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针对油库阀门操作使用、维护检修中存在问题,总结阀门使用管理经验编写而成,主要内容包括阀门选用原则、操作使用、维护管理、常见故障、垫片和填料的拆卸与安装等方面的技术要求和经验方法,适用于油库阀门操作使用和维护检修者,以及设备管理和工程技术人员阅读,也可供油库工程设计和相关院校师生参阅。
书名 | 油库阀门 | ISBN | 9787802291959 |
---|---|---|---|
页数 | 173页 | 出版社 | 中国石化出版社 |
出版时间 | 第1版 (2007年1月1日) | 开本 | 32开 |
条形码 | 9787802291959 | 产品尺寸 | 20.3 x 14 x 0.8 cm |
重量 | 159 g | ASIN | B0011CT2K0 |
1.阀体和阀盖的常见故障是什么?这些故障产生的原因是什么?应采取什么防治措施来避免这些故障?
阀体和阀盖的常见故障不外乎以下几种:一、破损;二、出现砂眼;三、发生老化或腐蚀破坏。产生这些故障的原因可能是以下几方面。
①阀体和阀盖产生破损的原因主要是由于设计不良,如安全系数小、结构不合理,内应力集中;或者是由于制造质量差,如厚薄不均、材质不匀;或者是由于焊接质量差,如焊缝过脆,内应力过大等;或者由于安装不当,位置偏斜扭曲;或者由于阀门选用不当,与工况不相适应;或者由于水击压力过高;或者由于维护不周,冬季保温不好被冻裂;或者由于受强大外力破坏。
②砂眼产生的原因主要是由于制造质量差所致。
③腐蚀或老化产生的原因主要是由于制造质量差,或者由于防腐及维护不力,更换维修不及时所致。
针对这些故障,可以采取以下的预防措施。
①破坏的防治措施有:应按国家标准设计,严格遵守操作规程、工艺进行加工制造,建立完善的质量保证体系;焊接时应严格按焊接工艺和操作规程施焊,并应认真检查和探伤;安装时应使阀门受力均匀,防止法兰有错口和张口现象;选用阀门应按实际工况正确选择;管路系统应设防止水击超压措施;加强阀门维护,冬季做好保温措施;超过使用期限的阀门应有防振措施,操作应平稳,一旦发现疲劳缺陷应及时更换。
②砂眼的预防措施有:阀门制造过程中应严格遵守加工工艺和操作规程办事,建立完善的质保体系,出厂前应认真做强度试验。
③腐蚀老化的预防措施有:提高制造质量,根除制造缺陷;加强防腐措施;增强阀门维护,及时维修或更换。
相应地,对这些常见故障也可以采取如下的治理方法:阀体和阀盖发生破损、砂眼、腐蚀老化故障时,应停车卸压修理;按科学堵漏方法进行堵漏;根据实际情况进行修复或更换破损件或更换阀门。
2.填料的常见故障是什么?这些故障产生的原因是什么?应采取什么防治措施来避免这些故障?
