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 者 | 杰恩 | 出版社 | 知识产权出版社 |
---|---|---|---|
出版时间 | 2005年03月01日 | 页 数 | 405 页 |
定 价 | 49.8 元 | 装 帧 | 简裝本 |
ISBN | 9787801981561 | 副标题 | 用好天才团队 |
丛 书 | 汉译创新管理丛书 |
译者序
前言
第一章 研发活动与研发组织的分类
1.1 如何使用信息
1.2 研发管理
1.3 研发的概念
1.4 研发活动和研发组织的分类
1.5 研究的内容
1.6 强调基础研究还是应用研究
1.7 研发组织管理的独特性
1.8 小结
1.9 课堂讨论问题
1.10 进一步阅读文献
第二章 研发组
2100433B
本书的亮点在于,为管理“有个性的、不服管的研发人员”提供了思路。
作者探讨了改善研发组织生产力和促进业绩的各种途径,对如何制定研发组织战略,如何建立高效的研究开发机构、如何进行针对科学家的职业设计,如何领导研发组织,如何对待组织中的冲突、如何评价科学家的贡献、如何实现技术转移等问题做了分析。从跨文化的角度论述了美国。欧洲以及环太平洋国家和地区研发组织的不同形式和政策,并讨论了研发组织特有的战略规划要素。
科研院所管理者。大学科研机构管理者、政府科技官员、企业管理者和企业研发机构管理者将会从本书中获益匪浅。
没有最好不要填
谁有组织管理制度、质量管理制度、物资管理制度、售后服务管理制度的范文?
第一章 总则 第一条 本制度根据《公司章程》的有关规定要求而制定。 第二条 公司的组织、职责、编制,除《公司章程》及其它另有规定外,依本制度的规定执行。 第二章 组 织 第三条 公司在董事会下...
新产品开发项目管理制度 1.目的和作用 新产品开发是企业在激烈的技术竞争中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命脉,它对企业产品发展方向、产品优势、开拓新市场、提高经济效益等方面起着决定性作用。为了使新产品开...
潍坊创高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创高信息研字 [ 2013]08 号 研发部组织管理制度 一、总则 本制度规定 潍坊创高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研发部的机构设置、岗位 权限、人员职责等相关事宜。 二、部门主要职责 本部门依照公司的指示, 在公司经营方针的指导下和相关制度管理 下,负责以下主要工作内容: 1、负责公司产品的研发或集成以及相关技术支持; 2、解决公司在运营项目时遇到的技术问题; 3、承担公司员工的产品原理、故障维修及使用安装培训; 4 、负责整理和编写公司产品技术资料及产品的技术质量检测与认 证; 5、收集公司市场部和工程部应用产品反馈信息和新产品市场信息; 三、部门名称 潍坊创高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研发部 四、重要事项的决定 部门的设置、修改与废止及研发总监的任免, 皆由公司总经理办公 室的决议后执行。 五、规章制度的制定、修改与废止 皆由公司总经理办公室决定,施行细则由公司总经理决定
XXXXX有限公司 研发项目组织管理制度 [2018]032 号 第一条 目的
审计组织管理是对建立审计业务机构、组织审计人员队伍和组织审计业务工作所采取的计划、组织、领导、控制、创新等手段和措施的总称。它是通过组织手段,协调审计组织机构内部、审计组织与审计环境之间的关系,以保证审计业务活动的效果。具体地说,也就是按照审计业务任务的需要,设立专业性审计业务组织机构,协调开展审计业务活动,从而完成审计任务。
(1)审计组织管理是提高审计业务管理有效性的保证。任何业务活动都离不开组织机构和人员,审计业务组织是开展审计业务活动的主体。审计组织管理构成了审计业务指挥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是审计业务活动顺利开展的组织保证。审计业务活动的开展是通过组织来实现的,组织内部各部门业务活动也是靠组织来实施的,可见,审计业务活动无一不是靠审计组织来实现的。
(2)审计组织管理有利于增强组织机构的效率。审计组织管理是为了更好地进行审计工作,为提高审计质量服务的。加强审计组织管理的目的是优化审计组织,利用系统的管理思想和管理方式,合理地组织审计工作,提高审计的效率和审计工作质量。
(3)审计组织管理可以促进审计人员进一步明确审计组织的目标。审计组织的职能范围和任务的总目标,是审计组织业务职能机构和审计人员的共同目标。加强审计业务管理的过程,也就是审计组织按照统一指挥和综合协调的过程,统一内部审计业务机构和审计人员行为的过程。
