硬塑式薄型地暖
近两年,地暖市场上又出现一种新型的薄型地暖铺装方式,其保温层 是采用PE-聚乙烯或PP-聚丙烯为制作材质的塑料模块,制造工艺为注塑,所以称其为硬塑式薄型地暖模块。
硬塑式薄型地暖模块的制作材质通常为环保材质PE-聚乙烯或PP-聚丙烯,其制作材料的性能使其薄型地暖模块具有非常好的导热性,实际应用地暖系统升温迅速。
硬塑式薄型地暖模块的做大特点就是其具有超强的抗压性!实验测试可以在数吨重的汽车下反复碾压而不变形,这样优越的抗压性能彻底解决了传统地暖地面下陷的问题!
硬塑式薄型地暖模块其高度为2.5~2.7公分,水泥回填高度为1~2公分这样整个地暖层高下来不到5公分,大大减少了地暖占用层高,增加了房屋使用高度。
硬塑式薄型地暖模块铺装方便快捷,因为采用出厂预制式,出厂前已精 细化调整好布管间距,模块内设有卡管槽,现场施工时,工人只需像拼图一样铺设好地暖模块,再迅速地进行地暖管布管即可,再无需传统地暖设量间距、切割卡槽、铺设卡钉等繁琐的地暖施工工序,这样不仅有效的节省了地暖施工工期,也大大降低了人力成本!
硬塑式薄型地暖模块铺设后美观大方,档次很高,所以很适合做一些高端项目,如星级酒店、高档公寓、豪华别墅、医院学校等等。
常规地暖
1、钢筋用量增加:常规地暖必须有60mm厚的混凝土回填层,豆石混凝土的容重为2500kg/m3×0.06m:150kg/㎡。一个6层、10000平方米的混合结构住宅楼,全楼钢筋的含量为:384吨左右,其中楼板及圈梁含量为:200吨左右,按现在市场钢筋3400元/吨计算,则:楼板及圈梁的钢筋造价为:68万元左右。按节省11%计算(11%的计算方法详见"80地暖对建筑结构造价的影响"),则节省费用:7.48万元。5万平米则可节省37.4万元。反之,则需增加37.4万元,增加7.48元/㎡,加之人工费及其他费用共计增加10元/㎡。
2、混凝土费用增加:常规地暖又称湿法地暖,必须有50-60mm厚的混凝土回填层。5万平米即增加6000吨混凝土,豆石混凝土按市场价260元/吨计算,则需增加豆石混凝土的造价156万元,增加31.2元/㎡(含混凝土膨胀剂、配合费、升降机费和垃圾清运费等)。
3、土方工程量增加:由于增加了整个建筑的荷载,土方工程量必然会有所增加,增加量约为5元/㎡。
4、降低了房屋净高:由于增加了20~30mm厚的EPS聚苯乙烯保温层及50~60mm厚的混凝土回填层,室内净空降低70~90mm。若是一栋30层的高层建筑,这意味着开发商整整少建一层。
5、延长了施工周期:混凝土的终凝期为28天,无疑会增加开发商的养护费用并延长交房时间,这是一笔不小的费用。
6、劳动力成本的增加:由于常规地暖从进场到验收完毕所需时间往往受自己不能左右的因素的影响,如此会导致大量无为、无奈的费用增加;混凝土28d的养护周期,同样会增加开发商的不小投入。这些方面,恰恰是很多人所忽略的。
7、地暖的末端费用:常规地暖的综合造价因区域差异价格相差很大,在华北方集中供暖区域,不含热源设备,造价在110~220元/㎡左右;在其他非集中供暖区域,因建筑保温差异,末端造价会略有上升在220~280元/㎡左右。
薄型地暖
上述常规地暖的前六项费用,薄型地暖几乎没有,因需要增加保温、能量调节构件、二次分配器及模板,薄型地暖末端的造价基本比常规地暖稍高一些,在240~300/㎡左右;据使用5年的用户反馈,每月省使用费用较常规地暖60%左右,而且无需每年清洗;因此综合成本较常规地暖更省。
地暖是一种隐蔽性工程,几乎不可维修。如此,工程的安全性就显得尤为重要。
从06年开始北京市建委 北京市建设工程物资协会管材管件专委会就开始着手地暖安全性的课题研究。通过对北京地暖市场的全面调查发现,地暖安全隐患依然存在。目前,建委已经通过了该课题的调查报告,很快会下发相关指导性、法规性的文件。
可见,地暖安全性问题已经引起了政府的高度重视。
那么,地暖的安全性隐患主要应该从哪些方面抓起呢?
