氧气面罩应用
主要性能及结构
贮氧系统是由面罩、贮氧袋、T型三通、输氧导管以及固定构件组成。
用途
供呼吸困难、缺氧病人输氧用。
使用方法
氧气直接注入贮氧袋内,将面罩置于患者面部,密闭口鼻。使用固定构件将面罩固定于患者头部,进行吸氧。
简介
现代化的战机,都拥有自动增压座仓,使战机在高空飞行时机仓内外压力相同。同时,飞机在6000公尺以上飞行时,由于外间空气开始稀薄,飞行员就须要配带氧气面罩.呼吸氧气.。
这些氧气都是存在机体内的氧气瓶,飞机在起飞前,地勤人员除了替飞机加油挂弹外,同时也会将混合氧注入氧气瓶内。
座仓是密封的,否则在高空高速飞行时,轻微的座仓压力变化都会危害到飞行员,同时战机在高速飞行时(尤其是在作战时),飞行员所承受的压力和G力都很巨大,此时,除了压力飞行服自动加压保护飞行员外,供氧泵亦会自动加压增加氧气供应,因为此时飞行员的肺部受压,呼吸会比较困难,这种自动系统可保障飞行员不会缺氧昏迷.。
由于座仓是根据飞行高度自动调整压力,因此战机飞到低空时,飞行员就可以选择打开空气交换装置,让机外空气进入座仓,或者是继续使用氧气面罩.。
所以,现代超音速战机的飞行员,氧气面罩和压力飞行服都是不能缺少的.。
战机起飞时,飞行员都会首先使用氧气面罩,不会选择呼吸机外空气,因为战机在跑道上等候起飞时,都会喷出大量有毒废气,为免废气进入座仓引致中毒 ,所以飞行员都会关上空气交换装置,使用氧气面罩呼吸。
作用
航空氧气面罩是飞行员的主要个体防护装具,是人机界面的关键交接点。它在实际飞行中使用频率最高、靠近人体最近,其防护性能的好坏对保证飞行员高空飞行供氧救生具有极为重要的作用。航空氧气面罩为避免高空缺氧的威胁,保证飞行安全,起到了难以估量的作用!
装备现状
近20年来,航空技术迅速发展,现代军用飞机战术性能不断提高,进一步促进了航空氧气面罩的改进与发展。国外空军飞行员的氧气面罩几经改型,多次更新换代,以使其适应高技术性能飞机配套使用要求。如美军由服役20多年的MBU-5/P和MBU-12/P氧气面罩发展到MBU-20/P和MBU-22/P氧气面罩;原苏联已由KM-18发展到KM-36型氧气面罩;英国和法国空军也研制了高性能的Q/P和MP90型氧气面罩。这些新型氧气面罩的共同特点是:总体重量轻、呼吸气阻力小、瞬间流量大、配挂机构合理、抗过载能力高、配戴舒适方便。并具有防核、防化、防生物战侵袭和抗高速气流吹袭综合防护性能,以及正加压抗过载和与通讯装置兼容等特点。
中国空军现有的歼击机、强击机、轰炸机使用的氧气面罩仍沿用60年代初仿苏产品。现役氧气面罩面型不符合我国飞行员的面型特点,工艺落后、性能不稳定,配戴舒适性差。现役面罩本身存在的问题,加上我军飞机性能的不断改进,如空中加油机的应用,续航时间延长,电子火控装备的改进,使得对飞行员个体防护装备的舒适性、安全性的要求更高。亟需加以改进。
发展趋势
从国外航空氧气面罩的工程设计和生理学要求上看,提高飞行员氧气面罩供氧防护性能主要在以下几个方面:
1.提高氧气面罩气密性符合率:氧气面罩的气密性是其供氧性能的关键性技术指标,气密性的好坏直接影响飞行安全。Raymam报道,美国空军在89例空中意识丧失的事故中,有19例是由于缺氧引起,占21.3%。Talbot分析了620起一等事故,认为有30.3%是由于面罩气密性不良所致。英国空军报道10年间飞行中缺氧事故400例,其中氧气面罩漏气占22%,氧气面罩与氧调器未连接占11%。中国空军飞行部队也曾出现多起因面罩性能不良的飞行事故。由此可见,氧气面罩的气密性是保证飞行员供氧安全的关键。提高其气密性符合率,在工程设计上主要通过面罩主体面型设计、周边密封设计、配挂系统设计和动态气密性设计来实现。
