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机气溶胶是大气气溶胶的重要成分,在污染严重的城市地区一般占PM2. 5和PM10质量的20% ~ 60% ,而在偏远地区大约占P10的 30% ~50%。 无论在污染地区还是在偏远的背景地区, 有机气溶胶都是由数百种有机化合物组成的混合物,其中许多具有致癌、致畸和致突变性,如多环芳烃、多氯联苯和其它含氯有机化合物。它们还能够影响大气能见度,是大气光化学烟雾、酸沉降的重要贡献者,可通过长距离传输对区域和全球环境产生重要影响。
随着经济的高速发展,中国出现了城市和区域性大气颗粒物污染现象,有机气溶胶日益成为大气污染控制的关键污染物和控制的难点。
一次有机气溶胶主要来源于烹调油烟、机动车排放、生物质燃烧、工业或民用燃油锅炉释放出的有机物,还有道路扬尘、沥青、刹车尘、轮胎屑、室外香烟烟雾以及高等植物蜡、细菌活动和草本植物等。
大气中的半挥发性有机物可通过物理和化学吸附形成二次有机气溶胶,一些挥发性有机物可通过气相化学反应转化为低挥发性的物质并形成二次有机气溶胶 ,其主要前体物是芳香族化合物 ,如苯、甲苯、二甲苯 以及烯烃、烷烃、环烷烃、萜烯和生物排放的非饱和氧化物。
根据GC-MS测量的技术水平已经鉴别出有机气溶胶含有正构烷烃、正构烷酸、正构烷醛、脂肪族二元羧酸、双萜酸、芳香族多元羧酸、多环芳烃、多玶芳酮和多环芳琨、甾醇化合物、含氮化合物、甾烷、五环三萜烷以及异烷烃和反异烷烃等。
1;气溶胶(aerosol)由固体或液体小质点分散并悬浮在气体介质中形成的胶体分散体系,又称气体分散体系。其分散相为固体或液体小质点,其大小为0.001~100微米,分散介质为气体。天空中的云、雾、尘...
回答后没有得分,太郁闷了,不过还要告诉你,江西新余做气溶胶的最多
所谓溶胶就是胶体溶液,是由分散质的细小粒子分散在介质中形成的分散物系。溶胶的分类由分散介质来决定(也就是溶液中的溶剂),如果是气态介质,就是气溶胶;液态介质,就是液溶胶;固态介质,就是固溶胶;大部分溶...
二次有机气溶胶的形成是指气相中的有机气体氧化形成的低挥发性产物在粒子表面的浓缩、吸附,即挥发性有机物被氧化成半挥发性有机物和半挥发性有机物分配到颗粒相,形成的二次有机气溶μ胶大多存在于粒径小于2m的细颗粒物中。
挥发性有机物从气相到颗粒相的转化主要有三种机制:
第一、可挥发有机物在浓度超过饱和蒸汽压时,低饱和蒸气压的有机物凝结在颗粒物上形成二次气溶胶;
第二、气态有机物在颗粒物表面以物理或化学过程吸附或吸收在颗粒物的内部, 此过程可发生在亚饱和状态;
第三、气态有机物在大气环境中发生氧化生成低挥发性物质,进而生成二次颗粒物。光化学烟雾是形成二次气溶胶的重要途径,其主要产物为有机硝酸脂和复杂有机化合物。天然源和人为源有机气体均可形成二次有机气溶胶。
半挥发性有机物通过物理和化学吸附可形成二次有机气溶胶。 通常将饱和蒸汽压低于临界蒸汽压4000Pa的物质称为半挥发性物质。由于蒸汽压的限制,并不是所有存在于大气中的VOCs都能形成 气气溶胶。一般认为,6个碳以下的烷烃、6个碳以下的烯烃、苯以及低分子量的羧基化合物等都不能产生有机颗粒物。半挥发性有机物存在于气态, 直到其浓度达到某个临界值时,吸附到合适的颗粒物表面或通过均相成核进入颗粒态。
大气环境中的气态有机物可通过气相化学反 应转化为低挥发性的物质并形成二次有机气溶胶。 一定条件下,大气反应的产物也可以发生成核过程而产生新的颗粒物, 例如萜烯与臭氧反应的产物。气态有机物在大气环境中,还可通过颗粒物上的异相反应形成二次颗粒物。气相反应产物进入颗粒相后,将与气态氧化剂发生进一步反应生成另一代产物;通常, 酸类对这些异相将起到催化作用,主要的催化剂有硫酸和硝酸。这些酸催化反应包括水合作用、聚合作用、半缩醛和缩醛反应、醇醛缩合。
有机气溶胶占了大气较低层中近半的小颗粒,它们对气候和人类健康会有显著的影响。
采暖期北京大气气溶胶中有机酸的测定——文章阐述了采暖期北京大气气溶胶中有机酸的测定.
