银屏灯繁殖技术
雌雄鉴别
银屏灯鱼的雌雄鉴别比较困难。8月龄性成熟后,鱼在外观上略发生变化,雄鱼略显瘦小,游动迅速;雌鱼略粗壮,腹部较膨大。
繁殖特点
卵生,繁殖水温26-28摄氏度,属水草卵石生鱼类,雌鱼每次产卵300-500粒。
繁殖方法
在30厘米X25厘米X25厘米的鱼缸底铺满金丝草。水温5-26度,水质pH5.6-6.5,其调节器节应缓慢进行,使亲鱼有一个适应过程(或选用水质极软的双蒸水,调节pH,充氧备用)。 银屏灯的繁殖较难,主要表现在繁殖水质要求较高和仔鱼的护理要求较特殊。繁殖用水需选用极软的蒸馏水,然后用磷酸二氢钠将水pH调节到5.6-6.5,再用较大气泵充气2-3天,将其灌入大口玻璃瓶中备用。在大口玻璃瓶(口径90毫米、高180毫米、深130毫米)底铺一层尼龙网板(网眼大小应不使亲鱼穿过),网板上再铺少许金丝草,每瓶中放入一对亲鱼。为提高产量,孵化室内通常需要50-100只玻璃瓶。
傍晚时,将一对对亲鱼放入玻璃瓶中,瓶周围用纸遮挡,造就一个光线暗淡的环境。一般第二天即开始产卵,上午10时左右观察一次。凡产好卵的亲鱼应立即捞出,尚未产卵的亲鱼可继续留在瓶中,如第三天或第四天亲鱼仍未产卵的瓶也应捞出。产卵期间亲鱼要停食,以免使水质变坏。对已产过卵的瓶,应集中在一角,晚上9-10时进行一次人工拣卵工作,将瓶内的未受精的白卵用吸管全部吸出,受精卵集中在30厘米X25厘米X25厘米的鱼缸中孵化,而孵化缸所用的水,是将产卵瓶内上层较清洁的水集中倒入,因银屏灯的繁殖用水是微酸性的高度软水,必须采用旧水作为孵化用水,不可用新水取代。每只缸中集中卵400~500粒,经48小时孵出仔鱼,水温始终保持在25度,缸的四周最好用纸糊贴,以免光线太强导致仔鱼畸形。
银屏灯详细介绍
银屏灯,学名moenkhausiasanctaefilomenae,又名银屏鱼,原产于南美洲的亚马孙河、圭亚那、巴西等 地,属拟鲤科。身体纺锤形体,体长5-7cm,呈纺锥形,身体银灰色,鳞片边缘黑色,眼圈红色,尾巴上有一黑色竖纹。 该鱼适宜水温22-25摄氏度,喜弱酸性软水,成群在水族箱中上层活动,吃水蚤等活饵料,也吃颗粒饲料。该鱼繁殖要求弱酸性软水,水温26-28摄氏度,性成熟年龄约6-8个月,在50升左右的水族箱内放置金丝草等丝状水草,供鱼繁殖做巢,这个时候亲鱼会互相追逐,并在水草中产卵并完成受精。但繁殖后应将亲鱼捞出,防止亲鱼吃卵。亲鱼繁殖量较大,每次可产卵400-500粒,常温下受精卵经过1-2天就可以孵化出小鱼。
银屏灯体形特征
体长5-7cm,纺锥形,银灰色,鳞片边缘黑色,眼上部有鲜红色斑,虹膜上生有红色反光点,尾鳍基部有一黑色宽横带纹。
雌雄鉴别银屏灯鱼的雌雄鉴别比较困难。8月龄性成熟后,鱼在外观上略发生变化,雄鱼略显瘦小,游动迅速;雌鱼略粗壮,腹部较膨大。繁殖特点卵生,繁殖水温26-28摄氏度,属水草卵石生鱼类,雌鱼每次产卵300-...
银屏灯,学名moenkhausiasanctaefilomenae,又名银屏鱼,原产于南美洲的亚马孙河、圭亚那、巴西等地,属拟鲤科。身体纺锤形体,体长5-7cm,呈纺锥形,身体银灰色,鳞片边缘黑色,眼...
扦插育苗分为硬枝扦插和嫩枝扦插两种方法。硬枝扦插是在秋末冬初时,选用银杏幼树或大银杏树中下部的当年生枝条,剪成25-30厘米的插穗(剪口不要在芽子上),每50支插穗扎成一捆,用ABT生根粉涂搽或用10...
中文名:银屏灯
别 名:银屏鱼、电灯眼鱼 拉丁学名: moenkhausiasanctaefilomenae
科 属:鲤科。
地理分布:原产南美洲亚马逊河、圭亚那等地
气 候 带:热带
习 性:常在水族箱中上层活动
鱼鳍:背鳍:保持鱼体侧立,对鱼体平衡起着关键作用,若失去,会失去平衡而侧翻。胸鳍和腹鳍:平衡,若失去,鱼体会左右摇摆不定。尾鳍:决定运动方向,若失去,鱼不会转弯。臀鳍:协调其它各鳍。
鱼鳍起平衡作用,若失去,身体轻微摇晃。鱼鳍还有感知水流的作用,故不能失去。鱼鳞:大多数鱼类,全身披着宛如铠甲的鳞片,而鳞片有三方面的功能:(l)在鱼肚部的鳞,银光闪闪,能反射和折射亮光,犹如一面镜子,从而使底下凶猛的水生动物眩目,产生天水一色,不辨物体,成为天然的伪装。(2)鳞为鱼体提供了一道保护屏障,使它与周围的无数微生物隔绝,有效地避免感染和抵抗疾病。(3)鳞为鱼的一层外部骨架,使鱼体保持一定的外型,又可减少与水的摩擦。此外,生物学家根据鳞片上环生的年轮(每轮表示过一冬),判知鱼的年龄;亦可较为正确地掌握其生长、死亡率及健康状况。鱼鳞,占鱼体重2%一3%。鳞片的主要特性:从外表上看是透明的,像花瓣,且边缘呈微小的卷曲;白色光泽;略带有鱼腥昧;质地坚且柔软;含水量范围16·4%一17.8%,平均为17.5%。
四季桂扦插繁殖技术及园林应用
目 录 1 前言 ................................................................................................................................... 1 1.1 龙船花的概述 ............................................................................................................. 1 1.2 龙船花的繁殖方式和组培意义 ................................................................................. 2 2 仪器、材料与试剂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