(1)改进面罩主体面型设计 面型设计的合理性是氧气面罩气密性的关键所在。因为飞行员群体面部特征的个体变异很大,统一的面罩型号难以满足群体的配戴要求。国外装备的舒适性来自科学的设计,用人体测量的高新技术(激光扫描技术),在17 s内采集了飞行员头面部的13.1万个数据点,经先进的三维数字技术和高性能的图像处理软件处理,形成立体图像,再将其放入要设计的头盔图像里或氧气面罩里,并直接输入计算机辅助设计系统(computer-aided design system, CAD)修正头盔和氧气面罩的原型设计。这样,使头盔和氧气面罩的符合率大大提高。氧气面罩最容易出现漏气的部位是鼻梁两侧,其次是下颌和嘴角一带,由于人的体型形态变异较大,英国的P型面罩采用了卷边设计,从而使其在挂带拉力作用下压紧脸皮,同时在面罩内有余压(ΔP)情况下,余压值越大,与面部皮肤贴合越紧。密封周边设计的泄漏对吸入气氧分压的影响极大。如发生在应急加压供氧时,将难以维持面罩内的供氧压力,严重危及飞行安全。面罩泄漏的另一个原因是使用问题,如面罩型号选配不当,配戴不仔细,也会导致泄漏。面罩附件老化,鹿皮脱落,海绵垫缺损,也是影响供氧安全的重要因素。这应引起航空个体装备管理者和使用者的重视。
(2)加强面罩钩挂装置 氧气面罩与飞行保护头盔的配挂部分是其关键连接点。至于何种连接形式好,使用方便,各国空军所采用的方式各不相同。美国空军MBU-20/P和BA/LP氧气面罩采用偏置插刀式插销,固定在飞行头盔上。该插销可以灵活调节其松紧度,满足加压供氧的要求,深受使用者的欢迎。英国P型面罩采用快速手动张紧的肘节柄-链带系统。这种结构平时可以戴松些,加压供氧时,再用手压下手柄,收紧面罩,使其紧贴面部。但是在座舱出现应急减压时,如飞行员来不及用手扳动肘节柄拉紧链带,就有造成严重缺氧的危险。原苏式氧气面罩多采用挂带式,与我军面罩的形式差不多。平时戴好,挂在头盔挂钩上;加压供氧时,借助位于头后的拉力补偿囊的作用,使氧气面罩相应地收紧。近几年他们借鉴西方设计方式也使用插销,在苏-27飞机上应用。
(3)研制动态加压呼吸氧气面罩 为适应下一代先进机动飞机生命保障系统的发展,满足高过载加压呼吸、高空加压供氧的需要,英国Camlock公司发明了一种G敏感氧调器提供加压呼吸,可以使氧气面罩自动密封。在平常该材料柔软舒适,当有外力作用时便产生应力变形,使其紧贴人体皮肤,达到气密作用。其自动密封的强度与面罩腔压力是相应的。取消了用于加压呼吸的机械和气动面罩拉紧装置,减轻了重量。然而这种自动的动态密封装置的结构和原理还不清楚,尚未见详细报道。
2.改善氧气面罩的配戴舒适性:近几年来,航空技术的迅速发展,空中加油机、机载产氧技术的应用,飞机续航能力增加,飞行员配戴氧气面罩的时间也加长,这就对氧气面罩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据报道,有5名飞行人员因氧气面罩的舒适性差,夹鼻梁而不愿戴面罩,结果在高空座舱爆破减压后,5人都出现了不同程度的高空缺氧和减压病症状。这些事例说明,氧气面罩的舒适性极为重要。英、美、法、瑞典、加拿大、俄罗斯空军现行的航空氧气面罩都注重改善其配戴的舒适性。其舒适性对于保证长时间(6~8 h)飞行不产生厌烦情绪很重要。因此,当前改善氧气面罩配戴的舒适性,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
