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生环境问题基本信息

中文名 原生态环境问题 相对应 次生环境问题
自然灾害 火山爆发、地震、海啸、洪涝 地方病 区域自然环境质量恶劣而引发的

火山爆发、地震、海啸、洪涝、干旱、台风、崩塌、滑坡、泥石流

原生环境问题造价信息

市场价 信息价 询价
材料名称 规格/型号 市场价
(除税)
工程建议价
(除税)
行情 品牌 单位 税率 供应商 报价日期
优科原生塑模块 DL-20-200品种:原生塑模块;材质:PE原生料;管径:Ф20;类型:室内保暖用保温板和地暖模块;系列:PE系列;规格:400×400×27mm;说明:环保型; 查看价格 查看价格

三利

13% 长沙广泛建材有限公司
原生红枫 胸径13/全冠 查看价格 查看价格

13% 浏阳市佳锦苗木场
原生红枫 胸径11/全冠 查看价格 查看价格

13% 浏阳市佳锦苗木场
原生红枫 胸径10/全冠 查看价格 查看价格

13% 长沙笑君花卉苗木专业合作社
原生红枫 胸径11/全冠 查看价格 查看价格

13% 长沙笑君花卉苗木专业合作社
原生红枫 胸径10/全冠 查看价格 查看价格

13% 浏阳市佳锦苗木场
原生红枫 胸径14/全冠 查看价格 查看价格

13% 浏阳市佳锦苗木场
原生红枫 胸径13/全冠 查看价格 查看价格

13% 长沙笑君花卉苗木专业合作社
材料名称 规格/型号 除税
信息价
含税
信息价
行情 品牌 单位 税率 地区/时间
原生石粉渣 查看价格 查看价格

东莞市2022年8月信息价
原生石粉渣 查看价格 查看价格

东莞市2022年10月信息价
原生石粉渣 查看价格 查看价格

东莞市2022年9月信息价
原生石粉渣 查看价格 查看价格

东莞市2022年5月信息价
原生石粉渣 查看价格 查看价格

东莞市2022年4月信息价
原生石粉渣 查看价格 查看价格

东莞市2022年3月信息价
原生石粉渣 查看价格 查看价格

东莞市2022年7月信息价
原生石粉渣 查看价格 查看价格

东莞市2022年6月信息价
材料名称 规格/需求量 报价数 最新报价
(元)
供应商 报价地区 最新报价时间
客房原生态樟木茶几 客房原生态樟木茶几|2个 1 查看价格 广州丰顺民间用品有限公司 广西   2017-11-09
塑料排水板C型,原生塑料 C型,原生塑料|892497.98m 3 查看价格 中山市固基塑料排水板厂 全国   2022-03-16
塑料排水板C型,原生塑料 C型,原生塑料|892497.98m 3 查看价格 中山市固基塑料排水板厂 全国   2022-03-16
接待处原生态原型樟木大茶几 接待处原生态原型樟木大茶几|1个 1 查看价格 广州丰顺民间用品有限公司 广西   2017-11-09
环境工程 环境工程|1项 1 查看价格 广州市盛启柴油发电机有限公司    2017-05-08
动力环境监控 动力环境监控|1套 3 查看价格 广州龙洲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四川   2022-06-17
环境监测软件 环境与设备监控系统软件|1套 1 查看价格 南京埃尔乔亿自控设备有限公司 全国   2021-01-20
原生红梅 D=16-17.9cm,H=3.5-4m,P=3.5-4m,枝下高1.6m|1株 2 查看价格 长沙市雨花区三岭苗木场 湖南  长沙市 2021-11-10

火山喷发,是一种奇特的地质现象,是地壳运动的一种表现形式,也是地球内部热能在地表的一种最强烈的显示。是岩浆等喷出物在短时间内从火山口向地表的释放。

地震又称地动、地振动,是地壳快速释放能量过程中造成振动,期间会产生地震波的一种自然现象。地球上板块与板块之间相互挤压碰撞,造成板块边沿及板块内部产生错动和破裂,是引起地面震动(即地震)的主要原因。

原生环境问题常见问题

  • 社区的环境问题

    http://thjp.vip.sina.com/O.htm 人居环境与以人为本的社区建设 ——兼评东城的“胡家园经验”与“铁营经验” 中国社科院社会政策研究中心 唐 钧 张时飞 进入新世纪,北京市东...