1、施工图,如何保证图纸设计阶段就充分考虑建筑的南北朝向、装饰面层材质、热源方式和控制系统等因素。现今大部分的地暖施工图都是由尚不具备建筑设计资质的地暖公司完成的,如此导致地暖公司一方面耗费大量人力、物力,非情非愿。另一方面,地暖公司不可能考虑全建筑各个专业的节点问题,图纸设计的质量必然会打折扣。
2、材料上,EPS保温板的容重和厚度的控制、挤塑板的抗压能力的保障、铝箔反射层的厚度是否能达到50μ等问题。
3、安装中,如何控制管间距的任意放大和管材弯曲曲率半径的过小;加热管与分水器连接处,规程要求系统运行一段时间后应该把连接件再拧紧一次的要求如何做到,采用预制薄型地暖系统就可以完全杜绝。
4、混凝土,如何控制不用细石、焦渣甚至陶粒来取代豆石;如何保证添加膨胀剂以及回填厚度不低于最基本的5mm等。
5、成品保护方面,如何防止交叉施工,如何保证其他工序不会损坏已经回填完毕的地暖管材等。
6、维修方面,如何保证在不大面积破坏装饰面层的前提下维修;如何保证接头的长期安全性等。
应该看到,负责任的、专业的地暖公司对以上环节都有一整套的质量控制体系,工程质量是可以放心的。但是,这些专业公司也不可能时时刻刻监督设计院、总包方,甚至自己的施工队伍完全按照地暖技术规程去执行。毕竟,环节太多,节点太多,人为因素太多。
这些人为因素导致的地暖工程各个环节里的不规范、不安全现象在工厂化预制生产的干法薄型地暖板中,都可以有效地避免。
薄型地暖是工厂化预制式生产,出厂前的产品已经进行了检测。到现场后只需与热源连接即可。地暖板铺好的同时即可当即铺设木地板等面层材料;没有交叉施工,没有施工现场的人为因素,确保工程质量,确保管材50年的使用寿命(加热管三面与保温板软接触,受热或承压后的伸缩性能更好。当加热管因水温变化出现热胀冷缩时,镶嵌在它上面的聚苯保温板也会随之扩张或缩小以有效保护加热管。同时,铺设在加热管上并与保温板粘合为一体的金属铝片能有效避免水泥砂浆与加热管的接触,彻底杜绝加热管表面划伤,使用寿命可达50年以上)。
可见,薄型地暖现场人为因素较少,安全性较高。
地暖比暖气片和空调采暖节能,这已经成为共识。
薄型地暖又比常规地暖节能,这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节水 薄型地暖的管径细,流速快,在达到同样室温的前提下,其用水量仅仅是常规地暖的三分之一左右,因此升温快,耗能少。
计算步骤:圆的截面积公式:∏R2
常规地暖:De20 壁厚2 mm内径16mm R=8mm 即3.14*0.064=0.20 每平方米用管量为5.5m
则:De20管材每平方米的通水量为0.20*5.5=1.10m³。
薄型地暖:De10 壁厚1.5mm 内径7mm R=3.5mm 即3.14*0.012.25=0.038㎡ 每平方米用管量为20m
则:De10管材每平方米的通水量为0.038*20=0.76m³
二者之比:(1.1-0.76)/1.1=0.309 即30.9% 约等于30%.
