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名 | 压力容器检验员 | 定 义 | 指从事压力容器安全管理与检验并经资格认可的人员 |
---|
按《在用压力容器检验规程》要求,做好停机后的技术性处理和检验前的安全检查。确认符合检验工作要求后,方可检验。 2100433B
简单说,这要是符合GB150范围的,属于压力容器的(ⅠⅡⅢ类压力容器)都需要到当地锅检所换监检证。
检验周期是这样规定的:压力容器一般应当于投用后3年内进行首次定期检验。下次的检验周期,由检验机构根据压力容器的安全状况等级,按照以下要求确定:(1)安全状况等级为1、2级的,一般每6年一次;(2)安全...
耐压试验,气密性试验,氨渗透,等等。其中耐压试验又分:水压试验,气压试验。压力容器(yā lì róng qì),英文:pressure vessel,是指盛装气体或者液体,承载一定压力的密闭设备。为...
1 压力容器检验员考核培训 容规、GB150、监检规则介绍 四川省锅炉压力容器检验研究所 朱洪奇 一、总则(容规 9条) 1、法律地位: (1)压力容器规范标准体系: 第一层次:条例;如《特种设备安全监察条例》 第二层次:部门规章;如《锅炉压力容器制造监督管理办法》 22号令 第三层次:技术法规;如《压力容器安全技术监察规程》 第四层次:技术标准:如 GB150《钢制压力容器》 JB4732《钢制压力容器-分析 设计标准》 GB151《管壳式换热器》 GB12337《钢制球形储罐》 JB4730《钢制 压力容器焊接工艺评定》 JB4744《钢制压力容器焊接试板的力学性能检验》 JB4730《压力容器无损检测》 GB6654《压力容器用钢板》 GB8163《输送流体 用无缝钢管》 JB4726~4728压力容器用锻件等 (2)法规规范用语: 必须、不得――必须执行; 不应、应――在正常情况
压力容器检验员 名词解释 1.压力容器《特种设备安全监察条例》 :是指盛装气体或者液体,承载一定压力的密闭设备,其范围规定为最高工作 压力大于或者等于 0.1 MPa(表压),且压力与容积的乘积大于或者等于 2.5 MPa〃L 气体、液化气体和最高工作温度 高于或者等于标准沸点的液体的固定式容器和移动式容器;盛装公称工作压力大于或者等于 0.2MPa(表压),且压力 与容积的乘积大于或者等于 1.0 MPa〃 L的气体、液化气体和标准沸点等于或者低于 60℃液体的气瓶;氧舱等。 压力容器的含义中包括其附属的安全附件、安全保护装臵和与安全保护装臵相关的设施。 索引:《特种设备安全监察条例》第八十八条。 是非题 1.《特种设备安全监察条例》规定,特种设备检验检测机构,应当接受特种设备安全监督管理部门依法进行的特种设 备安全监察。(√)索引:《特种设备安全监察条例》第五条 2.《特种设备安全监察
《包装企业质量检验员培训教程》
杨文亮 辛巧娟 著
第八章 包装检验的误差
第四节 检验员误差
在质量检验过程中,检验员的检验误差是经常发生的。国外调查研究表明,由于检验员的检验误差存在,使得检验质量特性的缺陷准确性约为80%,也就是检验员一般仅能挑出实际缺陷的80%,而其余的20%往往会漏掉。我国的不少企业对于检验员的检验误差尚没有引起应有重视,其检验的准确性就更低了,甚至频繁出现成批漏检。因此,重视调查分析检验员的检验误差,对症下药,采取有效防止措施,是提高检验工作质量,保证把好产品质量关,降低废品损失的一项重要内容。
检验员的检验误差可分为技术误差、粗心大意误差、程序误差和明知故犯误差四类。
发现检验员的检验误差,一般有以下几种方法:
复核检验:由技术水平较高的检验员来复核其他检验员已检过的合格品和不良品。
循环检验:由几个检验员对同一批产品或零件,各自进行检验,看谁发现的缺陷多。
重复检验:由检验员本人对已检过的产品或零部件,再重复检验一次。
建立标准样品:把被检验产品与标准样品排列在一起作比较。
一、技术误差
1、技术误差的定义
所谓技术误差,系指检验员缺乏检验技能而造成的误差,检验员的技能低下有以下原因:
(1)检验员有生理缺陷,如视力异常,看不准量具读数。
(2)检验技术不熟练,如不会使用某种量具或不会测量某个部位等。
(3)缺乏技术知识,如看不懂产品图纸或看不懂工艺文件。
检验技能,还应包括工作经验和技巧。
2.防止技术误差的措施
技术误差是可以防止的,其主要措施如下:
