液压由于其传动力量大,易于传递及配置,在工业、民用行业应用广泛。
中文名称 | 液压技术 | 原因 | 易于传递及配置,传动力量大 |
---|---|---|---|
应用于 | 工业、民用行业 | 原理 | 帕斯卡定律 |
液压技术原理
液压技术用的是帕斯卡定律:密闭液体上的压强,能够大小不变地向各个方向传递 。
那么在一个小面积的活塞上施加一个很小的力,因为传播的是压强,所以在另一边的面积大的活塞上就会出现更大的力。
如右图,若左边活塞的面积为S1,右边的活塞面积为S2,S1<S2。因为压强p是一定的,所以p=F1/S1,因为压强传播,所以p=F2/S2,因为S1<S2,所以F1<F2.确切地说,F2=S2/S1·F1.
与机械传动、电气传动相比,液压传动具有以下优点:
1、液压传动的各种元件,可以根据需要方便、灵活地来布置。
2、重量轻、体积小、运动惯性小、反应速度快。
3、操纵控制方便,可实现大范围的无级调速(调速范围达2000:1)。
4、可自动实现过载保护。
5、一般采用矿物油作为工作介质,相对运动面可自行润滑,使用寿命长。
6、很容易实现直线运动。
7、很容易实现机器的自动化,当采用电液联合控制后,不仅可实现更高程度的自动控制过程,而且可以实现遥控。
1、由于流体流动的阻力和泄露较大,所以效率较低。如果处理不当,泄露不仅污染场地,而且还可能引起火灾和爆炸事故。
2、由于工作性能易受到温度变化的影响,因此不宜在很高或很低的温度条件下工作。
3、液压元件的制造精度要求较高,因而价格较贵。
4、由于液体介质的泄露及可压缩性影响,不能得到严格的传动比。
5、液压传动出故障时不易找出原因;使用和维修要求有较高的技术水平。
在各部件制造中,对密封性、耐久性有很高的技术要求,目前在液压部件制造中已广泛采用--滚压工艺,很好的解决了圆度、粗糙度的问题。特别是液压缸制造中广泛应用。液压工具可以解决液压制造各种问题。
液压钳有很多种,安装于挖掘机上的液压钳破碎力有60-115KN,使用油压有30-36MPa,适配挖机在8-45吨范围。
液压技术发展趋势液压技术是实现现代化传动与控制的关键技术之一,世界各国对液压工业的发展都给予很大重视。世界液压元件的总销售额为350亿美元。据统计,世界各主要国家液压工业销售额占机械工业产值的2%~3...
液压启闭机生产厂家?液压启闭机哪家好?液压启闭机哪家技术好?
冀州市江湖水利机械厂 生产的启闭机和闸门不错的 你可以去看一下
一个完整的液压系统由五个部分组成,即动力元件、执行元件、控制元件、辅助元件和液压油。动力元件的作用是将原动机的机械能转换成液体的压力能,指液压系统中的油泵,它向整个液压系统提供动力。液压泵的结构形式一般有齿轮泵、叶片泵和柱塞泵。执行元件(如液压缸和液压马达)的作用是将液体的压力能转换为机械能,驱动负载作直线往复运动或回转运动。 控制元件(即各种液压阀)在液压系统中控制和调节液体的压力、流量和方向。根据控制功能的不同,液压阀可分为压力控制阀、流量控制阀和方向控制阀。压力控制阀又分为溢流阀(安全阀)、减压阀、顺序阀等;流量控制阀包括节流阀、调整阀、分流集流阀等;方向控制阀包括单向阀、液控单向阀、梭阀、换向阀等。根据控制方式不同,液压阀可分为开关式控制阀、定值控制阀和比例控制阀。 辅助元件包括油箱、滤油器、油管及管接头、密封圈、压力表、油位油温计等。液压油是液压系统中传递能量的工作介质,有各种矿物油、乳化液和合成型液压油等几大类。
由于液压技术有许多突出的优点,从民用列国防、由一般传动到精确度很高的控制系统,都得到了广泛地应用。
在国防工业中,陆、诲.空三军的很多武器装备都采用了液压传动与控制.如飞机、坦克、舰艇、雷达、火炮、导弹和火箭等.
在机床工业中,目前机床传动系统有85%采用液压传动与控制,如磨床、铣床、刨床、拉床、压力机、剪床和组合机床等。
在冶金工业中,电炉控制系统、轧钢机的控制系统、平炉装料、转炉控制、高炉控制、带材跑偏和恒张力装置等都采用了液压技术。
在工程机械中,普遍采用了液压传动,如挖掘机、轮胎装载机、汽车起重机、履带推土机、轮胎起重机、自行式铲运机、平地机和振动
式压路机等。
在农业机械中,采用液压技术也很广泛、如联合收割机、拖拉机和犁等。
在汽车工业中,液压越野车、液压自卸式汽车、液压高空作业车和消防车等均采用了液压技木;
在轻纺工业中,采用溉压技术的有塑料注塑机、橡胶硫化机、造纸机、印刷机和纺织机等;
在船舶工业中,应用液压技术很普遍,如全液压挖泥船、打捞船、打桩船、采油平台、水翼船、气垫船和船舶辅机等。
近几年.又在太阳跟踪系统、海浪模拟装置、船舶驾驶模拟器、地震再现、火箭助飞发射裴置、宇航环境模拟和高层建筑防震系统及紧
急刹车装置等没备中,也采用了液压技术.