2、节电(气等能源 ) 薄型地暖的热损失小,仅为12~16%,常规地暖的热损失为25~28%,这主要是因为薄型地暖的保温板的导热系数0.034,保温效果要优于保温板导热系数为0.048的常规地暖。也就是说,薄型地暖室内有效散热量高一些。
数据来源,请参见JGJ142-2004 第29页"单位地面面积的散热量和向下传热损失"。薄型地暖的空调所和清华大学的热指标检测报告可来电垂询。
3、节省运行费用 薄型地暖在加热管上方铺有一层金属导热铝板,能很好地起到快速吸热、导热、匀热和散热的作用,使得加热管中的热量能快速传递到装饰面层,并在30分钟左右使室温升至18度以上。而常规地暖从开始升温到达到采暖室温要求通常需要4~6个小时,自然所消耗的燃气量就要多一些,运行费用也就高一些。薄型地暖升温快的特点尤其适合南方采暖市场人们的居住生活习惯。
4、节材 常规地暖必须有60mm厚的混凝土回填层,豆石混凝土的容重为2500kg/m3×0.06m:150kg/㎡,薄型地暖为干法铺装,无需混凝土回填,仅重1kg/㎡。无需对建筑进行特别加固、加高,对房屋结构基本无影响,从而节省了大量的建筑材料(如钢筋、水泥、豆石、混凝土养护期间的用水、管材生产用的进口原料等等)。
5、节省劳动力 薄型地暖由于是工厂预制化生产,标准化施工,减少返工的可能性及误伤,可以节省大量劳动力成本。
6、降低热损失 由于薄型地暖所需供水温度低(35度左右),在热媒输送过程中,管道内的供水温度与室外环境温度的温差小,热损失也就小。
预制式和即热组装式,预制式是在出厂前制作好,将地暖管道预先镶嵌在保温层内,又称嵌入式薄型地暖,而即热组装式则是通过现场组装完成。
目前市场上比较杰出的有暖魔方(北京)新能源科技发展有限公司生产的“暖魔方薄型地暖模块”,具有抗压、环保、阻燃、耐腐四大特性。节能30%以上,30分钟起温,加铝板后彻底解决噪音问题,20分钟起温。希望可...
预制薄型地暖是低温地板辐射采暖的一种,在结构设计上从施工及系统性能上进行了综合考虑,将保温层、反射层和沟槽结构保护层进行了工厂化预制辐射模块,厚度仅有传统地暖的1/3,厚度仅有20mm~40mm,并保...
你好。以下是干式薄型地暖的优点: 1、由于省去了水泥豆石层,同时龙骨层和地暖层同处一个平面,整个地暖层厚度只有4.5-5厘米高(包含2厘米的保温层),减少了对有效层高的占用。相比之下,如果湿式安装,同...
不占空间:地暖厚度仅为12-30mm,升温快,不占空间,室内无压抑感。
不刨地面:无需刨地面铺地暖管道,不损害楼层结构。
更省能耗:预热时间比传统地暖短,升温迅速均匀,即开即热,本产品在南方没有保温结构的房间里,室温在30-180分钟之内即可升至所设定温度,在北方有保温结构的室内,效果更佳,在30-60分钟之内即可到达所设定室温;另外预制沟槽薄型地暖既保留了传统地暖的热惰性和舒适度又能即开即热的效果满足了不同用户的需求。
薄型地暖管间距5公分,和铝箔作为导热层,具有良好的热传导性能,散热均匀且充分,避免进回水温差过大,仅仅5℃温差,传统温差为10℃。这也是与传统地暖管间温度不均匀有较明显的区别。
更加安全:整管铺设,有沟槽系统对地暖管路具有保护作用,避免施工硬伤;供暖水温度40℃以下,系统安全可靠,不易结垢,避免了因管道过细产生的水阻及对水质的特殊要求,系统运行更安全稳定。
荷载量小:可用传统地暖1/3的水泥砂浆回填,或者无需回填,对楼板无特殊荷载量要求,普通住宅即可使用,减少荷载70%以上。
领先技术:预制薄型地暖系统,在追求节能末端配置方面处于领先地位,是地暖系统高品质的象征,已有十多年的成功应用。
模块设计:标准化生产预制的环保阻燃高密度挤塑成型板,材料品质稳定可靠。加热管线镶入预制模块凹槽内,结构合理,受力均匀。特别是选用数十年地暖应用技术久经考验的常规Ф16mm、Ф20mm的S4级管材以及更高级别的Ф10mm的S3.2级管,极大的延长了地暖系统的使用寿命。
热源广泛:集中供暖、分户独立供暖及家用电源、太阳能、地热能均可做为供热源。因结构合理,维修检查特别方便,易拆装可重复使用,维修非常方便。