(1)通过降低呼吸气阻力,增加瞬间流量 除氧气面罩本身容腔对人体的影响外,其外加阻力的作用对人体生理心理也有影响。张立藩等认为,阻力对呼吸肌机械负荷增大的物理刺激和弹性阻力的复合机械有影响。因此,降低呼吸气阻力,是生理心理上舒适性的需要。在MBU-5/P氧气面罩的基础上,P/Q氧气面罩的吸气阻力有所减少。据美国空军航空航天医学研究所的报道,6名受试者对P/Q氧气面罩的主观感觉上优于MBU-5/P,且其吸气阻力低。根据TLSS计划,美国又设计了一种高空-低剖面正压呼吸(HN/LP-PPB)氧气面罩。其吸气流阻也明显低于MBU-5/P和MBU-12/P氧气面罩。人体生理上要求飞机氧气呼吸系统应保证人体呼吸瞬间流量。有人认为,氧气系统至少需要达到300 L/min的瞬间供氧能力,否则在飞行过载或讲话时,容易出现憋气现象,影响抗荷效果。然而,氧气系统流量是通过面罩提供的,通过增大活门流通面积,可以保证飞行员在高过载飞行时的供气。此外,法国EROS公司在氧气面罩的组合呼吸气活门上,美国海军在面罩壳体上都备有防窒息活门,当飞行员落水后,当吸气阻力增加到一定阈值(2 kPa)时,防窒息活门便开启,呼吸外界空气,防止溺水淹亡。
(2)改善密封卷边设计和选用新型材料 氧气面罩卷边与飞行员面部皮肤直接接触,应当舒适、无过敏反应和特殊气味。从英、美、法等国家现役的和正在研制的氧气面罩看来,都采用不易老化、抗氧化和臭氧、无异常气味的柔软硅橡胶材料,并有足够的弹性和一定的刚性,以保持罩体形状。
(3)减轻面罩体重量,改善其重心前移状况 氧气面罩的重量及其与飞行头盔配套后重心的前移,都会导致颈部肌肉的疲劳。尤其是在飞行过载作用下,其视重倍增,面罩移位,影响飞行供氧。因此,改进设计,减少重量也是衡量面罩设计指标的重点要求之一。美国空军主张,应设计一种"低剖面"氧气面罩,以减少面罩凸出脸部的高度,使其与头盔结合在一起的重心后移。这不仅能改善其舒适性,还能减少氧气面罩对视野的影响,增加过载飞行时的稳定性。
(4)增加耳部防护,减少鼓膜损伤 法国EROS公司在氧气面罩设计上的指导思想是:既要考虑到轻便灵活,使用方便,又要确保加压气密时的舒适性能。与氧气面罩连通的加压耳罩和压力补偿囊(在加压呼吸时使面罩紧扣面部和给耳部加压)可以减轻飞行员在加压呼吸时耳部的不适。此外,在面罩外面硬壳体的前上方两侧还各留有一个圆洞,以备飞行人员快速飞行下降时作捏鼻鼓气动作,防止耳气压伤。
3.加强钩挂性能,满足其抗过载使用要求:氧气面罩的挂钩性能与抗过载作用有直接关系。据报道,在大过载作用时,氧气面罩下移,供不上氧,飞行员不得不用手扶住面罩,分散注意力,影响操纵。美国空军采用偏置插刀式结构,其特点是,插销松紧可以调节,平时可以戴松一点,高空飞行、过载作用时戴紧一些。这种装置对其插刀的卡齿材料要求很高。法国EROS公司考虑到高过载的防护,采取了以下几点措施:①设有面罩下颌带及合力向上的四个附着点面罩挂带插刀,以调整面罩与头盔重心。②降低头盔和面罩的重量,减轻头颈部的重量负荷。③面罩供氧软管固定在左肩上,再通过背心的T型接头与氧气呼吸调节器连接。这既有利头部活动,又能改善视野,还能避免过载时面罩下移。而其他国家的面罩供氧软管是从面罩的正前方自然下垂,在加速度作用下,易往下脱落。④让呼吸组合活门与机身垂直,即与人体纵轴平行,这样可防止飞行过载时活门视重增加,影响呼吸。原苏联和我军都是采用挂带式与头盔连接,从几十年使用情况来看,这种结构使用不便,抗过载作用差,应当改进。