(1)选择适合作检验工作的人员来担当检验员。
(2)组织技术理论学习和岗位练功,不断提高技术业务水平,使之胜任检验工作。
(3)总结、推广优秀检验员的工作经验和技巧,对所出现的错检、漏检及时分析原因,吸取教训,引以为戒。
(4)对有生理缺陷不宜做检验工作的人,应重新调配做其他适当工作。
(5)对检验员进行应知、应会考核及漏检(错检)率考核,合格者发证书,做到持证上岗。
二、粗心大意误差
1、粗心大意误差的定义
顾名思义,粗心大意误差是一种由于检验员的粗心大意而致的误差。一般是需要思想高度集中的检验程序,越容易发生粗心大意误差。这类误差,从现象上看,常常表现为失察、遗忘和大意等等。一个责任心强专心致志对待工作的检验员,是不易发生粗心大意误差的;而一个心有忧烦事,情绪不佳或者抱着满不在乎态度对待工作的检验员,则容易犯粗心大意误差的错误。一旦因此发生严重质量事故,造成大批废品,将铸成难以弥补的损失。
粗心大意误差,有时可能是由于检验敏感性不强造成的。尤其是在任务急,时间紧的情况下,若是检验员的检验敏感性不强,最容易发生检验误差。
2.防止粗心大意误差的措施
(1)采用确保不出差错的检验方法。根据以往的经验与教训,对症下药,在检验计划中提供不出差错的积极措施。为此,广泛应用的形式有:
①多余法:例如复核检验、重复检验、设警钟警等;
②递减记数法:例如设计连锁检验程序,按顺序作检验,检验完一项就减少一项;
③自动防止故障法:例如对于检验锯齿形螺纹的环规明确规定施进方向,可有效防止扣形加工反的错误。
(2)采用自动化检验。对于大批量的重复检查,若采用自动化检验装置,则只要装置正常稳定,就不会发生粗心大意的误差。
(3)采用感觉放大器。比如采用放大镜、扩音器以及其他检测放大仪器来帮助感觉器官,提高察觉质量特性缺陷的能力。
(4)建立标准样品,采用比较法。例如提供一套表面粗糙度标准样块,这时检验员就能将产品表面粗糙度与样块作比较。如有的厂把经过认真加工检验合格的首件,建立为标准件;有的厂把国外的先进产品拿来进行对比检验;有的建议成对地检验产品,也有利于减少误差。
(5)采用样板检验。例如模具检验,通常都是先制造一套若干块样板,用来检验模具的尺寸、形状和位置。通过与样板的对比,可以一目了然地看出差错。
(6)化繁杂的检验项目为简明的检验内容。为此,可设置障板将他人所负责检验的那些特性遮掉,使之能集中精力检验自己负责的部分。
此外,还可以进行编组检验。实验证明,同一个检验员,当他检验的质量特性小,而产品形状又简单时,发生误差就较少,而检验的质量特性多,产品形状复杂时,发生的误差就比较多。因此,可对形状复杂,检验质量特性多的零件,将需检验的质量特性进行编组,分别由两个或两个以上检验员来各检其中一组,这样由繁化简,能防止检验误差发生。
(7)进行覆盖检验。即采用覆盖用的视觉辅助工具进行检验。例如采用画有指导线或公差线的透明纸,检验人员判断产品尺寸大小或位置时,由于有了指导线而大大简化检验工序,因而也就减少了检验误差。
三、程序性误差
程序性误差指因生产不均衡,在中间检验站或完工检验站混乱地堆着待检产品和检验过的产品,或由于标志不清,发生已检与未检,合格与不合格产品的混淆性错误。
这种程序性误差,可以通过明确鉴别标志和严格调运手续而使之减少,一般采用分区堆放,涂色堆放或标志堆放。
四、明知故犯误差
检验人员明知故犯误差,一般有以下几种形式:
1、管理引起的误差
管理引起的误差常有如下几种形式:
(1)企业在遇到产量、质量、成本等各项指标发生矛盾时,往往会加班加点,突击完成数量,容易出现不能严格遵守质量标准,犯了明知故犯的错误。
(2)企业习惯上的前松后紧。靠月末大突击来完成任务,检验员压力较大,容易造成月末通通放走了事的现象。
(3)技术文件不统一,容易产生工序之间的扯皮现象,检验员随水逐波。
(4)检验员反映的正确意见和要求得不到支持时,检验员限于条件,勉经放行。
(5)有意的弄虚作假,检验人员不能正面抵制。
2.检验人员本身引起的误差
(1)质量意识差,私自放宽标准,认为超差一引起没啥,不能当优等品还可当合格品。
(2)怕得罪人,拉关系,做好人,不敢坚持原则。
(3)工作不认真,责任心差,工作中温不经心,怕脏怕累,马虎草率。
(4)检验知识贫乏,不懂装懂。
3.防止明知故犯误差的措施
(1)从管理上建立质量保证体系,明确各级人员质量职责和权限。
(2)企业领导以身作则,从管理上消除引起明知故犯误差的弊端。