填料的常见故障主要有:施加在填料上的预紧力过小、紧固件失灵、阀杆密封面损坏和填料失效四种。产生这些故障的原因可能有以下几方面。
①填料上的预紧力过小有以下几种原因:填料不足,或因装填数量不足,或因磨损、老化和装填不当;或因无预紧间隙;或因压套歪斜、直径偏大压在填料函上;或因螺纹乱扣、锈蚀、混入杂质,使螺纹拧紧时受阻。
②紧固件失灵的原因是:制造质量差,如压盖、压套螺母、螺栓、耳子等零件产生断裂;或由于振动使之松弛;或由于腐蚀损坏;或由于操作不当,如用力不均匀,用力过猛过大,损坏了紧固件;或由于维修不力。
③阀杆密封面损坏的原因有:制造缺陷所致,如硬度过低,存有裂纹、剥落、阀杆不圆、阀杆弯曲不直;或因阀杆受到腐蚀,密封面出现凹坑、剥落现象;或因安装不正,使阀杆过早损坏;或因维修不及时。
④填料失灵的原因有:选材不当,所用填料与工况不适应;组装不正确,如填料搭配不当、安装不正、搭头不合、上紧下松,甚至缺少垫料;系统操作不稳,温度和压力波动大,造成填料泄漏;填料老化、磨损、波纹管破损而失效;填料质量差,如填料松散、有毛头、干涸、断头、杂质等缺陷。
针对这些故障,可以采取以下的预防措施。
①预紧力过小的预防措施:按规定填装足量的填料,更换过期填料,正确装配填料,防止上紧下松和多圈缠绕现象;压套压人填料函的深度应为其高度的1/4-1/3,并且压套螺母和压盖螺栓的螺纹应有相应的预紧高度;装填料前,将压套放人填料函内检查其配合间隙是否符合要求,装配时应正确防止压套偏斜,防止填料露在外面,并检查压套端面是否压到填料函内;经常检查和清扫螺栓、螺母,拧紧螺栓螺母时,应涂敷少许石墨粉或防锈剂。
②防止紧固件失灵的措施有:提高制造质量;做好设备和管道的防振工作,加强巡回检查和日常维护保养工作;紧固零件时应对称均匀,紧固或松动前应仔细检查,涂以一定除锈剂或少许石墨粉;按时维修,对不符合技术要求的紧固件应及时更换。
③防止阀杆密封面损坏的措施:提高阀杆制造质量;加强阀杆防腐措施;安装时应使阀杆与其螺母、压盖、填料函同心;装置管道检修时,对阀杆进行修理或更换。
④防止填料失效的措施有:按工况正确选用填料;按技术要求组装填料,应事先预制填料,一圈一圈错开搭分别压紧,防止多层缠绕、一次压紧等现象,操作时应平稳,防止系统温度压力过大波动;按要求更换填料;使用时应认真检查填料的品种、规格、型号、厂家、出厂时间和质地好坏,不符合要求的不能使用。
相应地,对这些常见故障也可以采取如下的治理方法。
①预紧力过小时的治理方法是:关闭阀门或启用密封后,修理好零件,添加填料,调整预紧力和预紧间隙;若阀门不能关闭时,上密封失效的情况下可采用阀门的机械堵漏法或粘接堵漏法或注剂堵漏法进行堵漏;当压套搁浅时,应找出搁浅原因,对症下药,若因压套毛刺或直径过大引起,应用锉力修整至正常为止;若因螺纹抗进,可用除锈剂或煤油清洗干净,然后用什锦锉修整螺纹至其松紧适当为止。
②紧固件失灵的治理方法是:关闭阀门后,确认填料不会因内压往外移动时,按正常方法修复紧固件;若阀门不能关闭时,可以用改换密封法或带压粘接(注剂)修复紧固件;若为一般紧固件松动和损坏,可直接修理和拧紧紧固件即可。
③阀杆密封面损坏的治理方法是:若为轻微损坏可用抛光法消除;若密封面损坏至泄漏,需关闭阀门或启用上密封后,进行研磨或局部镀层修复;若密封面损坏难以修复时,可用带压更换阀门法给予解决。
④填料失灵的治理方法是:关闭阀门或启用上密封后,更换填料或用适当的阀门堵漏方法进行堵漏,或用其他方法更换填料或者更换阀门。
3.垫片的常见故障是什么?这些故障产生的原因是什么?应采取什么防治措施来避免这些故障?