  • 装修环境问题

    多开窗透气,立邦漆一般没什么问题,关键是你的家具、地板等的味道大不大,建议空置2个月

  • 环境问题有哪些

    中国目前面临哪些环境问题 根据《中国环境保护21世纪议程》和《1996年中国环境状况公报》公布的数据,中国目前的环境状况主要数据如下:   1〕大气环境   * 我国目前的空气污染相当于发达国家五六十...

海啸就是由海底地震、火山爆发、海底滑坡或气象变化产生的破坏性海浪,海啸的波速高达每小时700~800千米,在几小时内就能横过大洋;波长可达数百公里,可以传播几千公里而能量损失很小;在茫茫的大洋里波高不足一米,但当到达海岸浅水地带时,波长减短而波高急剧增高,可达数十米,形成含有巨大能量的“水墙”。

洪涝, 指因大雨、暴雨或持续降雨使低洼地区淹没、渍水的现象。雨涝主要危害农作物生长,造成作物减产或绝收,破坏农业生产以及其他产业的正常发展。其影响是综合的,还会危及人的生命财产安全,影响国家的长治久安等。

干旱通常指淡水总量少,不足以满足人的生存和经济发展的气候现象,一般是长期的现象,干旱从古至今都是人类面临的主要自然灾害。即使在科学技术如此发达的今天,它造成的灾难性后果仍然比比皆是。尤其值得注意的是,随着人类的经济发展和人口膨胀,水资源短缺现象日趋严重,这也直接导致了干旱地区的扩大与干旱化程度的加重,干旱化趋势已成为全球关注的问题。

台风,指形成于热带或副热带26℃以上广阔海面上的热带气旋。世界气象组织定义:中心持续风速在12级至13级(即每秒32.7米至41.4米)的热带气旋为台风(typhoon)或飓风(hurricane)。北太平洋西部(赤道以北,国际日期线以西,东经100度以东)地区通常称其为台风,而北大西洋及东太平洋地区则普遍称之为飓风。

每年的夏秋季节,我国毗邻的西北太平洋上会生成不少名为台风(Typhoon)的猛烈风暴,有的消散于海上,有的则登上陆地,带来狂风暴雨,是自然灾害的一种。

崩塌(崩落、垮塌或塌方)是较陡斜坡上的岩土体在重力作用下突然脱离母体崩落、滚动、堆积在坡脚(或沟谷)的地质现象。

滑坡是指斜坡上的土体或者岩体,受河流冲刷、地下水活动、雨水浸泡、地震及人工切坡等因素影响,在重力作用下,沿着一定的软弱面或者软弱带,整体地或者分散地顺坡向下滑动的自然现象。运动的岩(土)体称为变位体或滑移体,未移动的下伏岩(土)体称为滑床。

