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 名 | 岩石边坡块体稳定性的运动学分析及其应用 | 作 者 | 郑俊、邓建辉 |
---|---|---|---|
出版社 | 浙江大学出版社 | ISBN | 9787308174237 |
1 绪论
1.1 引言
1.2 运动学分析发展简单回顾
1.3 岩石边坡稳定性概率分析方法简单回顾
1.4 运动学分析特点及本书的内容提要
2 运动学确定性分析
2.1 引言
2.2 平面失稳
2.2.1 矢量分析方法
2.2.2 赤平极射投影图解法
2.3 楔形体失稳(末考虑形成模式和滑动模式)
2.3.1 矢量分析方法
2.3.2 赤平极射投影图解法
2.4 楔形体失稳(考虑形成模式和滑动模式)
2.4.1 矢量分析方法
2.4.2 赤平极射投影图解法
2.4.3 讨论
2.5 倾倒失稳
2.5.1 矢量分析方法
2.5.2 赤平极射投影图解法
3 运动学概率分析(未考虑结构面组的相交概率)
3.1 引言
3.2 运动学概率分析过程概述
3.3 平面失稳分析过程
3.4 倾倒失稳分析过程
3.5 来自不同组的两个结构面组合
3.6 楔形体失稳分析过程
3.7 概率分析过程
3.8 工程应用:中国某水电站花岗岩边坡
3.8.1 工程概况
3.8.2 确定性分析结果
3.8.3 概率分析结果
4 运动学概率分析(考虑结构面组的相交概率)
4.1 引言
4.2 两个结构面组的相交概率
4.2.1 获取来自不同组的两个结构面组合
4.2.2 确定两个结构面是否相交的算法
4.2.3 确定两个结构面组的相交概率
4.3 最大安全坡角的计算
4.4 失稳概率计算
4.5 工程应用:美国某露天金矿部分边坡
4.5.1 引言
5 基于MicrosoftExcel的运动学分析的赤平极射投影图解法的实现——ZJUKIN软件
参考文献
附录I:赤平极射投影简介
附录II:三维结构面网络模拟简介 2100433B
自20世纪60年代起,国外许多学者利用赤平投影研究边坡岩体失稳的几何条件以及可能的失稳模式。1980年,国际著名的岩石力学与工程地质专家、美国工程院院士、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教授Goodman先生在其经典著作Introduction to Rock Mechanics中明确使用了“边坡运动学分析”(Kinematic Analysis of Slopes)这一表述,而后“运动学分析”在英文论文和著作中较为常见。目前在国内,仅有几篇论文使用“运动学分析”一词,但实际上自20世纪70年代已有不少学者利用赤平投影研究边坡岩体失稳的几何条件,如著名的工程地质与岩石力学专家、中国工程院院士王思敬先生的《赤平极射投影方法及其应用》(1976),著名的工程地质与岩石力学专家孙玉科和古迅两位先生合著的<赤平极射投影在岩体工程地质力学中的应用》(1980)等。这些经典著作阐述且应用了运动学分析的部分思想,只是未使用“运动学分析”这一表述。但总体上来讲,国内尚缺乏系统阐述运动学分析方法的著作。
《岩石边坡块体稳定性的运动学分析及其应用》旨在系统介绍运动学分析基本原理和方法(包括矢量分析方法和赤平极射投影图解法),其中涉及经典的运动学确定性分析和近年来《岩石边坡块体稳定性的运动学分析及其应用》作者在运动学概率分析方面所做的一些工作。为了方便读者,尤其是现场一线的工程师使用好运动学分析这一工具,《岩石边坡块体稳定性的运动学分析及其应用》作者基于Microsoft Excel开发了一款能够自动绘制赤平极射投影图而实现运动学分析的软件ZJUKIN,供读者免费下载。《岩石边坡块体稳定性的运动学分析及其应用》的第3章和第4章是作者郑俊博十学位论文的部分内容。
他们的分析方法不一样,但是原理是一样的,岩石边边坡稳定性与土质边缘稳定性两者之间存在着区别,因为其质地不一样,还有其稳定性差异悬殊
基坑边立塔吊应计算边坡稳定性: 计算公式:V=H/6×[a×b+(a+a1)×(b+b1)+a1×b1] 因为基坑开挖后基坑边土体都会有一定的水平向和竖向位移发生,可能危及塔吊的 ,所以尽可能不要...
其他的我没思考清楚,有一点想法的先献丑下:就是,板楼处是重点的原因之一是,板楼对基坑变形的敏感度估计比塔楼要大。 解释如下: 坡的变形有个滑裂面,或者说坡的变形有一定得范围,通常就 比基坑深度大...
在岩质边坡中,大多数的失稳破坏主要受结构面控制,其基本破坏模式可分为3种:平面滑动、楔形体滑动和倾倒破坏.运动学分析在研究受结构面控制的岩质边坡稳定性中应用较为广泛,它是一种利用立体投影与矢量代数理论,在赤平极射投影图中初步确定边坡稳定性及破坏模式的方法.介绍了利用DIPS软件进行边坡运动学分析的方法,并以巴基斯坦某水电站厂房后边坡为例,进行分析和探讨.