垫片的常见故障有预紧力不够、紧固件失灵、静密封面缺陷、法兰损坏、垫片失效等五种。产生这些故障的原因可能有以下几种。
(1)产生预紧力不够的原因 凹面深度大于凸面高度;垫片太薄;无预紧间隙或预紧间隙太小,无法压紧垫片;螺纹因锈蚀,或混入杂质,或规格不一,使螺纹拧紧时受阻或者松紧不一,疑是压紧,实为未压紧;法兰搁浅,没有压紧垫片;法兰歪斜。
(2)发生紧固件失灵的原因 制造质量差,紧固件有裂纹、滑丝等缺陷;因振动而松弛;或因腐蚀损坏;或因用力不当;或因维护不及时,未及时更换。
(3)产生静密封面缺陷的原因 制造缺陷存有气孔、夹渣、裂纹、凹坑、表面不平;或因腐蚀损坏;或因受外力冲撞压伤。
(4)法兰损坏的原因 制造质量差,存有裂纹、气孔、厚度不够等缺陷;或因紧固力过大所致;或因装配不正所致。
(5)垫片失效的原因 垫片质量差,如老化、不平、脱皮、粗糙;或因选用不当与工况不符;或因安装不正,如装偏、压伤、垫片过大或过小;或因操作不力,温度和压力波动过大,水击压力超限;或因垫片老化损坏所致。
针对这些故障,可以采取以下的预防措施。
(1)预防预紧力不够的措施 垫片安装前应检查凸凹面尺寸,若凹面深度大于凸面高度,应修复到规定尺寸,一般凹面深度等于凸面高度,按公称压力和通径选用垫片的厚度;安装垫片后,法兰间或压紧螺母的螺纹应有一定预紧间隙,以备使用时进一步压紧垫片;经常检查和清扫螺栓、螺母;安装时注意螺栓螺母规格型号一致性;拧紧螺栓螺母时,应涂敷少许石墨或除锈剂;安装垫片前,应认真检查法兰静密封面各部尺寸并事先将两法兰装合一下,然后正式安装,若发现两法兰间隙过大,应检查是否搁浅;安装应正确,要防止垫片装偏,法兰局部搁浅;拧紧螺栓时应对称轮流均匀,法兰间隙一致。
(2)防止静密封面出现缺陷的措施 提高产品铸造和金属加工质量,严格验收制度,做好试压工作;搞好防腐工作,防止垫片和介质对静密封面的腐蚀;选用的垫片硬度应低于静密封面硬度,安装垫片时防止异物压伤静密封面。
(3)预防法兰损坏的措施 提高制造质量,严把产品的强度试验关;用力应均匀一致,切忌用力过猛过大,特别是铸铁和非金属阀门;阀门组装及阀门安装在设备或管道上时应正确,防止装偏强扭等现象。
(4)预防垫片失效的措施 严格按技术要求检验垫片质量,不用过期和不合格的垫片;按照工况条件选用垫片,充分考虑温度与压力间的制约关系;严格按规定制作垫片,装好垫片,并试压合格;操作应平稳,防止温度压力的波动,操作阀门和其他设备应防止水击的产生,应有防水击设施;按时更换垫片。垫片初漏应及时处理,以防垫片冲坏;金属垫片重用时,应进行退火和修复后使用;非金属垫片禁止重复使用。相应地,对这些常见故障也可以采取如下的治理方法。
(1)预紧力不够的治理方法 清除螺纹上污物,用煤油、石墨、除锈剂减少螺纹处阻力,然后从泄漏处慢慢地拧紧螺栓,对称、均匀、逐步向两边螺栓拧紧,至垫片不泄漏;采用焊接、强压胶等方法堵漏;采用适当的方法更换垫片或修复法兰。
(2)紧固件失灵的治理方法 卸压停车更换紧固件;用G形工具卡住失灵的紧固件处,然后更换紧固件;松动的凝固件若完好时,可按正确的拧紧方法拧紧紧固件;采用适当的方法堵漏。
(3)静密封面缺陷的治理方法 卸压停车修理静密封面;向静密封面内注胶堵漏;采用合适的堵漏方法堵漏或更换阀门。
(4)法兰损坏的治理方法 卸压停车更换阀门;或采用带压粘接堵漏或注剂堵漏法进行修复。
(5)垫片失效的治理方法 采用适当方法更换垫片;或向失效垫片内侧注入堵漏胶;或采用适当方法更换阀门。
4.密封面的常见故障是什么?这些故障产生的原因是什么?应采取什么防治措施来避免这些故障?
