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南银柴(拉汉种子植物名称)橄树(海南),铁车木(广东茂名),云南大沙叶(广西植物名录)
Aporusa yunnanensis (Pax et Hoffm.) Metc. in Lingnan Sci. Journ. 10: 486. 1931; Merr. et Chun in Sunyatsenia 2: 33. 1934: Merr. in Journ. Arn. Arb. 19: 40. 1938: 海南植物志2: 117. 1965; Airy Shaw in Kew Bull. 26: 218. 1972. Aporosa wallichii Hook. f. var. yunnanensis Pax et Hoffm. in Engl. Pflanzenr. 81 (IV. 147. XV): 90. 1921.
云南银柴产于江西、广东、海南、广西、贵州和云南等省区,分布于印度、缅甸、越南等地。模式标本采自云南思茅。
云南银柴生长于海拔200-1500米山地密林中、 林缘或溪旁灌木丛中。花果期1-10月。
[1]计算机芯片的发展史 樊莉丽;董先明;, 信息与电脑(理论版), 2010,(05), 192 本文阐述了芯片对现代科技的重要作用,详细介绍了芯片的发展历史,并以芯片业巨头英特尔公司为参照对象...
[1]《四川省首届大专院校教师美术作品集》 四川省美术家协会,四川师范大学文理学院编 成都市:四川美术出版社 , 2006.12 [2]神奇的空间魔术:谈视错觉在餐饮空间设计中的应用 李蔚 上海建材第...
中国是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发展中国家,基本国情是:人均资源不足,技术相对落后,城市管理水 平不高。要处理好经济、社会、环境三者间的关系,要实现城市的可持续发展,必然要求用循 环经济模式取代传统的经济发展模...
叶片膜质至薄纸质,长圆形、长椭圆形、长卵形至披针形,长6-20厘米,宽2-8厘米,顶端尾状渐尖,基部钝或宽楔形,全缘或边缘有稀疏腺齿,上面深绿色,无毛,密被黑色小斑点,下面淡绿色,幼时仅叶脉上被稀疏柔毛,老渐无毛;侧脉每边5-7条,未达叶缘而弯拱联结,两面均明显而下面凸起;叶柄长1-1.3厘米,顶端两侧各具有1个小腺体;托叶早落。雄穗状花序长2-4厘米;苞片三角形,宽1.2毫米,外面基部及边缘被短柔毛;雌穗状花序长达8毫米;雄花:萼片3-5,长倒卵形,外面被柔毛;雄蕊2;雌花:萼片通常3,三角形,顶端急尖,外面被柔毛;子房椭圆形,无毛,2室,每室有胚珠2颗,花柱2,顶端2裂。蒴果近圆球状,长8-13毫米,直径6-8毫米,成熟时红黄色,无毛,顶端常有宿存的花柱;种子椭圆形,黑褐色。
参 考 文 献 1.《建筑制图标准》(GB/T 50104-2001). 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2 2.《房屋建筑制图统一标准》(GB/T 50001—2001).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2 3.《办公建筑设计规范》(JGJ67-89). 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1990 4.《中南地区建筑设计标准图集》(88ZJ001). 北京:中国环境科学出版社,1989 5.《民用建筑设计通则》(JGJ 37-87)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1988 6.《建筑结构可靠度设计统一标准》(GB 50068-2001). 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2 7.《建筑结构荷载规范》(GB 50009-2001).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2 8.《高层建筑混凝土结构技术规范》(JGJ 3-2002). 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1 9.《混凝土结构设
银柴种植育苗
将新采的果实,不做任何处理随即播种,在一个月内仍然未见发芽现象。虽然在银柴树底也有飞播生长的小苗,但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一般不采用这个方法育苗。可靠的育苗方法是播种育苗,包括沙床催芽和营养袋育苗等步骤。我们做过的育苗试验表明,袋苗的成活保存率在95%以上。具体步骤如下。
首先将种子用0.3%的高锰酸钾溶液消毒30分钟,捞起晾干;沙床也用同浓度的高锰酸钾溶液洒淋消毒。沙床以中颗净沙为佳,利于沙床疏水和种子透气;种子均匀撒播,注意种子不要紧挨重叠;均匀覆沙,厚度约为1~1.2cm,不宜太厚否则不利于种子的出芽。
|
|
资源分布:分布广东 、海南 、广西 、云南 等地。
银柴形态特征
--野外采集植物数据--
中文种名 |
|
拉丁学名 | Aporosa dioica |
科名 | 大戟科 |
采集时间 | 2009年08月21日 |
采集地点 | 海南 东方 东河 |
采集人 | 郑希龙、潘雅书 |
采集样品类型 | 果实 |
引种材料类型 | 果实 |
生活型 | 小乔木 |
生态环境 | 山谷、山腰、疏林、路旁 |
地形 | 山地 |
群落及主要伴生植物 | 细基丸、弓果藤、乌心楠 |
果实颜色 | 橙红色 |
花期 | 4-7月 |
果期 | 8-10月 |
平均鲜重(kg/m2) | 2 |
平均干重(kg/m2) | 0.5 |
单位面积株数估算(株/ha) | 5 |
分布 | 普遍 |
单位面积产量 | 5 |
地区蕴藏量评估 | 较少 |
乔木,高达9米,在次森林中常呈灌木状,高约2米;小枝被稀疏粗毛,老渐无毛。叶片革质,椭圆形、长椭圆形、倒卵形或倒披针形,长6-12厘米,宽3.5-6厘米,顶端圆至急尖,基部圆或楔形,全缘或具有稀疏的浅锯齿,上面无毛而有光泽,下面初时仅叶脉上被稀疏短柔毛,老渐无毛;侧脉每边5 7条,未达叶缘而弯拱联结;叶柄长5-12毫米,被稀疏短柔毛,顶端两侧各具1个小腺体;托叶卵状披针形,长4-6毫米。雄穗状花序长约2.5厘米,宽约4毫米;苞片卵状三角形,长约1毫米,顶端钝,外面被短柔毛;雌穗状花序长4-12毫米;雄花:萼片通常4,长卵形;雄蕊2-4,长过萼片;雌花:萼片4-6,三角形,顶端急尖,边缘有睫毛;子房卵圆形,密被短柔毛,2室,每室有胚珠2颗。朔果椭圆状,长1-1.3厘米,被短柔毛,内有种子2颗,种子近卵圆形,长约9毫米,宽约5.5毫米。花果期几乎全年。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