为了使审计组织管理更好地反映审计业务活动的需要,提高审计业务组织的合理性和有效性,就必须加强审计组织管理。实施审计组织管理,必须明确审计组织管理的原则。审计组织管理原则是为审计业务活动管理行为提供指导的一种基本论述,是使审计组织长期稳定、平衡、有效和充满活力的一系列的一般性或共同性的规范和法则,是审计组织管理所应遵循的范例。由审计组织管理的特点所决定,在对审计组织管理的过程中,应主要遵循以下原则:
(一)依法性原则
依法性原则主要是指依法办事,即通过制定较完善的法律法规,确定一定范围内的统一规范。审计组织活动随着业务范围的扩大而日趋复杂,因此,审计组织管理必须依据有关法律、规章和审计业务标准,规范审计组织的行为,以便于审计组织有条不紊地开展工作,保证审计组织的效率和工作质量。除此之外,在审计组织内部,也还必须建立和健全各种工作制度和管理制度。这些都将对审计组织的正常运行起到重要的保障作用。即通常所说的,组织管理是通过法律、制度来保障的。审计组织管理的依法性原则主要包括以下基本要求:
(1)依法设置机构。在审计组织构建时,必须依照有关法律的规定,体现审计组织独立性的根本特征。即不仅要求审计业务组织按行政层次组成,在组织地位上处于相对独立的地位以保证其权威性。而且,要求为进行具体某项审计业务而设计的审计业务组织,必须与被审计单位没有组织上的隶属、经济上的直接牵连关系,以及组织中的审计人员也不能与被审计单位发生正式的或非正式的组织联系。
(2)依法定编。按规定应审批的审计组织内部机构,都要核定人员编制数额,并按规定的标准比例审定其内部人员结构;审计人员的配备必须按照编制和结构比例进行,保证审计组织内人员的合理搭配。
(3)依法管理。对审计组织机构,要依法审定其职责范围、活动方式、管理体制等,按照规定的办法对其实施管理。如国家审计署对派驻地方特派员办事处的业务管理、组织机构管理等有一整套的制度规定。
(二)系统性原则
审计组织是一个对审计业务活动进行决策、计划、领导、控制的独立系统。审计组织管理的系统性原则就是指从整体性出发,研究审计组织与环境之间的关系,组织内各层次、各部门和各环节的综合协调。它是通过组织的主要负责人统一指挥,按照一定的职能分工集中领导进行协调,即通过确定职能范围,分解具体审计业务,固定相互之间的联系实现整体协调。
审计组织的系统性原则,一是要求审计组织内部各部门、层次和环节的各种联系要合理,组织要协调一致,职责分明,指挥统一,同时要求建立日常的组织沟通网络和渠道;二是要求确定组织的层次及部门和人员的分工,使审计组织形成系统的统一,促进审计组织管理的最优化,其内容包括机构设置、性质功能、职责任务、人员编制等各个方面及管理的各个环节。
(三)适应性原则
这一原则要求,审计组织不仅需要有相对的稳定性,而且需要及时根据审计业务工作任务与环境因素的变化不断调整,或增或减,或合或分。审计组织管理的适应性,包括以下具体内容:
(1)要统筹兼顾。就是要求我们在研究审计组织管理时,一定要全面考虑审计组织各个组成部分及其相互关系,按照它们的必然联系,进行统一筹划。
(2)要保证重点。对审计组织的发展实行有计划控制、确定发展重点,并与审计监督工作的重点相一致,同时也要符合审计组织自身发展的客观规律。
(3)要有灵活性。即审计组织要适应审计业务在特定条件下的需要,如组织专案审计或专题临时性审计调查,审计组织管理应满足这方面的需要。
(四)效率性原则
通常来说,管理不讲效率就毫无意义,组织管理的效率性是组织运行状况的综合反映。审计业务组织管理的效率性原则要求提高审计组织的效率。因此,在管理上要求组织设置精简,人员配备构成合理、精干。组织内的机构设置管理层次和管理跨度要以提高审计效能为中心。这里的所谓管理跨度是指一个管理人员能够直接指挥的下属层次或人数。一般来说,在保证完成审计组织任务的前提下,机构设置越简、层次越少、人员越精,整个组织就越精干,从而审计组织效率相对提高。效率性原则要求在优化组织结构的同时,寻找提高效率的具体措施,建立科学的管理机制,引入和完善行政首长负责制或目标责任制等。
以上这些原则是审计组织管理过程中所应遵循的基本原则,在具体实施管理过程中,应灵活掌握其基本内涵,并根据审计组织的特点和审计专业性的特征,实施对审计组织的协调和控制。2100433B
组织管理是管理活动的一部分,也称组织职能。组织管理能力是指为了有效地实现目标,灵活地运用各种方法,把各种力量合理地组织和有效地协调起来的能力。包括协调关系的能力和善于用人的能力等等。
组织管理能力是一个人的知识、素质等基础条件的外在综合表现。现代社会是一个庞大的、错综复杂的系统,绝大多数工作往往需要多个人的协作才能完成,所以,从某种角度讲,每一个人都是组织管理者,承担着一定的组织管理任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