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于测量压痕有关参数如深度、对角线长度、压痕直径等的装置。
《计量学名词》第一版。 2100433B
套通风中的温度风量测量孔的定额即可
套用安装定额中 相近的定额子目吧 。
套定额
深基坑 基坑工程简介: 基坑工程主要包括基坑支护体系设计与施工和土方开挖,是一项综合 性很强的系统工程。它要求岩土工程和结构工程技术人员密切配合。基坑 支护体系是临时结构,在地下工程施工完成后就不再需要。 基坑工程具有以下特点: 1)基坑支护体系是临时结构,安全储备较小,具有较大的风险性。基 坑工程施工过程中应进行监测,并应有应急措施。在施工过程中一旦出现 险情,需要及时抢救。 2)基坑工程具有很强的区域性。如软粘土地基、黄土地基等工程地质 和水文地质条件不同的地基中基坑工程差异性很大。同一城市不同区域也 有差异。基坑工程的支护体系设计与施工和土方开挖都要因地制宜,根据 本地情况进行,外地的经验可以借鉴,但不能简单搬用。 3)基坑工程具有很强的个性。基坑工程的支护体系设计与施工和土方 开挖不仅与工程地质水文地质条件有关,还与基坑相邻建(构)筑物和地 下管线的位置、抵御变形的能力、重要性,以
图形的定义 :区别于标记、标志与图案,他既不是一种单纯的符号,更不是单 一以审美为目的的一种装饰, 而是在特定的思想意识支配下的多某一个或多个视 觉元素组合的一种蓄意的刻画和表达形式。 它是有别于词语、 文字、语言的视觉 形式,可以通过各种手段进行大量复制,是传播信息的视觉形式。 图形的特征 :图形设计范围极为广泛,它覆盖着艺术造型、涉及思维、语言符 号、心理研究、大众传播、市场经营等方面的知识。 图形设计的基本特征概括起来大致有几个方面: 独特性 文化性 单纯性 认同性 象征性 传达性 图形的历史与发展 :图形的发展与人类社会的历史息息相关。 早在原始社会, 人类就开始以图画为手段,记录自己的理想、活动、成就,表达自己的情感,进 行沟通和交流。 当时绘画的目的并非是为了欣赏美, 而是有表情达意的作用, 被 作为一种沟通交流的媒介,这就成为最原始意义上的图形。 在人类社会的语言期与文字期中
中文名称:压痕深度
英文名称:depth of indentation
定义:压痕深度是焊件表面至压痕底部的距离。压痕深度的测量采用了独特的自动对零专用表,消除了人工对零所带来的测量误差。总试验力的施加、保持、卸除实现了自动化,消除了手动操作所带来的误差。 2100433B
电阻点焊的焊点压痕深度与其质量密切相关,它对焊件的强度、承载能力和外观质量有很大的影响。无压痕或压痕太浅,表明接头无形核或熔核太小,则其抗剪强度必不能达标;压痕太深,实际生产中往往将其判定为一种点焊接头外观缺陷。因此,焊点压痕深度直接或间接地都可作为评价电阻点焊接头质量的重要参数指标。目前,汽车生产企业主要用焊后人工目测或显微镜测量的方法检查压痕深度。这种检查方法效率低,受人为因素影响大,无法满足自动化生产的需要。研究表明,焊接过程中电极位移信号提供了丰富的熔核形成的信息,可作为在线监测、评判焊点质量状态的信息源。基于电极位移信号特征提取,探索了一种焊点压痕深度实现人工智能在线预测的方法 。
中文名称:压痕硬度
英文名称:indentation hardness
定义:压痕硬度在规定的静态试验力下将压头压入材料表面,用压痕深度或压痕表面面积评定的硬度。 硬度是指材料抵抗外来机械作用力如刻画、压入、研磨等侵入的能力。早在远古时期人类就对材料硬度有所了解-----石器时代的人类选取硬度较高的石材制作狩猎工具。
在1822年,奥地利矿物学家FriedrichMohs(1773-1839)利用刮痕测试建立了莫氏硬度量表。此量表是利用滑石、石膏、方解石、萤石、磷灰石、正长石、石英、黄玉、刚玉及金刚石十种矿物相互刻划,留下刻痕的矿物表示硬度较低,依此方法把软硬程度订为十级。
随后于1900年,瑞典冶金学家JohanAugustBrinell(1849-1925)于巴黎国际展览会中提出了布氏硬度测试法。此测试法使用很硬的标准钢球施以一定的荷重压入试验片的表面,使试验片留下球面的压痕。这时所加的荷重以压痕的球面表面积除之,所得的商就是布氏硬度。
在Brinell提出布氏硬度之后,Rockwell、Vickers、Knoop等人也利用不同几何形状的压痕器如圆锥、三角锥等建立了其他硬度标准。布氏、洛氏及维克氏硬度为工业界广泛应用的硬度测试标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