4.提高抗吹袭能力:随着飞机性能的不断提高,低空大速度下的弹射离机率增加,使飞行人员在弹射离机瞬间,面部承受强大的迎面气流的冲击,造成头盔面罩脱落飞掉,以致于面部损伤。因此,高速气流吹袭问题愈来愈受到重视。目前对高速气流吹袭的防护已成为当前航空救生研究的重点和难点之一。但如今能够满足1 200 km/h吹袭防护的装备还不多见,只有原苏联空军曾有报道。其他国家仅有满足1 000 km/h的试验结果。如美军TLSS战术救生系统最终试验报告,氧气面罩通过了空速为650~?1 090 km/h 16次吹风试验。面罩外形设计,主要是有良好的气动外形,以减少弹射离机时气流吹袭作用。此外,氧气面罩活门位置也应尽量避免迎风气流的作用。否则,将破坏活门影响救生。头盔的钩挂方式前面已经提及,要满足其抗吹袭作用的需要,既要钩挂方便,易调节,又要保证钩挂牢靠,强度大。另外,面罩与护目镜的匹配问题,也是整个面罩外形设计应当考虑的问题,两者的外形应当结合紧凑。我军现役氧气面罩的配挂方式抗吹袭能力差,使用不便,其抗吹袭能力小于900 km/h。因此在改型研制中应当重视面罩外型、与头盔的配挂方式以及与护目镜匹配情况的设计。
简介
在客机上,氧气面罩是为旅客提供氧气的应急救生装置。如果客舱突然失去气密或遇到其他缺氧情况,旅客随时可以拿到氧气面罩补充氧气。飞机飞到一定高度后 ,要对客舱增压。如果飞机客舱失压,就会造成缺氧,乘客在缺氧情况下会头晕、失去知觉,以至危及生命。在不同的高度上发生座舱失压的情况下,人所能承受的缺氧时间是不同的。飞行高度越高,承受时间越少。在民用航空客机上,每个人座位上都装有应急时使用的个人氧气面罩,所以不必争抢,以免将氧气面罩拉坏而耽误使用。
构造原理
氧气面罩是通过一根细长的橡胶供氧管和卡口接头连到自动联接器上。氧气连续流到面罩的储气袋里。储气袋先储气,然后涨大时,可容纳一定量的氧气。当旅客深吸气把储气袋吸空时,则面罩上的进气活门可以使氧气进入。
使用方法
在飞机座舱发生减压的情况下,氧气罩会自动从舱顶抛下来。在旅客座椅上方,有氧气面罩应急手动释放字样,有"推"的标记。推开后,氧气面罩自动下放到旅客面前。在释放板上,有怎样使用的图形和文字说明。旅客应按照说明正确操作。
氧气面罩主要由塑料,有机硅,或橡胶制成。
氧气面罩提供了一个可以把呼吸需要的氧气从储罐中转入到人体肺部的方法。氧气面罩可能包裹鼻子和嘴巴(口腔鼻罩)或整个脸部(全面罩)。对于保证人体健康、保护飞行员及航空乘客安全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此贴不是黑某平台,只是确实存在明显的漏洞。 一队友被抢了位置不太开心,一开局就一直送人头,还刷
氧气(Oxygen)希腊文的意思是“酸素”,该名称是由法国化学家拉瓦锡所起,原因是拉瓦锡错误地认为,所有的酸都含有这种新气体。现在日文里氧气的名称仍然是“酸素”。而台语受到台湾日治时期的影响,也以“酸...
根部没有叶绿体,一般不进行光合作用,只进行有氧呼吸,所以是吸氧,呼出二氧化碳!
氧气枕或氧气袋因其操作简单、携带方便常用于外出检查患者或危重患者转院、转运时需要给患者供氧,由于氧气枕储氧量固定,若做的太大,则不方便携带,若做的太小,则可能出现氧气储量不足.针对以上情况,笔者设计了一款储氧量可调节氧气枕,临床应用效果满意,现将制作方法报道如下.
