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版社: 科学出版社有限责任公司; 第1版 (2007年6月1日)
平装: 189页
正文语种: 简体中文
开本: 5
ISBN: 7030191765, 9787030191762
条形码: 9787030191762
商品尺寸: 24 x 17 x 0.8 cm
商品重量: 322 g
ASIN: B0011F9YAA
《岩溶隧道灾变预测与处治技术读本》在学习和总结前人经验的基础上,结合作者近年工程实践,系统总结了国内外岩溶成因、岩溶探测预报技术以及岩溶处治技术;简要分析了岩溶产生条件、岩溶发育特征、岩溶水运动特征和岩溶突水灾变特征等;以圆粱山岩溶隧道为工程背景,进行了岩溶突水类型的力学分析,通过概化岩溶突水地质模式,构建岩溶突水计算模型,对岩溶隧水灾变过程和灾变机理进行了系统分析;在对岩溶进行分类的基础上,总结了岩溶处治的基本原则,针对不同类型的岩溶,阐述了各类岩溶隧道施工中的关键处治技术、施工工艺和工程对策。《岩溶隧道灾变预测与处治技术读本》内容丰富,实践性强,是一本集岩溶隧道施工经验和研究成果为一体的综合书籍。《岩溶隧道灾变预测与处治技术读本》可供矿山、地质、交通、国防、水利水电等相关工程技术人员、科研人员以及高等院校本科生和研究生等参考使用。2100433B
租售状态: 出售开 发 商: 北京天亚物业开发有限公司投 资 商: ----占地面积: 11800.00平方米总建筑面积: 100000.00平方米详细信息售 楼 处: 北京市朝阳区光华路嘉裹中心饭店...
行政区域:新香洲项目位置:位于香洲区星园路3号(民西路与三台石路交汇处)交通状况:11条公交线路1、5、6、8、15、22、43、56、68、602、204主力户型:95-210平方米三房四房开发商:...
行政区域:惠城区区域板块:下角项目位置:惠城区江南下角中路26号(原机械厂)交通状况:惠城区1、15、16、19路公交车至机械厂站下,即达项目。主力户型:二居56平米,三居80平米开发商:惠州市鹏达实...
岩溶隧道的处治技术现状——对于在岩溶地区修建隧道,必须根据地质勘测来确定具体的地质条件,然后根据不同的地质条件来确定不同的施工方法。具体介绍整个过程。
建筑物基本信息 参数名 必填 描述 项目实际情况 建筑代码 数据中心代码 建筑名称 必填 最多24个汉字 建筑字母别名 必填 建筑首字母大写 建筑业主 必填 有多位业主时存主要业主名称,外加 “等××位” 建筑监测状态 状态 1- 启用监测 0- 停用监测 所属行政区划 必填 6位行政区划代码 建筑地址 必填 最多40个汉字 建筑坐标 -经度 建筑坐标 -纬度 建设年代 必填 4位数字年份 地上建筑层数 必填 整数 地下建筑层数 整数 建筑功能 必填 A- 办公建筑 B- 商场建筑 C- 宾 馆饭店建筑 D- 文化教育建筑 E- 医疗卫生建筑 F- 体育建筑 G- 综 合建筑 H- 其它建筑 建筑总面积 必填 空调面积 必填 采暖面积 必填 建筑空调系统形式 必填 A- 集中式全空气系统 B- 风机盘管 +新风系统 C- 分体式空调或 VRV的 局部式机组系统 Z
本书在学习和总结前人经验的基础上,结合作者近年工程实践,系统总结了国内外岩溶成因、岩溶探测预报技术以及岩溶处治技术;简要分析了岩溶产生条件、岩溶发育特征、岩溶水运动特征和岩溶突水灾变特征等;以圆粱山岩溶隧道为工程背景,进行了岩溶突水类型的力学分析,通过概化岩溶突水地质模式,构建岩溶突水计算模型,对岩溶隧水灾变过程和灾变机理进行了系统分析;在对岩溶进行分类的基础上,总结了岩溶处治的基本原则,针对不同类型的岩溶,阐述了各类岩溶隧道施工中的关键处治技术、施工工艺和工程对策。
本书内容丰富,实践性强,是一本集岩溶隧道施工经验和研究成果为一体的综合书籍。本书可供矿山、地质、交通、国防、水利水电等相关工程技术人员、科研人员以及高等院校本科生和研究生等参考使用。
前言
第1章 绪论
1.1 岩溶突水对隧道工程的影响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 岩溶成因研究
1.2.2 岩溶探测预报技术研究
1.2.3 岩溶处治技术研究
第2章 岩溶发育与突水灾变特征
2.1 岩溶产生条件
2.2 岩溶发育特征
2.2.1 岩溶与岩性
2.2.2 岩溶层组类型
2.2.3 岩溶发育程度
2.2.4 岩溶与地质构造
2.3 岩溶水运动特征
2.3.1 岩溶水与地表水及地下水之间补给关系
2.3.2 岩溶化山区地下水运动特征
2.3.3 岩溶水动力剖面分带
2.4 岩溶突水灾变特征
2.4.1 岩溶突水灾变水力特征
2.4.2 岩溶突水灾变频数特征
2.4.3 岩溶突水灾变充填物特征
2.4.4 岩溶突水灾变与工序关系特征
2.4.5 岩溶突水动态变化特征
第3章 岩溶突水机理
3.1 岩溶突水类型力学分析
3.1.1 板柱型突水
3.1.2 拱梁型突水
3.1.3 岩梁型突水
3.2 圆梁山岩溶隧道工程背景
3.2.1 工程概况
3.2.2 地层岩性
3.2.3 地质构造
3.2.4 水文地质
3.2.5 地应力条件
3.3 概化岩溶突水地质模式
3.3.1 岩溶突水分布区域
3.3.2 岩溶突水地质模式
3.4 构建岩溶突水计算模型
3.4.1 FLAC2D程序简介
3.4.2 构建计算模型
3.5 岩溶突水机理分析
3.5.1 顶位交错模式岩溶突水规律
3.5.2 交错模式岩溶突水规律
3.5.3 上侧位交叉模式岩溶突水规律
3.5.4 纵向交叉模式岩溶突水规律
3.6 数值计算分析对施工的指导作用
3.6.1 提示岩溶突水灾变关键部位
3.6.2 揭示岩溶突水存在临界距离
3.6.3 岩溶突水呈现渐进破坏过程
第4章 岩溶探测预报技术
4.1 岩溶隧道超前探测预报技术
4.2 岩溶隧道超前探测预报流程
4.2.1 制定预报方案
4.2.2 长距离预报
4.2.3 中长距离预报
4.2.4 短距离预报
4.2.5 地质综合判析
4.3 TSP超前地质探测预报技术
4.3.1 预报原理
4.3.2 预报效果评价
4.4 红外探测技术
4.4.1 应用原理
4.4.2 应用范围
4.4.3 仪器特点
4.4.4 探测效果评价
4.5 地质雷达预报技术
第5章 岩溶分类及处治基本原则
第6章 岩溶处治技术
第7章 典型工程案例
参考文献2100433B
版 次:1
页 数:189
字 数:238000
印刷时间:2007-6-1
纸 张:胶版纸
I S B N:9787030191762
包 装:平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