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色金属企业安全生产应急管理》培训教材适用于各级安全生产监管监察人员、有色金属企业负责人、应急指挥人员、应急管理人员和专业应急救援队伍等。《有色金属企业安全生产应急管理》共分六章。第一章简要介绍安全生产应急管理内涵和我国安全生产应急管理体制、机制及相关法律,重点论述有色金属企业安全生产应急管理工作的特点、基本任务与基本原则。第二章对有色金属企业采、选、冶、化工等生产过程中,易发或易造成较大以上人员伤亡及财产损失的事故进行了分析,简要介绍了基本的防控要求与措施。第三章结合有色金属企业管理模式和应急资源等,重点介绍了有色金属企业安全生产应急救援体系,包括组织体系、运行机制、支撑保障体系等内容。第四章从企业管理的角度,提出了有色金属企业安全生产应急救援预案建设有关要求。第五章介绍了有色金属企业常见安全生产事故应急处置技术与方法。第六章提供了有色金属企业安全生产事故的典型案例。
一、 有色金属安全生产应急管理概论
1.1 安全生产应急管理概述
1.1.1 安全生产应急管理内涵
1.1.2 我国安全生产应急管理体制
1.1.3 我国安全生产应急管理运行机制
1.1.4 我国安全生产应急管理的法律体系
1.2 有色金属安全生产应急管理
1.2.1 安全生产应急管理特点
1.2.2 安全生产应急管理的基本任务
1.2.3 安全生产应急管理基本原则
二、 主要危险因素分析与防控措施
2.1 矿山主要危险因素分析与防控措施
2.1.1 露天开采主要危险因素分析与防控措施
2.1.2 地下开采主要危险因素分析与防控措施
2.1.3 选矿主要危险因素分析与防控措施
2.1.4 尾矿库主要危险因素分析与防控措施
2.2 冶炼主要危险因素分析与防控措施
2.2.1 铝冶炼主要危险因素分析与防控措施
2.2.2 铜冶炼主要危险因素分析与防控措施
2.2.3 镍冶炼主要危险因素分析与防控措施
2.2.4 铅冶炼主要危险因素分析与防控措施
2.2.5 锌冶炼主要危险因素分析与防控措施
2.2.6 稀贵金属冶炼主要危险因素分析与防控措施
2.3 生产辅助设施主要危险因素分析与防控措施
2.3.1 油站火灾事故分析与防控措施
2.3.2 煤气泄漏事故分析与防控措施
2.3.3 乙炔泄漏事故分析与防控措施
2.3.4 氧气泄漏事故分析与防控措施
2.3.5 锅炉爆炸事故分析与防控措施
2.3.6 变(配)电站事故分析与防控措施
三、 安全生产应急救援体系
3.1 安全生产应急救援组织体系
3.1.1 领导决策机构
3.1.2 协调指挥机构
3.1.3 专家支持系统
3.1.4 应急救援队伍
3.1.5 现场应急处置小组
3.2 安全生产应急救援运行机制
3.2.1 统一指挥机制
3.2.2 分级响应机制
3.2.3 属地为主机制
3.2.4 公众动员机制
3.3 安全生产应急救援支持保障系统
3.3.1 通信信息系统
3.3.2 技术支持系统
3.3.3 物资与装备保障系统
3.3.4 经费保障系统
3.3.5 规章制度保障
四、安全生产应急预案
4.1 安全生产应急预案编制
4.1.1 安全生产应急预案体系
4.1.2 安全生产应急预案编制要求
4.1.3 安全生产应急预案编制步骤
4.2 安全生产应急预案管理
4.2.1 应急预案评审与发布
4.2.2 应急预案备案
4.2.3 应急预案宣贯与培训
4.2.4 应急预案演练
4.2.5 应急预案修订与更新
4.3 安全生产应急预案演练
4.3.1 应急演练的类型
4.3.2 应急演练的要求
4.3.3 应急演练准备
4.3.4 应急演练实施
4.4 安全生产应急演练评价与总结
4.4.1 演练评价
4.4.2 演练总结
五、生产安全事故应急处置
5.1 应急处置概述
5.2 矿山事故应急处置技术
5.2.1 破坏性地震事故应急处置技术
5.2.2 破坏性岩爆事故应急处置技术
5.2.3 井下火灾爆炸事故应急处置技术
5.2.4 井下透水事故应急处置技术
5.2.5 井下炮烟中毒事故应急处置技术
5.2.6 提升系统事故应急处置技术
5.2.7 尾矿库事故应急处置技术
5.3 冶炼事故应急处置技术