泥石流是指在山区或者其他沟谷深壑,地形险峻的地区,因为暴雨、暴雪或其他自然灾害引发的山体滑坡并携带有大量泥沙以及石块的特殊洪流。

泥石流是一种灾害性的地质现象。通常泥石流爆发突然、来势凶猛,可携带巨大的石块。因其高速前进,具有强大的能量,因而破坏性极大。

主要是因为区域自然环境质量恶劣而引发的地方病,如:氟钙病、龋齿、甲状腺肿大等。

因为这种环境问题由自然界本身所引起,没有或很少有人为因素所参与,一般不能为人所预见和预防。

原生环境问题文献

北京主要的环境问题 北京主要的环境问题

格式:pdf

大小:23KB

页数: 5页

评分: 4.4

北京主要的环境问题:水资源短缺,风沙危害严重;环境污染等。 水资源短缺原因:降水少,地表径流少;人口稠密经济发达,需水量大;水资源污染严重, 浪费严重。 措施:调整工农业生产结构;节约用水;防治水污染;跨流域调水;开发雨季洪水。 风沙危害原因:冬春季风力强盛,距沙源地近 措施:营造防护林 环境污染原因:工业生产和人们生活排放大量污染物 措施:调整能源结构,使用清洁能源限制重工业和高耗能工业,搬迁排污量大的企业, 发展 环保产业 北京是我国的首都, 全国的政治与文化中心。 北京的环境状况是国内外人士一直关注的焦点。 北京城市环境的好坏直接反映了国家对城市环境问题的重视程度和解决力度。 目前北京城市 环境问题主要存在于以下几个方面: 城市土壤污染,城市垃圾污染,大气污染,水体污染等 几个方面, 在各种环境要素污染中, 水体和大气的污染由于其自身介质的特殊性显得更加突 出。 一、北京水环境现状

立即下载
矿区生态环境问题及其治理 矿区生态环境问题及其治理

格式:pdf

大小:23KB

页数: 3页

评分: 4.5

我国是以煤炭为主要能源的国家,也是目前世界上煤炭产量和消费量最大的国家。伴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对煤炭的需求与日俱增,由此引发的生态环境问题日益严峻,水系破坏、植被破坏、土地功能退化、污染严重等威胁着矿区的可持续发展。虽然我国矿区的生态环境问题取得了一定的进展,但仍存在法律不规范、不健全,基础理论研究薄弱,技术革新缓慢等不足。因此,基于对矿区生态环境问题及其治理的探讨,构建了煤炭开发与经济、生态、历史文化相结合的治理模式,以期实现煤炭开采和生态环境修复的双赢。

立即下载

原生质体培养原生质体

定义

是指用特殊方法脱去了植物细胞壁的、裸露的、 有生活力的原生质团。没有细胞壁,但具有活细胞的一切特征。

特征

①无细胞壁障碍,可以方便地进行有关遗传操作,并可以对膜,细胞器等进行基础研究。

②具有全能性,并能进行人工培养发育成完整植株。

③原生质体适合进行诱导融合形成杂种细胞。

①植物原生质体是细胞无性系变异和突变体筛选的重要来源;

②植物原生质体是细胞融合工作的基础;

③植物原生质体是植物遗传工程的理想受体和遗传饰变的理想材料;

④在细胞生物学与遗传理论研究上的应用。

环境问题多种多样,归纳起来有两大类:一类是自然演变和自然灾害引起的原生环境问题,也叫第一环境问题。如地震、洪涝、干旱、台风、崩塌、滑坡、泥石流等。一类是人类活动引起的次生环境问题,也叫第二环境问题。次生环境问题一般又分为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两大类。如乱砍滥伐引起的森林植被的破坏、过度放牧引起的草原退化、大面积开垦草原引起的沙漠化和土地沙化、工业生产造成大气、水环境恶化等。

到目前为止已经威胁人类生存并已被人类认识到的环境问题主要有:全球变暖、臭氧层破坏、酸雨、淡水资源危机、能源短缺、森林资源锐减、土地荒漠化、物种加速灭绝、垃圾成灾、有毒化学品污染等众多方面。

(1)全球变暖:全球变暖是指全球气温升高。近100多年来,全球平均气温经历了冷-暖-冷-暖两次波动,总得看为上升趋势。进入八十年代后,全球气温明显上升。1981~1990年全球平均气温比100年前上升了0.48℃ 。导致全球变暖的主要原因是人类在近一个世纪以来大量使用矿物燃料(如煤、石油等),排放出大量的CO2等多种温室气体。由于这些温室气体对来自太阳辐射的短波具有高度的透过性,而对地球反射出来的长波辐射具有高度的吸收性,也就是常说的温室效应",导致全球气候变暖。全球变暖的后果,会使全球降水量重新分配,冰川和冻土消融,海平面上升等,既危害自然生态系统的平衡,更威胁人类的食物供应和居住环境。