采用Fuzy数学方法,充分考虑工程实际经验,建立了Fuzy综合评判模型。根据不同的稳定状态,将边坡划分为五个等级;综合分析影响边坡稳定的各种作用因素,根据它们作用程度的不同,赋予不同的权值;采用二级综合评判,使评判结果更符合实际。
紫外分析仪是荧光技术的应用,荧光技术是什么呢? 首先了解一下什么是荧光,荧光又作"萤光",是指一种光致发光的冷发光现象。当某种常温物质经某种波长的入射光(通常是紫外线或X射线)照射,吸收光能后进入激发态,并且立即退激发并发出比入射光的的波长长的出射光(通常波长在可见光波段);而且一旦停止入射光,发光现象也随之立即消失。具有这种性质的出射光就被称之为荧光。 知道了什么是荧光,顾名思义就能想到什么是荧光技术。荧光技术是某些物质受一定波长的光激发后,在极短时间内(10-8秒)会发射出波长大于激发波长的光,这种光称为荧光。这一发光现象在各方面的应用及有关的方法称为荧光技术(fluorescent technique)。
物质经过紫外线照射后发出荧光的现象可分为两种情况,第一种是自发荧光,如叶绿素、血红素等经紫外线照射后,能发出红色的荧光,称为自发荧光;第二种是诱发荧光,即物体经荧光染料染色后再通过紫外线照射发出荧光,称为诱发荧光。
荧光技术在生物化学及分子生物学研究中应用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物质的定性:不同的荧光物质有不同的激发光谱和发射光谱,因此可用荧光进行物质的鉴别。与吸收光谱法相比,荧光法具有更高的选择性。
2、定量测定:利用在较低浓度下荧光强度与样品浓度成正比这一关系可以定量分析样品中荧光组分的含量,常用于测定氨基酸、蛋白质、核酸的含量。荧光定量测定的一个优点是灵敏度高,例如维生素B2的测定限量可达1毫微克/毫升,这一优点使测定时所需要样品量大大减少。 这种定量测定方法还可应用于酶催化的反应,只要反应前后有荧光强度的变化,就可用来测定酶的含量及酶反应的速率等。
3、研究生物大分子的物理化学特性及其分子的结构和构象:荧光的激发光谱、发射光谱、量子产率和荧光寿命等参数不仅和分子内荧光发色基团的本身结构有关,而且还强烈地依赖于发色团周围的环境,即对周围环境十分敏感。利用此特点可通过测定上述有关荧光参数的变化来研究荧光发色团所在部位的微环境的特征及其变化。在此研究中,除了利用生物大分子本身具有的荧光发色团(如色氨酸、酪氨酸、鸟苷酸等,此类荧光称为内源荧光)以外,可将一些特殊的荧光染料分子共价地结合或吸附在生物大分子的某一部位,通过测定该染料分子的荧光特性变化来研究生物大分子,这种染料分子被称为"荧光探针",它们发出的荧光一般称为外源荧光。荧光探针的应用,大大地开拓了荧光技术在分子生物学中的应用范围。
4、利用荧光寿命、量子产率等参数可以研究生物大分子中的能量转移现象:通过该现象的研究,可以获得生物大分子内部的许多信息。
以往人们常用荧光偏振做指标来研究生物大分子动力学。人们趋于用荧光偏振随时间的衰减来研究这些问题。在这种方法中,激发光不是一连续的面偏振光,而是一偏振的光脉冲,因此测得的F∥和F是在两个不同方向上偏振的荧光随时间的衰减,它既和荧光寿命τ有关,又与分子在溶液中的运动有关,因此常表示为F∥(t)和F⊥(t)。由它们可得一相当重要的物理量--各向异性参数A(t)。由A(t)可推测生物大分子的形状、分子转动弛豫时间(即从一个定向的状态到一个无定向状态所要的时间),进而可以推知生物大分子的大小、分子在溶液中的转动角度和时间之间的函数关系。由这些结果可以研究分子之间的相互作用、分子间结合的紧密程度、蛋白质、核酸分子的解聚程度等等。
另外,荧光技术在免疫学中亦有广泛的应用。最重要的就是荧光抗体法。将某些荧光染料与血清抗体相结合,这种标记的抗体仍可专一地与相应抗原发生结合,形成的复合体具有荧光特性,从而可以确定抗原或抗体的存在及其含量。
利用荧光技术设计的紫外分析仪主要是物质的定性方面的应用,包括:
⑴在科学实验工作中检测,许多主要物质如蛋白质、核苷酸等。
⑵在药物生产和研究中,可用来检查激素生物碱,维生素等各种能;产生荧光药品质量,特别适宜作薄层分析和纸层分析斑点和检测。
⑶在染料涂料橡胶、石油等化学行业中,测定各种荧光材料,荧光指示剂及添加剂,鉴别不同种类的原油和橡胶制品。
