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机胺一般是指有机类物质与氨发生化学反应生成的有机类物质。分为七大类,脂肪胺类、醇胺类、
酰胺类、脂环胺类、芳香胺类、萘系胺类、其它胺类等。
中文名称 | 有机胺 | 外文名称 | 无 |
---|---|---|---|
解 释 | 有机类物质与氨发生化学反应 | 学 科 | 化学 |
有机胺为有机颜料的表面处理剂的一类。主要依据胺类对颜料表面有强的亲和力,能以化学吸附力较坚固地吸附在颜料粒子表面,其中分子的极性一端(-NH2)直接黏附在粒子表面上,而碳氢键定向地伸向介质中,从而减少颜料表面与使用介质之间的界面张力,改进粒子的润湿性。通常将可溶性的有机胺盐或游离胺的乳化液添加到颜料悬浮体中,加钙使胺盐转变为不溶性游离胺。适用于处理有机颜料的胺类,如硬脂胺)、N-十八烷基亚丙基二胺和N-环己烷基亚丙基二胺等。
20世纪90年代末,全球有机胺生产能力已达到32万吨,年均增长率达到10%。进入本世纪,速度稍微放慢,但仍以5%的速度发展。亚洲,特别是中国则以20%-30%的年平均速度快速发展。截至2007年末,全球有机胺生产能力已达到50万吨。
国外有机胺工业呈现的特点是:生产集中于发达国家,并且生产规模不断扩大;技术水平提高快,新产品开发力度大。生产装置更趋于大型化、高度自动化,注重规模经济,并且不断开发新品种,拓宽应用领域,提高性能指标,满足用户需求。
我国有机胺60年代实现工业化生产,当时生产工艺主要采用高温高压法,生产规模基本上在100-500吨的规模。该工艺路线的特点是:转化率低,副反应严重,原料消耗高,能耗大,产品质量差等,严重影响了下游工业的发展,正基于此,浙江建业公司于90年代初开发了具有世界先进水平的低压法工艺,并实现了3000t/a大规模工业化生产。
工业上将醇的蒸汽和氨在0.8~3.5Mpa的压力下通过加热到300~500的催化剂(氧化铝、二氧化硅)而得到胺,产物为伯胺、仲胺和叔胺的混合物,分离出所需要的某一种胺后,剩余物再与原料一起继续循环反应。
具体如表中所述。
脂肪胺类 | |||||
一甲胺 | 一丙胺 | 2-丙烯胺 | 叔丁胺 | 癸胺 | |
二甲胺 | 二丙胺 | 环丙胺 | 二异丁胺 | 十二胺 | |
三甲胺 | 三丙胺 | 正丁胺 | 己胺 | 十六胺 | |
一乙胺 | 异丙胺 | 二正丁胺 | 2-乙基己胺 | 十八胺 | |
二乙胺 | 二异丙胺 | 异丁胺 | 己二胺 | 二硬脂胺 | |
三乙胺 | 1,2-二甲基丙胺 | 仲丁胺 | 三辛胺 | 1,5-二甲基己胺 | |
乙二胺 | 1,2-丙二胺 | 1,4-丁二胺 | 1,10-癸二胺 | ||
醇胺类 | |||||
一乙醇胺 | 二乙醇胺 | 三乙醇胺 | 3-丙醇胺 | 一异丙醇胺 | |
二异丙醇胺 | 三异丙醇胺 | N,N-二甲基乙醇胺 | N,N-二乙基乙醇胺 | ||
酰胺类 | |||||
甲酰胺 | 乙酰胺 | 丙酰胺 | 丁酰胺 | 异丁酰胺 | |
丙烯酰胺 | 聚丙烯酰胺 | 己内酰胺 | 二甲基甲酰胺(DMF) | 二甲基乙酰胺 (DMAC) | |
脂环胺类 | |||||
三亚乙基二胺 | 二亚乙基三胺 | 六亚甲基四胺 | 六亚甲基亚胺 | 三亚乙基二胺 | |
环乙烯亚胺 | 吗啉 | 哌嗪 | 环己胺 | ||
芳香胺类 | |||||
苯胺 | 二苯胺 | 联苯胺 | 邻苯二胺 | 间苯二胺 | |
对苯二胺 | 邻甲基苯胺 | 间甲基苯胺 | 对甲基苯胺 | 2,3-二甲基苯胺 | |
2,4-二甲基苯胺 | 2,5-二甲基苯胺 | 2,6-二甲基苯胺 | 3,4-二甲基苯胺 | 3,5-二甲基苯胺 | |
2,4,6-三甲基苯胺 | 邻乙基苯胺 | N-丁基苯胺 | 2,6-二乙基苯胺 | N-甲酰苯胺 | |
对丁基苯胺 | N-乙酰苯胺 | 3-甲氧基苯胺 | 邻氯苯胺 | 间氯苯胺 | |