总结电子氧气记录卡的制作及应用。设计氧气记录卡的基本结构,填入氧气卡内容并设置格式及计算公式。护士根据患者实际用氧时间准确记录,统一电脑收费系统收费。患者对使用电子氧气记录卡的满意度为99%。
在大四临床实习岗位上,南京医科大学学子发现,临床使用的呼吸面罩无法与患者,尤其是中老年人的面部无缝贴合,如何才能解决这一问题呢?6位南医大学子迅速组成Imed数字医疗三维打印服务团队,研发出3D打印氧气面罩,可以为患者提供“私人订制”。日前,该项创新成果荣获2017年全国移动互联创新大赛高校组特等奖、黑科技奖。据悉,团队未来还会将3D打印应用到制作病理模型、医疗道具、骨科导板等多种医用模型中。
△ 团队设计的辅助支具
最早发现呼吸面罩不服帖的,是团队指导老师王洵,她常年在南医大附属无锡二院呼吸科工作,多年的临床实践王老师特别想改变这一现状。来到同一家医院实习的南医大学子刘炀、戴垒则迅速成立起IMed团队,“我们善于发现问题,也勇于解决问题。”团队成员戴垒介绍说,现在医院使用的呼吸面罩大多是水滴形的,是以25到30岁年轻男飞行员的面部特征为标准做出的面罩。但事实上,这样的呼吸面罩对于老年人,特别是老年女性契合度相对较低,在使用过程中就易出现下巴贴合不上或者鼻子周围漏气的情况,对患者的呼吸效果影响很大。“医疗器械更需要私人订制,我们想为每一个人定制最适合他们的呼吸面罩。”
△ 3D打印面罩
△ 呼吸面罩
从平台搭建,代码编写、PPT等物料的选择、3D打印公司的挑选合作、制作模型样品……同学们分工协作,一拍即合。虽然他们几个分布于无锡、南医大江宁校区、五台校区,很少能聚集到一起坐下来开会,但大家都采用线上交流的方式,跟进工作进度,分享新发现。“我们先利用3D扫描技术识别患者的面部特征,然后进行3D的建模把建成的模型进行打印,最终做出完全符合患者面部特征需求的呼吸面罩,真正实现个性化定制。”戴垒说,从提出设想到做出成果,这一路耗时两年。
△ 团队获奖照片
虽然医疗领域的个性化定制听来很美妙,但也有很多人心里犯嘀咕:这样的医疗定制,会不会成为有钱人的专属服务?后期,团队为了控制成本,在每个环节都努力地测算,“最终,我们订制的面罩总成本能够做到价格低于进口面罩。”戴垒说,做这个项目,最大的目的其实还是希望能够真正做到普及应用使患者受惠。
未来,团队还在研发将3D打印应用到制作病理模型、医疗道具、骨科导板等多种医用模型中,“这对无论是术前的医患沟通,还是科学教研,包括对一些复杂手术的术前规划,都有十分重大的意义。”戴垒说。
《3D打印世界》——中国3D打印行业第一本专业读物(点击可在线阅读)
搜索官方微信账号:“3D打印世界”,新鲜、有料、深度3D打印资讯,尽在3D打印世界!
5月14日早上,川航空客A319飞机执飞重庆-拉萨航班任务,在飞经成都空管区域巡航时,该飞机驾驶舱右座前风挡玻璃突然破裂并脱落,造成飞机客舱失压,旅客氧气面罩掉落。
一时之间,这起航空事故落入大众的视野。
海耶斯(知名机长、曾撰写《揭秘法航447空难事故》的航空专家)表示,川航此次因为风挡玻璃破裂并脱落紧急备降事件是非常罕见的。除了飞鸟袭击造成的,自己能想到的相似案例可能就只有英国航空公司很多年前发生的事件。当时也是驾驶舱的风挡玻璃完全脱落。和川航事件类似,事件中也有一名机长被吸入空中,另一名飞行员将其拉回。该事故是由于机务维修上的差错造成的。此前风挡玻璃刚被替换,而维修工程师使用了错误尺寸的螺钉。
英航5390航班的情况与川航此次事件十分相似。
关于英国航空事故的话题很多,此次川航目前的调查还未完成,具体原因还不得而知。但最引人注意的则是螺丝钉问题。
你知道飞机上一共有多少颗螺丝吗?你知道一颗螺丝钉对于一架飞机意味着什么吗?