密封面的常见故障有密封面不密合、损坏、混入异物、松脱、启闭件脱离、泄漏等。产生这些故障的原因有以下几方面。
(1)发生密封面损坏的主要原因 密封面不平或者角度不对、不圆、不能形成密合线;密封面材质不当或未按工况选用阀门,使用中产生腐蚀、冲蚀、磨损等;密封面加工时质量差,如堆焊和热处理时没按操作规程办事,造成硬度低、易磨损,或因合金元素烧损而被腐蚀,或因内应力过大而产生裂纹;进行表面处理时产生剥落或因研磨过量,失去原有性能;或因将截断阀作调节阀、减压阀使用,密封面被冲蚀;操作中关闭件已达到全关闭位置,仍继续施加大力关闭,密封面遭到破坏、挤压变形。
(2)密封面混入异物的主要原因 不常开启或不常关闭的密封面上易沾积异物;或因设备和管道有锈垢、焊渣等卡在密封面上;或因介质有硬粒物嵌在密封面上。
(3)密封圈松脱的主要原因 密封面碾压不严;或因密封面焊接不良;或因密封圈连接螺纹、螺钉、压圈等紧固件松动或脱落;或因密封面与阀体连接面不密合或被腐蚀等。
(4)启闭件脱落的原因 由于操作不良,启闭件超过上、下死点还继续开关,造成连接处损坏断裂;或者由于关闭件与阀杆连接形式选用不当,易腐蚀、磨损而脱落。
(5)系统造成密封面泄漏的原因 由于水击压力超限,将密封面损坏;或由于系统内温度和压力波动过大,导致密封面泄漏;或由于设备管道振动,造成关闭件松动而发生泄漏。
(6)密封面不密合的原因 由于阀杆与关闭件连接处不正、磨损或悬空;或由于阀杆弯曲或装配不正,使关闭件歪斜或不逢中;或由于密封面关闭不严或关闭后冷缩出现细缝,进而产生冲蚀;或由于密封面加工预留量过小,或因磨损产生掉线现象而产生密封面不密合。
针对这些故障,可以采取以下的预防措施。
(1)防止密封面损坏的措施 密封面加工和研磨的方法应正确,应进行着色检查,合格后方可组装;严格按工况条件选用阀门或更换密封面。成批产品应做密封面耐蚀、耐磨、耐擦伤等试验;堆焊和热处理应符合规程、规范,应有严格的质量检验制度;密封面表面淬火、渗氮、渗硼、镀铬等工艺,应严格按其规程和规范的技术要求进行。修理时,密封面渗透层切削量不超过1/3为宜;作切断用的阀门,不允许作节流阀、减压阀使用,其关闭件应处在全开或全关位置。若需调节介质流量和压力时,应单独设置节流阀和减压阀;关闭力应适中,阀门关严后,立即停止关闭阀门。
(2)防止密封面混入异物的措施 在允许情况下,经常关闭或开启阀门留一细缝,反复几次,冲刷掉密封面上的沾积异物;阀门前应设置排污、过滤等保护装置,定期打开上述保护装置和阀底堵头,排除异物。
(3)防止密封圈松脱的措施 最好在辗压面上涂一层适于工况的胶黏剂,严格遵守试压制度;严格执行堆焊和焊接的规程、规范;认真检查堆焊和焊接质量,做好试压工作;密封圈连接螺纹及其紧固件应与密封圈配合牢固。最好在连接处涂一层适于工况的胶黏剂,提高连接强度。做好试压工作;密封面靠螺纹和紧固件拧紧的结构,密封面与阀体组装前,应检查连接面质量,着色检查合格后方可组装。
(4)防止启闭件脱落的措施 遵守操作规程,操作阀门用力恰当,不允许使用长杆扳手。阀门全开或全关后,应倒转少许,防止以后误操作;连接处制造质量符合要求,装配正确、牢固,螺纹连接应有止退件;关闭件与阀杆连接结构形式应根据工况条件和实际经验选用,使用前应对其进行解体检查。
