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巨变——上海城市重大工程建设实录》(越江隧道卷)以纪实文学为载体,通过对重大工程亲历者生动鲜活的刻画,对历史细节的回顾与描述,充分展示在世界眼中的上海城市文化。2100433B
打浦路隧道、延安东路隧道、复兴路隧道、大连路隧道、翔殷路越江隧道、外环隧道、外滩观光隧道、地铁隧道若干,在建上中路隧道、西藏南路隧道、龙耀路隧道、打浦路复线、人民路隧道、新建路隧道、军工路隧道,规划中...
西藏南路隧道为上海市区一条南北穿越黄浦江的城市道路隧道,北岸位于黄浦区,南岸位于浦东新区。该隧道主线总长度2670米,其中江中段隧道长约1170米,其中设双向四车道,设计时速为40公里每小时。2009...
虹梅南路隧道,是中国上海市黄浦江上一座待建的公路隧道,亦是闵行区的第一条黄浦江越江隧道。虹梅南路隧道途经闵行区和奉贤区,全长5.26公里,起于浦西永德路北侧,于剑川路北侧入地跨越黄浦江,经西闸公路后出...
4月15日,由上海市市政工程建设发展有限公司组织代建、上海市政工程设计研究总院承担设计的龙耀路越江隧道工程在建设者的奋力拼搏下,经过25个月的紧张施工,建成通车,为世博配套越江工程的建设划上圆满的句号,并作为上海西南地区连接浦东的东、西向交通干道,有效承担起铁路上海南站、龙华地区与浦东三林地区的越江交通,发挥骨干路网的交通疏导作用。
<正>本刊讯(通讯员姜开城)4月15日,由上海市市政工程建设发展有限公司组织代建、上海市政工程设计研究总院承担设计的龙耀路越江隧道工程在建设者的奋力拼搏下,经过25个月的紧张施工,建成通车,为世博配套越江工程的建设划上圆满的句号,并作为上海西南地区连接浦东的东、西向
国内首条公铁合建越江隧道盾构始发 阮成发万勇提出:打造武汉地铁艺术宫殿
昨日,武汉轨道交通7号线越江隧道盾构机刀盘徐徐转动,从武昌秦园路工作井始发,开启为期近一年的越江作业。这条内地最大直径的盾构隧道,也是国内首条公铁合建长江隧道,不仅将为衔接汉口、武昌新增一条重要客运交通走廊,也将使我市再添一条标志性过江通道。
共同为7号线越江隧道盾构机推动启动杆后,省委常委、市委书记阮成发,市长万勇随即召开办公会,调研轨道交通6号线一期工程建设情况及艺术设计方案。阮成发提出,要把武汉地铁打造成艺术宫殿。
轨道交通7号线一期工程越江隧道位于长江二桥上游1.3公里、青岛路隧道下游1.9公里处,汉口岸接三阳路,武昌岸接秦园路。全长4.6公里,其中“江中段”2.59公里,隧道直径达15.2米,是地铁2号线隧道直径的2倍多。越江隧道内分为上中下三层:上层为公路隧道的排烟道;中间为三阳路公路隧道行车道,布置单向三车道;下层为地铁7号线行车道及其逃生通道、电缆廊道和排烟道。
作为轨道交通和城市道路共用的过江通道,7号线公铁合建隧道在汉口岸的解放大道和中山大道、武昌岸的和平大道和友谊大道,分别设置一对右进右出的公路匝道。地铁7号线一期线路穿越汉口中心区、武昌中心区,起于东方马城、止于野芷湖,设站19座,计划2017年底开通。
7号线建设越江挺进,标志着我市轨道交通正加速成网。2012年至2015年,我市以每年建成一条轨道交通线路的速度,实现了三镇地铁互通、相扣成环,今年我市还将新开工2条线路,开启13条地铁线同步在建的新格局。从今年起,我市每年至少建成通车2条地铁线,至2020年,形成“主城联网、新城通线”的轨道交通基本网络。
