岩山隧道全长14693米,是贵广铁路重点控制性工程,Ⅰ级高风险隧道。岩山隧道地形地质复杂,全隧穿越22条断层,断层带岩体破碎,褶皱分布广泛,不良地质和特殊地质段较多,软岩变形等不良地质发育;隧道洞身两次下穿寨蒿河河床;隧道最大涌水量达11.4万立方每天。项目组克服隧道工程施工难度大、风险高、工期紧等困难,通过新技术成果开发应用,提高安全施工效率,按期完成了岩山隧道建设工作。
2008年12月,岩山隧道项目组进场时正值冬天,面对延绵的岩山,没通路,没通电,人员设备大多在路上。天气寒冷、物资紧缺,岩山隧道项目经理吕保良决定让最困难的工程最先开工。经过精心组织,人员设备快速进场,岩山隧道成为了贵广铁路贵州段第一个开工的项目。而这座近15公里的隧道从开工到安全顺利贯通仅用了1270天,也成为了贵广全线是第一座贯通的10公里以上隧道,这样的速度,在中铁五局隧道施工史上还是第一次 。
岩山隧道在施工中坚持走科学管理、精心组织、精心施工的道路,全面推行标准化和精细化管理,建立完善的制度,配齐合格的各类技术管理人员,配套先进的工程机械装备,坚持强化全员、全过程的安全、质量、工期控制管理。通过制订科学合理的施组和安全措施、方案,提高工程机械化作业水平,增强施工安全保障能力。开工以来,岩山隧道没有发生过任何一起安全生产事故。
虹梅南路隧道,是中国上海市黄浦江上一座待建的公路隧道,亦是闵行区的第一条黄浦江越江隧道。虹梅南路隧道途经闵行区和奉贤区,全长5.26公里,起于浦西永德路北侧,于剑川路北侧入地跨越黄浦江,经西闸公路后出...
世界最长的海底隧道——日本青函海底隧道。青函海底隧道是日本本州青森地区和北海道函馆地区之间津轻海峡挖通的一条的海底隧道。经过12年的施工,1983年1月27日,南起青森县今别町滨名,北至北海道知内町汤...
凤凰山隧道西延线工程项目系主城区“三横、五纵、一环、五射”中的北横线,是主城区“适度向北”发展模式中的一条重要骨架道路。项目一、二期工程建设估算投资分别约1.988亿元、1.9869亿元,项目计划工期...
在岩山隧道口,习习凉风拂面,吹散了记者身上的暑气,怎样也不会想到在隧道中施工时最高温度竟能达50摄氏度。由于施工线路长,工作面复杂,洞内作业设备和作业人员多,隧道中部深埋断地应力高,隧道通风、排烟、降温、排水都是施工过程中必须克服的难点。隧道两次下穿寨蒿河时,顶部与河床底距离最浅只有2米,一旦渗水,极有可能引起隧道塌陷。岩山隧道项目经理曹振兴运用多种技术手段分段排水、加固隧道保障了施工的安全。三年多来,他组织带领100多名技术人员,攻克技术难关,取得了丰硕的科技成果。岩山隧道水沟电缆槽整体施工模架获国家发明专利;岩山隧道消烟降尘尘站与过功能自行式隧道仰拱栈桥两项技术获得了国家实用新型专利。
六盘山隧道收费站基本情况说明 六盘山公路隧道收费站位于固原市隆德县 312 国道翻越 六盘山处, 1991 年 8 月 30 号开工, 1997 年 3月 18 日正式 建成通车, 隧道横穿六盘山, 工程及引道东起泾源县和尚铺, 西至隆德县杨家店,全场 12313 米,其中隧道长 2385 米, 引道长 9928 米,隧道内配置通风、照明、消防、通讯、排 水设施及反光标志。隧道收费站位于隧道西出口 100 米处。 多年以来,我站始终坚持“内强素质、外树形象、文明 收费、热情服务”的服务宗旨和“驻守一方、文明一地”的 服务理念,发扬“扎根六盘、奉献交通”的敬业精神, 2007 年荣获“市级文明”单位, 2011年重新申报“市级文明”单 位,通过验收, 2012年被共青团隆德县委员会授予“青年文 明号”,2013年被共青团固原市委员会授予“青年文明号” , 并先后多次被宁夏公路管理局和固原分
乌鞘岭特长隧道简介 乌鞘岭特长隧道是中国第三长的铁路隧道—— 20.05 公里 (最长的是石太客运专线上的太行山隧道,左线全长 27839米, 右线全长 27848米;第二长的铁路隧道是吕梁山隧道, 全长 20785 米)。于 2006 年 8 月 23日上午实现双线开通,兰新铁路兰武段 (兰州西至武威南) 新增二线铁路全面建成, 欧亚大陆桥通道上 的“瓶颈”制约被消除,连云港至乌鲁木齐 3651 公里间全部实 现双线通车。 乌鞘岭祁连山支脉, 海拔 3650米,一年中冬季长达 7个月, 东西长 17公里、南北宽 10公里,四季雨水丰沛,山顶积雪终年 不化,为坐落在东西两面的的天祝和古浪两县人民提供了醇美不 竭的水源和辽阔肥美的草场。 作为河西走廊的天然屏障, 自古以 来就是连通中西方经济和文化交流——古丝绸之路上的咽喉要 道。 乌鞘岭隧道位于兰新线兰武段打柴沟车站和龙沟车站之间 , 设计
1绪论 1
1.1梁山隧道概况 1
1.2梁山隧道穿越花岗岩富水软弱构造面临的主要问题 10
1.3梁山隧道穿越花岗岩富水软弱构造总体解决思路 14
2花岗岩富水软弱构造带勘察技术及其工程特征 17
2.1;花岗岩富水软弱构造带勘察技术 17
2.2花岗岩富水软弱构造带地质特征 41
2.3花岗岩富水软弱构造带判释体系及其分类标准 47
3花岗岩富水软弱构造带塌陷机理及其正洞承受荷载分析 56
3.1岩土体塌陷机理调研分析 56
3.2岩土体致塌影响因素 57
3.3花岗岩富水软弱构造带塌陷现象及其特征 58
3.4花岗岩富水软弱构造带塌陷原因及其过程分析 60
3.5花岗岩富水软弱构造带处正洞承受荷载分析 64
4花岗岩富水软弱构造带超前加固技术 73
4.1突水涌泥处溃口加固技术 73
4.2帷幕注浆超前预加固技术 80
4.3冻结法超前预加固技术 98
4.4水平旋喷超前预加固技术 102
4.5超前支护机理及其与总体支护体系的协调性分析 120 2100433B
《梁山隧道穿越花岗岩富水软弱构造关键修建技术》是西南交通大学出版社出版的一本图书。
拉脊山隧道全面贯通
2012年11月8日,青海首条高海拔超长公路隧道--青海西久公路拉脊山隧道实现全面贯通。拉脊山隧道属于高 海拔地区的双洞隧道,平均海拔超过3200米,隧道全长超过11公里,总投资8亿多元。隧道工程施工现场空气稀薄,环境恶劣,地质十分复杂,施工难度很大。隧道工程建成后,对促进西宁与青海南部牧区的经济联系,推动民族地区经济社会发展具有重要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