(5)防止系统造成密封面泄漏的措施 系统应有防止水击装置。操作阀门和泵时应平稳,防止产生水击现象;系统操作平稳协调,设置防止温度和压力波动的设施以及监视系统;设置减振装置,消除振动源。加强巡回检查,发现和纠正阀门关闭不严故障。
(6)防止密封面不密合的措施 阀杆与关闭件连接处符合设计要求,不符合要求的应修整。关闭件关闭时,顶心不悬空并有一定调向作用:在新阀门验收中和旧阀门修理中,应认真检查阀杆弯曲度,并使阀杆、阀杆螺母、关闭件、阀座等件在一条公共轴线上;阀门启闭应有标记并借助仪表和经验检查是否关严,高温阀门关闭后因冷却会出现细缝,应在关闭后间隔一定时间再关闭一次;新的密封面应留有充分预留量。组装阀门前,应进行测量和着色检查预留量,若不合要求应修整或更换。相应地,对这些常见故障也可以采取如下的治理方法。
(1)密封面损坏的治理方法 停车卸压后修理或更换阀门;常闭式阀门密封面泄漏后,可先用开孔机开孔,后采用带压注剂堵漏法堵漏;或采用密封钻孔封堵技术,修理或更换阀门;或采用改换密封法等方法,解决密封面不密合而泄漏的问题。
(2)密封面混入异物的治理方法 反复开大或开小阀门,使介质冲洗密封面,将异物冲刷掉;或停车卸压后进行修理或更换阀门;或采用封堵技术进行修理或更换阀门;或采用更换密封的方法加以解决。
(3)密封圈松脱的治理方法 停车卸压后修理或更换阀门;若为常闭阀门可采用开孔注胶堵漏方法,或用渗胶法治理;或者采用封堵技术改变密封以消除密封圈松脱故障。
(4)启闭件脱落的治理方法 若为常开式阀门可开大阀门开启度,让介质冲开关闭件;若为常闭式阀门可关死阀门,让阀杆压紧关闭件达到关闭目的,这过程有时需反复几次才奏效;或者停车卸压后修理或更换阀门;或采用倒立法和顶杆法开启阀门;或采用封堵技术改换密封加以解决。
(5)系统造成密封泄漏的治理方法 适当施加关闭力解决系统造成的密封面泄漏;或者停车卸压后进行修理或更换阀门;若为常闭式阀门泄漏可采用注剂堵漏法进行堵漏;或者采用封堵技术改换密封或更换阀门。
(6)密封面不密合的治理方法 停车卸压后修理或更换阀门;常闭式阀门密封面泄漏后,可先用开孔机开孔,后采用带压注剂法堵漏;或采用封堵技术进行修理或更换阀门:或采用改换密封法等方法,解决密封面不密合而泄漏的问题。
5.驱动装置的常见故障是什么?这些故障产生的原因是什么?应采取什么防治措施来避免这些故障?
驱动装置的常见故障有阀杆操作不灵活、手轮手柄扳手损坏、齿轮蜗轮蜗杆传动受阻、气动和液动装置失效、电动装置不灵失效、电磁传动失灵等。
产生这些故障的原因有以下几方面。
(1)产生阀杆操作不灵的原因 由于阀杆与它相配合件加工精度低、配合间隙过小,光洁度差;或者由于阀杆、阀杆螺母、支架、压盖、填料等件装配不正,轴线不在同一条直线上;或由于填料压得过紧,抱死阀杆;或因阀杆弯曲;或因梯形螺纹处不清洁,积满了脏物和磨粒,润滑条件差;或因阀杆螺母松脱,梯形螺纹滑丝;或因转动的阀杆螺母与支架滑动部位,润滑条件差,中间混入磨粒、使其磨损咬死,或因长时间不用而锈死;或因操作不良,使阀杆有关部位变形、磨损和损坏;或因阀杆与传动部位连接处松脱或损坏;或因阀杆被顶死或关闭件被卡死。
(2)手轮手柄扳手损坏的原因 由于操作时使用长杠杆、管钳或使用撞击工具使手轮、手柄和扳手损坏;或由于其紧固件松脱;或由于其与阀杆连接件,如方孔、键槽或螺纹磨损,不能传递扭矩。