(2)臭氧层破坏:在地球大气层近地面约20~30公里的平流层里存在着一个臭氧层,其中臭氧含量占这一高度气体总量的十万分之一。臭氧含量虽然极微,却具有强烈的吸收紫外线的功能,因此,它能挡住太阳紫外辐射对地球生物的伤害,保护地球上的一切生命。然而人类生产和生活所排放出的一些污染物,如冰箱空调等设备制冷剂的氟氯烃类化合物以及其它用途的氟溴烃类等化合物,它们受到紫外线的照射后可被激化,形成活性很强的原子与臭氧层的臭氧(O3)作用,使其变成氧分子(O2),这种作用连锁般地发生,臭氧迅速耗减,使臭氧层遭到破坏。南极的臭氧层空洞,就是臭氧层破坏的一个最显著的标志。到1994年,南极上空的臭氧层破坏面积已达2400万平方公里。南极上空的臭氧层是在20亿年里形成的,可是在一个世纪里就被破坏了60%。北半球上空的臭氧层也比以往任何时候都薄,欧洲和北美上空的臭氧层平均减少了10~15%,西伯利亚上空甚至减少了35%。因此科学家警告说,地球上空臭氧层破坏的程度远比一般人想象的要严重的多。

(3)酸雨:酸雨是由于空气中二氧化硫(SO2)和氮氧化物(NOx)等酸性污染物引起的pH值小于5.6的酸性降水。受酸雨危害的地区,出现了土壤和湖泊酸化,植被和生态系统遭受破坏,建筑材料、金属结构和文物被腐蚀等等一系列严重的环境问题。酸雨在五、六十年代最早出现于北欧及中欧,当时北欧的酸雨是欧洲中部工业酸性废气迁移所至,七十年代以来,许多工业化国家采取各种措施防治城市和工业的大气污染,其中一个重要的措施是增加烟囱的高度,这一措施虽然有效地改变了排放地区的大气环境质量,但大气污染物远距离迁移的问题却更加严重,污染物越过国界进入邻国,甚至飘浮很远的距离,形成了更广泛的跨国酸雨。此外,全世界使用矿物燃料的量有增无减,也使得受酸雨危害的地区进一步扩大。全球受酸雨危害严重的有欧洲、北美及东亚地区。我国在八十年代,酸雨主要发生在西南地区,到九十年代中期,已发展到长江以南、青藏高原以东及四川盆地的广大地区。

(4)淡水资源危机:地球表面虽然2/3被水覆盖,但是97%为无法饮用的海水,只有不到3%是淡水,其中又有2%封存于极地冰川之中。在仅有的1%淡水中,25%为工业用水,70%为农业用水,只有很少的一部分可供饮用和其它生活用途。然而,在这样一个缺水的世界里,水却被大量滥用、浪费和污染。加之,区域分布不均匀,致使世界上缺水现象十分普遍,全球淡水危机日趋严重。世界上100多个国家和地区缺水,其中28个国家被列为严重缺水的国家和地区。预测再过20~30年,严重缺水的国家和地区将达46~52个,缺水人口将达28~33亿人。我国广大的北方和沿海地区水资源严重不足,据统计我国北方缺水区总面积达58万平方公里。全国500多座城市中,有300多座城市缺水,每年缺水量达58亿立方米,这些缺水城市主要集中在华北、沿海和省会城市、工业型城市。世界上任何一种生物都离不开水,人们贴切地把水比喻为生命的源泉"。然而,随着地球上人口的激增,生产迅速发展,水已经变得比以往任何时候都要珍贵。一些河流和湖泊的枯竭,地下水的耗尽和湿地的消失,不仅给人类生存带来严重威胁,而且许多生物也正随着人类生产和生活造成的河流改道、湿地干化和生态环境恶化而灭绝。不少大河如美国的科罗拉多河、中国的黄河都已雄风不再,昔日"奔流到海不复回"的壮丽景象已成为历史的记忆了。

(5)资源、能源短缺:当前,世界上资源和能源短缺问题已经在大多数国家甚至全球范围内出现。这种现象的出现,主要是人类无计划、不合理地大规模开采所至。本世纪九十年代初全世界消耗能源总数约100亿吨标准煤,预测到2000年能源消耗量将翻一番。从石油、煤、水利和核能发展的情况来看,要满足这种需求量是十分困难的。因此,在新能源(如太阳能、快中子反应堆电站、核聚变电站等)开发利用尚未取得较大突破之前,世界能源供应将日趋紧张。 此外,其它不可再生性矿产资源的储量也在日益减少,这些资源终究会被消耗殆尽。