5.3.1 爆炸事故应急处置技术
5.3.2 灼烫事故应急处置技术
5.3.3 放射性污染事故应急处置技术
5.3.4 危险化学品事故应急处置技术
5.3.5 有害气体急性中毒事故应急处置技术
5.3.6 高温中暑事故应急处置技术
5.4 生产辅助设施事故应急处置技术
5.4.1 油站火灾事故应急处置技术
5.4.2 煤气泄漏事故应急处置技术
5.4.3 乙炔泄漏事故应急处置技术
5.4.4 氧气泄漏事故应急处置技术
5.4.5 锅炉爆炸事故应急处置技术
5.4.6 触电事故应急处置技术
六、 生产安全事故与应急救援案例
案例1 危化品储罐检修爆炸事故
案例2 井下火灾中毒事故
案例3 硫化氢急性中毒事故
案例4 井下透水事故
案例5 砷化氢急性中毒事故
案例6 铝液外溢爆炸事故
案例7 氧化铝沉降槽坍塌事故
案例8 尾矿库透水事故
案例9 氯气泄漏事故应急救援案例
案例10 井下冒顶事故应急救援案例
案例11 井下坍塌事故应急救援案例
案例12 井下透水事故应急救援案例
案例13 贮槽检修爆炸事故应急救援案例
案例14 焙烧炉检修砸伤烫伤事故应急救援案例
案例15 硫酸泄漏事故应急救援案例
案例16 氰化物泄漏事故应急救援案例
附录1 国家突发公共事件总体应急预案
附录2 国务院关于全面加强应急管理工作的意见
附录3 国家安全生产事故灾难应急预案
附录4 生产经营单位安全生产事故应急预案编制导则
附录5 生产安全事故报告和调查处理条例
编后语
参考文献
……2100433B
确定危险目标 在危险因素分析、企业生产现状、关键装置、部位以及重大危险源充分分析及事故隐患排查、治理的基 础上,确定本单位的危险源可能发生事故的类型和后果,并进行事故风险分析,指出事故可能产生的次生、...
安全生产资金保障制度为进一步积加强企业安全管理,确保企业对安全技术措施经费使用及时、到位,依据本公司《财务管理制度》和《资金运用制度》的规定对安全技术措施经费的提取及使用做如下规定:1、根据《北京市人...
安全管理目标. 安全生产管理组织与责任体系. 安全生产管理制度. 安全生产教育培训. 安全生产费用管理. &n...
1 冶金企业和有色金属企业安全生产规定 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总局令第 91 号 《冶金企业和有色金属企业安全生产规定》 已经 2017年 12月 11日国家安全生 产监督管理总局第 16次局长办公会议审议通过,现予公布,自 2018年 3月 1日起 施行。 局长 王玉普 2018 年 1月 4日 附件 冶金企业和有色金属 企业安全生产规定 第一章总 则 第一条 为了加强冶金企业和有色金属企业安全生产工作,预防和减少生产安 全事故与职业病, 保障从业人员安全健康,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 《中 华人民共和国职业病防治法》,制定本规定。 第二条 冶金企业和有色金属企业 (以下统称企业) 的安全生产(含职业健康, 下同)和监督管理,适用本规定。 机械铸造企业中金属冶炼活动的安全生产和监督管理参照本规定执行。 第三条 本规定所称冶金企业,是指从事黑色金属冶炼及压延加工业等生产活 动的企
★精品文档★ 2016 全新精品资料 -全新公文范文 -全程指导写作 –独家原创 1 / 12 冶金企业和有色金属企业安全生产规定 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总局令 第 91号 《冶金企业和有色金属企业安全生产规定》已经 2017 年 12 月 11日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总局第 16 次局长办公会议审 议通过,现予公布,自 2018年 3 月 1日起施行。 局长王玉普 2018年 1 月 4日 冶金企业和有色金属企业安全生产规定 第一章总则 第一条为了加强冶金企业和有色金属企业安全生产工作, 预 防和减少生产安全事故与职业病,保障从业人员安全健康,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 《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 病防治法》,制定本规定。 第二条冶金企业和有色金属企业 (以下统称企业 )的安全生 产 (含职业健康,下同 )和监督管理,适用本规定。 机械铸造企业中金属冶炼活动的安全生产和监督管理参照 本规定