(3)齿轮、蜗杆传动受阻的原因 由于其装置组成零件的加工精度低,表面粗糙;或由于传动装置装配不正;或由于轴与轴套间隙小,润滑性差,被磨损或咬死;或由于齿轮、蜗轮蜗杆不清洁,有异物卡死,有断齿;或由于定位螺钉,紧圈松脱,键销损坏;或由于操作不当。
(4)气动液动装置失灵的原因 由于缸体和缸盖损坏,或有砂眼等缺陷,引起外漏使缸内压力过低;或由于密封件老化损坏,引起内漏,使活塞产生爬行;或由于活塞杆弯曲、磨损,使开闭力增大;或由于装置上的垫片和填料处泄漏;或由于缸内混入异物,使活塞运动受阻;或由于缸体内壁磨损,镀层脱落,内漏增大,活塞阻力变大;或由于活塞杆与活塞连接处磨损、松动,发生内漏,使活塞容易卡阻;或由于零件质量差,装配不正;或常闭式缸内弹簧松弛、失效,引起活塞杆运动不灵,关闭件无法复位;或因缸内介质压力波动过大或压力过低;或因遥控信号失灵;或因填料压得过紧,抱死阀杆;或因关闭件卡死在阀体中。
(5)电动装置传动失效的原因 由于机械故障,如齿轮、蜗轮、蜗杆传动失效;或由于阀门自身磨损、腐蚀、异物卡住关闭件、填料压得太紧等引起过转矩;或由于电动机有故障,如电压低、过载、接触不良、缺相、绝缘不良等;或由于行程开关整定不正确,或行程开关失灵而使阀门打不开;或由于信号失灵无法遥控;或手动与电动转换机构不灵所致。
(6)电磁传动失灵的原因 由于线圈过载或绝缘不良而烧坏;或由于电线脱落或接触不良;或由于电磁动作有异声;或由于介质浸入磁线圈内所致。
针对这些故障,可以采取以下的预防措施。
(1)防止阀杆操作不灵的措施 提高阀杆及其配合件的制造和修理质量;应按要求装配,做到间隙一致、保持同心、旋转灵活;或适当放松填料;或对阀杆进行矫正,若不能矫正应更换时,做到关闭力适当,不能过大;对阀杆及其螺母应经常清洗,加注润滑油;对于松脱的螺母应及时修复或更换;应定期保养,发现有磨损咬死现象应及时修理;应正确操作,施加的关闭力应适当。
(2)防止手轮、手柄、扳手损坏的措施 首先应正确操作,不得使用长杠杆和撞击工具;或将手轮等材料改为铸钢;定期检查、修理,使手轮、手柄、扳手与阀杆连接牢固,将一般垫圈改为弹性垫圈;提高手轮、手柄、扳手的加工质量,发现有松动现象时应及时修理。
(3)防止齿轮、蜗轮、蜗杆传动受阻的措施 提高零件加工质量;按技术要求装配,做到间隙一致、转动灵活;轴与轴套的间隙要适当,油路要畅通,定期加油、定期清洗;尘多的环境下应有防尘罩;齿轮、蜗轮、蜗杆以及轴上的紧固件应齐全并紧固;操作应正确,发现有卡阻现象应及时查找原因,不可硬性操作。
(4)防止气动和滚动装置动作不灵和失效的措施 缸体、罐盖正式使用前应按规定试压,合格后方可使用;密封件应定期检查、更换;活塞杆在安装前与其他零件都应认真检查,定期检修;垫片和填料应正确选用和安装,并定期更换;介质人缸前应经过过滤,并定期清洗缸体等零件;缸体质量应符合要求,定期检修;连接处应牢固,应有防松件,并定期检查;零件加工质量应合要求,装配应正确,使缸体、活塞、活塞杆、阀门填料在同一轴线上;介质压力应合要求,并平稳操作;气动和液动信号系统应完好,注意定期调整、检修;填料的松紧应适当;对于楔式闸阀不应关得过死,至少半个月开关操作一次。
(5)防止电动装置失灵的措施 参照"齿轮、蜗轮、蜗杆传动受阻的预防措施",同时要注意做到阀门装配正确,填料松紧适当,阀前应设过滤器,并定期清洗、加油、定期维修;对于电动机应定期检修,电机应有过载保护和防潮、接地装置;行程开关使用前应认真调整;信号系统应定期检查;手动与电动转换机构应定期检修,调试准确无误后再使用。