不会渗漏:地热的混凝土填充层对传统地采暖系统来说视为楼地面分部工程的一部分。传统地采暖是将加热盘管盘在地面上,再直接浇注至少50mm厚的混凝土予以固定、铺平,然后铺装地表板材。而地热混凝土填充层这一特殊的构造层,其表面很容易产生龟裂,原因是由于盘管受热水加热后所产生的应力大于混凝土的抗拉强度而产生的。这是传统地采暖系统很难避免的。而且在施工过程中盘管直接与水泥浆接触,不可避免地会损伤地暖盘管,产生划痕,一旦使用很可能因为塑料管的加热产生的释放力与混凝土填充层的承受力产生对抗,致使管壁遗留的划痕因承受不住抗力而破裂,引发渗漏,为今后的使用埋下了隐患。
不结垢、不堵塞:供暖水温若在40℃以上,管内才会产生水垢,引发堵塞。这是基本常识。虽然部分传统地采暖也是温水控制,但管径粗,流速较慢,存在结垢、堵塞的可能性。
自身条件:水温控制在40℃以下,不会结垢。
运行成本低:本产品可以做到即开即用,特别适合间歇式运行模式;储水量小,一张可供12平米房间的地暖板的饱有水量约2.13升;热效率高热损失约为12%,因此运行费用远远低于传统地暖的费用,在日本一天8小时仅相当于买一瓶饮料的钱。
维修方便:传统地采暖只要出现以上问题,就不是简单维修的问题了,首先要将地面全部剖开,检查原因并予以重新铺管,相当于新的一次铺装,对房屋结构具有一定的破坏性。薄型地暖若发现上述情况,只要将出现问题的地暖板予以更换即可,根本不用大动干戈进行全面重新施工。若地表板材使用的木地板的家庭,在此可以保证永无后顾之忧!因为地暖板是直接铺装在木地板下面,只要掀开木地板,维修后回归原位即可。就像换灯泡一样简单。
适用场合广:薄型地暖不仅面对新楼盘,还特别适用旧楼地暖改造工程,无需对原楼进行楼板加固,就能安装本采暖系统,而传统的地暖是不能的,需要重新考虑楼板的承重能力。
节能降耗:节能降耗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必然选择,国家也出台了相关的政策,预制式薄型地暖相对传统的地板采暖系统更迎合了国家的节能降耗政策,为建设资源节约型社会有着一定的意义。
1、按厚度分
按照保温层的厚度区分为20mm以下超薄地暖和25mm以上薄型地暖,所使用的地暖管材有Φ10mm、Φ4.3mm,如安贞预制薄型地暖系统,毛细管网薄型地暖系统,还有常规Φ16mm、Φ20mm管材,两种方式均可实行干式铺装和湿式铺装,较传统地暖节约水泥回填60%以上。
2、按材料分
薄型地暖采用预制模板化,预制模板按基材分为两种:挤塑板材质,环保且抗压性高,可以直接铺地板,若需要蓄热层可采用预制沟槽结构将砂浆回填增加热惰性能,而且保温效果比较好。另外一种是聚苯乙烯泡沫塑料板材(由可发性聚苯乙烯珠粒经加热预发泡后在模具中加热成型而制得的具有闭孔结构的聚苯乙烯泡沫塑料板材),铺装地板需要另加龙骨,否则承压不够易造成变形。
3、组装方式分
预制式和即热组装式两种方式,所谓预制集成式薄型地暖就是将地暖保温层、反射层、管路固定结构进行预制生产成为预制沟槽系统,在施工时直接铺装然后盘管即可,特点是标准化,所需材料计算精准;即热组装式地暖即预先制作好不同板型的保温板现场铺设反射膜、卡钉及地暖管,特点是材料需要计算误差大,要求施工人员熟练度高。
使用地暖采暖首先要在安装完毕24小时后再开始逐渐加温,升温前请保持地面干净干燥,以防止地板因升温过快发生开裂扭曲;其次,如果第一次使用或隔了一年没开启使用地热采暖时,最好先设一个最低的温度,然后渐渐升温,每小时升温1℃左右为宜。若加温太快,很可能会导致木地板扭曲开裂;第三,在地热采暖的地板上尽可能不做固定装饰件或安放无腿的家具,防止局部散热不通畅。另外,家具也会影响热空气流动,导致热效应减弱。
薄型地暖技术的发展及应用——中国的地暖市场经历了十几年的风雨历程,在采暖领域中确定了重要地位,地暖在建筑及家装工程领域里得到普遍应用。但随着市场的快速发展,竞争日益激烈,又推动地暖企业的差异化发展。尤其是近两年来,地暖行业不断进行着自我创新与...
