伊留申伊尔-76(英文:Ilyushin IL-76,俄文:Ильюшина Ил-76,北约代号:Candid"耿直")运输机,是前苏联伊留申航空集团(现俄罗斯联合航空制造公司下属)在上个世纪七十年代设计制造的四发大型军民两用战略运输机。
伊尔-76作为军事运输机研制项目于上世纪60年代末提出并开始设计。由于安-12作为苏联军事空运主力已经显得载重小和航程不足,苏联为了提高其军事空运能力,急需一种航程更远、载重更大、速度更快的新式军用运输机,于是决定研制这种在外形和载重能力都类超过美国C-141重型运输机的伊尔-76,以弥补苏联军事空运能力的不足。
伊尔-76是世界上最为成功的一款重型运输机,至今以来已有超过38个国家使用过或正在使用伊尔-76,共有超过850余个营运者。苏联(俄罗斯)是最大的军用国,乌克兰和白俄罗斯是最大的民用版使用国。
中文名称 | 伊尔-76运输机 | 英文名称 | IL-76 |
---|---|---|---|
前型/级 | 安-12 | 研制时间 | 上世纪60年代 |
服役时间 | 1975年 | 定型时间 | 1974年 |
国家 | 苏联/俄罗斯 | 设计单位 | 伊留申设计局 |
首飞时间 | 1971年3月25日 | 类别 | 大型运输机 |
2012年4月16日消息:苏联解体后,不少安22运输机被废弃,大部分都摆放在了飞机坟场或是被分解成为零件储备,但是也有少部分安22经过修理翻新后重新飞上了蓝天。
运七运输机:50架 最大速度:473千米/小时 最大升限:8200米 最大航程:2400千米 最大起飞重量:公斤 运八运输机: 60架最大速度:622千米/小时 最大升限:10050米...
套用最大载重汽车(30T以上)运输子目。
在2018年度将向俄罗斯军方交付3架全新的伊尔-76MD-90A大型运输机,另外还有一架修复后的安-124巨型运输机。伊尔-76MD-90A大型运输机是目前俄罗斯国产大飞机的主打产品。计划2018和2019年一共生产8架。这款大飞机与基本型最大的区别是装备了4台全新的PS-90A-76发动机。
PS-90A-76发动机是俄罗斯航空积多年大成研制生产的主力发动机。其经济性能,最大推力,寿命,低噪音均较传统的D30发动机有了根本的提高。整体水平接近西方同类产品的水平。从图中可以看到PS-90A-76发动机比D30发动机更短更粗,也更现代。据称PS-90A-76发动机的最大推力达到14.5吨,PS-90A发动机是一个系列,除装备伊尔76外,还有服务于伊尔96,图204,图214的型号。
可以预见未来几十年,以伊尔-76MD-90A大型运输机为代表的俄罗斯新一代运输机将构成俄罗斯的主力运输力量。另外以伊尔-76MD-90A大型运输机为原型,全新伊尔78MK-90A空中加油机和A-100新一代空中预警机,已经进入新的试飞阶段。近年将会装备俄罗斯军队。但是据专家称,虽然伊尔-76MD-90A大型运输机比传统的伊尔76运输机有了很大的提高。
伊尔克什坦口岸概述
位于新疆克孜勒苏柯尔克孜自治州乌恰县境内,地处东经73°58′、北纬39°42′,与吉尔吉斯斯坦的奥什州毗邻。口岸距乌恰县城150公里,距阿图什市250公里。与伊尔克什 坦口岸相对应的口岸为吉尔吉斯斯坦的伊尔克什坦口岸,位于吉奥什州境内,从该口岸至吉国奥什州仅210公里,比从吐尔尕特口岸出境到奥什近800公里。2011年该口岸迁至乌恰县,紧邻乌恰县城,占地10万平方米。
伊尔克什坦口岸是古丝绸之路上的一个重要通道和驿站,于1997年7月21日临时开通过货,于2002年5月10日正式对外开放,允许中吉两国及第三国的人员、货物、交通工具通行,为常年开放口岸。
2003年,口岸出入境人员4800人次,完成进出口货物18万吨,实现贸易额1.46亿美元。
伊尔克什坦口岸原称"斯姆哈纳口岸",位于我国西陲第一村新疆克孜勒苏克尔克孜自治州乌恰县吉根乡斯姆哈纳村,地处东经73°58′,北纬39°42′,是中国最西部的一个口岸。距乌恰县城153公里,距克州首府阿图什市250公里,海拔2830米。口岸对面为吉尔吉斯斯坦共和国的奥什州,距该州首府奥什约220公里。
伊尔克什坦口岸定址于昆仑山山脉与西天山山脉交界处的克孜勒苏河流基座阶地上(俗称国民党老营房),海拔2845m。在国家有关部委和自治区党委、人民政府及有关部门的帮助和支持下,口岸建设于1999年元月全面开工。截止2000年底口岸"一关两检"、货场、商业、客运、通信等基础建设已全部建设完成。据统计口岸总投约4000万元。
伊尔克什坦口岸 地理位置从州首府阿图什市出发,沿克孜勒苏河逆流而西行至萨哈勒恰特,沿支流吉根河转向西北,至吉根乡,然后转向西南,沿海拔3 221米的克孜勒套与海拔3 055米的柯尔克昆盖依套之间的峡谷,向西南而上。这是一个遥遥几十公里长的大峡谷,南山巍峨,北山耸峙,高峻挺拔,起伏逶迤,山中怪石林立,岣岩交错。穿行峡谷之间,使行人在惊险之中,得到一种特有的享受。出峡谷至斯木哈纳,再沿克孜勒苏河而上,过克孜勒苏河大桥,一条南北流向的伊尔克什坦河便挡住了去路,这里就是伊尔克什坦。
伊尔克什坦原属我国帕米尔之腹地,从西汉划人我国版图,直到清代,一直是我国与中亚各国友好往来的交通要道。
40年代,布罗伊尔从美国传统建筑技术中汲取经验,把现代建筑的原则同美国地方特点结合起来,形成了简洁、明快、新颖的现代主义建筑的风格,对当时美国传统建筑观念是一次突破。如宾夕法尼亚州新肯辛顿市工人区住宅、纽约市现代艺术博物馆中的展览住宅等。布罗伊尔1953年同P.L.奈尔维、B.采尔福斯合作设计巴黎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总部大厦;1962年,独自设计了法国戛得国际商用机器公司研究中心大厦。