总之。一切工程领域,凡是有机械设备的场合,均可采用液压技术,其前景非常光明。
技术措施 一、压接工艺: 1、压前准备 1.1 所使用的各种接续管及耐张线夹, 应用精度 0.02mm游标卡尺测量受压部分 的内外直径,外观检查应符合 GB2314-85有关规定。用钢尺测量各部分长度, 其 尺寸、公差应符合国家标准要求。 1.2 在使用液压设备之前,应检查其完好程度,以保证正常操作。 1.3 对使用的各种规格的接续管及耐张线夹,应用汽油清洗管内壁的油垢,并 清除影响穿管的锌疤与焊渣。 1.4 钢芯铝绞线的液压部分在穿管前,应以汽油清除其表面油垢,清除的长度 对先套入铝管端应不短于铝管套入部位;对另一端应不短于半管长的 1.5 倍。 1.5 钢芯铝绞线用汽油清洗并干操后,将 801 电力脂薄薄地均匀涂上一层,以 将外层铝股覆盖住;然后用钢丝刷沿钢芯铝绞线方向对已涂 801电力脂部分进行 擦刷,将液压后能与铝管接触的铝股表面全部刷到。 1.6 画印。印记尺寸详见液压操作工艺的
液压技术基础是机械类专业人才必备的知识之一。“液压技术基础”课程的主要任务是向学生传播液压技术的基础知识,使学生掌握液压技术基础元件的工作原理、结构、应用、特点和选用方法,熟悉各类液压基本回路的组成和应用,了解国内、外先进的液压技术的成果。本书在编写过程中,贯彻了理论分析与实际应用相结合的原则,书中既有理论分析,也有结构和原理的讲解,还有与自己科研相关的内容。通过理论分析内容的讲解帮助学生通过建立数学模型提高理论分析的能力;通过液压元件的结构、原理、优点和存在的缺点的讲解,培养学生创新思维能力;通过科研实例的讲解,提高学生学习该课程的兴趣和积极性,培养学生分析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具体特点表现在:
(1)各章首页给出了学习目标、教学要点和学习方法。指出了各章学习应达到的学习目标要求,给出了各章节的知识要点、能力要求和相关知识,以及各章的学习方法,以便让学生明确学习目标、把握知识要点、了解相关知识、注重能力要求、采取相应学习方法。
(2)通过变换内容编排形式,改变了目前图书内容较为传统的模式,使得内容更加活泼生动,进而增强图书的生命力,体现教材的时代性和新颖性。通过“阅读案例”,可加强理论联系实际,扩大知识面。
(3)个别章节侧重理论分析,通过数学模型的建立、公式的推导,培养学生理论分析能力。关键液压零部件则加强对其结构、原理进行分析,通过对关键零部件的结构、原理、特点以及存在缺点的分析,启发学生如何通过创新思维,改善目前零部件存在的不足,培养学生创新思维能力。
(4)该书还将作者在科研过程中所遇见的问题以及取得的创新成果,与课程内容相结合,目的是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培养学生创新能力及分析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5)内容精筒、突出机械类专业特点,充分考虑教学计划的变更和相关专业不同课时的要求,尽量采用图表,以代替文字论述性内容。
(6)采用基本理论-元件-回路-系统的构成体系,参考液压传动的发展趋势,将液压伺服控制和比例控制的最新内容融入其中。
(7)以学生为本,加强能力培养,内容叙述力求深入浅出、层次分明。
本书适用于普通工科院校机械类各专业,也适合于各类成人教育、自学考试等有关机械类各专业的学生,亦可供从事液压传动及控制技术的工程技术人员参考。
本书由山东理工大学周长城教授、赵以强讲师、淄博职业学院田立忠副教授,威海职业技术学院蔡艳辉讲师,山东民族技师学院李承军讲师编著,其中,第1、2、4、民6章由周长城编著,第3章由赵以强编著,第7章由李承军编著,第8章由田立忠编著,第9章由蔡艳辉编著。全部书稿由周长城教授负责修改、统稿。
以纯水作为压力介质的液压技术,称为纯水液压技术。
《行走机械液压技术》较系统地介绍现代行走机械液压技术的最新成果,突出先进性、实用性。内容主要包括多路阀技术,液压系统效率,负荷传感系统,流量共享,全液压静、动态动力转向,流量放大器,汽车式驱动与防熄火控制、液压混合动力、全液压制动、冷却风扇液压驱动等。
《行走机械液压技术》可供从事液压技术设计、使用、教学、科研的技术人员参考,也可作为高等院校相关专业师生的教学参考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