(3)选用经过培训教育并证明是办事公道、作风正派的、能坚持质量原则、能胜任检验工作的人员来从事检验工作。
(4)明确规定检验人员的职责、权限、奖惩办法。
(5)进行复核检验和定期审核。
五、检验员工作准确性的度量
实践证明,在交检批中,产品缺陷越多,检验员漏检其中一部分的可能性越大。因此,用“不错检、不漏检”口号来要求和考核检验员显然是不切实际的。对检验员的工作质量进行考核评价,通常使用复核检验数据作为对检验员工作准确性的一种定量评价方法。采用这一方法,可用下列公式计算检验员的准确性:
(8-9)
式中:d——检验员检出的不合品数;k——检验员将合格品判为不合格品数,由复核检验员查出的;b——检验员漏检的不合格品数,由复核检验员查出的;d-k——检验员发现的真正不合格品数;d-k+b——产品中实际存在的不合格品数。
式(8-9)表示了被检验员正确判定的不合格品数百分率。
《包装企业质量检验员培训教程》
杨文亮 辛巧娟 著
第三章 包装质量的感官检验
第四节 感官检验员的要求
感官检验方法的缺点是它的主观性。产品感官质量判断的准确性和可靠性,往往取决于检验员的身体生理特点(不同的感觉器官具有不同程度的感觉灵敏度),取决于检验员的技能和实践经验。在检验现场,同一个产品,不同的检验员,一位可能判为合格,另一位则可能判为不合格。为了减少感官检验的人为因素,缩小不同人之间的判断差异,选择合适的检验人员并加以培训就显得十分必要。
一、检验员的选择
感官检验人员,是以自己的感觉器官作为测试手段来测试和判断产品质量特性的。检验人员的生理能力差异和心理能力差异,直接的影响着检验效果。为此,在挑选感官检验人员时,除了要考虑对检验员的一般素质要求外,还应按所检验质量特性需要,着重考察生理能力和心理能力,择优录用。
生理能力,主要是考察感觉器官有无生理缺陷(比如色肓、耳聋、感官迟钝等)、感觉的敏锐程度和健康水平。心理能力主要是考察判断标准的妥当性和判断标准的稳定性。要求检验人员对产品特性的定量性判断不能受个人对该产品的妥当性和判断标准的稳定性。要求检验人员对产品特性的定量性判断不能受个人对该产品的嗜好性所影响。
1、生理能力的要求
随着不同产品的不同感官质量特性,要求检验人员的生理能力是不同的。对于采用视觉或听觉的感官检验人员,通常要求其视觉、听觉器官不得有先天和后天的缺陷。但对近视眼、远视眼可通过配戴眼镜来校正达到要求。例如,对从事产品外观色泽、漆膜、印刷质量检验的检验员,对色肓要作严格要求,对其它生理能力可不作严格要求。
2.心理能力的要求
(1)要求掌握判断标准的妥当性:所谓掌握判断标准的妥当性,可以认为是检验员个人特有的感官评价的平均值或极限值。在给出标准或极限样品时,掌握标准的妥当性一般不会成为太大问题。尽管有些人倾向于偏严,纠正起来也不太困难。但对于像味觉这种难于制造样品,又易引起感官疲劳的特性,检验员不便向他人出示标准,故此时就有必要调查检验员掌握判断标准的妥当性。调查方法,通常采用评分法或配对法。
(2)要求掌握判断标准的稳定性;感官检验员掌握判断标准的稳定性,相当于计量器具的重复精度。即对一个试验品,不论掺入到哪一组试验品,或在一组试验品中掺入几个相同的试验品,看检验员的检验结果是否都能作出相同判断。在制备有标准样品时,用试验品与标准品作比较,看检验员每次判断结果的差异程度,差异程度越小即离散程度越小,这就表明该检验员掌握判断标准的稳定性越好。
二、检验员的培训
感官检验员的培训内容、方法和要求达到的程度,主要取决于检验对象及市场所要求的质量水平。培训目的是为了提高检验员掌握判断标准的妥当性和稳定性。
1、培训内容
(1)感官质量标准;
(2)有关感官质量特性的产品设计和加工艺的知识;
(3)感官检验方法;
(4)检验管理知识;
(5)感官检验操作技巧。
2.培训方法
感官检验人员掊训,一般采取课堂理论学习与岗位练功相结合。岗位练功,则多采用以极限样品为标准与试验品作比较的从严训练。对训练效果的评价,可采用如下方法:
(1)训练前后相比较法:将检验人员训练前的检验结果与训练后的检验结果相比较,以两者之差来表示训练效果。此法对受训人员较少时适宜。
(2)受训者与未受训者相比较法:将接受训练的检验员的检验结果与未受训练者的检验结果相比较,观看训练效果。此法一般取人数相同的两组人员进行误判率比较。当受训人员较多时,可采取此法评价效果。
室内装饰装修质量检验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