洋石楠花名介绍
拉丁文名:Rhododendron
形态及习性:洋石楠叶互生,披针形,质厚光亮,叶缘稍往叶背方向卷曲,花顶生;伞形花序,花冠漏斗形;花色有红、紫红、粉红、白、黄色等。
性喜冷凉,华南地区高温不易栽培。
归肝、脾经。祛风湿,舒筋络,强腰膝,除痹痛。用于风寒湿痹,筋骨疼痛。腰膝无力,咳嗽气喘,肾虚咳嗽,阳痿。常用量5~15克。
石楠产于我国秦岭以南各省区。石楠为亚热带树种,阳性树,也耐阴;喜欢石楠花 石楠花 肥沃、湿润、土壤深厚、排水良好的地方栽植。也耐干旱贫瘠,能在石缝中生长;不耐水湿,耐寒,山东等地区能越冬;萌芽离强,耐...
石楠为蔷薇科、石楠属常绿灌木或小乔木。叶互生,革质,长椭 圆形,边缘有细锯齿,表面绿色,幼叶红色,鲜艳可爱。初夏开花,白色,复伞房花序。小梨果球形,熟时红色,缀满枝头,极为美丽...
[目的]对红叶石楠花脂溶性成分进行分析.[方法]采用石油醚浸提红叶石楠花中的脂溶性成分,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技术检测其成分,面积归一化法计算各成分的相对质量分数.[结果]从红叶石楠花中鉴定出48个脂溶性成分,占色谱总流出峰面积的75.17%,其中芳香酚类1种(0.04%)、酸类11种(47.96%)、醇类6种(6.72%)、酯类6种(0.94%)、烷烃类6种(18.10%)、萜烯类11种(0.45%)、醛类2种(0.22%)、芳香烃类1种(0.07%)、酮类4种(0.45%)、烯烃类1种(0.08%).其主要成分为棕榈酸(17.31%)、亚油酸(21.83%)、硬脂酸(3.23%)、亚麻醇(4.14%)和二十四烷(17.95%).[结论]通过对红叶石楠花脂溶性成分的分析,为其以后的开发利用提供理论依据.
红叶石楠详细介绍 红叶石楠 (学名: Photinia serrulata )是蔷薇科石楠属 杂交种的统称,为常绿 小乔木 ,株高 4-6米,叶革 质, 长椭圆形至倒卵披针形,春季新叶红艳,夏季转绿,秋、冬、春三季呈现红色,霜重色逾浓,低温色更佳。 做行道树 ,其杆立如火把;做 绿篱,其状卧如火龙;修剪造景,形状可千姿百态,景观效果美丽。 红叶石 楠因其新梢和嫩叶鲜红而得名。常见的有红 罗宾和红唇两个品种,其中红罗宾的叶色鲜艳夺目,观赏性更 佳。春秋两季,红叶石楠的新梢和嫩叶火红,色彩艳丽持久,极具生机。在夏季高温时节,叶片转为亮绿 色,给人清新凉爽之感觉。 生长速度快,且萌芽性强,耐修剪,可根据园林需要栽培成不同的树形,在 园林绿化上用途广泛。一至二年生的红叶石楠可修剪成矮小灌木,在园林绿地中作为地被植物片植,或与 其他彩叶植物组合成各种图案;也可培育成独干不明显,丛生形的小乔木,群植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