⑷纺织化学纤维中可测定不同种类的原材料。如羊毛,真丝人造纤维,棉花,合成纤维,并可检查成品质量。
⑸在粮油,蔬菜,食品部门,可用于检查毒素(如黄曲霉素等),食品添加剂,变质的蔬菜、水果、可可豆、巧克力、脂肪、蜂蜜、糖蛋等的质量。
⑹在地质、考古等部门,可起到发现各种矿物质,判别文物化石的真伪。
⑺在公安部门可检查指纹、测定密写字迹等。
△ 在科学实验工作中它是检测许多主要物质如蛋白质、核苷酸等。
△ 在药物生产和研究中,可用来检查激素生物碱,维生素等各种 能产生萤光药品的质量,它特别适宜作薄层分析,纸层分析斑点和 检测。
△ 在染料涂料橡胶、石油等化学行业中,测定各种萤光材料,萤光指示剂及添加剂, 鉴别不同种类的原油和橡胶制品。
△ 在纺织化学纤维中可以用于测定不同种类的原材料如羊毛、真丝人造纤维、棉花合成纤维,并可检查成品质量。
△ 在粮油、蔬菜、食品部门可用于检查毒素、(如黄曲霉素等)食品添加剂,变质的蔬菜、水果、可可豆肪、巧克力、脂肪、蜂蜜、糖、蛋 00等的质量。
△ 在地质、考古等部门可起到发现各种矿物质、判别文物化石的真伪。
△ 在公安部门可检查指痕测定、密写字迹等。
1、紫外分析仪(YLN-II型)由紫外线灯管及滤光片组成。UVC 254nm波长, UVA 365nm波长, 两种波长可想互独立使用,并具有点样功能。
2、紫外分析仪(YLN-II型)具有消耗功率小,热量低,可以长时间连续使用,最大的优点是可以随开随关一开即可使用,十分方便。
3、紫外分析仪(YLN-II型)紫外灯灯管发出的光经滤光片滤去可见光,从而为荧光分析提供了强烈的254nm和365nm紫外光。
4、在暗室里,可以通过仪器的点样功能,粗略估计样品之间的距离。
△ 电源:220V,50HZ.
△ 功率:25 W.
△ 紫外线波长:254nm、365nm.
△ 外形尺寸:270×270×300mm.
△ 滤色片:200×50mm
△ 重量:约3 Kg
采用不同波长的紫外光对DNA、RNA电泳凝胶样品进行观察拍照、检测蛋白质、核甘酸、,适用于核酸电泳分析、检测,PCR产物检测,DNA指纹图谱分析,纸层分析或薄层分析等。适用于核酸电泳、荧光的分析、检测, PCR 产物检测, DNA 指纹图谱分析,是开展 RFLP 研究, RAPD 产物分析的理想仪器。本机无需在暗室操作,便可对电泳凝胶进行紫外观察和照相,也可配备蛋白检测仪对蛋白进行观察和照相。紫外强而均匀。可接反射灯等。此产品多次出口。
三用紫外分析仪的使用方法:该仪器设置三个开关键,分别控制点样灯,254nm和365nm紫外灯,且相互独立,当需要某一灯工作时,按下相应开关键即可。
紫外分析仪
在科研工作、药物生产研究、化学、粮油、蔬菜、水果、地质、考古、公安等领域有着广泛的应用。
型号 项目 | ZW-3型 | ZW-7型 (暗箱式) |
紫外线波长 | 254nm、365nm | |
色片 | 200×50(mm) | |
功率 | 25W |
道路、水电、矿山等工程建设造成了很多裸露的岩石边坡,由此引起的生态环境破坏现象十分严重。岩石边坡创面人工土壤特性的演变直接关系到岩石边坡生态护坡的可持续性。本研究针对不同生态护坡时间重建人工土壤后的典型岩石边坡、不同坡度和坡向及外源物质交互作用条件下的模拟岩石边坡,利用野外定位试验、模拟实验、土壤发生学理论与方法,调查测定岩石边坡创面人工土壤的理化性质、生物性质以及植被状况、土壤侵蚀状况、失稳破坏形式。明确岩石边坡创面人工土壤特性与生态护坡时间、外源物质组成、植被状况、边坡稳定性之间的相互关系,深入研究分析自然环境因子、人工干扰、岩石边坡自身状况对岩石边坡创面人工土壤特性演变的影响,弄清岩石边坡创面人工土壤特性的演变机理,为岩石边坡生态恢复、科学防护提供理论依据。 2100433B
批准号 |
40771087 |
项目名称 |
岩石边坡创面人工土壤特性的演变及其机理研究 |
项目类别 |
面上项目 |
申请代码 |
D0709 |
项目负责人 |
艾应伟 |
负责人职称 |
教授 |
依托单位 |
四川大学 |
研究期限 |
2008-01-01 至 2010-12-31 |
支持经费 |
45(万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