一架飞机上有上万颗螺丝,螺丝被誉为工业之米,虽然微小但绝不渺小,历史上因为忽视螺丝而酿成大祸的事件比比皆是。1979年5月25日美国一班从芝加哥飞往洛杉矶的飞机因飞机维修人员不按流程操作导致螺丝金属疲劳,最后引起引擎与机翼间挂架断落,导致273人死亡,是美国历史上最严重的空难事件;1985年8月12日,日本发生飞机坠毁事件,520人罹难,这是世界民航史上单机发生的最大空难事件,原因是飞机机尾维修没有按照规定安装足够数量的紧固铆钉;2011年7月5日,两颗螺栓断裂引发北京地铁四号线扶梯事故……
正所谓航空器上的螺丝也称为紧固件,其作用是将飞机的成千上万个零部件连接组成一个整体并且承载零部件直径传递载荷、协调变形
紧固件一般包含螺栓和螺钉两种。螺栓用来传递剪切和拉伸载荷,主要应用于较大集中载荷或需要拆卸的部位。螺栓包括通用螺栓、头部钻孔的发动机螺栓、紧公差螺栓、内六角螺栓和带槽扁圆头螺栓五种。
紧公差螺栓光杆段的直径制造精度比通用型的高,螺栓经研磨或磨削加工,它的直径误差在0-0.0005in之间。
内六角螺栓的头部是圆柱形或圆锥台形的,在螺栓头上制有内六方孔。它是用高强度钢制造,它的强度比AN系列的六角头螺栓的强度高,因而它与AN系列的六角头螺栓不能互换使用。内六角螺栓主要用于承受拉伸和剪切复合应力的部位。它的头部与螺杆连接处有圆角,避免尖角相连,提高疲劳寿命。
带槽扁圆头螺栓的头部为圆头,圆头上有一字或十字槽,螺杆部分光杆与螺纹杆段之间一般都有一空刀槽。
螺钉的结构与螺栓的类似,但是制造螺钉的材料往往低于制造螺栓所用材料的强度。因为它应用在非结构性的连接上及整流罩,可拆卸面板等非主要受力结构上。螺钉按照用途分为机械螺钉、结构螺钉、自攻螺钉三种。
螺丝钉是很小的物件,在机械、电器及建筑物上广泛使用。
常听有人说「我是一颗小小的螺丝钉」。相对于大型客机这种庞然大物来说,螺丝钉可谓毫不起眼的小不点儿。但正是这毫不起眼小不点儿的些微毫米差距,就酿成了一次令人震惊的航空事故,因而也改变了航空史。
公司专业生产一次性输液器、一次性无菌注射器等三类医疗器械及胃管、氧气面罩等高端产品,是集科研、生产、销售为一体的现代高技术产业。2009年10月,我公司与北京科研机构签订在高科技医疗器械领域的长期合作协议。利用双方优势,相继合作生产,我公司先期将对吸氧管系列;吸痰管系列;胃管系列;肛管系列;外科引流管系列;痰液收集器;胸腔引流管系列;胸腔引流瓶系列;腹腔引流管系列;甲状腺引流管;中心静脉插管系列;三通延长管系列;呼吸回路系列;麻醉回路系列;高压氧舱系列;麻醉面罩;氧气面罩;雾化面罩(十八个系列,约五十种以上产品)进行依次生产与销售,同时对具有世界领先水平的心脏鞘管、介入手术的传输系统进行研发和生产。自2011年开始,计划在五年内投资1.2亿元,对一次性输液器、注射器进行改造生产。同时增加品种,提高档次,完成吸氧系列、吸痰系列、肠胃导管系列、泌外系统、心内外科系列五大中19个产品的改造。加大高科技新产品的开发力度,对已经确定的22种医疗管路和9种心内、心外医疗器械投放生产。同时在稳定现有市场的前提下,积极开拓新市场,提高市场占有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