型。
水污染源解析的方法
1、基于污染负荷估算的源解析法
这类方法以污染源为对象,不关注受纳水体实际污染状况及污染物特征。通过模拟不同来源污染物的输出、迁移转化等过程,估算各来源污染物输出或进入水体的负荷,经比较得出各来源的相对贡献。目前较多的是应用非点源污染模型估算污染负荷,污染物也以泥沙及氮磷、农药等化学物质为主。
2、基于污染潜力分析的指数法
综合分析影响污染物输出的主要因子并根据其重要性赋予不同权重,以数学关系建立一个污染物输出的多因子函数,对流域不同单元各因子标准化后赋值并分别进行函数计算获得各单元污染输出潜力指数,比较后得到各个单元污染输出的相对贡献。与上述方法不同的是,此方法计算结果是各单元污染负荷输出的相对值。如Lemunyon等建立的农田尺度磷指数(PI)法,综合考虑了影响磷流失的源因子(土壤磷素水平、化肥与有机肥磷的施用量、施用方式、时间)和迁移扩散因子(土壤侵蚀、沟灌侵蚀、径流强度等)。研究者建立了一个用于较大尺度的农业非点源污染潜力指数系统(APPI),包括4个分指数:①泥沙输出指数(SPI)采用RUSLE模型结合泥沙输移率计算潜在的泥沙负荷量;②径流指数(RI)采用SCS-CN法计算地表径流量;③禽畜负荷指数(ALI)根据各类禽畜数量和负荷系数估算总负荷量;④化肥利用指数(CUI)对各类土地利用潜在的氮、磷、农药负荷量分为高、中、低、无4个等级,将各项等级值相加获得。各项分指数最终都经过标准化处理后汇总为一个综合指数,通过排序即可识别污染流失潜力较大的关键区域。
3、基于源—受体污染物特征的源解析法
这类方法通常并不关注污染物迁移过程及输出负荷,而是从受纳水体污染物特征出发,建立污染物特征因子与潜在来源中相关因子的关联,以此判断污染物的主要来源或计算各来源对受纳水体污染的贡献比例。其中一种直接以受体污染物特征分析来定性地判断污染的主要来源,另外一种则是建立受体与污染源特征因子的相关关系,定量地分析各来源的相对贡献。
按照污染物的来源可将污染源分为天然污染源和人为污染源两大类。天然污染源是指自然界茸行向环境排放有害物质或造成有害影响的场所,如正在活动的火山、地震源、海啸、泥右流等。人为污染源是指人类社会活动所形成的污染源。后者是环境保护工作研究和控制的主要对象。
人为污染源有多种分类方法:
(1)按排放污染物的种类,可以分为有机物污染源、热污染源、噪声污染源、放射性污染源、病原体污染源和同时排放多种污染物的混合污染源。
(2)按污染的主要对象,可分为大气污染源、水体污染源和土壤污染源等。
(3)按排放污染物的空间分布方式,可分为点污染源和面污染源。
(4)按人类社会活动功能,可分为工业污染源、农业污染源、交通运输污染源和生活污染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