《电力企业安全生产应急管理》主要内容包括:引论;电力企业应急管理;电力企业风险分析与监测预警;电力应急救援体系与应急能力评估;电力企业应急预案体系;电力企业应急演练与培训等。
第一章 引论
第一节 突发事件与应急管理
第二节 国外应急管理现状
第三节 国内应急管理现状
第二章 电力企业应急管理
第一节 电力生产过程及特点
第二节 电力突发事件发生原因及特点
第三节 电力企业应急管理基本原则
第四节 电力企业应急管理基本任务
第三章 电力企业风险分析与监测预警
第一节 危险源辨识
第二节 电力系统脆弱性分析
第三节 安全生产风险评估
第四节 电力企业安全生产事故风险分析
第五节 电力企业安全生产监测预警
第四章 电力应急救援体系与应急能力评估
第一节 电力应急救援体系建设原则
第二节 电力应急救援体系组成
第三节 电力应急救援法规体系
第四节 电力应急救援组织体系
第五节 电力应急救援运行机制
第六节 电力应急救援保障体系
第七节 电力企业应急能力评估
第五章 电力企业应急预案体系
第一节 应急预案概述
第二节 电力企业应急预案编制
第三节 电力企业应急预案管理
第四节 电力企业应急预案范例
第六章 电力企业应急演练与培训
第一节 电力企业应急演练
第二节 电力企业应急培训
第三节 某地处置大面积停电事件应急联合演练实例
第七章 电力企业事故应急处置
第一节 电网企业典型事故应急处置
第二节 发电企业典型事故应急处置
第三节 典型处置案例
第八章 电力企业应急管理信息系统建设
第一节 电力企业应急管理信息系统建设的基本思路
第二节 电力企业应急管理信息系统设计思路
第三节 电力企业应急管理信息系统主要功能
附录一 中华人民共和国突发事件应对法
附录二 生产安全事故报告和调查处理条例
附录三 电力安全事故应急处置和调查处理条例
附录四 国家突发公共事件总体应急预案
附录五 国家处置电网大面积停电事件应急预案
附录六 生产经营单位安全生产事故应急预案编制导则
附录七 电力企业综合应急预案编制导则(试行)
附录八 电力企业专项应急预案编制导则(试行)
附录九 电力企业现场处置方案编制导则(试行)
附录十 电力突发事件应急演练导则(试行)
参考文献
编后语2100433B
冶金企业和有色金属企业安全生产规定
第一章 总则
第一条 为了加强冶金企业和有色金属企业安全生产工作,预防和减少生产安全事故与职业病,保障从业人员安全健康,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病防治法》,制定本规定。
第二条 冶金企业和有色金属企业(以下统称企业)的安全生产(含职业健康,下同)和监督管理,适用本规定。
机械铸造企业中金属冶炼活动的安全生产和监督管理参照本规定执行。
第三条 本规定所称冶金企业,是指从事黑色金属冶炼及压延加工业等生产活动的企业。
本规定所称有色金属企业,是指从事有色金属冶炼及压延加工业等生产活动的企业。
本规定所称金属冶炼,是指冶金企业和有色金属企业从事达到国家规定规模(体量)的高温熔融金属及熔渣(以下统称高温熔融金属)的生产活动。
黑色金属冶炼及压延加工业、有色金属冶炼及压延加工业的具体目录,由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总局参照《国民经济行业分类》(GB/T4754)制定并公布。
第四条 企业是安全生产的责任主体。企业所属不具备法人资格的分支机构的安全生产工作,由企业承担管理责任。
第五条 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总局指导、监督全国冶金企业和有色金属企业安全生产工作。