对氯苯胺 | 邻乙氧基苯胺 | 间乙氧基苯胺 | 对乙氧基苯胺 | N-甲基苯胺 | |
2,3-二氯苯胺 | 2,4-二氯苯胺 | 2,6-二氯苯胺 | 3,4-二氯苯胺 | 3,5-二氯苯胺 | |
2,5-二氯苯胺 | N-乙基苯胺 | N,N-二乙基苯胺 | N,N-二甲基苯胺 | 邻溴苯胺 | |
间溴苯胺 | 对溴苯胺 | 2,4,5-三氯苯胺 | 2,4,6-三氯苯胺 | 2,4-二溴苯胺 | |
2,5-二溴苯胺 | 2,6-二溴苯胺 | 邻氟苯胺 | 间氟苯胺 | 对氟苯胺 | |
2,4-二氟苯胺 | 3,4-二氟苯胺 | 2,3,4-三氟苯胺 | 邻硝基苯胺 | 间硝基苯胺 | |
对硝基苯胺 | 2,4-二硝基苯胺 | 3-氯-4-氟苯胺 | 邻硝基对甲苯胺 | ||
萘系胺类 | |||||
1-萘胺 | 2-萘胺 | S酸(劳伦酸) | 克拉夫酸 | 周位酸 | |
吐氏酸 | J酸 | R酸 | H酸 | K酸 | |
邻苯二甲酰亚胺 | 牛磺酸 | 萘二胺 | 乙撑双硬脂酰胺(EBS) | ||
其它胺类 | |||||
聚乙烯亚胺 | 羟胺 | ||||
硒在自然界的存在方式分为两种:无机硒和有机硒。无机硒一般指钠和硒酸钠,从金属矿藏的副产品中获得。后者是硒通过生物转化与氨基酸结合而成,一般以硒蛋氨酸的形式存在。目前最成熟的有机硒是麦芽硒,只要是采取将...
(1)肉眼鉴别。生物有机肥在有益微生物作用下,发酵腐熟充分,外观呈褐色或黑褐色,色泽比较单一;而其他有机肥因生产工序不同,产品颜色各异,如精制有机肥为粪便原色,农家肥露天堆制,颜色变化较大。(2)水浸...
胺类有机物一般是碱性,但磺胺类有机物往往有酸性
以NH4H2PO4、NaF和NaOH组成基础电解液,采用有机胺作为抑弧剂,对AZ91D镁合金高压阳极氧化过程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有机胺对镁合金的阳极氧化有着显著的抑弧效应,可使镁合金的阳极火花放电电压提高50~80V。在抑制阳极发生弧光放电的状态下,镁合金表面可以沉积一层致密、具有较高硬度和优良耐蚀性能的氧化膜层。分析了有机胺对氧化膜层性能和表面形貌的影响以及不同有机胺在镁合金阳极氧化过程中的抑弧能力,并初步探讨了有机胺在镁合金阳极氧化过程中的抑弧机理。
有机肥 发展 有机肥料富含有机物质和作物生长所需的营养物质, 不仅能提供作物生长所需养 分,改良土壤,还可以改善作物品质,提高作物产量,促进作物高产稳产,保持 土壤肥力,同时可提高肥料利用率, 降低生产成本。 充分合理利用有机肥料能增 加作物产量、培肥地力、改善农产品品质、提高土壤养分的有效性。因此,在我 国推广应用有机肥料,符合“加快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的要求, 对促进农业与资源、 农业与环境以及人与自然和谐友好发展, 从源头上促进农产 品安全、清洁生产,保护生态环境都有重要意义。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居 民对安全卫生无污染的有机、 绿色食品的需求不断增加, 广大农民迫切需要施用 有机肥来提高农产品的市场竞争力。 《2013-2017 年中国有机肥料行业产销需求与投资预测分析报告 》 [1]数据显示, 国家对有机肥的生产十分重视,近几年在政策方面给予倾斜来支持其发展。从 2
可看成是氨的烃基取代物、烃基的诱导效应越强,氮的负电性越强,吸附能力也越强胺的缓蚀性越好。)'一泛用作水溶性、挥发性以及油溶性缓蚀剂。
特征 一种无碱速凝剂,其特征在于:主要成分为硫酸铝和有机胺,硫酸铝∶ 有机胺的重量比值为30~65∶2~8。
聚合性单体、有机过氧化物、巯基羧酸或其酯类、有机胺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