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 名 | 氧化铜矿浮选技术 | 作 者 | 刘殿文 |
---|---|---|---|
出版社 | 冶金工业出版社 | 出版时间 | 2009年05月 |
开 本 | 16 开 | ISBN | 9787502449414 |
1 概论
1.1 铜金属的性质及用途
1.2 铜金属的生产及消费
1.2.1 铜的生产
1.2.2 铜的消费
1.3 铜矿资源
1.3.1 世界铜矿资源及其分布
1.3.2 我国铜矿资源及其分布
1.3.3 氧化铜矿资源及其矿石特点
1.4 氧化铜矿物
1.4.1 孔雀石(Malachite)
1.4.2 硅孔雀石(Chrysocolla)
1.4.3 蓝铜矿(Azurite)
1.4.4 赤铜矿(uprite)
1.4.5 黑铜矿(Tenorite)
1.4.6 胆矾(Chalcanthite)
1.4.7 水胆矾(Brochantite)
1.4.8 氯铜矿(Atacamite)
1.5 氧化铜矿物的可浮性
1.5.1 孔雀石的可浮性
1.5.2 蓝铜矿的可浮性
1.5.3 硅孔雀石的可浮性
1.5.4 赤铜矿的可浮性
1.5.5 胆矾的可浮性
1.5.6 水胆矾的可浮性
1.5.7 氯铜矿的可浮性
1.5.8 结合氧化铜的可浮性
参考文献
2 氧化铜矿的浮选方法
2.1 直接浮选法
2.2 硫化浮选法
2.3 螯合剂一中性油浮选法
2.4 胺类浮选法
2.5 离析浮选法
2.6 选冶联合法
2.7 其他浮选法
2.7.1 深度活化浮选法
2.7.2 分支串流浮选法
2.7.3 微波辐照浮选法
参考文献
3 氧化铜矿浮选药剂
3.1 浮选活化剂
3.1.1 磷酸乙二胺(乙二胺磷酸盐)
3.1.2 硫酚硫代二唑(简称DMTDA)
3.1.3 苯并三唑(简称BTA或D3)
3.1.4 8一羟基喹啉(简称8-HQ)
3.1.5 三乙醇胺
3.1.6 多硫化钠
3.2 浮选捕收剂
3.2.1 黄药及其衍生物类
3.2.2 螯合捕收剂类
3.2.3 含硫非离子型极性捕收剂(NPS)
3.2.4 烃基含氧酸盐类
3.2.5 膦酸类捕收剂
3.3 浮选起泡剂
3.3.1 730系列起泡剂
3.3.2 W-701新型起泡剂
3.3.3 P.8 201起泡剂
3.3.4 苯乙酯油(简称B633)
3.3.5 TF-59起泡剂
3.4 浮选抑制剂
3.5 其他浮选药剂
参考文献
4 氧化铜矿浮选机理
4.1 硫化机理
4.1.1 硫化的过程及本质
4.1.2 硫化的活化作用
4.1.3 硫化的抑制作用
4.1.4 抑制作用的消除
4.1.5 硫化过程的调控
4.1.6 硫化反应动力学
4.2 硫化促进活化机理
4.3 相转移催化活化机理
4.3.1 增溶作用
4.3.2 传递作用
4.3.3 增强吸附作用
4.4 微溶解活化机理
4.5 相变活化机理
4.5.1 孔雀石纯矿物的“相变活化”试验检测
4.5.2 天然氧化铜矿石“相变活化”试验检测
4.6 深度活化机理
4.7 有机螯合剂的协同活化机理
4.7.1 有机螯合剂对孔雀石浮选的协同活化机理
4.7.2 有机螯合剂对硅孔雀石浮选的协同活化机理
4.8 有机螯合剂的捕收机理
4.8.1 化学吸附
4.8.2 表面化学反应
4.8.3 溶液中形成沉淀
4.9 捕收剂吸附层稳定性理论
4.1 0复合(组合)捕收剂的共吸附机理
参考文献
5 氧化铜矿浮选工艺进展
5.1 直接浮选工艺
5.2 硫化浮选工艺
5.3 螯合剂浮选工艺
5.4 螯合剂活化工艺
5.5 捕收剂的组合使用
5.6 工艺流程的改进
5.7 离析.浮选工艺
5.8 新型起泡剂的应用
参考文献
6 氧化铜矿浮选实践进展——以云南东川汤丹氧化铜矿为例
6.1 云南东川汤丹氧化铜矿的矿石性质
6.1.1 代表性矿样的矿物组成
6.1.2 代表性矿样的构造
6.1.3 代表性矿样的结构与嵌布关系
6.1.4 矿石的化学和物相分析
6.1.5 汤丹氧化铜矿石的主要性质特点
6.2 云南东川汤丹氧化铜矿的加工技术进展
6.2.1 第一阶段(1956~1960年)
6.2.2 第二阶段(1974~1977年)
6.2.3 第三阶段(1980~1990年)
6.2.4 第四阶段(1990~1995年)
6.2.5 第五阶段(2000年至今)
6.2.6 “细-共-强”浮选新技术的生产应用情况
6.2.7 微泡柱浮选的现场分流局部工业试验
6.3 云南东川汤丹氧化铜矿的难选原因探讨
6.3.1 浮选产品粒级回收率考查
6.3.2 浮选产品单体解离度分析
6.3.3 分粒级孔雀石纯矿物浮选试验
6.4 云南东川汤丹氧化铜矿的浮选新方法研究
6.4.1 试验矿样及药剂
6.4.2 试验方法与装置
6.4.3 试验过程与结果
参考文献
全书共分6章,从氧化铜矿资源及其特点、氧化铜矿物及其可浮性的介绍人手,详细论述了氧化铜矿浮选的方法、药剂和作用机理;对氧化铜矿浮选工艺及实践的最新进展也作了较为详细的阐述,同时还对近几年铜金属的生产和消费情况作了介绍。《氧化铜矿浮选技术》可供矿物加工领域的工程技术人员阅读参考,也可作为高等院校相关专业的教学参考用书。
大概36元/公斤,网上查来的数据。
铜 1.铜的自然属性 铜是人类最早发现的古老金属之一,早在三千多年前人类就开始使用铜。自然界中的铜分为自然铜、氧化铜矿和硫化铜矿。自然铜及氧化铜的储量少,现在世界上80%以上的铜是从硫化铜...
CuO +H₂=Cu +H₂O(加热)CuO +CO =CO₂ +Cu(加热)2CuO+C=2Cu+CO₂↑(高温)氧化铜(灼热)可以和氢气(...
本项试验研究内容涉及矿石溶浸化学,工程流体力学,浸出动力学,布液参数优化,集液工程设计,钻孔结构参数设计,矿山环境监测及全流程成本控制等多个方面。通过在武山铜矿所开展的试验研究工作,形成了适应于地下矿山原地钻孔浸出开采的完整生产技术,取得了良好的经济效益和显著的社会效益。
结合堆浸铜矿石品位低、含泥量大的性质和特点,通过改进矿石堆放结构、喷淋浓度、料液渗出线路,达到了缩短浸出周期,提高料液铜品位的目的,满足了生产持续发展的需要,也为同类小型矿山的生产、经营提供了成功经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