(6)防止电磁传动失灵的措施 对线圈应定期检查和更换;对电线应定期检查,其接头应牢固;电磁传动内部构件装配应正确、牢固、接触良好;对传动部分与阀门部分的密封应良好。
相应地,对这些常见故障也可以采取如下的治理方法。
(1)阀杆操作不灵的治理方法 针对产生故障原因可分别采取以下方法加以排除:停车卸压后或用封堵技术进行修理或更换阀门,或用研磨膏研磨梯形螺纹,或关闭阀门修理阀杆配合件;或在阀门开启状态下,调整支架、压盖、阀杆螺母或填料位置,使之处于同一轴线上;或适当松弛压盖预紧力,直至阀杆操作灵活。若引起填料泄漏,说明填料损坏或老化,应更换之;若阀杆弯曲应停车卸压后修理,或用封堵法进行修理或更换阀门;若阀杆与阀杆螺母上的梯形螺纹有问题,应清洗梯形螺纹上的脏物、灰尘,涂以润滑脂、石墨粉、二硫化钼等润滑剂。
若因阀杆螺母松脱所致,应停车卸压后修理或更换阀门;或采用阀门堵漏方法进行堵漏后修复阀杆螺母;若因阀杆螺母与支架滑动部分有问题,可停车卸压后修理或更换阀门;或用除锈剂清洗滑动部位后,再行润滑,或用带压堵漏方法进行修复;若阀杆或传动连接处松脱损坏,应用一般钳工工艺或用粘接、焊接工艺修复;若阀杆被顶死、卡死,可借助扳手开启阀门或用敲打阀体法消除顶死、卡死现象。
(2)手轮、手柄、扳手损坏的治理方法 对于因磨损所致又处紧急操作时,可用活动扳手或管钳修复,或更换之;对于其与阀杆松脱现象,可配齐紧固件重新紧固连接处;对于其与之相配的孔、键槽、螺纹磨损者,可用锉、铆、镶、垫、套、粘、焊等工艺修复,紧急时可用活扳手或管钳修复。
(3)齿轮、蜗轮、蜗杆传动受阻的治理方法 针对产生原因可以分别采取以下治理方法:清洗传动装置内的污物,用煤油或除锈剂除锈,添加润滑剂以减少传动阻力;拆卸传动件进行修复或更换。对于旋转90°关闭的阀门,避免关闭件错动,在拆卸前应将阀杆定位。
(4)气动、液动装置失灵失效的治理方法 当故障是由于传动机构本身的原因引起的情况,可采取以下方法进行治理:停车卸压后进行修复或更换其装置,或换阀门;若装置外漏或介质管道外漏时,可用适当的堵漏方法给予解决;当阀门开启时,应用卡箍卡住阀杆后搁在压盖上,然后修复或更换气、液动装置;当阀门处于关闭状态,可用带法兰的卡箍卡住阀杆,利用法兰上的4只螺栓顶住支架底面后,对气动、液动装置进行修复或更换;用于球阀、蝶阀等阀门的气动、液动装置修理前,应用限位器卡住阀杆或齿轮;还可以将气动、液动改为手动加以解决。若是由于介质压力原因引起的故障,可采用改气动、液动为手动,或者找出压力波动大、压力过低的原因后进行修复,或用调整操作的方法解决。若是由于信号失灵引起的故障,可采用将其改为手动,或找出信号失灵原因进行修复等方法解决。若是由于填料太紧引起,可采用适当减低压盖顶紧力,若填料泄漏可按填料的治理方法解决。若是由于关闭件卡死在阀中,可利用最大开启力兼敲打阀体方法清除启闭件卡死现象。
(5)电动装置失灵失效的治理方法 若是因机械故障引起,可参照"齿轮、蜗轮、蜗杆传动受阻治理方法"处理;若是因过转矩或电机、电器信号等故障引起,可采用改电动为手动方法解决,也可找出原因后,对症下药给以解决。若需解体装置修复或更换电动装置时,应按下法处理:当阀门处于开启时,用卡箍卡住阀杆后搁在压盖上;当阀门处于关闭时,用带法兰的卡箍卡在阀杆上,利用法兰上的4只螺栓顶在支架底面上;若旋转90°启闭的球阀、蝶阀等,用限位器卡住阀杆或齿轮;或者采用停车卸压后进行修复或更换装置,也可更换阀门;或者采用封堵技术进行修复或更换。