气溶胶灭火装置产品详细介绍 时间 :2013-10-20 15:30 来源 :未知 作者 :admin 点击 : 次 热气溶胶灭火装置简介 我公司自主研发生产的 SZT 热气溶胶灭火装置,其工作原理为:当防护区火灾报警控制器 收到烟感、 温感任何一种火灾信号, 经火灾报警控制器确认后,首先发出火灾预警信号,另 一方面输出即时启动信号关闭空调或自动放下防火卷帘;同时延时 30s,输出启动信号,启 动灭火装置进行灭火。 启动后, 灭火装置将释放信号反馈给火灾报警控制器后, 放气指示灯 动作,提示人员切勿进入防护区。 紧急情况可通过手动控制盒, 启动或停止灭火装置, 无论火灾报警控制器处在自动或手动方 式,通过手动控制盒,即可紧急启动灭火装置。 SZT热气溶胶灭火装置有以下主要特性: 1、热气溶胶灭火装置启动时,产生大量气溶胶(烟雾),抑制火灾的燃烧反应达到灭火的 目的;所产生的气溶胶(烟雾)无
本项目针对珠三角和京津冀地区日益严重的臭氧污染和细颗粒物污染问题开展数值模拟研究,尝试从化学生成机制、大气过程影响因子、二次污染物对前体物排放变化的响应规律等不同方面探讨两类污染的成因、关联与协同控制。本研究利用最新的二次有机气溶胶(SOA)动力学研究成果,更新大气化学传输模式中天然源二次有机气溶胶生成机理,评估对模拟效果的影响,分析前体物排放和自由基浓度水平对SOA不同生成途径的影响。通过对关注地区典型污染季节模拟和对污染过程诊断分析,识别影响臭氧和细颗粒物污染形成的关键影响因子,总结大气过程的作用规律。运用诊断技术和敏感性分析方法,研究京津冀和珠三角地区臭氧和细颗粒物浓度对前体物排放控制的响应规律。研究获得的主要结果如下: 更新天然源二次有机气溶胶化学机理,使得萜烯生成的SOA模拟浓度与观测值相关性显著提升,异戊二烯生成的SOA浓度平均增高~60%,同时使得CO、NOx、SO2、PM2.5和PM10夜间浓度普遍降低,O3夜间浓度升高;但模式对天然来源SOA模拟偏低的总体状况未得到改善。 臭氧与二次颗粒物污染通过共同的前体物(NOx、VOCs)、氧化剂(日间:HOx;夜间:NO3)间的化学反应而紧密关联。化学生成和大气传输是臭氧污染发生的主要贡献因子。在区域内发生光化学污染时,臭氧浓度的上升主要来自于化学反应的贡献,大气传输的效果更多地体现在混合层内不同高度之间、区域内部对臭氧的再分配。源排放、化学生成和大气传输是细颗粒物污染发生的主要贡献因子。硝酸盐生成对京津冀和珠三角城市范围内PM2.5的浓度变化影响较大。 在珠三角地区,秋季臭氧峰值总体上受VOC控制,NOx在削减超过50%后会使臭氧浓度下降。硫酸盐主要处于SO2和较弱的VOC控制;硝酸盐在日间处于NH3和NOx控制,在夜间主要处于NH3和VOC控制。二次无机气溶胶在日间倾向于硫酸盐的敏感性响应规律,在夜间更倾向于硝酸盐的敏感性响应规律。在京津冀,对重污染城市地区的夏季臭氧控制应以VOC为主,二次无机气溶胶的生成在大部分地区受NOx控制。 上述研究结果有助于加深对我国大气复合污染成因的认识,能够为京津冀和珠三角地区臭氧与细颗粒物污染的协同控制提供科学支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