列入今年通车计划的两条地铁线,均进展顺利:6号线27座车站已有24座主体结构完工,计划9月开始综合联调和试运行;机场线全线车站主体结构和附属结构均完工,预计10月具备开通试运营条件。
武汉地铁的文化特色,也将在新建地铁线中传承。昨日会议听取了6号线一期艺术设计情况。从255套方案中甄选出的6号线艺术设计方案,初定“古韵新风、绿色地铁”主题。
阮成发要求,学习发扬先进国家及武汉自身在地铁空间艺术设计方面的成功经验,把武汉地铁打造成艺术宫殿,让乘客在快速流动中留下记忆、在短暂停留中享受艺术,让不同人群都能够雅俗共赏。他强调,谋求地铁艺术的“最大公约数”,要注意处理好现代与传统、写实与写意、艺术与通俗、总体与局部这四对关系。
阮成发说,地铁6号线是串连武汉发展史众多代表性节点的重要线路,必须进一步增加全线的艺术特色站、增强其设计艺术性,确保有经典站点能流传下去,达到令人过目不忘、流连忘返、永世传承的效果。他要求,成立地铁艺术委员会,集聚业内一流专家,通过专家负责制,为建好武汉地铁艺术宫殿把关。
万勇肯定6号线艺术设计方案实现了城市历史记忆与城市现实写生的巧妙展现。他指出,进一步提升设计理念,应当更注重写实与写意的融合,深化美术、艺术、技术的结合,既要运用当代艺术手法,又要留存展现城市记忆。他同时要求,加快在建线路施工进度,抓紧编制和报批新一轮轨道交通建设规划,确保全市地铁建设目标如期实现。
副市长王立,武汉临空港经开区管委会主任曹裕江,市政府秘书长彭浩参加调研。
设计师揭秘地铁7号线越江隧道: 最宽江底隧道深至水下64米
武汉地铁7号线一期公铁合建越江隧道盾构机将于明年春节前从武昌岸始发,向江中掘进。目前,国内第一、世界第三大盾构机已在上海完成总装,年底运抵武汉,武昌岸边的盾构井也已开挖过半。昨日,负责这一隧道总体设计的铁四院设计师孙文昊,向长江日报首次披露了这条“世界盾构公铁合建越江第一隧”工程背后不为人知的秘密。
为节约资源采取公铁合建设计
武汉地铁7号线一期三阳路越江公铁合建隧道是继武汉2号线、4号线之后的武汉第三条越江地铁隧道,主线总长4.65公里,其中越江大盾构段2.59公里,是世界上首座公路与轨道交通合建的盾构法隧道。该隧道位于长江二桥上游1.3公里、青岛路隧道下游1.9公里处,汉口岸接三阳路,武昌岸接秦园路。
孙文昊告诉记者,目前国内外其他城市的公铁合建越江隧道都是用沉管法施工,即先将隧道整体在岸边预制好,再整体下沉至江底。但是,这一方法属于明挖,要破两岸的长江大堤,为保证武汉防洪需求和大堤安全,采取江底盾构施工。
此外,按照原先设计方案,公路和地铁隧道是分开建,这就需要选择两条过江通道。但因武汉过江通道资源稀缺,除了从汉口三阳路到武昌秦园路之外,附近再无合适线路可选,为最大限度节约资源,采取公铁合建设计。
江底隧道国内直径最大最宽
据悉,7号线一期越江隧道直径达15.2米,是地铁2号线的2倍多,单管盾构断面开挖面积达到195平方米,是此前2号、4号线越江隧道开挖断面面积的6倍,是目前国内直径最大、最宽的江底隧道。此外,隧道埋深也大,比2号线、4号线增加9-10米,隧道底板在最高水位下64米深,相当于16层楼高。
武昌岸边盾构始发工作井,也成为武汉规模最大的超深基坑工程。孙文昊表示,武昌岸的规模大,是长江在武昌岸冲刷形成24米的深槽,而汉口江滩则较浅,盾构井需打入河床以下,这便“逼出”武汉最大超深基坑。
7号线安全系数咋样?防火防水还防爆