(6)电磁传动失灵的治理方法 由电工或仪表工找出原因后修理;或采用停车卸压后修复或更换;或采用卡箍卡住阀杆,临时解决失灵故障;或采用封堵技术或其他堵漏方法堵漏后更换阀门。
第一章阀门概述
第一节 阀门使用范围
第二节 阀门分类
第三节 阀门的基本参数和选用
第二章 油库常用阀门
第一节闸阀
第二节 截止阀
第三节 旋塞阀
第四节 球阀
第五节 蝶阀
第六节 止回阀
第七节 安全阀
第八节 减压阀
第九节 节流阀
第十节 油罐专用阀门
第三章 阀门技术要求
第一节 阀门完好标准和检修项目
第二节 阀门检修的技术要求
第四章 阀门使用与操作
第一节 手动阀门使用与操作
第二节 他动阀门使用与操作
第三节 自动阀门的使用与操作
第四节 阀门操作中注意事项
第五章 阀门维护与管理
第一节 阀门维护
第二节 阀门管理
第六章 阀门常见故障及排除方法
第一节 阀门通用件常见故障及其预防
第二节 他动阀门常见故障及其预防
第三节 自动阀门常见故障及其预防
第七章 阀门安装与拆卸
第一节 阀门安装
第二节 垫片的密封原理
第三节 垫片安装与拆卸
第八章 填料安装与拆卸
第一节 填料密封的原理与压紧力
第二节 填料安装和拆卸工具
第三节 填料拆卸与安装
第九章 阀门修理
第一节 驱动装置修理
第二节 支架修理
第三节 阀杆修理
第四节 阀门体和阀门盖的修补
第五节 静密封面的修理
第十章 阀门检修后性能检验
第一节 阀门检修质量要求
第二节 阀门性能检验
第三节 阀门整理与移交
油库安全管理规程(试行) 1981年3月15曰 第一机械工业部(81)一机生字177号文颁发 第一章 总 则 第一条 油库安全必须贯彻积极预防、确保安全的原则,要列入领导议事曰程,健全组织...
油库安全管理规程(试行) 1981年3月15曰 第一机械工业部(81)一机生字177号文颁发 第一章 总 则 第一条 油库安全必须贯彻积极预防、确保安全的原则,要列入领导议事曰程,健全组织,健全制度,...
你好,可以通过呼吸阀的工作原理来判断正阀片和负阀片。当罐内油气压力大于罐内允许压力时,正阀盘被顶开,气体从罐内溢出与大气压相同。当罐内压力小于允许压力时,罐外的大气将顶开负阀盘进入罐内大气压相同。
阀门是石油库中使用数量较多的设备,也是石油库事故的多发部位。这些部位的事故主要是:阀杆与填料之间的动密封处外漏油;阀件与阀座的动密封处内漏串油,阀体与阀盖、阀体两端与法兰连接处,垫片更换修理不及时或热(冻)胀内压过高“嗤垫”漏油,低压阀门材质的抗拉强度较低,阀门底部的积水使阀体胀裂破碎。加之石油库的阀门多为手动,且无启闭状态的监测或显示手段,所以
针对北方地区油库消防系统中砖砌或钢筋混凝土阀门井普遍存在漏水、渗水、无法抗寒的问题,对其漏水、渗水原因进行分析,并提出采用钢制阀门井替代砖砌或钢筋混凝土阀门井。介绍了钢制阀门井井体的设计、制作和安装,并对钢制阀门井的优点和注意事项进行阐述。实践表明,钢制阀门井具有良好的密封和保温性能,可以替代砖砌或钢筋混凝土阀门井,能保证油库的消防安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