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和有关部门(以下统称负有冶金有色安全生产监管职责的部门)根据本级人民政府规定的职责,按照属地监管、分级负责的原则,对本行政区域内的冶金企业和有色金属企业的安全生产工作实施监督管理。
第二章 企业的安全生产保障
第六条 企业应当遵守有关安全生产法律、行政法规、规章和国家标准或者行业标准的规定。
企业应当建立安全风险管控和事故隐患排查治理双重预防机制,落实从主要负责人到每一名从业人员的安全风险管控和事故隐患排查治理责任制。
第七条 企业应当按照规定开展安全生产标准化建设工作,推进安全健康管理系统化、岗位操作行为规范化、设备设施本质安全化和作业环境器具定置化,并持续改进。
第八条 企业应当建立健全全员安全生产责任制,主要负责人(包括法定代表人和实际控制人,下同)是本企业安全生产的第一责任人,对本企业的安全生产工作全面负责;其他负责人对分管范围内的安全生产工作负责;各职能部门负责人对职责范围内的安全生产工作负责。
第九条 企业主要负责人应当每年向股东会或者职工代表大会报告本企业安全生产状况,接受股东和从业人员对安全生产工作的监督。
第十条 企业存在金属冶炼工艺,从业人员在一百人以上的,应当设置安全生产管理机构或者配备不低于从业人员千分之三的专职安全生产管理人员,但最低不少于三人;从业人员在一百人以下的,应当设置安全生产管理机构或者配备专职安全生产管理人员。
第十一条 企业主要负责人、安全生产管理人员应当接受安全生产教育和培训,具备与本企业生产经营活动相适应的安全生产知识和管理能力。其中,存在金属冶炼工艺的企业的主要负责人、安全生产管理人员自任职之日起六个月内,必须接受负有冶金有色安全生产监管职责的部门对其进行安全生产知识和管理能力考核,并考核合格。
企业应当按照国家有关规定对从业人员进行安全生产教育和培训,保证从业人员具备必要的安全生产知识,了解有关安全生产法律法规,熟悉本企业规章制度和安全技术操作规程,掌握本岗位安全操作技能,并建立培训档案,记录培训、考核等情况。未经安全生产教育培训合格的从业人员,不得上岗作业。
企业应当对新上岗从业人员进行厂(公司)、车间(职能部门)、班组三级安全生产教育和培训;对调整工作岗位、离岗半年以上重新上岗的从业人员,应当经车间(职能部门)、班组安全生产教育和培训合格后,方可上岗作业。
新工艺、新技术、新材料、新设备投入使用前,企业应当对有关操作岗位人员进行专门的安全生产教育和培训。
第十二条 企业从事煤气生产、储存、输送、使用、维护检修作业的特种作业人员必须依法经专门的安全技术培训,并经考核合格,取得《中华人民共和国特种作业操作证》后,方可上岗作业。
第十三条 企业新建、改建、扩建工程项目(以下统称建设项目)的安全设施和职业病防护设施应当严格执行国家有关安全生产、职业病防治法律、行政法规和国家标准或者行业标准的规定,并与主体工程同时设计、同时施工、同时投入生产和使用。安全设施和职业病防护设施的投资应当纳入建设项目概算。
第十四条 金属冶炼建设项目在可行性研究阶段,建设单位应当依法进行安全评价。
建设项目在初步设计阶段,建设单位应当委托具备国家规定资质的设计单位对其安全设施进行设计,并编制安全设施设计。
建设项目竣工投入生产或者使用前,建设单位应当按照有关规定进行安全设施竣工验收。
第十五条 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总局负责实施国务院审批(核准、备案)的金属冶炼建设项目的安全设施设计审查。
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负有冶金有色安全生产监管职责的部门对本行政区域内金属冶炼建设项目实施指导和监督管理,确定并公布本行政区域内有关部门对金属冶炼建设项目安全设施设计审查的管辖权限。
第十六条 企业应当对本企业存在的各类危险因素进行辨识,在有较大危险因素的场所和设施、设备上,按照有关国家标准、行业标准的要求设置安全警示标志,并定期进行检查维护。
对于辨识出的重大危险源,企业应当登记建档、监测监控,定期检测、评估,制定应急预案并定期开展应急演练。
企业应当将重大危险源及有关安全措施、应急预案报有关地方人民政府负有冶金有色安全生产监管职责的部门备案。