隧道这么深,长江水压又大,小汽车和地铁在里面跑,安全吗?孙文昊表示,正因为是公铁合建越江隧道,7号线对安全级别的要求更是提到了新的高度,不仅做足防水、防火的相应措施,还首次在越江隧道建设中融入防恐怖袭击这一新课题的研究,特别针对炸弹袭击进行了加强版预防措施。
建成后的隧道分为3层,上层是公路隧道的火灾排烟专用风道;中间层为公路交通层,布置3条行车道;下层分为左中右三孔,中间孔为地铁行车通道,左侧为公铁合用的疏散通道,右侧布置地铁火灾排烟道及公路隧道用的管线廊道。
据悉,隧道结构内都加了防火保护层,可以抵抗最高达到1200℃的持续2小时大火烧烤。
一旦隧道内发生交通事故或火灾需人员疏散时,上层公路隧道的车主可打开设置在路侧的疏散楼梯盖板,经疏散楼梯进入下层疏散通道,通道两端与工作井连通,可通过井内的疏散楼梯出地面;地铁隧道内的车主可直接进入一侧的防火门进行疏散。上层公路隧道每隔75米就有一部疏散楼梯和一个防火门,下层地铁隧道每隔150米就有一个防火门。
孙文昊表示,隧道对于防水要求非常高,一般的地铁隧道在管片与管片的接缝间只有一道防水条,而7号线越江隧道布设了两道防水条,防水能力相当强劲。
此外,这次专门针对水底隧道恐怖袭击新课题进行了研究,以保证爆炸荷载下的机构安全。孙文昊表示,这次特别研究了行包炸弹和小汽车炸弹两种方式,在隧道局部用钢筋混凝土做了内衬加强,可抵抗相应量级的TNT炸弹产生的爆炸力。
本项目研究对象为城市越江隧道(以下简称越江隧道)。立足于较为成熟的公路(道路)线形设计方法,本课题将基于国内外最新研究成果和技术,针对当前线形规范标准中模糊和缺失部分,结合我国交通流特征,深入研究相关科学问题,建立满足实际安全需求的越江隧道线形设计方法。 本项目研究内容主要涵盖四大方面,分别为:(1)越江隧道线形安全设计评价指标选取研究;(2)越江隧道线形设计参数的安全取值范围研究;(3)越江隧道线形设计参数取值的安全性能评价研究;(4)复杂交通流条件下的越江隧道线形安全综合评价方法探讨。本研究在实地观测与采集越江隧道数据的基础上,经过文献阅读与软件学习,通过建立多种分析模型、评价指标,运用交通专业软件与数据分析系统,对越江隧道进行了全方位、多层次的安全性能分析与研究工作针对四方面的研究内容,逐一进行越江隧道安全指标、线性设计、安全性能、交通流条件的研究。 研究取得以下重要成果。首先,通过对上海城市越江隧道的详尽研究,建立了一套城市越江隧道的研究模型方法,基于越江隧道事故率、事故严重程度的表层交通事故数据分析,得到交通事故可能产生的几个影响因素,分别从驾驶者负荷参数角度、隧道线性安全设计角度、越江桥隧脆弱性指标角度深入研究深层次的安全性能作用因素。针对驾驶者负荷参数角度,基于驾驶模拟器实验得到了上海市越江隧道的分析模型与影响因素的计算公式;在线性设计参数的安全取值范围研究中,则通过VISSIM、SSAM交通分析软件,建立了上海市越江隧道桥隧的交通模型,提出了交通冲突率的概念,建立了交通冲突率与事故率的模型;第三个角度是交通网络及其脆弱性的指标分析,通过贝叶斯网络、动态规划算法、拓扑分析等技术手段,计算越江桥隧脆弱性指标并提出衡量网络脆弱性的公式。最后,根据基于模型分析结果与研究成果,为城市越江隧道提出具体可行的改进措施与安全建议,具有科学价值和社会意义。 2100433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