一种以玻璃钢为骨架做内衬,并与PVC发泡塑料共挤可一次成型的门窗型材,最近由北京世纪天成工贸有限公司试制成功。
斯普瑞薄型地暖铺法分类
斯普瑞薄型地暖分为,湿式铺法和干式铺法2种。
1、湿式铺法:在模板薄型地暖上再回填水泥沙石,这样比传统地暖占空间少,散热快,由于管间距均匀,所以散热稳定。
2、干式铺法:在模板薄型地暖上直接铺设铝箔和木地板或者地砖,这样比湿式铺法占的空间更少,散热更快,铺设方便,以后更换也方便。
斯普瑞薄型地暖产品简介
斯普瑞薄型地暖是斯普瑞管业的下属品牌产品。 斯普瑞管业是世界500强企业SK集团的战略合作伙伴,是一家集研发、制造、销售为一体的高科技企业。
在日本薄型地暖已经普及。由于日本是一个岛国,人口密度比较大,国土面积比较小,资源相对匮乏,所以日本人一直致力于节能的研究和利用,并将节能和作为本国的基本国策,为此日本的一切日常生活也是以节能经济为基础的。为此日本的居民采暖一直采用的是薄型地板采暖,而且为了最大限度的节能,日本的采暖管均采用8MM的细小管材,并且为了满足采暖的需求所有的采暖用水均采用净化、软化处理。 斯普瑞公司倡导"环保为本、节能至上"的发展理念,以"科技改变生活"为己任的基础上将日本薄型地暖的技术引进中国,由于中国的国情是集中供热的水质不好,里面有大量的杂质和微生物,这样对于采用8毫米的管材就容易产生结垢,被堵的现象,这样不但不能给更好的采暖而已维护起来相当的麻烦,维护周期短,每次维护的时间长,更重要的是由于8毫米的管材阻力大,不得不在地下采用二次分水器,然后采用二次分水器后,地下就必然会出现大量接头,在维护的过程中就会发生腐蚀漏水的可能行,为此并根据中国的国情研发了,斯普瑞研发了适合中国国情的薄型地暖------斯普瑞薄型地暖。
斯普瑞薄型地暖采用的是斯普瑞20mm的管材,由于管材采用的是韩国SK纯进口的原料,所以内壁光滑,任性好,为此,水流畅通,阻力下,并且不容易结垢,维护周期长,由于地下没有接头,维护起来也比较方便,更不会有漏水的可能。
干式地暖模块硬塑式干式薄型地暖
近两年,地暖市场上又出现一种新型的薄型地暖铺装方式,其保温层是采用PE-聚乙烯或PP-聚丙烯为制作材质的塑料模块,制造工艺为注塑,所以称其为硬塑式薄型地暖模块。 硬塑式薄型地暖模块的制作材质通常为环保材质PE-聚乙烯或PP-聚丙烯,其制作材料的性能使其薄型地暖模块具有非常好的导热性,实际应用地暖系统升温迅速。
硬塑式薄型地暖模块的做大特点就是其具有超强的抗压性!实验测试可以在数吨重的汽车下反复碾压而不变形,这样优越的抗压性能彻底解决了传统地暖地面下陷的问题! 硬塑式薄型地暖模块其高度为2.5~2.7公分,水泥回填高度为1~2公分这样整个地暖层高下来不到5公分,大大减少了地暖占用层高,增加了房屋使用高度。
硬塑式薄型地暖模块铺装方便快捷,因为采用出厂预制式,出厂前已精细化调整好布管间距 ,模块内设有卡管槽,现场施工时,工人只需像拼图一样铺设好地暖模块,再迅速地进行地暖管布管即可,再无需传统地暖设量间距、切割卡槽、铺设卡钉等繁琐的地暖施工工序,这样不仅有效的节省了地暖施工工期,也大大降低了人力成本!
硬塑式薄型地暖模块可以选择在其上铺装复合木地板,铺设后美观大方,档次很高,所以很适合做一些高端项目,如星级酒店、高档公寓、豪华别墅、医院学校等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