第十七条 企业应当建立应急救援组织。生产规模较小的,可以不建立应急救援组织,但应当指定兼职的应急救援人员,并且可以与邻近的应急救援队伍签订应急救援协议。
企业应当配备必要的应急救援器材、设备和物资,并进行经常性维护、保养,保证正常运转。
第十八条 企业应当采取有效措施预防、控制和消除职业病危害,保证工作场所的职业卫生条件符合法律、行政法规和国家标准或者行业标准的规定。
企业应当定期对工作场所存在的职业病危害因素进行检测、评价,检测结果应当在本企业醒目位置进行公布。
第十九条 企业应当按照有关规定加强职业健康监护工作,对接触职业病危害的从业人员,应当在上岗前、在岗期间和离岗时组织职业健康检查,将检查结果书面告知从业人员,并为其建立职业健康监护档案。
第二十条 企业应当加强对施工、检修等重点工程和生产经营项目、场所的承包单位的安全管理,不得将有关工程、项目、场所发包给不具备安全生产条件或者相应资质的单位。企业和承包单位的承包协议应当明确约定双方的安全生产责任和义务。
企业应当对承包单位的安全生产进行统一协调、管理,对从事检修工程的承包单位检修方案中的安全措施和应急处置措施进行审核,监督承包单位落实。
企业应当对承包检修作业现场进行安全交底,并安排专人负责安全检查和协调。
第二十一条 企业应当从合法的劳务公司录用劳务人员,并与劳务公司签订合同,对劳务人员进行统一的安全生产教育和培训。
第二十二条 企业的正常生产活动与其他单位的建设施工或者检修活动同时在本企业同一作业区域内进行的,企业应当指定专职安全生产管理人员负责作业现场的安全检查工作,对有关作业活动进行统一协调、管理。
第二十三条 企业应当建立健全设备设施安全管理制度,加强设备设施的检查、维护、保养和检修,确保设备设施安全运行。
对重要岗位的电气、机械等设备,企业应当实行操作牌制度。
第二十四条 企业不得使用不符合国家标准或者行业标准的技术、工艺和设备;对现有工艺、设备进行更新或者改造的,不得降低其安全技术性能。
第二十五条 企业的建(构)筑物应当按照国家标准或者行业标准规定,采取防火、防爆、防雷、防震、防腐蚀、隔热等防护措施,对承受重荷载、荷载发生变化或者受高温熔融金属喷溅、酸碱腐蚀等危害的建(构)筑物,应当定期对建(构)筑物结构进行安全检查。
第二十六条 企业对起重设备进行改造并增加荷重的,应当同时对承重厂房结构进行荷载核定,并对承重结构采取必要的加固措施,确保承重结构具有足够的承重能力。
第二十七条 企业的操作室、会议室、活动室、休息室、更衣室等场所不得设置在高温熔融金属吊运的影响范围内。进行高温熔融金属吊运时,吊罐(包)与大型槽体、高压设备、高压管路、压力容器的安全距离应当符合有关国家标准或者行业标准的规定,并采取有效的防护措施。
第二十八条 企业在进行高温熔融金属冶炼、保温、运输、吊运过程中,应当采取防止泄漏、喷溅、爆炸伤人的安全措施,其影响区域不得有非生产性积水。
高温熔融金属运输专用路线应当避开煤气、氧气、氢气、天然气、水管等管道及电缆;确需通过的,运输车辆与管道、电缆之间应当保持足够的安全距离,并采取有效的隔热措施。
严禁运输高温熔融金属的车辆在管道或者电缆下方,以及有易燃易爆物质的区域停留。
第二十九条 企业对电炉、电解车间应当采取防雨措施和有效的排水设施,防止雨水进入槽下地坪,确保电炉、电解槽下没有积水。
企业对电炉、铸造熔炼炉、保温炉、倾翻炉、铸机、流液槽、熔盐电解槽等设备,应当设置熔融金属紧急排放和储存的设施,并在设备周围设置拦挡围堰,防止熔融金属外流。
第三十条 吊运高温熔融金属的起重机,应当满足《起重机械安全技术监察规程--桥式起重机》(TSGQ002)和《起重机械定期检验规则》(TSGQ7015)的要求。
企业应当定期对吊运、盛装熔融金属的吊具、罐体(本体、耳轴)进行安全检查和探伤检测。
第三十一条 生产、储存、使用煤气的企业应当建立煤气防护站(组),配备必要的煤气防护人员、煤气检测报警装置及防护设施,并且每年至少组织一次煤气事故应急演练。
第三十二条 生产、储存、使用煤气的企业应当严格执行《工业企业煤气安全规程》(GB6222),在可能发生煤气泄漏、聚集的场所,设置固定式煤气检测报警仪和安全警示标志。