(6)森林锐减:森林是人类赖以生存的生态系统中的一个重要的组成部分。地球上曾经有76亿公顷的森林,到本世纪时下降为55亿公顷,到1976年已经减少到28亿公顷。由于世界人口的增长,对耕地、牧场、木材的需求量日益增加,导致对森林的过度采伐和开垦,使森林受到前所未有的破坏。据统计,全世界每年约有1200万公顷的森林消失,其中占绝大多数是对全球生态平衡至关重要的热带雨林。 对热带雨林的破坏主要发生在热带地区的发展中国家,尤以巴西的亚马逊情况最为严重。亚马逊森林居世界热带雨林之首,但是,到九十年代初期这一地区的森林覆盖率比原来减少了11%,相当于70万平方公里,平均每5秒钟就有差不多有一个足球场大小的森林消失。此外,在亚太地区、非洲的热带雨林也在遭到破坏。

(7)土地荒漠化:简单地说土地荒漠化就是指土地退化。1992年联合国环境与发展大会对荒漠化的概念作了这样的定义:"荒漠化是由于气候变化和人类不合理的经济活动等因素,使干旱、半干旱和具有干旱灾害的半湿润地区的土地发生了退化。1996年6月17日第二个世界防治荒漠化和干旱日,联合国防治荒漠化公约秘书处发表公报指出:当前世界荒漠化现象仍在加剧。全球现有12亿多人受到荒漠化的直接威胁,其中有1.35亿人在短期内有失去土地的危险。荒漠化已经不再是一个单纯的生态环境问题,而且演变为经济问题和社会问题,它给人类带来贫困和社会不稳定。到1996年为止,全球荒漠化的土地已达到3600万平方公里,占到整个地球陆地面积的1/4,相当于俄罗斯、加拿大、中国和美国国土面积的总和。全世界受荒漠化影响的国家有100多个,尽管各国人民都在进行着同荒漠化的抗争,但荒漠化却以每年5~7万平方公里的速度扩大,相当于爱尔兰的面积。到二十世纪末,全球将损失约1/3的耕地。在人类当今诸多的环境问题中,荒漠化是最为严重的灾难之一。对于受荒漠化威胁的人们来说,荒漠化意味着他们将失去最基本的生存基础--有生产能力的土地的消失。

(8)物种加速灭绝:物种就是指生物种类。现今地球上生存着500~1000万种生物。一般来说物种灭绝速度与物种生成的速度应是平衡的。但是,由于人类活动破坏了这种平衡,使物种灭绝速度加快,据《世界自然资源保护大纲》估计,每年有数千种动植物灭绝,到2000年地球上10~20%的动植物即50~100万种动植物将消失。而且,灭绝速度越来越快。世界野生生物基金会发出警告:本世纪鸟类每年灭绝一种,在热带雨林,每天至少灭绝一个物种。物种灭绝将对整个地球的食物供给带来威胁,对人类社会发展带来的损失和影响是难以预料和挽回的。

(9)垃圾成灾:全球每年产生垃圾近100亿吨,而且处理垃圾的能力远远赶不上垃圾增加的速度。我国的垃圾排放量已相当可观,在许多城市周围,排满了一座座垃圾山,除了占用大量土地外,还污染环境。危险垃圾,特别是有毒、有害垃圾的处理问题(包括运送、存放),因其造成的危害更为严重、产生的危害更为深远,而成了当今世界各国面临的一个十分棘手的环境问题。

(10)有毒化学品污染:市场上约有7~8万种化学品。对人体健康和生态环境有危害的约有3.5万种。其中有致癌、致畸、致突变作用的约500余种。随着工农业生产的发展,如今每年又有1000~2000种新的化学品投入市场。由于化学品的广泛使用,全球的大气、水体、土壤乃至生物都受到了不同程度的污染、毒害,连南极的企鹅也未能幸免。自五十年代以来,涉及有毒有害化学品的污染事件日益增多,如果不采取有效防治措施,将对人类和动植物造成严重的危害。

原生环境问题相关推荐
  • 相关百科
  • 相关知识
  • 相关专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