进入煤气区域作业的人员,应当携带便携式一氧化碳检测报警仪,配备空气呼吸器,并由企业安排专门人员进行安全管理。
煤气柜区域应当设有隔离围栏,安装在线监控设备,并由企业安排专门人员值守。煤气柜区域严禁烟火。
第三十三条 企业对涉及煤气、氧气、氢气等易燃易爆危险化学品生产、输送、使用、储存的设施以及油库、电缆隧道(沟)等重点防火部位,应当按照有关规定采取有效、可靠的防火、防爆和防泄漏措施。
企业对具有爆炸危险环境的场所,应当按照《爆炸性气体环境用电气设备》(GB3836)及《爆炸危险环境电力装置设计规范》(GB50058)设置自动检测报警和防灭火装置。
第三十四条 企业对反应槽、罐、池、釜和储液罐、酸洗槽应当采取防腐蚀措施,设置事故池,进行经常性安全检查、维护、保养,并定期检测,保证正常运转。
企业实施浸出、萃取作业时,应当采取防火防爆、防冒槽喷溅和防中毒等安全措施。
第三十五条 企业从事产生酸雾危害的电解作业时,应当采取防止酸雾扩散及槽体、厂房防腐措施。电解车间应当保持厂房通风良好,防止电解产生的氢气聚集。
第三十六条 企业在使用酸、碱的作业场所,应当采取防止人员灼伤的措施,并设置安全喷淋或者洗涤设施。
采用剧毒物品的电镀、钝化等作业,企业应当在电镀槽的下方设置事故池,并加强对剧毒物品的安全管理。
第三十七条 企业对生产过程中存在二氧化硫、氯气、砷化氢、氟化氢等有毒有害气体的工作场所,应当采取防止人员中毒的措施。
企业对存在铅、镉、铬、砷、汞等重金属蒸气、粉尘的作业场所,应当采取预防重金属中毒的措施。
第三十八条 企业应当建立有限空间、动火、高处作业、能源介质停送等较大危险作业和检修、维修作业审批制度,实施工作票(作业票)和操作票管理,严格履行内部审批手续,并安排专门人员进行现场安全管理,确保作业安全。
第三十九条 企业在生产装置复产前,应当组织安全检查,进行安全条件确认。
第三章 监督管理
第四十条 负有冶金有色安全生产监管职责的部门应当依法加强对企业安全生产工作的监督检查,明确每个企业的安全生产监督管理主体,发现存在事故隐患的,应当及时处理;发现重大事故隐患的,实施挂牌督办。
第四十一条 负有冶金有色安全生产监管职责的部门应当将企业安全生产标准化建设、安全生产风险管控和隐患排查治理双重预防机制的建立情况纳入安全生产年度监督检查计划,并按照计划检查督促企业开展工作。
第四十二条 负有冶金有色安全生产监管职责的部门应当加强对监督检查人员的冶金和有色金属安全生产专业知识的培训,提高其行政执法能力。
第四十三条 负有冶金有色安全生产监管职责的部门应当为进入有限空间等特定作业场所进行监督检查的人员,配备必需的个体防护用品和监测检查仪器。
第四十四条 负有冶金有色安全生产监管职责的部门应当加强对本行政区域内企业应急预案的备案管理,并将重大事故应急救援纳入地方人民政府应急救援体系。
第四章 法律责任
第四十五条 监督检查人员在对企业进行监督检查时,滥用职权、玩忽职守、徇私舞弊的,依照有关规定给予处分;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第四十六条 企业违反本规定第二十四条至第三十七条的规定,构成生产安全事故隐患的,责令立即消除或者限期消除事故隐患;企业拒不执行的,责令停产停业整顿,并处十万元以上五十万元以下的罚款,对其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处二万元以上五万元以下的罚款。
第四十七条 企业违反本规定的其他违法行为,分别依照《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病防治法》等的规定追究法律责任。
第五章 附则
第四十八条 本规定自2018年3月1日起施行。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总局2009年9月8日公布的《冶金企业安全生产监督管理规定》(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总局令第26号)同时废止。 2100433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